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超高场MR EPI序列中回波时间与磁敏感伪影造成信号丢失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姜波;有慧;冯逢;付海鸿

    目的 探讨超高场 MR(3.0T) EPI序列中回波时间(TE)与磁敏感伪影造成的信号丢失的相关性.方法 对 80例正常志愿者进行梯度回波-平面回波成像序列(GE-EPI)磁共振脑功能成像(fMRI)检查,分别改变 TE,测定内侧颞叶的信噪比(SNR),分析 TE与 SNR的相关性.结果 当 TE≤ 23ms时,各组之间 SNR无统计学意义 (P>0.05);当 TE≥ 23ms时,以 TE=23ms 所测得 SNR好 (P<0.05).结论 TE≥ 23ms时随着 TE减小,磁敏感效应造成的信号丢失随之减少,但 TE≤ 23ms时,信号丢失变化不明显.所以在超高场强(3.0T)中进行 fMRI检查,关注内侧颞叶区域皮层定位时,TE=23ms是优选择.

  •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几何畸变的三维校准

    作者:姚旭峰;宋志坚

    采用图像非刚体配准的方法校正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的几何畸变.在3D数据场中,采用仿射变换和B样条的变形配准方法来矫正几何畸变,配准的相似性测度采用互信息为准则.弥散张量成像特定组织间的磁女感性差异引起的几何畸变得到了一定纠正,所采用的方法对畸变有一定的抑制.采用3D配准的方法可以对弥文张量成像的几何畸变进行纠正,明显提高了图像质量.

  • 颈髓软化扩散张量成像的初步研究

    作者:郑奎宏;马林;郭勇;郭行高;梁丽

    目的探讨颈髓软化扩散张量成像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平面回波成像技术对12例颈髓软化患者和36例健康志愿者行扩散张量成像(DTI)检查,并测量其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各向异性分数(FA)值、第1本征值(λ1)、第2本征值(λ2)以及第3本征值(λ3).结果 ADC图与FA图均能显示颈髓软化区之异常信号,其ADC值为(1512.44±450.16)×10-6mm2/s,FA值为(407.81±86.14)×10-3,λ1值为(2229.31±417.19)×10-6mm2/s,λ2值为(1416.01±379.05)×10-6mm2/s,λ3值为(1401.48±589.18)×10-6mm2/s,2λ1/(λ2+λ3)值为1.67±0.23.颈髓软化患者病变区的ADC、λ1、λ2、λ3值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其FA值与2λ1/(λ2+λ3)值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λ1与λ2、λ3值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λ1大于λ2与λ3.结论 DTI是一种显示颈髓软化的可靠检查手段,软化灶的各向同性扩散明显增高,其各向异性扩散明显减低.

  • 嗅觉脑功能磁共振成像中提高磁敏感性脑区信噪比的参数优化研究

    作者:伍建林;鄂亚军;张清;魏海峰;苗延巍

    目的 探讨人脑嗅觉fMRI 实验中改变和优化层厚及回波时间(TE)参数对降低磁敏感性伪影和提高信噪比(SNR)的价值.方法 10例健康志愿者,使用GE Signa 1.5 T MR成像仪,标准正交头线圈.采用GRE-EPI序列分别对不同层厚(2、3、4、5、6 mm)和固定层厚为6 mm与2 mm,同时改变不同回波时间(20、25、30、35、40、45、50、55、60 ms)而进行脑功能成像扫描,以观察扫描参数的变化对图像信噪比(SNR)的影响.数据处理应用MATLAB5.3与AFNI软件.在额叶底部、右侧海马区及左枕叶划定感兴趣区(后者为对照),SNR值=兴趣区信号强度(SI)/ 颅外空间噪声标准差(SD).结果 ①改变扫描层厚时,磁敏感性脑区额叶底部及海马区SNR值随层厚的增加呈明显下降趋势(r1=-0.994,P<0.01,r2=-0.999,P<0.01),而非磁敏感性脑区左枕叶区SNR值呈轻度上升趋势(无统计学意义).②改变回波时间时,绝大多数被试磁敏感区(额叶底部与海马区)的SNR值在层厚为6 mm时较层厚为2 mm时明显下降;同时,当层厚为2 mm时,SNR值随TE时间的延长呈轻度升高或无明显变化;当层厚为6 mm时,SNR值随TE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结论 在嗅觉fMRI实验中,可通过优化改变层厚与TE来降低磁敏感性伪影和提高SNR;层厚及TE对SNR的影响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选择2 mm层厚和TE 30~40 ms可获得理想的功能图像质量.

