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在ICU危重患者中的应用和护理分析

    作者:罗建英

    目的;探究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在ICU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ICU接受治疗的危重患者154例,分成休克组及非休克组,分别监测有创及无创动脉压,每5min记录一次数值,持续24h,分析监测结果.结果:休克组患者有创动脉压监测结果显示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9.80kPa (s=1.95)、6.28kPa(s=1.87),持续监测无创动脉压,结果显示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3.33kPa (s=2.74)和7.62kPa(s=2.45);其中,有创动脉压测量指标相对无创动脉血压监测数值偏低(P<0.05).结论:监测ICU危重患者的有创动脉血压水平,能够及时准确显示血压实际波动情况,结合优质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生存质量.

  • 危重新生儿有创动脉血压穿刺点渗血的相关因素研究

    作者:李于凡;陈丽萍;崔其亮;刘丹

    目的 探讨危重新生儿有创动脉血压穿刺点渗血的相关因素,并完善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在新生儿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208例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危重新生儿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分析其与动脉穿刺点渗血的相关性.结果 危重新生儿有创动脉血压穿刺点渗血率为59.13%.监测时间、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是动脉穿刺点渗血的影响因素.结论 危重新生儿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超过3d时,护理人员应加强巡视危重新生儿穿刺点有无渗血,且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前及监测期间应高度关注患儿的血小板计数及凝血酶原时间,以降低患儿穿刺点渗血的发生率.

  • 新生儿颞浅动脉置管监测血压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郭舒文;苏巧芳;张秀虹;戴冬凰;林娟斌;张淑芸;余小琴

    目的 探讨新生儿颞浅动脉置管监测血压的可行性,为新生儿监测动脉血压提供更多可选择途径.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需要监测动脉血压的64例新生儿采用摸球法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32例采用颞浅动脉置管,对照组32例采用桡动脉置管,比较两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血压数值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收缩压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舒张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颞浅动脉置管与桡动脉置管监测血压效果相当,便于新生儿病情观察.

  •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在心肺复苏中应用研究

    作者:刘书雁;冯锡烜;江倩华

    目的 研究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中心肺复苏(CPR)中的应用.方法 84例心脏骤停<15 min患者,根据是否建立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分为有创血压实验组(30例)和无创血压对照组(18例).观察两组预后情况.结果 有创血压实验组抢救成功23例,死亡7例.无创血压对照组抢救成功8例,死亡10例.有创血压实验组生存率为76.67%,高于对照组的44.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P<0.05).结论 作为判断高质量心肺复苏的指标,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更实时,更准确,为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提供新思路,并能在临床中指导心肺复苏.

  • 车祸致复合伤患者103例术后应用有创动脉血压的护理

    作者:谢海惠

    目的 对103 例车祸致复合伤患者应用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效果观察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 对本科2010 年8 月~ 2013 年2 月收治103 例车祸后导致复合伤患者进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结果 通过护士精心护理监测过程中103 例患者未曾出现过感染、气栓、血肿、局部肢体坏死等不良并发症,发生脱管1 例,堵塞1 例.结论 实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对车祸致复合伤患者有利于病情的观察,为抢救和治疗提供可靠的动态信息,既减轻反复抽动脉血气分析检查带来的痛苦以及血管壁的损伤,也方便护士工作的开展,节约工作时间.

  • 严重烧伤患者实施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现状

    作者:孙燕

    十几年来,烧伤休克的抢救成功率有了较大的提高.目前已有大量的临床试验对运用连续性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并通过大量病例的监护资料观察,及与有无创血压监测结果比较分析,对烧伤病人休克期提出了"多指标监测"的观点[1],并在临床中实施,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在危重新生儿中的应用

    作者:徐慧颖;陈红武;方晓英;廖卫华

    目的:探讨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在危重新生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NICU 2008年8月~2011年3月期间96例危重新生儿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评估动脉血压监测部位及并发症.结果:桡动脉测压39例,股动脉测压30例,腋动脉和肱动脉测压分别为13例和11例,足背动脉测压仅3例.其中有4例新生儿发生动脉留置针部位远端肢体血液循环障碍,其他置管部位无任何并发症发生.结论: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应用,明显提高了危重患儿救治的成功率,且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危重症监护室护士有创血压监测技能掌握现状及改进对策

    作者:汤卫红;陈泳;朱艳萍;陈华玉;曹芳;钟广红

    目的:调查危重症监护室护士有创动脉血压(IABP)监测技能掌握现状,分析原因,探讨对策。方法:采用已获认可自行研制 IABP 监测技术与应用调查表调查江苏省6所三级甲等医院13个危重症监护室165名护士 IABP 监测技能掌握情况(条目掌握正确得分反映)、McGhee 标准评定掌握水平,探讨掌握与否原因,进而阐述 IABP 生理及影响因素、技术规范、动力反应性校准及波形识读,以此内容教学1年后变换调查表再次调查并比较。结果:初次调查条目掌握得分0~75分,平均(31.32±13.71)分,水平评定为差。其缘于 IABP 生理及影响因素一知半解、部分监测技术把握不够规范、系统动力反应性校准茫然、波形识读经验不足。通过教学1年的197名危重症监护室护士再次调查掌握得分62.5~100分,平均(86.90±13.10)分,显著高于初次调查(P <0.05)。结论:强化 IABP 生理及影响因素学习、全面把握技术规范、厘除系统动力反应性影响、积累波形识读经验,有助于克服危重症监护室护士 IABP 监测技能掌握差现状,提升整体水平。

