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神经病学 > 中国卒中杂志

中国卒中

中国卒中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Stroke 중국졸중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影响因子: 1.0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5765
  • 国内刊号: 11-543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www.chinastroke.org.cn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卒中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王拥军
  • 类 别: 神经病学
期刊荣誉:
  • 院内卒中救治绿色通道建立、优化及区域救治网络的建立

    作者:李光建;史树贵;周振华;陈林;桂莉;翟红;肖力;吴宜虹;陈真芳;吴敏;刘璐;陈康宁

    目的 机械取栓时代,探索如何因地制宜建立急性卒中救治体系,让更多急性卒中患者能在时间窗内及时到达有条件的医院,从而提高区域性急性卒中急诊救治的整体水平.方法 从2014年开始,在院内及医院所在的区域,由单位行政部门及区域卫生行政部门牵头协调,制定卒中救治的相关政策、规定,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作为技术主导,开展卒中诊治的培训及帮助各级部门、医院建立相应的卒中救治流程、规范.观察我院卒中救治的关键绩效指标及协作单位救治水平的改善情况.结果 ①院内急诊通道的建立:由院长亲自参与,院医疗科作为卫生行政部门进行督导、协调,院内参与卒中救治的急救部、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科、检验科、心电图室及护理保障中心积极参与,使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入院-静脉溶栓(door-to-needle time,DNT)时间由绿色通道建立前的71 min缩短至53 min,入院-动脉穿刺(door-to-puncture time,DPT)时间由104 min缩短至82 min,入院-血运重建(door-to-revascularization time,DRT)时间由144 min缩短至117 min.②区域性卒中救治网络的建立:极大提高我院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救治能力,2014年本科静脉溶栓及血管内治疗总病例数为7例, 2016年提高到112例,区域内初级卒中中心的卒中防治关键绩效指标明显改善.结论 院内卒中救治绿色通道及区域性卒中救治网络的建立,能提高卒中救治水平及救治率,改善区域性卒中救治水平.应进一步改进卒中救治通道及网络并进行更大范围的推广.

  • 脑桥梗死不同病因机制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红霞;刘欣;王丽娟;刘荧;李小刚

    目的 比较不同类型脑桥梗死的病因机制和临床特征.方法 选择脑桥梗死患者75例,分为基底动脉狭窄组9例和基底动脉无狭窄组66例,其中基底动脉无狭窄组又分为穿支病变组33例和小动脉病变组33例.比较各组的临床特征与影像学变化.结果 在各组的临床特征中,基底动脉狭窄组的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其他颅内血管中重度狭窄、神经功能缺损进展发生率、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出院NIHSS评分、出院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3比例较其他组增高(P<0.05).穿支动脉病变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入院收缩压、梗死灶大小、入院NIHSS、出院NIHS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进展、出院mRS评分比例高于小动脉病变组(P<0.05).结论 脑桥梗死存在不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脑桥旁正中动脉梗死及合并基底动脉狭窄的脑桥梗死病变以动脉粥样硬化为主,病灶大,症状重,易发生进展,预后不良.

  • DSA评价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侧支循环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作者:王正阳;孙忠良;王冬梅;李尧;缪中荣

    目的 利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技术研究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侧支循环状态,评估其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连续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介入神经病学科2014年6月-2015年9月经DSA诊断为颈内动脉重度狭窄(≥70%)或闭塞患者137例,根据是否出现与责任血管相关的脑缺血症状和(或)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分为症状性狭窄组98例和无症状性狭窄组39例,收集所有患者DSA检查结果,记录患者侧支循环代偿情况.将患者侧支循环状态按以下情况进行分类:①侧支循环开放数量:分为未出现侧支和出现侧支组;根据侧支出现数量多少,分为出现侧支数<2和出现侧支数≥2两组.②各侧支循环开放情况:前交通动脉(an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ACoA),后交通动脉(pos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PCoA),眼动脉(ophthalmic artery,OA),软脑膜吻合支(leptomeningeal anastomoses,LMA).③组合侧支开放情况:组合侧支按两种分类,一种根据Willis环开放情况,一种根据是否出现二级侧支循环,分析组合侧支循环状态与两组间的关系.结果 共137例患者,年龄范围34~82岁,平均(59.7±10.5)岁,其中男性97例(70.8%),所有患者出现侧支循环者94例(68.6%),出现功能完整Willis环、ACoA、PCoA、OA、LMA的概率分别为14.6%、58.5%、46.8%、43.6%、48.9%.无症状组39例,33例(84.6%)侧支循环开放;症状组98例,61例(62.2%)侧支循环开放,无症状组侧支开放率显著高于症状组[84.6% vs 62.2%,P=0.011,优势比(odds ratio,OR)=3.336],无症状组侧支数量≥2的患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症状组(64.1% vs 38.3%, P=0.007,OR=2.820),无症状组功能完整Willis环者显著高于症状组(36.4% vs 13.1%,P=0.009, OR=3.786).结论 在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时,侧支循环与患者的临床表现密切相关,无症状的患者有更丰富的侧支循环代偿途径及更完整Willis环,Willis环在侧支循环代偿中起重要作用.

