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优质无缝隙护理对急诊内科患者不良情绪及病情康复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无缝隙护理对急诊内科患者不良情绪及病情康复的影响.方法:随机把本院在2013年4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急诊内科患者划分成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例数均为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优质无缝隙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不良情绪和病情恢复情况.结果:护理后,和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患者抑郁和焦虑程度轻,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病死率低,住院时间短,护理满意度评分高,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内科中采用优质无缝隙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和病死率,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
优质护理对冠心病患者护理质量及病情康复的影响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对冠心病患者护理质量及病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该院收治的72例冠心病患者纳入该次实验,病例均选自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36例)与对照组(3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患者,干预后实验组患者SAS评分(32.1±5.9)分、SDS评分(40.1±8.1)更低,并且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更高(t=8.579,7.776,P<0.05);1年内疾病复发次数为(1.1±0.2)次,比对照组更少(t=21.633,P<0.05),住院时间为(16.5±1.4)d,比对照组更短(t=15.206,P<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利于提升其护理质量,加快其病情的康复.
-
家属认知互动模式应用于川崎病患儿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家属认知互动模式应用于川崎病患儿的效果.方法 将86例川崎病患儿与患儿家属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护理干预,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家属认知互动模式干预,主要对患儿家属进行认知重建、结对式认知干预和情境扮演.干预前后评估患儿病情预后转归、患儿家属疾病认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患儿冠状动脉不良事件发生率、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而规律服药率及按时复诊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干预组患儿家属的疾病认知得分和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家属认知互动模式有助于降低冠状动脉不良事件发生率,且能促进其病情康复,提高患儿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
-
责任制护理对冠心病患者护理质量及病情康复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责任制护理对冠心病患者护理质量及病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责任制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成果.结果 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AS评分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实施责任制护理,护理质量显著提升,可有效促进患者病情康复,值得采纳应用.
-
基层医院运动干预疗法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康复研究
运动干预疗法作为目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治疗和康复过程中较为常见的内容,在国内外受到业界专家的一致认可,并且在国外医疗机构中广泛推广和应用,效果甚好.本文针对运动干预疗法在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治疗和康复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提出该方案在基层医院中应用的现状和前景,为后续发展提供相关参考.
-
雾化吸入护理干预对哮喘患儿治疗舒适度及病情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究哮喘患儿应用雾化吸入护理干预对其治疗舒适度及病情康复的作用。方法100例采用雾化吸入手段治疗的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添雾化吸入护理干预)与对照组(仅常规护理),各5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舒适度与病情康复。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雾化意愿、睡眠质量、喘息症状改善、舒适程度等方面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哮喘患儿采取雾化吸入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治疗舒适度,加速病情康复。
-
冠心病患者应用责任制护理对病情康复情况的影响
目的 分析和观察对冠心病患者实施责任制护理产生的影响和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116例冠心病患者为观察对象,通过电脑随机分组后,对照组以及护理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护理组实施责任制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康复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心绞痛评分为(4.86±1.31)分,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为82.76%(48例);护理组患者心绞痛评分为(3.10±1.05)分,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为93.10%(54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实施责任制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绞痛情况,提升患者生存质量.该护理方法在临床中有较高应用价值.
-
优质护理用于急诊内科患者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急诊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之后对患者不良情绪以及病情康复的影响.方法 纳入73例急诊内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7例实施优质护理.不同的护理干预之后,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情况进行评估,并统计两组的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观察组显著少于或者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诊内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效果显著,在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方面可以获得十分理想的效果,且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社会技能训练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社会技能训练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康复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在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240例慢性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本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社会技能训练,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法和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9.2%,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8%,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社会技能训练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康复中的应用,根据每一个患者的精神症状加以对症治疗,帮助患者缓解病情,促进患者自力能力的提高,确保患者的快速康复.
