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采用踝泵运动对老年肺结核患者提高心肺功能效果探讨

    作者:董菲

    目的:探讨采用踝泵运动方法对老年肺结核患者提高心肺功能的效果.方法:以随机的方式选取50例在本院进行肺结核治疗的老年患者(指年龄超过65岁),病例选取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12月.电脑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5例患者.在本次调查中对照组采用了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方式基础上增加踝泵运动.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心肺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心肺功能指标水平改善情况差于实验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可加入踝泵运动的护理方式,对促进和改善患者心肺功能效果良好,可以长期追踪继续总结.

  • 腓肠肌挤压配合踝泵运动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

    作者:孙彦荣;王珊;戴晓冬

    目的:探讨腓肠肌挤压配合踝泵运动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胃肠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及腓肠肌挤压配合踝泵运动.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和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腓肠肌挤压配合踝泵运动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显著.

  • 关于踝泵运动在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昕宇;王真真;苏丹;郝圆圆;耿文君;姚雪梅;李姗姗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临床长期卧床患者、术后患者、肿瘤患者的严重并发症,现各大医院对DVT的预防都非常重视,踝泵运动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物理方法之一.本文综述了近五年来踝泵运动在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方面的效果研究及临床应用,主要从踝泵运动的方法、效果比较、与其他预防方式的联合应用、临床宣教等方面进行论述,得出结论是踝泵运动是预防DVT简单易行、经济、有效的锻炼方法,但是实行更好的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统一推行有效的运动锻炼方法很有必要.

    关键词: 踝泵运动 DVT 护理
  • 踝泵运动对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愈合效果的影响

    作者:王美君;张磊;王鹏华;王晓梅;葛甜甜;邢秋玲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坚持踝泵运动治疗对足部溃疡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糖尿病足科2015年7—12月住院且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016年5—10月住院且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共入组162例患者,终有156例完成研究,观察组72例,对照组8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糖尿病足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踝泵运动训练.治疗9周后,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足溃疡的面积、愈合情况、经皮氧分压、足部皮温、踝肱指数,并记录两组整个过程中的不良事件.结果治疗9周后,两组患者的足部溃疡面积均减小,治疗前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溃疡面积减少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Wagner分级Ⅲ、Ⅳ的患者经皮氧分压、皮温,观察组Wagner分级Ⅲ级的患者踝肱指数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经皮氧分压、踝肱指数、皮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Wagner分级Ⅱ级的患者皮温和踝肱指数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Wagner分级Ⅲ级的患者经皮氧分压和皮温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Wagner分级Ⅳ级的患者经皮氧分压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对照组各有4例患者出现无症状低血糖症状,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溃疡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14,P=0.054).结论踝泵运动方法对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愈合起着积极的作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个性化音乐在ICU患者踝泵运动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作者:黄侠侠;顾轶;夏彩芬

    目的 探讨本科室自制广播操音乐在ICU卧床患者踝泵运动中的应用及其对踝泵运动执行率及达标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7-12月178例和2017年1-6月163例入住我科能配合做踝泵运动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口头宣教的方法,实验组定时播放自制广播操音乐,比较两组踝泵运动的执行率和达标率.结果 实验组踝泵运动执行率为96.23%,踝泵运动达标率为64.3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通过自制广播操音乐的方式有效提高了ICU患者踝泵运动的执行率和达标率.

  • 骨科病房指导患者不同踝泵运动频率强度的护理实践研究

    作者:刘建丽;张瑞英;陈玉屏

    目的 研究骨科病房指导下肢骨折患者不同踝泵运动频率强度的护理实践方法 .方法选取2018年1~8月我院收治下肢骨折患者共计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指导踝泵运动,对照组大极限背伸蹠曲5秒20组/次,1天10次,实验组大极限背伸蹠曲5~8秒25组×3tid,观察两组患者依从性、肢体肿胀、舒适度、肌力疲劳度、DVT发生例数.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踝泵运动依从性、肢体肿胀治疗有效率、舒适度方面的表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在肌力疲劳度、DVT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验组大极限背伸蹠曲5~8秒25组×3tid的踝泵运动可以更有效让患者接受实施,也更有利于肢体功能康复.