  • 电针足三里穴对卒中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观察

    作者:任霞琦;王鸣池;王会民

    目的 探讨电针足三里穴治疗对卒中后并发胃肠功能紊乱患者的临床效果,发挥中医优势,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2月入住我院神经科并且病程超过2个月的卒中后并发胃肠功能紊乱的80例患者,随机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有40例.给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及护理,而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双侧足三里穴电针治疗.结果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2.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便、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两组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足三里穴电针治疗可有效促进卒中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改善胃肠动力,调节胃肠激素的分泌,临床疗效显著.

  • CE-MRA与3D-TOF MRA诊断椎基底动脉狭窄价值间接比较的Meta分析

    作者:张晶;陈小莉;刘海峰;徐凯;张宏霞;张艳利;窦郁;雷军强

    目的 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 ngiography,DSA)为金标准,利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并间接比较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CE-MRA)与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three dimensional time of flight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3D-TOFMRA)诊断椎基底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CBM、万方Data中关于CE-MRA、3D-TOF MRA诊断椎基底动脉狭窄的相关文献,检索日期截止至2017年5月.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使用QUADAS 2工具对所获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Stata12.1软件分别合并分析CE-MRA、3D-TOF MRA对椎基底动脉狭窄的敏感度(sensitivity,Sen合并)、特异度(specificity,Spe合并)、阳性似然比(positive likelihood ratio,+LR)、阴性似然比(negative likelihoodratio,-LR)、诊断比值比(diagnostic odds ratio,DOR)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ummary 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S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利用相对比值间接比较二者诊断价值.结果 纳入检索所获1418条记录中的10项研究,共13组数据.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于狭窄程度>50%的椎基底动脉,CE-MRA与3D-TOF MRA的Sen合并、Spe合并、+LR、-LR、DOR、AUC值分别为0.89[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75~0.95]、0.98(95%CI 0.91~0.99)、36.1(95%CI 10.3~126.2)、0.12(95%CI 0.05~0.27)、307(95%CI 102~922)、0.97(95%CI 0.96~0.98)与0.94(95%CI0.86~0.98)、0.93(95%CI 0.87~0.97)、14.4(95%CI 7.1~29.1)、0.06(95%CI 0.03~0.15)、226(95%CI 57~902)、0.98(95%CI 0.96~0.99).CE-MRA与3D-TOF MRA间接比较结果RDOR为1.36(95%CI 0.23~7.94).结论 在诊断椎基底动脉狭窄方面,CE-MRA相较于3D-TOF MRA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性.

  • 院前预通知流程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的预后

    作者:张美霞;陈智才;张睿婷;史飞娜;楼敏

    目的 血管内治疗的效益具有时间依赖性,120急救系统(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EMS)通过院前预通知卒中中心可以缩短起病到治疗的时间.本研究旨在观察EMS院前预通知流程(prehospital notification procedure,PNP)能否减少急性大血管闭塞(large vessel occlusion,LVO)患者血管内治疗的院内延误时间,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连续收集的行血管内治疗的LVO患者临床和影像资料.通过EMS入院并提前通知溶栓小组为PNP组,通过EMS入院但未通知溶栓小组为Non-PNP组,通过其他方式入院为Non-EMS组.预后良好定义为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2分.比较PNP组、Non-PNP组和Non-EMS组入院到再灌注时间(door to reperfusion time,DRT)和临床结局的差异.结果 共纳入110例患者[平均年龄(68±12)岁,女性49例,占44.5%],91例(82.7%)通过EMS入院,其中21例(19.1%)为PNP组.与Non-PNP组相比,PNP组的DRT更短(145 min vs 180 min,t=-2.065, P=0.043);与Non-EMS组相比,PNP组的DRT有更短的趋势(145 min vs 194 min,t=2.260,P=0.055),而Non-PNP组与Non-EMS组的DR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0 min vs 194 min,t=0.663,P=0.510).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校正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基线收缩压、高血压病史后,PNP是预后良好的独立影响因素[优势比(odds ratio,OR) 3.653,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85~12.301,P=0.037).若将DRT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DRT是预后良好的独立影响因素(OR 0.981,95%CI 0.968~0.994,P=0.005).结论 PNP可以缩短急性缺血性卒中LVO患者血管内治疗的DRT,并改善预后.