-
雾化吸入护理干预对哮喘患儿治疗舒适度及病情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护理干预对哮喘患儿治疗舒适度及病情康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法将我院在2012年8月至2013年12月行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的100例哮喘患儿分为对照组( n=50,治疗过程中予以常规护理)和观察组( n=50,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吸入宣教、体位指导以及心理、饮食等方面的雾化吸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舒适度及病情康复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雾化意愿、喘息症状改善、睡眠质量、舒适程度等方面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观察组患儿肺弹性阻力、气道阻力、气促缓解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等病情康复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氧泵雾化吸入治疗的哮喘患儿予以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治疗舒适度,改善哮喘症状,促进病情康复。
-
临床护理路径对哮喘患儿病情康复及住院时间的影响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哮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路径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入院后采用常规护理,路径组入院后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表的内容开展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路径组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哮喘积分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路径组的情感功能、活动评分以及生活质量总分均高于对照组,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标准化的护理模式,其能促进哮喘患儿的病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
自护理论对烧伤患者病情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自护理论在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0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自护理论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康复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致残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功能活动的总有效率为7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在社交功能、总体健康感、精神健康等生活质量方面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自护理论可还患者以基本的生活权利,能够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改善生活质量。
-
认知行为疗法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精神病患者病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社会功能和康复效果.结果 干预12个月后,观察组在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关系等生活质量等方面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技能、动性和交往等社会功能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ANSS的阴性症状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行为疗法能够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促进其精神康复,提高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
-
健康教育路径对手足口病幼儿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幼儿手足口病病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137例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80例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设为观察组,另57例采用随机健康教育,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家长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患儿治疗依从性以及病情康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家长对手足口病发病原因、易感人群、传播途径、临床表现等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高热、皮疹、神经内系统症状等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路径能够有效提高手足口病家长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加快病情康复.
-
优质无缝隙护理对急诊内科患者不良情绪及病情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优质无缝隙护理在急诊内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例急诊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优质无缝隙护理,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诊治时的焦虑、抑郁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遵医行为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不良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质无缝隙护理可提高急诊内科护理质量,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缩短住院时间.
-
责任制护理对冠心病患者护理质量及病情康复的影响
责任制护理是优质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提高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变被动护理为主动护理、改善护理质量和患者的预后有积极的作用[1].本院心内科自实施责任制优质护理以来,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水平,改善了患者的预后,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心内科2013年8月-2014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纳入标准:①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及WHO临床诊断标准;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无精神疾病史,无精神异常;④无智力障碍,可配合完成量表调查;⑤生命体征稳定,沟通能力、理解能力正常,可配合护理,并完成相关调查.
-
协同护理对肺炎患儿病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系统护理在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0例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协同护理,比较2组家长的护理技能以及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家长在肺炎疾病知识、病情观察、排痰护理等护理技能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发热消失时间、肺罗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协同护理可充分发挥家长在小儿病情中的能动作用,提高其护理技能,促进患儿病情的康复.
-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病情康复的影响
目的:分析老年慢阻肺患者的心理特点,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病情康复的作用.方法:将收治的98例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合理运用心理护理措施,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肺功能状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生活和治疗质量.
-
家长集中健康教育对手足口病患儿病情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家长集中健康教育对手足口病患儿病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9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家长给予随机健康教育,观察组家长给予集中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家长手足口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遵医行为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家长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和遵医行为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头痛呕吐消失康复时间、肢体抖动康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长集中健康教育能够增加家长手足口病相关健康知识,提高患儿遵医行为,加速病情康复.
-
统合型房树人绘画治疗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康复研究
目的:对5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统合型房树人绘画治疗,探讨绘画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康复影响的研究。方法对5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每周2次的统合型房树人绘画治疗,连续1个月,接受测验前和测验结束后,分别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 NOSIE)和简明精神病量表( BPRS)进行评定并进行比较。结果经绘画治疗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NOSIE各项因子得分与治疗前比较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经绘画治疗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NOSIE病情总估计分和总积极因素分有明显增高、总消极因素分有明显下降,3个项目的总分在绘画治疗前后的变化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绘画治疗前后,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BPRS总分与NOSIE病情总估计分比较均呈负相关(r1=-0.407,r2=-0.05)。结论绘画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和消极行为,促进患者积极人格的发展;护士参与绘画治疗可以促进绘画治疗这一心理康复措施在临床顺利开展;同时护士用NOSIE配合BPRS评分有利于护士对患者的康复过程进行量化观察,及时调整护理对策,提高患者疗效,促进患者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