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神经病学 > 中国卒中杂志

中国卒中

中国卒中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Stroke 중국졸중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影响因子: 1.0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5765
  • 国内刊号: 11-543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www.chinastroke.org.cn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卒中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王拥军
  • 类 别: 神经病学
期刊荣誉:
  • 脑血管畸形出血后的治疗时机及方法选择

    作者:熊晖;袁绍纪;张荣伟;刘作勤;王志刚;唐军

    目的 探讨脑血管畸形出血后的治疗时机及方法的选择.方法 56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均采用经股动脉插管行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出血量大者先开颅手术、血肿清除或去骨瓣减压、颅内动静脉畸形(AVM)切除,然后全脑血管造影,利用Magic微导管及NBCA胶行介入栓塞治疗.结果 22例患者7d 内仅用NBCA栓塞治愈,且未留下任何后遗症,26例经血肿清除术后30 d栓塞治愈,其中8例在血肿清除术中部分切除AVM后7 d再栓塞治愈,8例手术全切AVM;14例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智力下降.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均无复发.结论 早期确诊AVM的关键是尽早行全脑血管造影,NBCA栓塞是治疗AVM理想、安全、可靠的方法,早期治疗能明显减少后遗症.

  • 脑出血不同时机灶周细胞凋亡的研究

    作者:殷小平;王小红;张新江;张苏明

    目的 观察不同时间点血肿周围的细胞凋亡性改变程度.方法 以乳猪自体血脑叶出血为模型,获取不同时间点的血肿周围脑组织,用原位杂交和TUNEL试剂盒检测灶周细胞的Bax基因的转录和细胞凋亡程度.结果 Bax阳性细胞数于24 h达高峰,3 h与6 h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986);细胞的吸光度3 h与6 h、12 h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4 h与3 h、6 h、12 h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凋亡阳性细胞计数24 h达高峰(P<0.001),3 h与6 h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999);凋亡阳性细胞面积3 h与6 h组间和12 h、24 h、48 h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脑出血急性期灶周继发性神经元凋亡在3~6 h内较轻,在24~48h明显加重,为减轻细胞凋亡,宜尽早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 老龄和低龄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研究

    作者:张新江;常丽英;王苇;易黎;殷小平;方思羽;张苏明

    目的 对比研究老龄和低龄大鼠尾状核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血-脑脊液屏障(BBB)破坏的时机和脑水肿的严重程度.方法 将50μl自体动脉血注入老龄(16个月龄,n=28)和低龄(2个月龄,n=28)Wistar大鼠尾状核,30 min和24 h后进行MRI(T2*WI、T2WI、DWI)观察,同时对发病后6 h、12 h、24 h血肿周围和对侧皮质脑组织对伊文氏蓝的通透性、脑组织含水量、神经功能障碍程度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发病6 h后老龄和低龄大鼠均出现BBB 的破坏,12 h和24 h时老龄组破坏较低龄组更为严重;24 h时老龄组脑组织含水量、神经功能缺损、T2WI显示的病灶体积(包括血肿和水肿)均明显大于低龄组.结论 老龄大鼠脑出血后神经功能损害、血肿周围组织水肿、BBB破坏均较低龄大鼠严重.

  •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作者:杜鑫;朱榆红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对脑出血患者病情程度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首次发病且发病24 h内入院的54例脑出血患者,分别于入院第1、7、21 d进行床旁TCD检测,并分别对TCD的主要指标平均血流速度(Vm)及脉动指数(PI)与脑出血体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ES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I)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TCD异常主要表现为高阻力、低流速的血流频谱.连续监测发现,降低的血流速度逐渐增高,同时增高的脉动指数则逐渐降低.出血量、MESSS评分与大脑中动脉的Vm呈负相关,与PI呈正相关;而BI与大脑中动脉的Vm呈正相关,与PI呈负相关.结论 TCD指标异常程度有助于判断脑出血患者的病情及评估预后.

  • 急性期脑出血灶周水肿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临床初步研究

    作者:王苇;张新江;殷小平;符长标;李澄;张苏明

    目的 应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探讨急性期脑出血血肿周围水肿性质及形成机制.方法 对满足检查条件的连续发病2周内的44例脑出血患者进行DWI成像,测量血肿周围1 cm区域和水肿区表观弥散系数(ADC)的变化情况,对水肿区相对ADC与水肿体积做相关分析.结果 44例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均存在水肿,40例患者血肿周围ADC升高,水肿区ADC较对侧对称区域升高58.6%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血肿周围1 cm区域较对侧对称区域ADC 升高24.1%;水肿区相对ADC与绝对水肿体积和相对水肿体积呈正相关(P=0.003).另4例患者血肿周围水肿区ADC降低.结论 急性期大部分血肿周围水肿ADC升高,血管源性水肿是其主要的发生机制;少数患者血肿周围水肿ADC下降,提示细胞毒性水肿占主导地位,患者病情多危重,预后不良.

