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64排螺旋CT对下腔静脉阻塞布加氏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作者:郭佳;沈朝军;胡淑敏;姜研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64-Slice Spiral CT)对下腔静脉阻塞布加氏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BCS)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1月到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40例下腔静脉阻塞BCS患者,临床症状为单纯性下腔静脉阻塞及肝静脉与下腔静脉混合型阻塞,采用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组1(20例),组2(20例).组1采取64排螺旋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观察其在下腔静脉阻塞BCS中的影像表现,组2采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方式,观察其在下腔静脉阻塞BCS中的影像表现.结果 诊断结束后,64排螺旋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对下腔静脉阻塞BCS患者均能做出的明确诊断,并且在肝静脉狭窄(X2=0.507,P=0.695)、出现侧枝循环(X2=0.008,P=0.618)等征象比较中,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排螺旋CT扫描以及DSA的诊断方式均能够准确、直观地反应下腔静脉阻塞BCS的阻塞部位、性质、范围及肝脏内的变化情况,能够从形态学及功能上反映出下腔静脉阻塞程度及肝脏损害程度.因此,64排螺旋CT对于诊断下腔静脉阻塞布加氏综合征具有较大的临床诊断价值.

  • 血管内球囊成形术和支架内置对于布加氏综合征的治疗

    作者:芦海滨;张惟;陈福来;严香兰;邹常咏

    BCS是指静脉或临近下腔静脉阻塞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肝脾肿大,腹痛、静脉曲张、门脉高压等症状,作者对此项治疗的临床研究报告如下.

  • 钱英教授治疗布加氏综合征1例报道

    作者:李婧;钱英

    布加氏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是肝静脉或/和临近的下腔静脉部分或完全阻塞引起的以肝脏循环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其发病因素主要包括:①先天性大血管畸形;②高凝和高粘状态;③毒素;④腔内非血栓性阻塞;⑤外源性压迫;⑥血管壁病变;⑦横膈因素;⑧腹部创伤等.从性质上可分为膜样和非膜样阻塞,从表现上可分为急性,慢性和无症状型,临床常见为慢性型,该型危害大较大,病程较长.目前多采用外科介入和手术治疗,易复发,5年存活率仅为50%~80%[1].

    关键词: 布加氏综合征
  • 置管溶栓联合球囊扩张治疗布加氏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血栓

    作者:卢冉;高涌;聂中林;官哲宇;余朝文

    目的:探讨置管溶栓联合分期球囊扩张治疗布加氏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方法:全组15例,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证实为布加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血栓,同时行CT检查7例,造影检查8例.先经股静脉入路置入溶栓导管于下腔静脉内,抗凝和溶栓治疗7~10 d,然后行病变段开通和分期球囊扩张治疗.结果:15例血栓基本消失或明显缩小,其中2例一期球囊扩张成功,13例行分期球囊扩张治疗.术后15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3.1个月.13例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2例明显改善,无肺栓塞、血管撕裂、心包填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置管溶栓联合分期球囊扩张治疗布加氏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血栓安全有效,具有临床可行性.

  • 布加氏综合征外科治疗15例报告

    作者:程学俭;李晓强

    目的:探讨布加氏综合征4种外科治疗方法的适应证及其优缺点.方法:2002年4月~2004年2月对15例BCS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中根治术5例,腔房转流术3例,肠房转流术3例,下腔静脉狭窄段球囊扩张内植支架联合脾肾分流术4例.结果:全组手术均获成功,根治术及腔房转流术后并发右心衰各1例,肠房转流术后并发顽固性腹水1例.随访时间6~24个月,15例均获满意疗效.结论:4种外科治疗方法有各自不同的适应证,合理的术式选择是取得治疗成功的关键.

  • 12例布加氏综合征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黄庆红

    目的探讨布加氏综合征围术期护理及观察要点,方法对12例手术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支持治疗,术后加强对心功能不全,肝肾功能不全及胸腔出血等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12例患者术后腹胀、下肢水肿、静脉曲张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其中3例术后出现心功能不全,3例出现肝肾功能损害,1例出现胸腔出血,1例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经积极治疗护理后除1例好转外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合理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是布加氏综合征根治术成功的一个重要保障.

  • 超声在布-加综合征诊断中的运用

    作者:罗渝昆;唐杰;李俊来;王茂强;安立春;王月香;王知力;徐建红

    目的 探索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实时灰阶超声造影技术对布-加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实时灰阶超声造影技术观察55例布加氏综合征的声像图及血流灌注特点,并与血管造影对比分析.结果 肝静脉梗阻22例、下腔静脉梗阻17例、肝静脉和下腔静脉混合性梗阻16例.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较准确地判定肝静脉和下腔静脉血管狭窄及闭塞的部位和类型,超声造影帮助识别血管梗阻的程度及侧支血管情况,有助于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术后疗效的判断.