  • 六西格玛法在提高卒中患者CT检查时效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董鑫;胡必富;江广斌;汪军;谢鹏;杨永刚;谢兴佳

    目的 探讨六西格玛法优化影像检查绿色通道时效.方法 选择2015年1-5月急诊入院疑似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600例为对照组,分析其各阶段时间,找出导致患者候检时间延长的关键因素;对影响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全程检查时间的环节提出改进措施,并不断进行完善.将改进措施实施后再选择2016年1-5月CT检查疑似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600例为实验组与改进前进行比较.运用六西格玛管理体系5步法,改善CT检查绿色通道停留时间(CT检查阶段、CT结束-CT报告,全程目标停留时间<30 min).比较停留时间合格率.结果 改进前影像科全程平均检查时间为(40±7)min,改进后全程平均检查时间为(28±2)min (P=0.001).CT检查阶段(15±4)min缩短至(10±2)min(P=0.006),CT结束-出具报告由(25±5)min缩短至(23±3)min(P=0.006).绿色通道影像检查时间合格率提高了13.67%.结论 六西格玛管理法在缩短急诊卒中患者影像检查绿色通道时间中效果显著,提高了抢救效率.

  • 院前通知对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患者取栓流程及疗效的影响

    作者:张圣;史宗杰;王振;刘芳;陈波;张凝远;徐天波;耿昱

    目的 探讨院前通知对取栓患者入院-再灌注时间(door-to-reperfusion time,DRT)和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接受取栓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将院前通知定义为当地医院在患者转运之前向本中心卒中小组进行短信告知.对院前通知和非院前通知组的基线特点,以及两组DRT和预后进行比较.预后良好定义为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评分≤3分.结果 共纳入123例接受取栓治疗的缺血性卒中患者,57例(46.3%)患者在转运到达前进行了院前通知.在术后达到再灌注的人群中(100例),与非院前通知组患者相比,院前通知组患者的DRT明显较短(P<0.001).术前静脉溶栓[优势比(odds ratio,OR)=2.774,P=0.023]是预后良好的独立影响因素,院前通知不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OR=2.586,P=0.058).但院前通知联合术前静脉溶栓是预后良好的独立影响因素(OR=7.662,P=0.006).结论 院前通知可以缩短DRT.在取栓后达到再灌注的人群中,术前进行静脉溶栓能够使患者获益,而术前静脉溶栓联合院前通知将使获益概率增加2.7倍.

  • C型凝集素受体参与出血性卒中炎性脑损伤的作用机制及前景展望

    作者:刘晓莹;邹伟;于学平

    巨噬细胞诱导的C型凝集素(macrophage-inducible C-type lectin,Mincle)受体是模式识别受体家族的重要成员,可以识别从坏死细胞中释放的自配体,并与下游的脾酪氨酸激酶(Spleen tyrosine kinase,Syk)作用激活单独信号通路,引发一系列炎性反应.越来越多的实验数据表明,Mincle/Syk信号转导通路参与了包含卒中在内的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炎症反应,特异性的抑制该通路激活可以抑制神经炎症,修复神经功能损伤.本文主要对Mincle作用机制和病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Mincle对出血性卒中的治疗作用进行展望.

  • 血压变异性与卒中的预后

    作者:柴琴琴;武崇光;林杰;武一平

    近年来,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作为新的靶器官损害病因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BPV与多种疾病均相关,如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包括颈动脉粥样硬化、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卒中事件的预后(如脑梗死预后、脑梗死静脉溶栓的预后、脑梗死出血转化、脑出血的预后等)、脑白质疏松、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等.本文就BPV对卒中预后的影响加以综述.