  • 量化踝泵运动降低妇科肿瘤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临床研究

    作者:于秀丽;朴丽;丛云凤;张赫;姜清薇;徐兆宁

    目的:探讨早期量化踝泵运动降低妇科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4~10月妇科肿瘤患者286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选择2015年1~6月妇科肿瘤患者301例作为试验组,予以踝泵运动量化表进行量化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妇科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进行量化踝泵运动可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踝泵运动的标准化健康教育方案在下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王晓燕;陈敬芳;马克;刘喜梅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患者应用踝泵运动标准化健康教育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7月来我院治疗的64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标准化踝泵运动健康教育.结果:在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踝泵运动依从性、出院时满意度、DVT发生率、疼痛缓解情况方面的表现均明显优丁对照组(P<0.05).结论:在下肢骨折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的标准化踝泵运动的健康教育方案,可以有效提升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增强对疼痛的控制效果,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DVT发生情况,值得在临床推广.

  • 踝泵运动联合深呼吸对妇科肿瘤术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

    作者:王艳;陆云;金清

    ①目的探讨踝泵运动联合深呼吸疗法对预防妇科肿瘤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②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4月行妇科肿瘤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干预措施的基础上,给予踝泵运动联合深呼吸疗法。术后比较两组患者DVT发生率、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③结果术后第3天经彩色多普勒检查,观察组1例(17.%)发生DVT,对照组7例(117.%)发生DVT,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对照组新增了1例DVT。术后第3、7天,观察组下肢静脉平均流速和峰值流速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结论踝泵运动联合深呼吸疗法能加速下肢血流速度,预防妇科肿瘤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

  • 不同方式预防剖宫产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刘华;朱明华;张换春;那奕文;何敬之

    目的:评价不同干预方式对剖宫产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产科收治的剖宫产患者2949例作为入组研究对象,根据接受干预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1527例、低分子肝素治疗组(肝素组)492例、踝泵运动组(踝泵组)397例、间歇充气压力泵组(压力泵组)533例,比较4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住院费用情况。结果肝素组(2.24%)、踝泵组(1.76%)、压力泵组(2.25%)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3.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肝素组、踝泵组和压力泵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4组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踝泵运动及间歇充气压力泵治疗均可有效预防剖宫产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 踝泵运动对肺癌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作者:朱华梅;于海荣

    目的:探讨踝泵运动对肺癌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踝泵运动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分别观察两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并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无深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发生深静脉血栓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踝泵运动措施简便易行,可降低肺癌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间歇性充气压力泵在预防主动脉球囊反搏泵置入病人下肢循环障碍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范羽飞;常芸

    [目的]探讨间歇性充气压力泵对预防和改善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IABP)置入病人下肢循环障碍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心内科冠心病监护病房(CCU)经皮股动脉穿刺置入 IABP 并保留鞘管的病人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9)IABP 置管侧行踝泵运动,即踝关节由屈、内翻、伸、外翻组合而成的“环转”运动,每天上午、中午、下午、睡前共活动4次,每次100圈;观察组(n=37)在踝泵运动的基础上,使用重庆普门医疗仪器公司型号 Airpro 600的间歇性充气压力泵,设定起始充气压力为40 mmHg,之后根据病人耐受程度调节压力至80 mmHg ~120 mmHg,每天上午、下午各1次,每次30 min。比较 IABP 置管第2天、第4天、第7天及拔管后第2天置管侧下肢血液循环综合指标:趾端血氧饱和度(SpO 2)、皮肤颜色、温度、感觉、小腿周径、足背动脉触诊、足背多普勒超声及踝肱指数(ABI)、病人的主观感受。[结果]IABP 置管第2天两组病人主观感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置管第4天两组病人趾端 SpO 2、下肢温度、小腿周径、主观感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 P <0.01);置管第7天两组趾端 SpO 2、下肢温度、小腿周径、足背动脉触诊、足背动脉多普勒超声、主观感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 P <0.01)。[结论]间歇性充气压力泵结合下肢踝泵运动可代替护士协助下的下肢被动运动,减少护理工作量,改善 IABP 置管下肢的血液循环,预防或减少下肢缺血、栓塞等循环障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舒适度。

  • 踝泵运动对预防外科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

    作者:易小青;傅爱凤;付爱民;黎惠娟;曾秋霞

    目的 探讨踝泵运动对外科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将138例外科术后评估为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风险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增加踝泵运动.比较2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无深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2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踝泵运动简单、易行,能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促进外科术后患者康复,提高护理质量.

