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014-2015年马鞍山市学龄前儿童饮食模式及与执行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陶勇浩;倪玲玲;严双琴;陶慧慧;顾春丽;邵婷;曹慧;孙艳丽;童世庐;陶芳标

    目的 描述学龄前儿童饮食模式的类型,了解其执行功能异常的发生状况,探讨二者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于2014年4月-2015年6月,对就读于马鞍山市91所幼儿园12363名3~5岁学龄前儿童进行问卷普查,运用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评定量表(BRIEF-P)评估儿童的执行功能发育状况,运用自编食物频率表(FFQ)评估儿童的饮食模式.运用二分类非条件回归模型分析学龄前儿童饮食模式与其执行功能发育异常的关联.结果 学龄前儿童年龄越大、父母亲文化程度越高,执行功能得分越低(功能越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龄前儿童饮食模式可分为5种类型.“加工型”、“饮料型”和“零食型”饮食摄入越少,“素食型”和“健康型”饮食摄入越多,执行功能得分越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加工型”饮食(OR=1.44,95% CI 1.20 ~ 1.72)、“饮料型”饮食(OR=1.22,95%CI 1.03 ~ 1.46)和“零食型”饮食(OR=1.28,95%CI 1.08 ~ 1.52)是执行功能的危险因素,“素食型”饮食(OR=0.80,95%CI0.67 ~0.95)和“健康型”饮食(OR=0.84,95%CI 0.71~0.98)是执行功能的保护因素.结论 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与饮食模式密切相关,“素食型”和“健康型”的饮食模式对其执行功能的发育有益.

  • 江苏省徐州市11~13岁青少年睡眠时间、饮食模式与超重/肥胖的相关关系研究

    作者:陆青云;侯方丽;孙莹;张兆成;陶芳标

    目的 探讨青少年睡眠时间、饮食模式与超重/肥胖的相关关系.方法 对初中生睡眠时间、饮食模式、体力活动和视频时间等采用问卷调查,同时收集体格数据,分析睡眠时间和饮食模式对超重/肥胖的影响.结果 徐州市区初中男生超重率为23.5%,肥胖率为22.5%;女生超重率为18.1%,肥胖率为11.9%.男生睡眠不足(<8 h/d)为28.1%,女生睡眠不足为33.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生睡眠时间<7 h/d是超重/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OR=1.72(95%CI:1.08 ~ 2.74),而女生睡眠时间和超重/肥胖的关系不显著.调整了年龄、父母文化程度、自评家庭收入、体力活动、看视频时间及超重/肥胖变量后,男生睡眠时间<7 h/d者零食类食物摄入频次增加,OR=1.69(95%CI:1.10~2.73).结论 睡眠减少为初中男生超重/肥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且男性青少年睡眠减少可导致零食类食物摄入增加.提示男生零食类食物摄入过多在睡眠减少和超重/肥胖关系中的联结作用.

  • 母亲文化程度与学龄前儿童饮食模式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症状的潜在交互作用

    作者:严双琴;曹慧;顾春丽;高国朋;倪玲玲;陶慧慧;邵婷;徐叶清;陶芳标

    目的 探讨母亲文化程度与学龄前儿童饮食模式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症状的交互作用.方法 2014年选择马鞍山市区91所幼儿园16 439名3~6岁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食物频率和社会人口学特征,采用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进行ADHD症状评估.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母亲文化程度与学龄前儿童饮食模式对ADHD症状的相乘交互作用,采用Excel软件分析其相加交互作用.结果 母亲文化程度偏低[aOR=1.31(1.13 ~1.52)]、学龄前儿童加工型饮食模式得分偏高[aOR=1.31 (1.16~1.48)]、零食型饮食模式得分偏高[aOR=1.45(1.29~1.63)]均增加学龄前儿童ADHD症状的发生风险,素食型饮食模式得分偏高[aOR=0.80(0.71~0.90)]降低学龄前儿童ADHD症状的发生风险.母亲文化程度低与学龄前儿童加工型饮食模式对ADHD症状交互作用的超额相对危险度(RERI)为0.21、交互作用归因比(AP)为0.13和交互作用指数(SI)为1.47,存在相加交互作用和相乘交互作用(OR=1.17,95%CI:1.11~1.25);母亲文化程度低与零食型饮食模式(RERI=0.49,AP=0.26,SI=2.36)未发现相加交互作用,但存在相乘交互作用(OR=1.21,95%CI:1.14 ~ 1.29);与素食型饮食模式(RERI=0.09,AP=0.05,SI=1.15)未发现相加交互作用和相乘交互作用(OR=0.97,95%CI:0.92 ~ 1.03).结论 母亲文化程度低是学龄前儿童ADHD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与学龄前儿童的加工型饮食模式存在相加和相乘交互作用,与零食型饮食模式存在相乘交互作用,与素食型饮食模式无相加和相乘交互作用.