  • 颈内动脉夹层并发远端栓塞所致青年卒中1例

    作者:杨冰;董大伟;关敏;乔宏宇;张玉生;徐安定

    1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26岁.主诉因"被发现言语不能伴右侧肢体无力3小时15分"就诊于基层医院.患者3 d前曾有颈部按摩史及溜冰摔伤史,于2017年6月14日下午14时有左眼视物不清,未引起重视,18时被房东发现跌倒在房门口,不能言语,伴右侧肢体无力,就诊于当地医院,行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未见出血,经天河卒中区域急救网络平台转诊至我院.

  • 多发性大动脉炎误诊为病毒性脑炎1例

    作者:王炳雷;郑嘉华;岳赞;边鑫;沈建华;李艳;王惠娟

    1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23岁,因头痛头晕7 d、恶心呕吐3 d伴发作性抽搐2 d于2016年12月1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7 d着凉后突然出现头痛头晕,头痛呈持续性,时轻时重,以头后部及两侧为著,无恶心、呕吐、无视物不清及听力下降,自行口服感冒胶囊,未见明显好转,3 d前出现恶心、呕吐,非喷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2 d前出现抽搐发作,表现为口唇张开,双上肢屈曲,伴意识不清,呼之不应,无大小便失禁,持续约5~6 min可缓解,遂就诊于我院急诊,行脑电图示:广泛轻度异常.血常规:白细胞计数21.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率89.0%,淋巴细胞百分率12.0%,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0.1%,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血沉45 mm/h,C反应蛋白22.3 mg/L,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毒性脑炎"收入神经内科.

  • 加快构建区域性卒中急救网络建设

    作者:张玉生;徐安定

    1 我国卒中疾病负担:形势严峻卒中对人类生命和健康危害极大,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经济负担重等特点,且有年轻化趋势,已经成为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新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卒中年龄标准化的患病率、年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114.8/10万、246.8/10万和114.8/10万[1].欧美等发达国家卒中发病率和病死率已逐渐下降,但我国卒中发病率仍以每年8.7%的速度递增,明显高于全球卒中总体年发病率[2].我国卒中负担严重,农村地区尤为明显,呈现明显地理分布差异,北部和中部地区卒中负担重.据估算目前我国每年有240万新发卒中,110万死于卒中,1110万卒中幸存者[1].卒中仍是我国重要的致死和致残性疾病.在新发卒中患者中,缺血性卒中约占70%.因此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救治水平直接影响到我国居民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

  • 接力

    作者:王拥军

    女儿推荐我看一本书,书名很长——《费马大定理——一个困惑了世间智者358年的谜》(图1).春节假期,书看完了,感受颇多.这本书讲述了数学界非常著名的费马大定理的前世今生,系统地回顾了漫漫300多年间,来自世界各国的痴迷于数学的智者对于证明费马大定理的执着追求.

  • 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法在进修医师急性脑血管病合并癫痫发作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吕瑞娟;王群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进修医师急性脑血管病合并癫痫发作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进修医师24名为教学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PBL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在急性脑血管病合并癫痫发作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确定过程中分别对两组采用PBL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以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两组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PBL教学组与传统教学组相比,进修医师在自主学习能力、提出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临床实践能力、医患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医学知识扩展各方面均显著提升.结论 PBL教学法可以提高进修医师在急性脑血管病合并癫痫发作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

  • DAWN——黎明降临了吗?

    作者:缪中荣

    2015年以血管内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Multicenter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of Endovascular treatment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 in the Netherlands,MR CLEAN)为首的几大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结果发表以来[1-5],机械取栓对于颅内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得到证实,成为符合条件的大血管闭塞患者高级别推荐的治疗方式.随后的几年中,取栓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开展,越来越多的患者从中获益.但是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止,为了进一步扩大机械取栓的获益,取栓研究从技术方法进步、治疗流程优化和可获益患者的筛选等几个方面展开.

    关键词:
  • Stroke:患者进城,还是医生下乡?