  • 利用腔内激光技术制作肝静脉阻塞性布加氏综合征模型的探讨

    作者:王春喜;梁发启;韩丽娜;顾瑛;肖越勇

    目的利用腔内激光光凝技术探讨制作肝静脉阻塞性布加氏综合征动物模型的可行性,为进一步探讨本病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研究对象.方法 20条杂种犬,随机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自动控制X光机监视下,利用介入技术将光纤导丝分别放入肝左静脉和肝右静脉,实验组以功率为6 W的810 nm半导体激光光凝主干肝静脉,对照组不做光凝处理.饲养5个月后在全身麻醉下,观察门静脉的压力和肝脏的病理变化,与未行本项操作的家犬门静脉和肝脏组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均出现肝静脉闭塞或严重狭窄、胃底食管静脉曲张、淤血性肝硬化,而对照组正常.实验组和对照组门静脉压力分别为25.33±7.11cm H2O(1 cm H2O=98.07Pa)和10.64±3.70 cm H2O,二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利用介入激光光凝技术可成功制作肝静脉阻塞型布加氏综合征家犬模型,为进一步探讨肝静脉阻塞型布加氏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案提供研究对象.

  • 布加综合征肝静脉和下腔静脉的超声表现

    作者:黄备建;吴芳;王文平;徐智章

    目的探讨布加氏综合征肝静脉(HV)、下腔静脉(IVC)的灰阶和彩超表现。方法对25例布加氏综合征(BCS)进行灰阶和彩超检查,均经手术或下腔静脉造影证实。结果灰阶超声发现27支肝静脉(占42%)和4支肝右下静脉扩张。彩色多普勒显示肝静脉、下腔静脉异常的血流情况;频谱多普勒显示肝静脉、下腔静脉呈低速、平坦、单向的血流流速曲线。结论灰阶超声对布加氏综合征仅能提供肝静脉、下腔静脉的内径、管腔及梗阻情况,而应用彩色及频谱多普勒检查则可以明确肝静脉及交通支、下腔静脉内彩色血流的颜色、方向,肝静脉、下腔静脉流速曲线的变化。

  • Budd-Chiari综合征影像诊断的进展

    作者:王丹;张在人;李艳英;闫文颖;赵德利;万勇

    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随着多种影像诊断设备的进步和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改进,使得BCS的检出率提高.超声、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磁共振(MRI)等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清晰显示肝静脉(hepatic vein,HV)、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e,IVC)狭窄部位和类型,可指导临床治疗及效果的观察.

  • 布加氏综合征患者下腔静脉病变的超声诊断误诊分析

    作者:李莹

    目的:本文主要是为了分析布加氏综合征(BCS)患者下腔静脉(IVC)病变运用超声诊断出现误诊的原因。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1月来我院接受诊断的布加氏综合征下腔静脉病变患者100例的超声图像和IVC造影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BCS患者100例中IVC病变出现误诊的患者23例,误诊率为23%,其中下腔静脉节段性和膜性闭塞误诊为狭窄的16例、节段性及膜性狭窄误诊为闭塞的3例、外压性假性狭窄误诊为真心狭窄的5例。结论受BCS患者血流动力学特征因素以及IVC解剖特点的影响,超声对于BCS患者的IVC病变诊断容易出现误诊,ICV病变远段管腔扩张实际程度并不是该种病变狭窄程度的一个可靠指征。

  • 体外循环技术用于非心脏外科手术探讨

    作者:李佳春;骆荩;王加利

    目的总结体外循环(CPB)在非心脏外科手术中应用的技术特点及体会,探讨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回顾39例患者,其中布加氏综合征行根治术29例;颅内巨大基底动脉瘤行夹闭术4例;右肾癌伴下腔静脉瘤栓行右肾及瘤栓清除术2例;气管癌气管梗阻行激光造孔气管内记忆合金成形术2例;气管淀粉样变气管镜下行梗阻疏通术1例;肝脏巨大平滑肌脂肪瘤切除余肝原位移植术1例.CPB技术分别采用深低温停循环(DHCA)26例,其中包括股动-静脉转流(FA-V)未开胸4例;深低温低流量灌注(DHLF)9例;常温静脉-静脉(NHV-V)转流1例;NHV-V体外膜肺氧和(ECMO)呼吸支持2例;常温股动-静脉(NHFA-V)无泵ECMO 1例.结果CPB转流时间27~231(146.00+41.62)min;心脏阻断时间28~113(56.95±23.02)min;DHCA时间14~63(29.42±11.36)min.低温组低鼻咽温12.4~20.7(16.78±1.96)℃,低肛温17.8~25.0(21.57±1.96)℃.35例低温停跳者自动复苏19例(54.28%).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早期死亡2例,1例肾癌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另1例布加氏综合征术后2周因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大出血.结论尽管CPB存在着一定的创伤性、技术性和费用问题,但对某些常规方法不能进行的手术,应用该技术可助手术获得成功.