  • 非心脏手术冠心病患者麻醉动脉穿刺置管临床分析

    作者:倪国丽

    目的 探讨不同病情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行有创动脉测压(IBP)如何选择佳动脉穿刺置管途径.方法 将96例患者根据心律、心功能状态划分为心律、心功能正常组、心律失常组及心功能Ⅱ级组,观察3组不同穿刺途径成功率.结果 3组内桡动脉、足背动脉穿刺置管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足背动脉与股动脉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同一穿刺途径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心律、心功能正常组无机会选用股动脉外,心律失常组、心功能Ⅱ级组股动脉穿刺置管成功率100%.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心律、心功能正常者应首选桡动脉或足背动脉穿刺置管,对心律失常、心功能正常者可在桡动脉穿刺失败后直接选用股动脉穿刺置管,而对心功能Ⅱ级者应首选股动脉进行穿刺置管.

  • 严重创伤患者有创动脉血压和无创血压监测的比较及对病死率的影响

    作者:张春花;邓卓军;李静;刘雅建

    目的:通过配对比较严重创伤患者的有创动脉血压(IAP)和无创血压(NIBP),探讨二者对患者病死率的影响。方法入住 EICU 的严重创伤患者通过测量不同时段 IAP 和 NIBP,得到配对数据412对。分别以 IAP 的收缩压(systolicpressure,SP)﹤90 mm Hg 和 SP≥90 mm Hg 为标准,采用配对 t 检验进行比较;并以不同数值的 IAP 和NIBP 作为标准,计算病死率并加以比较。结果患者性别、年龄以及致伤原因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当IAP ﹤90 mm Hg 时,IAP 明显低于 NI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而 IAP≥90 mm Hg 时,IAP 虽高于 NIBP,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分别以 IAP 和 NIBP ﹤90 mm Hg 为标准,患者病死率分别是29.1℅(30/103)和41.7℅(43/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存在休克的严重创伤患者中 IAP 监测病死率较低,具有更好的临床价值。

  • 有创动脉压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的监测与护理

    作者:侯志艳;刘红艺;尹君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患者病情复杂,血压变化快,术后有创血压监测能够准确反映患者的平均动脉血压动态变化,及时对患者外周血管阻力、心肌收缩力、体内血容量等进行判定,采用相应抢救措施进行及时有效处理[1].本文以2009年8月至2010年6月本院进行手术的89例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手术后48~72 h患者持续进行有创及无创血压监测,根据记录动态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数值结果进行调整控制降压药物剂量加强护理措施的配合,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

  • 有创动脉血压在危重患儿中的应用护理

    作者:张爱萍;张丹丹;李聪慧

    目的:探讨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在危重患儿中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分析PICU90例危重患儿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护理,观察其优点及护理要点。结果:90例危重患儿血压得到有效监测,且无导管相关血流动力学感染及动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在危重患儿病情观察中能准确反映患儿血压变化,而正确的护理又能有效地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 两种冲洗液在持续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中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素兰;王雅琴;刘鑫;曹忠俊;唐晓丽

    目的 比较0.9%氯化钠和肝素钠氯化钠溶液在危重患者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符合研究标准的140例危重患者,根据信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试验组予0.9%氯化钠冲管,对照组予肝素钠氯化钠溶液(5 U/ml)持续冲洗管路.对2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血凝检验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2组导管堵塞、局部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对照组为14.3%(10/70),高于试验组的2.9%(2/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6,P<0.05);血凝检验比较,对照组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为(32.22±4.22)s、凝血酶原时间(11.56±2.12)s,比试验组的(29.84±3.64)s和(10.66±1.48)s长,对照组国际标准化比值1.12±0.14,比试验组的1.03±0.2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73、-2.912、-3.084,P<0.05).结论 持续有创血压监测中,使用0.9%氯化钠维持有创测压系统通畅,更加安全可靠.

  • 影响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相关因素

    作者:卢丽琼;梁健桃

    在危重症监护病房(ICU),存在各种因素影响监测结果,如测量的部位、测量方式、压力传感器的高低、延长管的长度、延长管的弹性、与受测者的相关因素、体位的改变以及与测量者的经验等.本文重点综述有创动脉血压(IABP)监测有关方面的内容,探讨危重患者IABP监测的影响因素,以引起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对动脉血压测量准确性的重视.