  • Apo(a)结构基因5'调控区多个基因多态性与颅内动脉瘤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康元宝;赵元立;王硕;赵继宗;曾武威;陈保生

    目的 探讨Apo(a)结构基因(APOA)5'调控区多个基因多态性与颅内动脉瘤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经全脑动脉造影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90例和健康对照者96例为研究对象,采集其血浆,提取白细胞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AGE)和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等方法,检测Apo(a)的结构基因5'调控区-1500位点五核苷酸重复序列的多态性(PNR)[(TTTTA)n]、-914位点G/A、-49位点C/T、-21位点G/A等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中国人群中的分布.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Apo(a)结构基因的PNR共检测出8种基因型和5种等位基因,两组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两组研究对象的-914位点G/A多态性分布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但组内分析显示-914位点G/A多态性与动脉瘤大小相关;两组研究对象均未发现存在-49位点C/T、-21位点G/A多态性.结论 未发现Apo(a)结构基因5'调控区多个基因多态性与颅内动脉瘤发病有相关性;Apo(a)结构基因5'调控区-914G/A等位基因可能与动脉瘤的发展相关,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Apo(a)结构基因5'调控区-49C/T、-21G/A的多态性在中国人群中可能并不存在.

  • 脑高灌注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桂红;姜卫剑;王拥军

    高灌注综合征(CHS)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后罕见的严重的并发症,也可见于颅外或颅内动脉狭窄的血管成形术中.在脑动脉成形术蓬勃发展的今天,提高临床医师对CHS的防治意识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通过对CHS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病理、危险因素、神经影像学检查及预防、治疗等方面综述,以引起临床医生的广泛关注.

  • 难于手术的巨大囊形基底动脉瘤一例

    作者:周盛年;徐艳红;魏先森

    1 病例简介患者,男,64岁,因"头痛2年加重5个月、双下肢无力1 d"于2005-05-18入院.患者2年前因"持续性头痛"于外院行颅脑强化CT示基底动脉瘤,给予药物治疗(具体不详)后症状好转.此后头痛反复发作,近5个月来头痛发作频繁,伴有饮水呛咳、精神不振、头晕、偶伴视物成双,无恶心呕吐,曾多次于我院或外院就诊,给予药物治疗后症状减轻.患者1 d前又出现头痛、头晕,双下肢无力,以右下肢为重,行走困难,无恶心呕吐等症状,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

  • 脑出血超早期止血治疗一例

    作者:刘艳芳

    1 病例简介患者,男,58岁,主因"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3 h"急诊以"脑出血"于2005-11-23收入北京天坛医院急诊留观室.

    关键词: 脑出血 早期止血
  • 以抽搐为首发症状的巨大动脉瘤一例

    作者:高吉国;张仁生;孟红梅;周春奎;曲亚罡

    1 病例简介患者,男,54岁,内蒙古人,因发作性抽搐5 d,加重1 d收入院.患者入院前5 d突然出现抽搐发作,双眼向左凝视、口吐白沫、口唇紫绀,上肢屈曲,下肢强直阵挛,伴意识不清及舌咬伤,无尿、便失禁,持续约5 min缓解.家属送当地医院救治,病情无好转.上述症状反复发作4次.入院前1 d患者抽搐频繁,达20余次,发作间期意识不清,伴有尿、便失禁,为进一步诊治入我院.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抽搐
  • 脑内出血的治疗进展

    作者:王少石

    脑内出血(ICH)是一种急性、自发性的脑实质内出血过程,占卒中患者的10%~30%,是临床关注的常见病.随着现代医学研究的进展,临床医师对疾病的诊断及治疗转归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脑内出血的治疗进展也为临床医师带来许多新的思考.

    关键词: 脑出血 治疗
  • 2005年脑出血的治疗进展

    作者:刘艳芳;刘丽萍

    脑出血(ICH)评估和治疗的新进展包括:与脑出血早期阶段、出血并发症和出血终结果相关的分子标记物的证实;出血前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对ICH预后的影响;大规模的国际脑出血临床外科试验(STICH)分析结果的公布;重组激活因子Ⅶ(rFⅦa)治疗ICH试验结果的发表.

    关键词: 脑出血 血肿 水肿 治疗
  • 2005年蛛网膜下腔出血研究进展

    作者:邹昕颖;秦海强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仅占所有卒中的1%~7%,但发病年龄相对较轻,预后较差,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与脑梗死相似.不同于其他卒中亚型,SAH的发病率很少有地域性差异,在过去几十年中也没有显著的变化.近,回顾分析了1966~2005年3月以英文形式发表的SAH危险因素的14项纵向回顾性研究和23项病例对照研究,认为吸烟、高血压、过度饮酒是SAH重要的危险因素,而动脉瘤是主要的病因,这些危险因素可以独立和/或联合促进动脉瘤的生成、生长以及破裂.多项不同设计、基于不同人群的研究资料一致表明,吸烟、高血压均与SAH有关.还有证据表明遗传性因素在SAH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也有资料表明SAH发病具有时间性(季节性和白天性),但其原因尚不清楚.目前仍缺乏对不同人群SAH发病率、病情演变以及预后的高质量的流行病学研究的资料(尤其在发展中国家).