  • 吻合口外支撑环在布加氏综合征转流术中的作用

    作者:李震;汪忠镐;王雷永;霍小森;季锋;卞策

    目的 探讨布加氏综合征转流术吻合口人工血管支撑环的作用.方法 分析2例曾行肠房转流术后人工血管堵塞的布加氏综合征患者用带环人工血管补片重建吻合口并文献复习.结果 2例患者均顺利出院,术后分别随访27、28个月,彩超示人工血管内血流通畅,均已恢复正常生活.结论 吻合口人工血管支撑环对保持静脉人工血管长期通畅十分重要.

  • 布加氏综合征的介入治疗(143例经验总结)

    作者:张小明;汪忠镐;张学民;李伟;李清乐;蒋京军;焦洋

    目的总结介入方法治疗布加氏综合征143例的临床经验. 方法男92例,女51例.年龄6岁~65岁,平均34.8岁.共6种病理类型:①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a,IVC)完全阻塞71例;②IVC狭窄36例;③IVC膜性阻塞伴小孔29例;④肝静脉(HV)膜性阻塞3例;⑤近期IVC血栓形成4例;⑥以上IVC病例中同时合并HV阻塞14例.治疗方法包括:(1)经股静脉行IVC破膜扩张或狭窄扩张77例;(2)经股静脉行IVC破膜扩张或狭窄扩张后IVC支架置入术62例;(3)经皮经HV破膜扩张3例;(4)经股静脉行IVC置管溶栓4例;(5)介入治疗后附加降低门脉高压手术16例. 结果介入治疗成功率90.2%(129/143),IVC压力下降范围(3~29)cmH2O,平均12.1cmH2O.发生并发症8例,肺栓塞、支架迁移及支架术后HV阻塞各2例,心包填塞和血胸各1例.死亡5例,2例死于肺栓塞,3例IVC支架术后二期附加肠腔侧侧分流术后死于肝昏迷,围手术期死亡率3.5%(5/143).单纯IVC扩张病例复发率10.4%,IVC扩张加支架置入术病例复发率1.6%,其余各组尚无复发者. 结论①IVC或HV局限性病变且无继发新鲜血栓者,应首选行破膜扩张术.②IVC破膜扩张后出现弹性回缩或复发者应行IVC支架术.③IVC病变合并HV闭塞者,IVC介入治疗后可附加降低门脉高压手术.

  • 闭塞性下腔静脉腔内成形术的技术改进:双球囊导管法破膜

    作者:徐斌;王振堂;田建民;周颖奇;景在平;曹贵松

    目的探讨腔内介入治疗布加氏综合征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方法 18例布加氏综合征下腔静脉闭塞段近远侧分别置入球囊导管,造影剂充盈球囊,以一侧导管为引导,从另一侧用导丝在下腔静脉中央实施破膜. 结果下腔静脉闭塞长度为1.2cm~8cm.15例手术导管破膜成功,成功率83.3%(15/18).应用单球囊导管破膜成功6例,并发急性心包填塞1例;双球囊导管法破膜成功9例,均无血管损伤、破裂出血等并发症. 结论双球囊导管破膜法是保证介入治疗布加氏综合征较为安全的关键技术.

  • 布加氏综合征诊断分析

    作者:戴少登;潘明;李发中

    目的 回顾23例布加氏综合征误诊误治病例,探讨布加综合征误诊误治的原因.方法 分析我院2003~2006年间接诊的被长期误诊误治的23例布加综合征临床资料.结果 男16例,女7例,发病年龄17~65岁.临床主要表现腹胀17例,肝肿大15例,脾肿大8例,腹水14例,食管静脉曲张3例,精索静脉曲张4例,双下肢静脉曲张14例,双下肢色素沉着11例,双下肢溃疡5例.按肝硬化长期治疗者17例,按下肢静脉曲张行外科手术者4例,按小腿湿疹长期治疗者2例.结论 对于布加氏综合征不能仅依靠症状诊断,要正确合理的应用检验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鉴别诊断的能力.