  • RS-EPI与SS-EPI序列在眼眶弥散加权成像中的对照研究

    作者:刘俊;许晓泉;吴飞云

    目的 探讨分段读出平面回波成像(RS-EPI)在眼眶DWI中应用的可行性,并与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SS-EPI)对照.方法 选取42名健康受试者,进行眼眶RS-EPI(RS-EPI组)和SS-EPI(SS-EPI组)扫描.对2组图像的正常解剖结构显示能力、脂肪抑制效果、伪影(主要眶尖和颞骨处)及图像综合质量进行评分;定量分析2组图像中玻璃体SNR、眼球前后和左右方向的几何变形率(GDR)、玻璃体和脑桥的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RS-EPI对正常解剖结构的显示能力(P=0.009 0)、减少伪影能力(P<0.000 1)及图像的综合质量(P<0.000 1)均优于SS-EPI.两者脂肪抑制效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3 9).RS-EPI的眼球前后和左右方向GDR(P=0.001 4、0.001 7)及SNR(P=0.004 0)较SS-EPI显著降低;而两组图像玻璃体、脑桥的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43 8、0.126 2).结论 眼眶3.0T MR成像中,RS-EPI可提供较常规SS-EPI质量更高的DWI图像.

  • 脑梗死在扩散加权像上信号强度及表面扩散系数变化的时间过程

    作者:孔祥泉;刘定西;江利;彭振军;徐海波;于群;熊茵;梁波;戴文;肖学宏

    目的探讨脑梗死在扩散加权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上信号强度、表面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变化的时间过程及两者的关系。方法 56例脑梗死病人计107个病灶接受MR DWI检查,计算病变的信号强度比值(signal intensity ratio,SIR)、ADC及相对ADC(rADC),根据DWI和T2WI上病灶等或高信号的变化,将病灶信号分为Ⅰ~Ⅵ型,并统计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早期及慢性晚期梗死病变信号类型的分布。结果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早期及慢性晚期梗死的SIR随梗死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分别为165.11%、196.82%、178.79%、101.68%、68.83%,而rADC呈上升趋势,分别为71.30%、52.46%、76.78%、106.73%、158.78%。梗死灶的SIR和rADC在超急性和急性期呈明显负相关(P<0.01);超急性及急性期脑梗死信号类型主要表现为Ⅰ、Ⅱ型,亚急性期多表现为Ⅱ、Ⅲ型,慢性早期多为Ⅳ、Ⅴ型,慢性晚期多为Ⅵ型。结论超急性和急性期脑梗死DWI上高信号可反映ADC下降,而亚急性期及慢性早期高信号无法明确ADC的变化;DWI和T2WI信号强度变化相结合,可从影像学角度大致对脑梗死进行分期。

  • 平面回波成像在脑实质内血肿的应用研究及评价

    作者:赵俊平;高慧玲;吴红样;刘强

    目的:探讨平面回波成像(EPI)在脑实质内血肿的价值.方法:选择52例脑出血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进行1.5 T MRI检查,包括轴位T1WI、T2WI、EPI及梯度回波(GRE)检查,并CT复查证实.结果:9例超急性期病变周围出现特异性低信号边缘;15例急性期呈均匀低信号伴周边环状高信号;18例亚急性期信号多变,以高信号为主;10例慢性期呈均匀低信号.结论:EPI序列结合常规MRI序列,能清楚显示脑出血在不同时期的演变过程,在脑实质内血肿的诊断及分期中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 Rs-EPI与Ss-EPI在头及膝关节3T弥散成像中的对照研究

