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动物源性食品中多肽类抗生素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孙兴权;李哲;林维宣

    多肤类抗生素作为抗菌药物,常用于畜禽疾病的防治,但往往因使用不当会在动物体内产生残留,对人体健康追成严重危害.综述了近年来动物源性食品中多肤美抗生素残留量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情况.

  • 体外联合用药对黏菌素异质性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抗菌活性研究

    作者:张思琴;卢鸿;曹建明;徐春泉;张晓亚;郑相阔;董郭枫;周铁丽

    目的 评价黏菌素分别与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和磷霉素联用对黏菌素异质性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收集2014—2015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分离的576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黏菌素对鲍曼不动杆菌小抑菌浓度(MIC),并采用菌谱分析法(PAPs)筛选黏菌素异质性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通过棋盘法设计和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黏菌素分别与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和磷霉素联用及各自单用时对黏菌素异质性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MIC值,并通过计算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I)评价联合抑菌效果.结果 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的576株鲍曼不动杆菌中,未获得黏菌素耐药菌株.通过PAPs筛选共获得9株黏菌素异质性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黏菌素与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和磷霉素联用后对异质性耐药菌株的MIC值较单用时均降低.其中,与美罗培南联用后对黏菌素异质性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联合抗菌活性表现为协同作用的占55.6%,相加作用占33.3%,无关作用占11.1%,不存在拮抗作用;与左氧氟沙星联用后对黏菌素异质性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联合抗菌活性表现为协同作用的占55.6%,相加作用占22.2%,无关作用占22.2%,不存在拮抗作用;与磷霉素联用后对黏菌素异质性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联合抗菌活性表现为协同作用的占77.8%,相加作用占22.2%,不存在无关和拮抗作用.结论 黏菌素与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或磷霉素联用对黏菌素异质性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主要表现为协同和相加作用,与美罗培南或左氧氟沙星联用的抗菌活性较少表现为无关作用,均无拮抗作用.

  • 多黏菌素E雾化吸入治疗多药耐药革兰阴性杆菌肺炎的效果及护理

    作者:史甜;郑瑞强;於江泉;窦英茹;潘春芳;郭凌翔

    目的 探讨多黏菌素E雾化吸入治疗多药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肺炎的效果及护理.方法 选择93例危重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7)和实验组(n=46),两组常规予目标性抗感染治疗及护理,对照组予0.45%氯化钠雾化吸入,实验组予多黏菌素E雾化吸入,将两组雾化吸入治疗多药耐药革兰阴性杆菌肺炎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痊愈率为58.7%,对照组为3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32,P<0.05).结论 多黏菌素E雾化吸入治疗多药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肺炎疗效满意,同时雾化吸入的护理也很重要.

  • 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黏菌素耐药的分子机制研究

    作者:齐小梅;王晓娟;陈宏斌;李曙光;赵春江;王启;王占伟;张雅薇;王辉

    目的:研究我国临床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黏菌素的耐药机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至2014年我国11个城市15家教学医院中非重复的964株肺炎克雷伯菌和1389株大肠埃希菌。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敏感性。 PCR和基因测序检测黏菌素MIC>2 mg/L的菌株mcr-1基因携带率和黏菌素耐药相关基因mgrB、pmrB、phoQ是否存在基因突变。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比较肺炎克雷伯菌黏菌素耐药组(黏菌素MIC值>2 mg/L,n=6)和黏菌素敏感组(黏菌素MIC值≤2 mg/L,n=8)二元调控基因pmrB、pmrC、pmrD、pmrK和pmrE的相对表达量;采用RT-qPCR比较大肠埃希菌黏菌素耐药组(n=23)和敏感组(n=24)pmrA、pmrB、pmrC、phoP和phoQ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采用接合试验检测携带mcr-1质粒的可转移性。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黏菌素耐药率分别为0.62%(6/964)和1.66%(23/1389)。黏菌素耐药的2种菌中,mgrB基因均无突变;6株黏菌素耐药肺炎克雷伯菌phoQ基因均无突变,5株pmrB基因发生点突变。黏菌素耐药大肠埃希菌pmrB和phoQ基因均发生1~4个氨基酸位点突变。肺炎克雷伯菌耐药pmrB、pmrC、pmrD、pmrK和pmrE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较敏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耐药组与敏感组:pmrB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4±1.12)与(0.94±0.67),P=0.945;pmrC基因分别为(1.39±2.01)与(0.16±0.27),P=0.101;pmrD基因分别为(1.59±2.43)与(0.88±0.34),P=0.445;pmrK基因分别为(0.64±0.62)与(0.04±0.10),P=0.051;pmrE基因分别为(3492833388.83±8478977986.85)与(20771428.93±38000732.85),P=0.445。而大肠埃希菌耐药组pmrB基因的平均相对表达量较敏感组上升9.5倍。黏菌素耐药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中,mcr-1携带率分别为100%(23/23)、4/6。接合试验表明携带mcr-1的质粒可水平转移至受体菌,并使黏菌素MIC值升高21倍,接合效率为5.78×10-6。结论携带可通过质粒水平转移的mcr-1基因是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黏菌素耐药的主要原因,其他机制如pmrB基因的表达上调也可能参与黏菌素耐药机制的形成。(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6,39:618-624)

  • 腰大池持续引流加鞘内注射治疗颅脑创伤术后鲍氏不动杆菌颅内感染疗效分析

    作者:陈再丰;许信龙;傅小君;魏晓捷;潘红松;谢青松

    目的 探讨腰大池持续引流加鞘内注射多黏菌素治疗鲍氏不动杆菌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腰大池持续引流加鞘内注射多黏菌素治疗23例颅脑创伤术后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患者,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23例鲍氏不动杆菌颅内感染患者,2例死于中枢系统衰竭,1例死于多脏器衰竭,1例患者治疗过程中自动出院;19例临床治愈,治愈率82.6%;19例治愈病例均随访1~6个月,无一例再次发生颅内感染.结论 腰大池持续引流联合鞘内注射多黏菌素治疗鲍氏不动杆菌颅内感染是一种安全可行、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的治疗方法.

