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心理干预在耳鼻喉科护理中应用分析

    作者:李思远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研究心理干预在耳鼻喉科室护理中的有效应用.方法:通过随机数表的方法选择2014年8月到2017年8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耳鼻喉类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40例患者;其中,对于对照组的40例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常规护理的前提上,加以强化护理干预,治疗一段时间后,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各项参数,并且形成对比.结果:在开展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评分并无明显差异,而分别对两组患者开展不同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焦虑自评两得分(SAS)和抑郁自评量表得分(SDS)明显降低,分别与护理前相比具有明显差异具有明显差异(P<0.05);且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和SDS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鼻喉科室护理中,应该加强其心理干预,这对于提高治疗效果至关重要,值得临床医学上推广使用.

  • 心理干预对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意义分析

    作者:崔岩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意义.方法:选取156例无偿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7年05月至2018年08月,按照抽签方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各78例,且对两组干预后献血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焦虑评分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观察组献血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而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初次无偿献血者实施心理干预有利于缓解负面情绪,且进一步降低献血反应发生率,值得应用及推广.

  • 心理干预对学龄期包皮套扎术患儿麻醉应激影响

    作者:王志琴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学龄期包皮套扎术患儿麻醉应激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2月104例儿童包茎套扎术患儿根据数字表法分组.常规干预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心理干预组在常规干预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比较两组麻醉效果;麻醉过程合作程度、麻醉满意评价、麻醉过程恐惧感;护理时间.结果:心理干预组麻醉效果和常规干预组无显著差异,P>0.05;心理干预组麻醉过程合作程度、麻醉满意评价高于常规干预组,麻醉过程恐惧感低于常规干预组,P<0.05;心理干预组护理时间低于常规干预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学龄期包皮套扎术患儿麻醉应激影响大,减轻护理人员工作负担,患儿恐惧感减轻,配合度增加,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 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心理状况及心理干预研究

    作者:陈洁清;杨志;沈婕;陈秀萍;罗美华;焦力敏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将232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16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药物促排卵治疗,实验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两组患者均接受艾森克个性问卷(EPQ)、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问卷调查,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临床疗效. 结果 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的心理状况较差;经心理干预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得到改善,EPQ测评中的内、外向及神经质因子改善差异显著(P<0.01),SCL-90测评中的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因子,以及SSRS测评中的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月经周期第3天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催乳素(PRL)、睾酮(T)及雌二醇(E2)水平变化差异显著(P<0.01);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形态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优势卵泡率、排卵率及临床妊娠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为64.58% vs.49.07%,56.11% vs.42.55%,43.97% vs.25.86%)(P<0.01). 结论 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系统的心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临床妊娠率.

  • 心理干预在高危妊娠孕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刘尚云

    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在高危妊娠孕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本院2017全年和2018年1月接受的1200名高危妊娠孕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增加心理干预护理,观察各组焦虑评分和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焦虑评分以及妊娠结局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危妊娠孕产妇实施心理干预,能够改善孕产妇的焦虑症状和妊娠结局.

  • 音乐疗法在成年患者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作者:张敏;王斌;周春芳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并评价其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院行胃镜检查的2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常规胃镜护理和准备,干预组常规护理基础上于术前10min至检查结束给予音乐疗法,分别在术前和术中监测心率 、 呼吸 、 收缩压,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术前焦虑情况,并观察患者术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术中主观感受.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心率 、 呼吸和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组术中心率 、 呼吸和收缩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SAS评分 、 术中主观感受V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中不良反应(呛咳和恶心)发生率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音乐疗法作为心理干预的重要手段,可显著改善患者焦虑状态,增加患者配合程度,减轻患者术中不适感,值得临床推广.

  • 体育锻炼与心理干预在更年期保健中的运用分析

    作者:马酉芳

    目的:分析体育锻炼与心理干预在更年期保健中的运用效果.方法:2017年2月--2018年1月期间,选择我院管辖区的50例更年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抓阄的方式进行分组,单号设为对照组(n=25),双号设为实验组(n=25).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体育锻炼与心理干预,观察临床疗效.结果:①3个月后,实验组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 调查满意度,实验组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年期保健中,应用体育锻炼与心理干预,效果显著,建议推广使用.

  • 心理干预对行体外受精病人的影响

    作者:李小红;李尚为;刘西茹

    体外受精(IVF)治疗对不育夫妇既是一种生理负担又是一种心理负担,在IVF各个时期均表现出心理应激,其中胚胎移植后至妊娠试验前和IVF失败后应激强,出现负性心理反应,以焦虑、抑郁多见.研究表明,通过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心理,并可能提高妊娠率和降低治疗中断率.

  • 固定矫治患者牙周疼痛影响因素分析及心理干预对牙周疼痛的影响

    作者:刘玉凤;吉秋霞;赵征

    目的 探讨固定正畸患者初戴直丝弓矫治器后7天内牙周疼痛规律、相关影响因素和实施心理干预后对患者牙周疼痛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7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采用固定正畸矫治器进行治疗的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咀嚼口香糖作为心理干预,对照组不采用任何干预措施,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观察放入首根弓丝之后,于1周内正畸疼痛情况和实施心理干预后对患者牙周疼痛产生的的影响.结果 疼痛时间发生时间从1h到11h不等,平均时间为2h,疼痛高峰期大约出现在24h前后,随后疼痛明显减轻至第7天大多数患者已无疼痛症状.牙齿疼痛与年龄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固定正畸治疗患者首次加力后牙齿疼痛有一定的规律性,与年龄有关,而且心理干预对缓解正畸治疗性疼痛有明显效果.