  • 彩超对布加氏综合征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敏;徐佳宴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布加综合征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彩超探测布加氏综合征44例,并经临床及其它影像学检查证实.结果 肝静脉阻塞或闭塞(Ⅰ型)5例,下腔静脉阻塞或闭塞(Ⅱ型)35例,肝静脉和下腔静脉混合病变(Ⅲ型)4例.其中显示肝静脉交通支18例,副肝静脉9例.结论 狭窄段高速、平坦.单向血流,是诊断本病的直接的证据,肝静脉交通支及扩张的副肝静脉是血量闭塞可靠的间接依据.彩色多普勒可作为诊断布加氏综合征的首选方法.

  • 肝后段下腔静脉闭塞型Budd-Chiari综合征诊断与介入治疗

    作者:冯根义;张雷;杜建斌;刘军

    Budd-Chiari综合征是一种由于肝脏静脉血流受阻引起的综合征,临床上并不多见,而肝后段下腔静脉闭塞型Budd-Chiari综合征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少。报道1例因腹壁静脉曲张就诊患者,后确诊为肝后段下腔静脉闭塞型Budd-Chiari综合征,总结其影像学表现并文献复习,旨在提高临床对本病的认识。

  • 布加氏综合征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作者:王珺;陆召军;孙桂香;祖茂衡

    目的 研究布加氏综合征的发病危险因素,为预防该病发生、防止疾病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方法.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在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确诊并住院治疗的82例患者以往情况进行调查.同时设立同性别、年龄相差不超过5岁的骨科或五官科患者作对照,进行同步调查.记录研究对象刚入院时的血液生化检测指标.收集研究对象的尿样,进行尿碘含量实验室检查.结果 研究表明日持续负重劳动时间过长、早饭不规律、鱼类豆类等蛋白质营养严重缺乏、血清胆固醇水平偏低是该病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9.975,2.432,6.311,4.857,8.006.经尿碘检测,环境碘元素含量偏高也是危险因素之一,OR值为7.243.结论 本病的发病与职业、营养、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系,应对特殊高危人群进行必需的指导教育或采取预防措施.

  • 活体肝移植治疗复杂性肝囊型棘球蚴病一例报告

    作者:邵英梅;王文涛;吐尔干艾力·阿吉;李涛;蒋铁民;张瑞青;何翼彪;郭敏;严律南

    目的 国内首例活体肝移植治疗复杂性肝囊型棘球蚴病临床实践的体会.方法 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2015年5月9日成功实施1例活体肝移植治疗4次术后复杂肝囊型棘球蚴病并伴有继发淤血性肝硬化病例资料.结果 活体肝移植手术围手术期后恢复良好.患者既往实施过4次肝囊型棘球蚴病手术,肝右叶大部缺如,左肝显著增生,复发囊型病灶压迫、推挤肝后下腔静脉、肝左静脉、门静脉,导致肝后下腔静脉、肝左静脉明显狭窄,肝左静脉、门静脉迂曲严重,下腔静脉造影+肝静脉造影结果显示:下腔静脉肝段重度狭窄,肝段以下则无狭窄及充盈缺损影,可见侧支循环,通过椎旁静脉丛回流,造影剂可回流入右心房;肝静脉口造影结果显示:肝静脉显影,且呈“发丝”状,无法置入支架扩张,经多学科研讨符合肝移植手术适应证.按自体肝移植预案实施,并备好亲属活体供肝.术中探查剩余肝脏增生明显,但淤血结节样改变,病肝术中两次快速冰冻病理报告肝细胞点状坏死,病理性假小叶形成.考虑虽左叶增生超过2千克,但肝色暗,质地“棉花絮状”,移植后肝功能衰竭可能性大.征得患者家中主要成员认同,遂按备用方案实施活体肝移植.供体为患者胞弟,取右半肝为供肝,重685 g,手术历时1 005 min,无肝期335 min,术中输注红细胞悬液12 U,术后第3天凝血功能恢复正常,术后30 d血常规、生化指标完全正常后出院.术后90 d复查移植肝功能正常,口服他克莫司胶囊和醋酸泼尼松龙片,可自主活动,定期门诊随访.结论 肝囊型棘球蚴病作为一种感染性疾病,当患者合并严重并发症、常规手术无法切除病灶,且呈布加综合征时,肝移植是复杂性肝囊型棘球蚴病的终有效治疗方法.

87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