  • 不同血压范围内有创足背动脉压与无创肱动脉压的关系

    作者:上官云芳;段思源;姚颖;王颖

    目的 探讨不同血压范围内的有创足背动脉收缩压与无创肱动脉收缩压的关系.方法 选取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2年6月-2013年5月行消化道肿瘤切除术的50例患者,选用右侧肱动脉测量无创血压(NIBP),选用足背动脉测量有创血压(ABP).所有患者均于静脉吸入复合麻醉下进行手术,记录患者足背动脉穿刺诱导后1 min(T1)、气管插管瞬间(T2)、气管插管后2 min(T3)、手术切皮时(T4)各时间点的ABP和与之对应的NIBP,取值均为收缩压.以ABP 111 mmHg(1 mmHg=0.133 kPa)为临界值,对不同ABP范围内各时间点的ABP与NIBP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 当ABP<111 mmHg时,各时间点的ABP均高于NIBP,但仅T3时间点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仅T3时间点的APB与NIBP呈正相关(r=0.55,P<0.05).当ABP≥111 mmHg时,各时间点的ABP均显著高于NIBP(P值均<0.01),且ABP与NIBP均呈正相关(r=0.85、0.86、0.61、0.80,P值均<0.05).结论 当行消化道肿瘤切除术患者足背动脉ABP≥111 mmHg时,ABP显著高于NIBP且两者呈正相关;而当ABP<111 mmHg时,ABP并不低于NIBP.

  • 全身麻醉中连续无创动脉血压监测与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比较

    作者:仇焕容;魏威;田鸣

    目的 评价麻醉期间TL-300系统测得的连续无创血压(continuous non-invasive arterial pressure,CNAP)和有创血压(invasive arterial pressure,IAP)监测的一致性和安全性.方法 择期全身麻醉手术患者72例,麻醉诱导前将动脉导管置入非优势手的桡动脉内行IAP监测,另一侧手臂连接TL-300系统行CNAP监测,记录IAP及相应时间点CNAP,以及相关的并发症.结果 CNAP与IAP所测SBP、DBP和MAP偏倚分别为(-0.6±7.0)、(-7.8±9.8)和(-5.8±6.2)mmHg(1 mmHg=0.133kPa),一致性界限分别为-14.6~13.4 mmHg、-27.4~11.8 mmHg、-18.2~6.6 mmHg,在其相应的一致性界限范围内所占比值分别为95.2%、96.1%和94.9%.两种BP监测方法的SBP、DBP和MAP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27、0.711和0.903 (P<0.01).均未发生肢体缺血、坏死、感觉异常.结论 TL-300CNAP和IAP比较,有较高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提供无创实时连续、准确的BP监测,可安全用于全身麻醉手术患者.

  • 无创瞬时动脉血压监测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陈莉丽;郑艳萍;赖萍

    目的 通过观察无创瞬时动脉血压与有创动脉血压的变化对比,探讨无创瞬时动脉血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方法 选取拟在全身麻醉下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60例,术前在手术对侧手腕上安置无创瞬时动脉血压连续监护仪进行血压监测(无创血压),同侧上臂行无创袖带血压监测,同侧足背动脉穿刺置管进行血压监测(有创血压),记录三者的初始血压值(基础血压)及给药后1、2、3、5 min有创血压值和无创血压值,计算与基础血压值的差值(T1、T2、T3、T5)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无创血压与有创血压波形图均能及时发现血压的快速变化,表明无创瞬时动脉血压波形和有创动脉血压波形有良好相关性.袖带血压与无创血压基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者与有创血压基础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创血压检测T1、T2、T3、T5值与有创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础血压中有创动脉血压比无创袖带血压、无创瞬时动脉血压高;同时段无创瞬时动脉血压和有创动脉血压的变化趋势相同,变化幅度无明显差异.

  •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在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作者:邹传惠;周常细

    目的:对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在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以提高临床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方法:将196例需要在术中进行麻醉治疗的患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麻醉方法,观察组在手术麻醉过程中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比较两组的手术成功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成功率更高,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更低(P<0.05).结论: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在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有较大的作用,可以降低手术风险,为医生提供正确情况,使手术成功率大大提高.

  • 微量泵持续输注低浓度肝素盐水在有创动脉置管中的应用

    作者:冯宝芝;谭春燕;梁映;潘成;辛煜芳;包雪玲;杨婉琼;徐晖

    目的:探讨微量泵持续输注低浓度肝素盐水在保持有创动脉置管通畅性中的应用。方法:对120例行桡动脉置管进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患者给予微量泵持续输注1 U/ml肝素盐水,给予严密观察及精心护理。结果:120例患者均未发生管道堵塞、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微量泵持续输注1 U/ml肝素盐水,既能保持动脉管道的通畅,又能避免出血的发生,提高动脉血压监测的准确性。

  •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观察及护理

    作者:张兰芳

    血压监测是临床生命体征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无创血压监测作为传统的测量方法有着简单,无痛苦、安全等优点,但此方法易受人工加压、减压、袖带宽度及松紧度等多种因素的干扰,影响血压值的准确性.有创血压监测是经动脉穿刺置管后直接测量动脉腔内压力的方法,比较准确、可靠,能直接持续、动态地反应患者的血压情况,利于及时处理病情,可为抢救、治疗提供重要依据[1],且使用方便、安全可靠、节约时间,在重症监护病房,有创动脉血压的监测就更为重要.

3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