    作者:郗艳;刘慧;姚伟武;李梅

    目的:同常规Ss-EPI-DWI序列对照,探讨读出方向分段采样序列RESOLVE序列(即Rs-EPI-DWI序列)在头颅和膝关节3T弥散成像中的优势与可行性.方法:收集15例健康志愿者的头颅和膝关节Ss-EPI、Rs-EPI序列图像,由两名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放射科医生根据Likert 7分评分系统对图像磁敏感畸变伪影、运动伪影、模糊效应、图像整体质量进行评分并记录.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性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两名阅片者之间相关性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结果:Rs-EPI序列图像的磁敏感畸变伪影、运动伪影、模糊效应和图像整体质量明显优于Ss-EPI弥散图像(P<0.01),除头颅畸变伪影相关性(r=0.50,P=0.06)无统计学意义外,两名阅片者的其他评分呈密切正相关(r=0.65-0.89,P<0.01).结论:RESOLVE序列可提高DWI图像质量,降低畸变伪影、运动伪影及模糊效应.RESOLVE改善头颅畸变伪影在阅片医师间存在差异.

  • 变形磁共振弥散张量图像的三维非线性配准

    作者:姚旭峰;徐小萍;聂生东;宋志坚

    对于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的图像变形,采用3D非线性图像配准的方法来纠正.在基准磁共振图像和变形弥散张量图像分割的基础上,以互信息为相似性测度,分别采用单级与双级B样条变换来纠正畸变.弥散张量成像由涡流及组织磁敏感性差异引起的几何畸变得到了明显纠正,且与单级B样条变换相比,双级B样条变换更具有鲁棒性.采用3D非线性图像配准可对变形图像进行纠正,明显提高了图像质量.

  • 3T MRI腰骶部脊神经根扩散张量成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庆征;李传亭;惠毅毅;刘传梅;张红

    目的 探索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和纤维示踪成像(fibre tracking,FT)显示腰骶脊神经根的可行性,并评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L4及L5脊神经根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和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的差别.方法 20例由于后外侧或椎间孔椎间盘突出引起单侧坐骨神经痛的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纳入研究.所有检查均在Philips Achieve 3.0 T TX MRI上进行,纤维示踪成像参数:FA阈值=0.15;小纤维束长度=10mm;大角度=27°.应用横轴位T2解剖融合图像序列评估重建图像的相关性.对所有被检者的L4、L5和S1脊神经根行扩散张量和纤维示踪成像,并在FA图和ADC图上测量L4和L5脊神经根的平均FA值和ADC值.结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和健康志愿者腰骶部脊神经根纤维束成像在T2解剖融合图像上完全匹配.在纤维示踪图像上可以清晰地辨别腰骶部脊神经根受压位置.所有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FA值和ADC值可以从FA图和ADC图上获得.受压侧脊神经根的FA值显著低于对侧神经根(P<0.01)和健康志愿者的(P<0.01); ADC值显著高于对侧神经根(P<0.01)和健康志愿者的(P<0.01).结论 3T MRI腰骶部脊神经根扩散张量和纤维示踪成像是可行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受压L4和L5脊神经根的FA值和ADC值有显著性的变化.

  • 左侧颞中回在汉语亚词汇加工中神经机制的fMRI研究

    作者:曹燕翔;王晓怡;徐玥;舒华;卢洁;李坤成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探讨左侧颞中回在汉语亚词汇加工过程中的神经机制.方法:对年龄19~25岁的17例健康志愿者在执行汉语同音判断任务时行fMRI扫描.本研究采用了双因素2×2重复测量设计,两个因素分别为汉字的声旁频率(高频、低频)和规则一致性(规则一致、不一致),所用汉字均为低频形声字.行为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方差分析.采用功能神经成像分析软件AFNI对fMRI数据进行处理,并根据组分析结果,做上述4种条件的ROI分析.结果:磁共振扫描过程中用DMDX程序记录患者反应,分析显示规则一致性的主效应显著(P<0.05),而声旁频率的主效应不显著(P>0.05).fMRI数据分析的主效应显示,左侧颞中回明显激活,进一步的ROI分析结果显示左侧颞中回对频率效应敏感(P<0.01),而对规则一致性效应不敏感.结论:左侧颞中回在汉语亚词汇加工的语义加工特征中起重要作用.