  • 基于生物热活性检测的黏菌素效价测定方法研究

    作者:罗云;鄢丹;任永申;张少锋;冯雪;李寒冰;唐慧英;肖小河

    采用生物热活性检测法,测定黏菌素作用于大肠杆菌的生物热活性谱,并以大肠杆菌生长时间延迟率△ t%为评价指标,建立黏菌素效价测定的新方法.结果显示,在17.0~41.6 u·mL-1内,黏菌素浓度的对数值lgC与△t%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3);平均回收率为100.3%(n=9),且生物热活性检测法测定结果与管碟法测定结果一致(P>0.05).结果表明,所建它的生物热活性检测法具有灵敏准确、实时在线、操作简便、干扰因素少、重现性好的特点,可作为黏菌素效价测定方法之一,同时所得生物热活性谱可弥补管碟法对细菌生长过程监控的不足.

  • 多黏菌素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

    作者:晁灵善;阎锡新

    随着多耐药革兰阴性杆菌不断出现,这类超级细菌对目前除多黏菌素之外其他抗菌药物全部耐药,使临床医师重新关注多黏菌素的应用.目前仅有多黏菌素B和多黏菌素E(黏菌素)用于临床.近研究与应用较多的为黏菌素.因此,临床医师需要熟悉黏菌素的使用,大限度提高疗效、降低耐药性的产生和避免不良反应.

  • 黏菌素对小鼠神经行为功能影响

    作者:代重山;李继昌;李健;刘洋

    目的 探讨黏菌素对小鼠运动及感觉功能影响.方法 40只昆明系雌性小鼠分为硫酸黏菌素高、中、低剂量组(静脉注射15.0、7.5、5.0 mg/kg)和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每组10只,连续给药7d,并于第1、3、7、15 d进行神经行为学测试.结果 高剂量黏菌素组小鼠体重明显降低;给药后3、7、15 d,高剂量黏菌素组小鼠热痛觉阈值分别为(56.50 ±7.32)、(72.50±16.30)、(54.75 ±4.11)s,均长于对照组的(41.33 ±9.87)、(39.50±8.06)、(38.33 ±7.23)s(P <0.01);高剂量黏菌素组小鼠在给药后7、15 d,平衡力指数分别为(162.66±11.01)、(180.43±10.12)s,均低于对照组的(200.60 ±9.02)、(215.00±8.66)s(P <0.01);给药后7d,高剂量黏菌素组小鼠后肢撑力指数增大至(3.71 ±0.08)cm,高于对照组的(3.54±0.12) cm(P <0.05).结论 黏菌素可引起小鼠热觉传导异常、运动神经损伤和运动协调能力降低.

  • 产多黏菌素B突变株的推理育种

    作者:朱晓宏;朱晓慧;魏薇

    对产生黏菌素的多黏芽孢杆菌(Bacillus polymyxa)JSIM-211进行紫外诱变,得到能在不含苯丙氨酸的小培养基上生长的突变株.对该突变株再次诱变,得到新的酪氨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这些新的突变株经发酵筛选,得到一个良好的多黏菌素B产生菌.

  • 多黏菌素E治疗严重烧伤后多药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临床评估

    作者:张家平;杨小顺;陈建;彭毅志;黄跃生

    目的 评估多黏菌素E治疗严重烧伤患者多药耐药(MDR)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应用该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笔者单位2005年8月-2009年1月收治的9例MDR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烧伤患者,在药物敏感试验显示该感染菌种仅对多黏菌素E敏感或其他抗生素对其无效的前提下,采用多黏菌素E静脉滴注(100×10~4~150×10~4U/d)或静脉滴注联合呼吸道雾化吸入或灌洗(50×10~4~100×10~4U/d)给药.观察其细菌学疗效、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包括神经毒性和肾毒性,后者比较用药前后血清肌酐、尿素氮和胱抑素C水平).结果 9例患者中,7例为血流和肺部感染,1例血流、肺部和创面侵袭性感染,1例血流和尿路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9例患者应用多黏菌素E治疗后,血液中细菌清除率达92.3%;7例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痰液MDR革兰阴性杆菌检出率从用药前的58.2%降至用药后的14.6%(P<0.01);1例合并尿路感染患者尿液中MDR革兰阴性杆菌得以清除.用药后,8例患者被判断为临床有效、1例为临床无效,有效率达88.9%.与用药前比较,9例患者用药后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呈下降趋势;8例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相近(P>0.05),1例患者明显升高但停药1个月后回降.用药期间和停药5 d内患者均未见神经毒性反应或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在未出现更有效药物的前提下,合理应用多黏菌素E是目前治疗严重烧伤MDR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良好选择.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