  • 踝泵运动护理对剖宫产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

    作者:潘麒羽;刘尚芹

    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是指血液不正常地在下肢深静脉凝固,导致静脉腔阻塞,造成静脉回流障碍.近年来,随着高龄产妇的增加以及剖宫产率的升高,LEDVT发生率呈上升趋势[1],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会引起相关器官组织功能障碍,从而导致肺动脉栓塞、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等严重后果[2-3].有效的护理方法对剖宫产患者的预后起着关键作用,为探讨踝泵运动护理对剖宫产患者术后LEDVT的预防作用,本研究对78例剖宫产患者进行了不同的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 踝泵运动护理在预防人工肝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研究

    作者:葛佳宏;黄慧懿

    目的:探讨踝泵运动护理对人工肝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行人工肝术后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踝泵运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下肢周径的变化以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情况.结果:对照组在术后1~7 d内下肢周径明显增加,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4例(20%),而观察组无下肢增粗情况,也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患者的下肢周径增加情况显著改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下降(均P<0.05).结论:采用积极有效的踝泵运动护理,可以有效预防人工肝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 冷疗联合踝泵运动对胫腓骨骨折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

    作者:王燕;陈莺;姜海涛;陆春花;王婧楠

    目的:探讨冷疗联合踝泵运动对胫腓骨骨折患者早期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2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63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消肿治疗及术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由康复师指导的冷疗联合踝泵运动.比较2组下肢周径差的差异、术前治疗时间及数字疼痛评分表(NRS).结果:伤后24、48及72h观察组的周径差均比对照组小(P<0.05),观察组的术前治疗时间(5.91±1.06)较对照组(7.14±1.38)缩短,观察组N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冷疗联合踝泵运动可有效减轻患肢肿胀及疼痛并缩短术前治疗时间.

  • 丹参多酚酸盐联合踝泵运动疗法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36例

    作者:鲍杰伟;王力;涂宏;许素梅;孔令山;陆文杰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踝泵运动疗法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患者应用0.9%NS 250 mL+丹参多酚酸盐200mg静脉滴注1次/天,并且配合踝泵运动训练;对照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4 100 U腹壁脐周注射1次/12小时.结果:实验组发生DVT为9例,发生率为15.0%,对照组发生DVT为17例,发生率为28.3%,2组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联合踝泵运动疗法能有效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 早期踝泵运动预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89例效果观察

    作者:张永玲;王玲;秦明

    目的:探讨早期踝泵运动预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将178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9例,观察组术后麻醉清醒即开始进行踝泵运动,对照组于术后第2天给予弹力袜,两组均于术后12 h开始应用低分子肝素钙4100U皮下注射.结果:观察组发生下肢浅静脉血栓形成8例(9.0%),DVT 3例(3.4%);对照组发生下肢浅静脉血栓形成13例(14.6%),DVT 12例(13.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DVT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术后早期进行踝泵运动能有效预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DVT.

  • 知信行模式在下肢术后患者踝泵运动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作者:王月娟;邹海燕

    目的:探讨知信行模式在下肢手术后患者踝泵运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1~12月收治的32例下肢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将2013年1~12月收治的29例下肢手术患者作为实验组,采用知信行模式对下肢术后患者踝泵运动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健康教育满意情况、踝泵运动知识、态度、行为掌握程度及术后下肢肿胀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健康教育满意率,踝泵运动的知识、态度、行为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下肢肿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知信行模式的实施有助于下肢手术后患者掌握踝泵运动,主动进行锻炼,减少下肢肿胀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 多媒体健康教育下的量化踝泵运动在预防妇科手术患者 DVT 中的应用

    作者:于秀丽;丛云凤;朴丽;林佳楠

    目的:探讨多媒体健康教育下的早期及术后量化踝泵运动对预防妇科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的预防效果。方法:运用 Autar 评估对妇科手术患者在术前做 DVT 风险评估,将评估结果为中、高风险的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除常规护理方法外,采用多媒体下宣教踝泵运动,并针对不同患者本着因人制宜、循序渐进原则给予适当的运动量,并比较术后两组 DVT 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下肢 DVT 1例,对照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5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踝泵运动简单、经济、易行,能促进患者下肢功能恢复,增加下肢血液回流,进而达到预防患者下肢 DVT 的目的,多媒体可有效增加患者的感官认识,促进患者对所讲知识的了解,进而增加患者的依从性,将二者有机结合,可有效促进妇科术后患者康复,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48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