  • EPI序列的TE参数对功能磁共振成像激活信号的影响

    作者:张磊;金真;曾亚伟;李科;郑冬;王彦

    目的:探讨使用单次激励平面回波成像(EPI)序列行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时,回波时间(TE)对脑区激活信号的影响.方法:正常被试者7例,年龄21.5~38.0岁,均为右利手.采用事件相关(ER)设计方法,任务为右侧手指弹钢琴样序列运动.使用不同的TE时间进行EPI序列扫描,用SPM99软件包对扫描数据进行t检验以获取执行任务与静息状态对比的脑功能图像.比较TE 45 ms、TE 55 ms、TE 60 ms时脑内运动区的血氧水平依赖对比的fMRI信号变化.结果:3组不同TE情况下,以TE 45 ms所获取的激活信号强,符合公认的激活部位.TE 55 ms及60 ms所获得的激活信号均较弱.结论:随TE不同,梯度EPI序列获取的fMRI激活信号大小及强度亦有改变,以TE为45 ms时得到的激活信号强度、范围及部位佳.

  •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影像诊断比较

    作者:郑文斌;刘国瑞;郭岳霖;方文辉;吴仁华

    目的:比较CT、常规MR和扩散加权成像(DWI)对急性、亚急性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诊断价值.方法:50例患者在脑损伤后2 h~20 d行CT、常规MR及MR DWI,比较病变在CT、MR各种序列上的表现特点.结果:50例中CT检查阴性者24例(占48%),阳性者26例,发现DAI病灶75个.50例在MR各种序列显示病灶240个,其中非出血性病灶182个,有45个病灶在DWI上能观察到而常规MRI无法显示,占24.7%,83个病灶在DWI上信号明显高于T2WI的病灶,占45.6%;出血性病灶58个中,有12个病灶CT显示,而在常规MR和DWI上显示不清.结论:对DAI急性期及亚急性期非出血性病灶的显示,MR常规检查比CT敏感,MR DWI比常规MR T2WI敏感,统计学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非出血性病灶在DWI上的信号强度明显高于常规MR T2WI,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对出血性病灶的显示,CT优于常规MR SE序列和MR DWI.

  • 八次激发SE-EPI在肝脏MRI的应用

    作者:郭友;胡道予;夏黎明;王承缘;邹明丽;丁晖;曾引华

    目的:比较八次激发SE-EPI与呼吸门控FSE及SSFSE T2WI在肝脏的应用.方法:对14例志愿者及21例肝病患者行上腹部呼吸门控FSE及SSFSE和屏气八次激发SE-EPI扫描.所有T2WI序列均运用脂肪抑制技术.定量分析肝脏、病灶的信噪比及肝脏-病灶的对比噪声比,评价各序列的图像质量及伪影.结果:八次激发SE-EPI与SSFSE及FSE在肝脏及病灶信噪比,肝脏-病灶时比度噪声比和图像质量方面无明显差别(P>0.05).其磁敏感伪影较FSE及SS-FSE重(P<0.01),SE-EPl化学位移伪影与SSFSE及FSE相比无明显差别(P>0.05).SE-EPI及FSE运动伪影明显比SSFSE重(P<0.01),但SE-EPI运动伪影与FSE相比无明显差别(P>0.05).SE-EPI与FSE及SSFSE的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八次激发SE-EPI能够在较短时间里提供较高质量的上腹部T2WI.被检查者在扫描时可自由平静呼吸或屏气,可作为肝脏T2WI的补充序列.

  • MR灌注成像在评价脑内胶质瘤残留或复发方面的价值

    作者:郑斐群;余永强;钱银锋;柏亚;张诚;潘发明

    目的用受试者操作特性(ROC)分析方法评价常规MR和灌注成像(PWI)对脑内胶质瘤术后早期残存与复发的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脑内胶质瘤86例,其中术后残留或复发50例,均经二次手术证实;其余36例术后随诊18个月以上无复发表现.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I和PWI,获得相对脑血流容积彩图,并计算肿瘤相对血容积比值.采用Windows 98版ROCKIT软件进行ROC分析,使用微软Excel 2000软件绘制ROC曲线图. 结果 86例胶质瘤术后的影像资料经ROC分析显示,常规MR曲线的a值(截距)为0.12,b值(斜率)为0.95,Az为0.5343;结合PWI的方法a值为0.56,b值为1.23,Az为0.6370.两种方法ROC曲线的Az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0.01).在胶质瘤术后残存或复发的诊断方面,结合PWI的MRI诊断方法明显优于常规MRI. 结论在术后早期,对胶质瘤残存与复发的监测方面,常规MRI结合PWI能明显提高特异性和敏感性.