  • 学龄前儿童饮食模式及与父母文化程度影响的研究

    作者:严双琴;曹慧;顾春丽;徐叶清;倪玲玲;陶慧慧;邵婷;陶芳标

    目的 确定马鞍山市学龄前儿童饮食模式,探讨饮食模式与父母文化程度的关联.方法 选择马鞍山市区91所幼儿园16 439名3~6岁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食物频率和社会人口学特征,利用食物频率表和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学龄前儿童饮食模式,采用多项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父母文化程度与饮食模式的关联.结果 共获得加工型、饮料型、零食型、蛋白型和素食型5种饮食模式,因子累积贡献率为48.02%,其中加工型的因子贡献率为24.78%.父亲文化程度低与饮料型饮食模式(OR=l.36,95%CI:l.15 ~ 1.63)和零食型饮食模式(OR=l.21,95%CI:1.01~ 1.43)呈积极正相关;母亲文化程度低与加工型饮食模式(OR=1.31,95%CI:1.09 ~ 1.57)和饮料型饮食模式(OR=1.48,95%CI:1.23 ~ 1.77)呈积极正相关,与蛋白型饮食模式(OR=0.62,95%CI:0.52 ~ 0.74)和素食型饮食模式(OR=0.72,95%CI:0.60 ~ 0.86)呈负相关.结论马鞍山市学龄前儿童饮食模式以不健康相关的饮食模式为主要选择,父母文化程度,尤其是母亲文化程度直接影响学龄前儿童的饮食模式选择.

  • 膳食营养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关系

    作者:李树颖;孙丽荣

    饮食治疗在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作用已被研究证实,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低蛋白、低嘌呤治疗观念正逐步被更新.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常合并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因此饮食治疗不仅应控制食物种类,还要进行饮食结构的调整,以便在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得到缓解的同时降低伴发疾病的风险.

  • 改良饮食模式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病人的效果评价

    作者:陶金凤

    [目的]评价改良饮食模式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6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模式,观察组采用改良饮食模式,治疗后观察及评价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5%,高于对照组(66.7%,χ2=10.61,P<0.01);观察组病人治疗后吞咽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病人应用改良饮食模式可有效提高病人吞咽困难治疗效果、改善病人吞咽功能。

  • 饮食与环境温室气体排放和人类健康

    作者:刘儒曦;刘扬;吴博

    人类饮食模式的变化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它不仅加剧了气候变化,还导致全球慢性疾病发病率增加.动物性食品比植物性食品的温室气体排放(GHGE)量高,其中反刍动物肉类(牛肉和羊肉)温室气体排放量更高.西方饮食模式与血脂异常、糖尿病、代谢综合征、体重指数和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增加有关.相对于传统的杂食性饮食,素食、地中海饮食、鱼素者饮食中,Ⅱ型糖尿病和癌症的患病率分别下降16%~41%和7%~13%,冠心病相对死亡率下降20%~26%,全因总死亡率下降0%~ 18%.与当前饮食相比,健康饮食的平均GHGE下降15%;可持续饮食下降27%.因此,只注重健康饮食并不会大幅度降低饮食所致的平均温室气体排放量,这需要基于减少环境影响来制定新的饮食指南.减少肉类消费是应对发达国家和处于消费正在迅速扩大的转型期国家(如中国)气候变化的有效战略.但目前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和对肉类需求日益增加,此外,限制性和单调的植物性饮食亦可能会导致营养缺乏,进而影响健康,这些将挑战《巴黎协议》提出的将气温升高幅度控制在2℃以下的目标限定值.

  • 改良饮食模式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的效果评价

    作者:廖色青;梁丹清;王红;梁云花;韩春蕾

    目的:探讨改良饮食模式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的影响。方法将72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患者在采取常规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对照组采取普通的饮食模式;治疗组则采取改良饮食模式。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MRS)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病情况。结果治疗组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神经功能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进行改良饮食模式干预,可明显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 降低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饮食模式

    作者:钟玉杰;杨文;周艳;黄卫东

    脑梗死是脑血管闭塞引起脑缺血所致的脑血管疾病,其致残率、死亡率高,易复发,是当今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的主要病因和危险因素,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HHcy)作为新的危险因素可造成血管壁的损伤,加速动脉粥样硬化,促进血栓形成,导致脑梗死的发病率增高[2].高蛋氨酸和低叶酸、维生素饮食可使血浆中Hcy水平升高.因此,如何通过饮食控制患者血浆中Hcy水平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研究的重点.