  • 丘脑出血伴多发脑内微出血一例

    作者:张继红;韩建成

    1 病例简介患者,女,53岁,北京人,主因"突发头痛、右侧肢体无力1 d"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 d活动时突发头痛,整个头部持续性胀痛,以左侧为著,伴右侧肢体无力,右上肢不能抬举,右下肢站立不能,言语欠清,能够与家属沟通,头晕,无视物旋转,无恶心呕吐,无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无意识障碍及抽搐,无二便失禁.急送至当地医院就诊,当时测血压为250/120 mm Hg(1 mm Hg=0.133 kPa),行颅脑CT检查提示左侧丘脑出血,给予脱水、醒脑、补液等对症治疗后,头痛、头晕明显缓解,肢体无力无改善,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急诊以"脑出血"收入院.自发病以来患者精神及食欲差,睡眠欠佳,二便如常.

  • 机械溶栓能否降低成人急性缺血性卒中相关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作者:秦海强;廖晓凌;王伊龙

    1 文献检索根据研究检索策略,共筛选10项关于机械溶栓有效性的研究,还有1项由一名专家确认符合入选标准但超出设定检索日期的研究.根据证据水平,系统剔除了1项病例对照研究,5项非对照病例报告研究以及3项试验设计不明确的研究,后仅有2项平行随机对照研究符合入选标准,被纳入终的系统评价(见表1).

  • 第二届中国西部神经内科脑血管病介入诊疗研讨会会议纪要

    作者:刘勇;帅杰;谢鹏

    第二届中国西部神经内科脑血管病介入诊疗研讨会于2006年4月21~24日在重庆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召开,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苏、陕西、河南、湖北、湖南、云南、贵州、四川和重庆等全国18个省市共3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德国莱比锡大学教授Andrej Schmidt作为特邀代表参加会议,并做学术演讲.会议收到论文70余篇.会议由大会执行主席、重庆市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神经内科的帅杰教授主持.重庆医科大学副校长谢鹏教授作为大会主席致开幕词.北京天坛医院脑血管介入诊疗中心主任姜卫剑教授代表与会专家做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以重庆市为代表的西部地区近年来在神经内科脑血管病介入诊疗工作中所取得的开创性成绩,并倡议今后全国神经内科从事脑血管病介入诊疗工作的同行加强交流和协作,共同推进神经内科脑血管病介入诊疗事业的发展.

  •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试验研究进展

    作者:王伊龙;赵性泉

    1 病因学与流行病学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病因很多:创伤、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AVMs)、血管炎、肿瘤以及凝血障碍等.尽管创伤是导致SAH的首要病因,但颅内动脉瘤是自发性SAH常见的病因.由于有关动脉瘤型SAH的"灾难性后果",包括动脉瘤再破裂的高危险性及有关血管痉挛的高发生率和高致死率,大多数流行病学研究和SAH的治疗试验都关注颅内动脉瘤导致的SAH.创伤性SAH出血量非常少,或者创伤性SAH的出血量非常显著以至于不能分隔颅部其他创伤而对SAH进行单独研究.由于对SAH的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动脉瘤型SAH,单独针对进行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变得不可能,我们必须同时关注防止血管痉挛发生的临床治疗以及因此,动脉瘤破裂后引起致残和致死的潜在的可治性病因.

  • 脑血管痉挛的管理

    作者:王文娟;赵性泉;王伊龙

    Ecker和Riemenschneider根据动脉瘤破裂后26 d内患者连续的血管造影,第一次描述了脑血管痉挛,并得到公认.然而,自从50年前的第一次描述以来,血管痉挛时常发生,并成为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缺乏合适的动物模型和相对有限的研究阻碍了对血管痉挛发病机制的了解.目前治疗包括神经重症监护以防止或减少继发性脑损伤、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血流动力学管理和血管内治疗,但是,这些治疗措施昂贵、费时并且只是部分有效.

  • 自发性脑出血临床试验的结局评价

    作者:王伊龙;刘艳芳;王文娟;谭双;赵性泉

    自发性脑出血(ICH)是一种未得到足够重视的严重疾病,传统治疗包括外科手术治疗或非手术的支持治疗,其住院病死率高.

  • 血肿扩大是脑出血后死亡和预后不良的决定因素

    作者:栾璟煜;王伊龙

    与缺血性卒中相比,脑出血的预后差、病死率高(接近50%),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近一项超过1000名患者的大型研究显示,幕上出血患者行早期手术治疗无明显益处,但新的研究显示,脑出血发病4 h内应用重组活性Ⅶ因子(rFⅦa)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中国卒中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