  • 扩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缺血性中风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江魁明;李志钊;彭唏;董天发

    目的评价扩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在急性脑缺血性中风(AIS)急诊MR检查中的价值和对急诊MR诊断质量的影响. 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86例AIS急诊MR检查资料,将距症状发作10h内进行急诊MR检查者定为A组,10h后急诊MR检查者定为B组.利用双盲法,对DWI和TSE T2WI、FLAIR T2WI、SE T1WI所见作对照分析. 结果 A组,TSE T2WI+FLAIR T2WI+SE T1WI对AIS新梗死灶显示能力为DWI的32.98%,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TSE T2WI+FLAIR T2WI+SE T1WI与DWI具有相同的显示能力.AIS新梗死灶DWI呈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 结论 DWI能早期、超早期诊断AIS,降低错、漏诊率,提高AIS常规急诊MR诊断质量.

  • MR扩散加权平面回波成像对良恶性椎体骨折鉴别诊断的价值

    作者:汤光宇;徐彧;姚冀平;沈永菊;顾伟中

    目的探讨单次激发平面回波SE序列扩散加权成像对良、恶性椎体压缩性骨折鉴别诊断的价值. 资料与方法对46例59个骨折椎体MR常规平扫后行扩散加权成像,良性组27例40个骨折椎体,恶性组19例19个骨折椎体,取b=0,200,400s/mm2.测量病变椎体的信号强度比和信噪比. 结果在DWI上,良性骨折椎体与邻近正常椎体相比均呈低或等信号,恶性骨折椎体则呈高信号,2组骨折椎体的信号强度比和信噪比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诊断准确率98%.而常规T1WI、T2WI及STIR的误诊率达6.8%. 结论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扩散加权成像对良、恶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鉴别诊断是一种简便、有效的补充手段.

  • 两次激发SE-EPI在肝脏MRI的应用

    作者:丁荏芬;郭友;陈曌;郑晓林

    目的比较两次激发SE-EPI与呼吸门控FSE及SSFSE T2WI在肝脏的应用.方法对14名志愿者及21名肝病患者行上腹部呼吸门控FSE及SSFSE和屏气2次激发SE-EPI(TR=5999 ms和1999 ms)扫描.所有T2WI序列均运用脂肪抑制技术.定量分析肝脏,病灶的信噪比及肝脏-病灶的对比度噪声比,评价各序列的图像质量及伪影.结果两次激发SE-EPI与SSFSE及FSE在肝脏及病灶信噪比,肝脏-病灶对比度噪声比和图像质量方面无明显差别(P>0.05).SE-EPI的磁敏感伪影及化学位移伪影均较FSE及SSFSE重,其运动伪影较FSE轻(P<0.05).结论两次激发SE-EPI能够在较短时间里提供较高质量的上腹部T2WI.被检查者在扫描时可自由平静呼吸或屏气,可作为肝脏T2WI选择序列之一.

  • 单次激发EPI序列行颈髓磁共振功能成像的初步研究

    作者:张劲松;葛雅丽;宦怡;李军昌;赵海涛;杨春敏;魏梦绮;常英娟;杨焱

    目的探讨颈髓磁共振功能成像的可行性和研究意义.方法对7例健康右利手进行握拳、屈腕及穴位按压试验,采用1.5T Philips Gyroscan磁共振系统,运用单次激发EPI扫描序列进行颈髓功能成像并进行BOLD法功能分析.结果 7例均不同程度激活相应脊髓兴奋区,握拳试验和屈腕试验主要激活C4~T1支配区,信号增加强度一般在10%~20%之间,穴位按压试验显示兴奋点分布较散在,信号增加强度略低.结论 1.5T磁共振系统可以通过快速扫描序列进行颈髓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研究,有望对脊髓疾病的机理研究和治疗指导、疗效监测提供帮助.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