  • 唇腭裂患儿围手术期父母心理干预与效果分析

    作者:林艺

    目的:分析唇腭裂患儿围术期父母心理干预与效果。方法将64例唇腭裂患儿的父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32例。予以参照组父母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父母常规护理联合心理干预护理,观察对比两组父母护理后的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父母SCL-90总分及各项因子分数均比参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唇腭裂患儿围术期父母存在心理问题,予以有效的心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其心理状态。

  • 心理干预联合盐酸氟西汀对老年高血压伴抑郁症患者血压的影响

    作者:王玉梅;龙文

    目的 研究心理干预联合盐酸氟西汀对老年高血压伴抑郁症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住院或门诊收治的老年高血压伴抑郁症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降压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治疗,同时服用盐酸氟西汀胶囊.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压和HAMD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降压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及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高血压伴抑郁症的老年患者在常规降压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和抗抑郁治疗,相比较单纯降压药物效果更好,能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症状,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黛力新及心理干预在功能性胃肠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巨荣侠;罗新军

    目的 探究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黛力新及心理干预在功能性胃肠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16例功能性胃肠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双盲法平均分为两组,各58例.对照组采取马来酸曲美布汀与黛力新联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8.2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SAS、SDS及QOL35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黛力新及心理干预在功能性胃肠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良好,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改善了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可广泛推广应用.

  • 心理干预在改善 TURP 术患者心理状态及疗效中的作用

    作者:刘娟

    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在改善 TURP 术患者心理状态及疗效中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 TURP 术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均分成观察组42例以及对照组4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心理干预,采用 SDS 量表(抑郁状态量表)以及 SAS (焦虑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心理情况进行评分。结果:在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模式后,对照组 SDS评分为(44.6±8.5)、SAS 评分为(42.3±8.5)分;观察组 SDS 评分为(32.3±4.2)、SAS 评分为(35.3±4.8)分,两组间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对 TURP 术患者治疗前采用心理干预能够降低患者的焦虑以及抑郁心理,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在提升患者依从性的同时也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

  • 心理干预在1型糖尿病患儿中的效果评价

    作者:叶良金

    目的:评价心理干预在1型糖尿病患儿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4月就诊的50例 1型学龄期糖尿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在进行心理干预前对患儿进行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测定,并在心理干预完成后再次进行测定,对比心理干预前后测定结果。结果:心理干预后患儿的相应心理评分值较干预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使用心理干预能有效地降低 1型糖尿病患儿负面情绪,对其今后的治疗有着非常良好的促进效果,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心理干预在缓解牙科焦虑症患者正畸疼痛中的效果

    作者:黄文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联合布洛芬缓解牙科焦虑症患者正畸疼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就诊的138例牙科焦虑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9例.对照组采用布洛芬止痛,观察组采用心理干预联合布洛芬止痛,比较两组安放矫治器2 h、1 d、2 d、4 d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 观察组在安放矫治器2 h、1 d、2 d、4 d后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安放矫治器2 h、1 d、2 d、4 d后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干预联合布洛芬能够缓解牙科焦虑症正畸疼痛患者疼痛感,降低患者焦虑紧张情绪.

  • 心理干预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影响研究

    作者:吴夏波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患者的影响,为治疗和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60例,年龄50~65岁,采用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 A 组和 B 组,每组30例。A 组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B 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该疾病的认知度,焦虑情绪减轻情况,以及对疼痛的感受。结果:B 组97.55%的患者增进了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认识,焦虑减轻,对疼痛敏感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相对于 A 组临床治愈时间缩短了1.52d。结论: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是切实可行的一种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 心理干预对初发白血病患者抑郁和焦虑的影响

    作者:华静

    目的探讨初发白血病患者抑郁和焦虑的心理干预方法.方法对我科室80例初发白血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制定出合理科学的心理护理方案.应用焦虑(SAS)和抑郁(SDS)自评量表对初发白血病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心理干预组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初发白血病患者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够减少和消除初发糖尿病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在住院精神病人中的应用

    作者:陈红艳

    目的:通过对精神病人的家属的健康教育和专业的心理干预指导,提高家属的应对能力,促使患者早日康复.方法:本文选择2011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110例精神病人,随机将病人分为两组,观察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取得的效果.结果:110例患者都进入结果分析,没有脱落者.结论:对精神病患者的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能够很大程度改善患者遵医嘱行为或者治疗的依从性,使阳性与阴性症状降低,同时降低复发率,还可以减轻病人家属的抑郁焦虑情绪.

  • 病毒性肝炎病人心理干预的探讨

    作者:段荣梅;池太善;吴丽春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病毒性肝炎治疗的影响;方法:将158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6例)除常规中西医结合治疗外,给予心理治疗;对照组(72例)常规中西药治疗,治疗前后两组均用SCL-90量表,健康信念调查表进行评估;结果:心理干预后,观察组较对照组心理障碍少(P<0.05),健康信念增强(P<0.01);结论:对病毒性肝炎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可以预防心理障碍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

  • 急诊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后心理健康调查

    作者:王磊

    目的:分析急诊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后心理健康情况。方法于2015年8月随机(目标抽样法,)抽选本院75例急诊室工作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受访医务人员发生的血源性职业暴露人数,伤害次数及暴露后心理状态情况。结果受访者中存在血源性职业暴露者为61例(81.33%),其中伤害≥3次者构成比(57.38%)显著高于伤害1次和2次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源性职业暴露伤害类型:针刺伤构成比高(54.10%),与其他伤害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次为刀片伤(36.07%)。暴露后医务人员呈现恐惧,焦虑又无可奈何心理状态者多,构成比为72.13%,显著高于其他心理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诊医护人员存在较多的血源性职业暴露风险,且暴露后心理健康不容乐观,应强化职业暴露防护和心理干预措施。

10444 条记录 4/523 页 « 12345678...5225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