    作者:杨中华

    血管内治疗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的有效方法,但是受到时间窗的限制.在缺血的情况下神经组织迅速死亡,因此缩短治疗时间是卒中治疗的主要目标.在2015年以前,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唯一有效的手段.对于需要静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溶栓的患者,两种常用的转运模式为治疗-转运(drip-and-ship)模式(图1A)以及母舰模式(mothership)(图1B).drip-and-ship模式是将患者转运到近的医院,把发病到静脉溶栓的时间降到低.mothership模式是将患者直接转运到高级卒中中心,把发病到高级治疗(包括血管内治疗)的时间降到低.

    关键词:
  • JAMA N:初级卒中中心如何应对大动脉闭塞性卒中?

    作者:杨中华

    静脉溶栓桥接血管内治疗是发病6 h内前循环急性大动脉闭塞性卒中的标准治疗方案.但是,这项治疗方案具有时间依赖性.院前把合适的患者分诊到合适的医院是缩短院前延误的重要内容.直接把急性大动脉闭塞性卒中患者送到近的综合卒中中心(comprehensive stroke center,CSC)可能是有效的策略,但是总会有一部分患者被送到初级卒中中心(primary stroke center,PSC).2017年7月来自布朗大学的Ryan A. McTaggart等在JA M A Neurology上公布了他们的研究结果,目的在于探讨怀疑急性大动脉闭塞性卒中患者就诊PSC后所采取方案(分为3步:①根据临床严重性通知CSC;②PSC进行血管影像学检查;③基于云平台的影像学共享)的有效性.

    关键词:
  • 卒中茶后——谁先发现基底动脉环(下)

    作者:张和

    基底动脉环(Willis环)连接前后循环和左右半球.英国的Thomas Willis(1621-1675)于16 6 4年在Cerebri Anatome一书中详细做了描述,因此获得用他的名字来命名.但早在100多年前,意大利人Gabriele Fallopius(1523-1562)就"首次"部分性地描述了基底动脉环,但他未绘图.后来虽然有多位学者反复描述和绘出基底动脉环,但都没有Willis描述的完整,并且结合患者解释基底动脉环的功能.再回顾历史,又发现早在Willis出生的600年前,波斯医圣Avicenna(Ibn Sina) (970-1037)(图1)就描述过基底动脉环,在他的历史性巨著The Canon of Medicine中记录如下:两根大动脉向上入脑,在三脑室分支.

    关键词: 基底动脉环
  • 急性缺血性卒中低剂量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备选还是新标准?

    作者:张玉生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静脉溶栓是目前唯一被证实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有效的内科治疗手段,但tPA佳剂量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国际脑血管病指南推荐采用标准剂量(0.9 mg/kg)治疗.由于种族差异等因素,有人认为亚洲AIS患者选择低剂量tPA可能更为合适.既往一些临床观察性或登记性研究已证实低剂量tP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日本卒中指南是唯一推荐采用低剂量tPA(0.6 mg/kg)静脉溶栓的国际指南.2016年6月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卒中强化高血压控制与溶栓治疗研究(Enhanced Control of Hypertension and Thrombolysis Stroke Study,ENCHANTED)又将tPA剂量选择问题推到风口浪尖.为了帮助临床医生解析这一难题,SVN上的这篇文章针对AIS低剂量tPA静脉溶栓问题做了新的阐述.

    关键词:
  •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远程卒中在中国

    作者:张清华

    1 背景介绍中国国家卒中登记数据显示,2007-2008年,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率仅为1.6%.2011年中国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至用药时间平均为180 min,入院至治疗时间平均为116 min,这些质量评估数据远逊于发达国家.目前,"互联网+医疗"在中国也受到了极大关注,中国卒中学会顺应时代成立了移动医疗分会,推动远程卒中在中国的发展.远程卒中可为医疗资源匮乏的地区提供有效的神经科专业医师诊疗服务,从而缩短溶栓治疗时间、提高静脉溶栓率,不仅充分整合利用现有资源,更造福于广大卒中患者.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赵钢教授团队对中国远程卒中的现状及其应用进行了全面综述.

    关键词:
  • 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时间就是大脑

    作者:王安荔;陈智才;史飞娜;楼敏

    血管内治疗技术使急性大血管闭塞的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近年研究结果表明,就临床结局而言,血管内治疗比静脉溶栓更具时间依赖性.因此如何减少血管内治疗时间的延误,是未来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快速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优化急救流程、使用快速有效的影像评估体系以及发展快速再通的取栓技术将有助于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在临床的推广和应用.

中国卒中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