  • 合肥地区新婚妇女叶酸参考值的制定及其与饮食模式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谢钱茹;蔡横;郭锋;郝加虎

    目的 制定合肥地区新婚妇女孕前叶酸参考标准,并探究合肥地区新婚妇女孕期叶酸水平与饮食模式之间的关系.方法 根据合肥地区的地理分布,选取2 500名20 ~35岁新婚女性进行问卷调查,留取研究对象血液标本进行血清叶酸检测,同时测量研究对象身高、体重.结果 研究对象血清叶酸水平呈正偏态分布.将研究对象叶酸水平低于P5 (11.63 nmol/L)界定为低叶酸水平.月收入水平、体质量指数(BMI)越高的新婚女性其血清叶酸水平越低,不同地区新婚女性血清叶酸水平存在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15个条目的《新婚妇女孕前饮食模式问卷》 (传统型、动物蛋白型、营养型、饮料型4个维度)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低水平营养型饮食是新婚妇女血清叶酸水平偏低的危险因素,低水平和高水平饮料型饮食是叶酸水平偏低的保护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肥地区新婚女性血清叶酸水平低于11.63 nmol/L 界定为低叶酸水平.新婚妇女孕前饮食模式对血清叶酸水平具有一定影响.

  • 维生素D与乳腺癌发生风险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霍记平;杨树;梅升辉;赵志刚;田晶辰

    目前乳腺癌已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第一大杀手.循环中的维生素D水平、饮食模式、维生素D受体及代谢酶CYP24A1的基因多态性被报道与乳腺癌的发生风险相关,但目前尚未得出明确一致的结论,其中中国人的研究数据很少.本文将对维生素D与乳腺癌的相互关系研究现状做一综述,目的是为进一步研究维生素D与中国女性乳腺癌的相关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 针灸联合饮食模式指导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40例

    作者:许向荣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饮食模式指导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饮食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饮水实验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结合饮食模式指导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疗效显著.

  • 低碳排放饮食模式的必要性及方法探讨

    作者:王乐琴;韩令力;曾缓;毕李明;赵勇

    将现代营养科学原理和低碳排放环保理念结合,提出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科学高效的“低碳排放饮食模式”,即在保证营养充足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少吃动物蛋白质,以植物性蛋白质来源如豆类等代替部分猪肉、牛羊肉等高碳排放食物,这样既能保证足够蛋白和健康低脂肪的摄入,也可以兼顾低碳排放.

  • 孕早期与孕晚期饮食模式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生长指标的影响

    作者:闫俊梅;邓晓毅

    目的:比较孕早期与孕晚期饮食模式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出生时生长指标的影响.方法:我院收治住院的活产VLBWI的母亲或者了解患儿母亲孕期饮食模式的亲属填写《孕妇饮食模式调查表》,并通过测量VLBWI的出生体质量、身长、头围、胸围来研究饮食模式对患儿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孕早期各种饮食模式对VLBWI的出生时生长指标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晚期,动物蛋白型和健康型饮食模式孕妇的VLBWI出生体质量、身长、头围均优于传统型饮食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动物蛋白型和健康型两种饮食模式孕妇对VLBWI出生生长指标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物蛋白型和健康型饮食模式孕妇的VLBWI出生体质量、身长、头围均优于传统型饮食模式,孕期应该注重蛋白质的摄入,避免偏食或绝对素食,尤其是孕晚期.

  • 儿童单纯性肥胖饮食模式的研究进展

    作者:史晓燕;李晓南

    儿童单纯性肥胖症已成为2l世纪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儿童肥胖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饮食环境因素在儿童肥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与传统的食物营养素分析相比,不健康的饮食模式更能反映肥胖风险.目前发现大份量高能量密度饮食、不规律进餐、不吃早餐、经常外出就餐以及摄入过多软饮料和西式快餐的饮食模式与儿童肥胖率的迅速增加密切相关,并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该文综合了近几年国际上对儿童饮食模式与儿童肥胖关系的研究进展,为早期干预儿童肥胖提供科学依据.

  • 饮食干预减少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岳敬敬;王雯洁;刘鑫

    本文综述了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概念、种类,饮食干预的内容、方法,饮食干预在临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现状,旨在为我国心血管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提供循证依据和借鉴.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