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气囊上液引流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作用

    作者:贵艳玲;柴作珍;梁晓军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气囊上液引流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作用.方法 应用机械通气辅助呼吸重症颅脑损伤患者7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36例.实验组患者采用Hi-LoTM高容量/低压气囊可冲洗式气管插管,EvacTM冲洗管连接负压引流器行持续引流,每隔6 h应用生理盐水冲洗气囊上声门下间隙2~3次,每次注入生理盐水4~5 ml;对照组采用普通气管插管.结果 实验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气囊上液持续引流及生理盐水间断灌洗,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VAP具有预防作用,继而缩短了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减轻了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 ICU外伤性脾切除术合并肺挫伤抗感染病例分析

    作者:武坤;谷娟;崔长富;冯琴琴;吴晓俊;薛梅苓;李伟强

    目的:促进脾切除术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减少其滥用引起的微生物耐药和不良反应。方法通过参与会诊的方式,开展药学监护。结果药学监护能够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有效性。结论药师参与IC U脾切除术合并肺挫伤患者抗菌药物的用药,协同医生制定用药方案,减少了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

  • 呋喃西林与生理盐水气囊上冲洗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对比

    作者:陈桂芝;高晓风;安丽红;张海艳;周云惠

    0 引言 2005-05/2007-08,我们对中心ICU行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气管切开气囊上滞留物进行吸引并用两种不同的冲洗液进行冲洗,对VIA的预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 肿瘤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护对策

    作者:孙仲文;辛明珠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对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ICU收治的行机械通气治疗的132例病患有关临床特征以及采取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结果:随着病患年龄越大、通气时间越长VAP发生呈增高趋势,趋势X2检验分析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经多因素分析提示年龄因素为VAP发生与否的危险因素.结论:肿瘤专科ICU的机械通气病患的护理中应高度重视VAP的预防,尤其对高龄行机械通气的病患应进一步加强预防护理.

  • ICU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措施与护理

    作者:刘俊英;姜瑞花

    目的:探讨ICU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ICU病房发生VAP进行调查分析.结果:VAP的相关因素有体位的影响、消化道返流误吸入肺、呼吸道粘膜损伤、机械通气管路污染、ICU环境及医务人员造成的交叉感染等.预防措施包括环境管理、体位管理、口腔及呼吸道管理、通气管路管理.结论:通过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护理措施,能减少VAP的发生.

  • 呼吸机相关肺炎临床特征及治疗策略探讨

    作者:赵珊;张云辉;袁兵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致病菌群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84例VAP临床资料及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的结果及治疗转归.结果:VAP发生率为48.8%,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占菌株总数71.3%,主要为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肠杆菌属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是VAP的主要致病菌.降阶梯疗法的患者死亡率较低.结论:应重视对VAP的病原学监测,指导降阶梯治疗的抉择,以提高临床诊断与治疗水平.

  • ICU脑出血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8例临床分析

    作者:唐伟红

    目的:回顾性我:综合重症监护病房脑出血患者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诱发因素,致病菌特点及治疗对策,以期减少VAP的发生率,提高脑出血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对行机械通气的48例脑出血并发VAP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脑出血量大,脑干出血,呕吐误吸,持续昏迷,高APACHE评分,机械通气时间长,广谱抗菌素应用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高危因素,患者的病原菌仍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7%肺炎克雷伯菌居首位占20.1%,革兰氏阴性菌仍对亚胺培南敏感性较高,可达80%~100%,革兰氏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无耐药菌株。结论采取针对性措施可减少脑出血患者VAP的发生。

  • 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循证护理实践

    作者:王霞;徐敏;陈淑君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0年6月~2012年12月我院呼吸内科行机械通气的患者93例,分为常规护理组(C组,52例)和循证护理组(X组,41例),比较两组患者VAP的发生率和机械通气时间.结果 循证护理组患者VAP发生率和机械通气时间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1),循证护理干预效果优于传统护理.结论 循证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机械通气患者VAP的发生率和机械通气时间.

  • 神经内科呼吸机相关肺炎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作者:郭庚秀;熊自超;陈锦峰

    目的探讨针对神经内科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影响因素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入住神经内科机械辅助通气患者21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100例,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116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彻底更换湿化器无菌蒸馏水,抬高患者头部,经常变换体位,及时灌肠通便;根据患者情况,减少断开管路的吸痰次数,病情稳定之后尽早撤机。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较前减低,有统计学差异(<0.05)。结论针对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感染因素加强护理干预,能够减少VAP的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 冲洗式口护吸痰管与常规口腔护理对机械通气患者的疗效比较

    作者:邹海英;陈玲;李雅楠

    目的:探讨ICU内冲洗式口护吸痰管与常规口腔护理对机械通气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84例)和对照组(164例),观察组采用冲洗式口护吸痰管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口腔护理措施。比较两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评价两种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低于或短于对照组(<0.05)。结论冲洗式口护吸痰管进行口腔护理可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

  • ICU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危险因素研究

    作者:高志远

    目的分析ICU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危险因素,针对因素制定相关预防措施,为有效降低肺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本院ICU住院行呼吸机治疗的危重病患者120例,要求患者的临床资料完整,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分析,统计相关肺炎发生情况,分析研究发生相关因素,并制定预防措施。结果在120例患者中,出现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患者为9例,感染率为7.5%;年龄、住院之间较长、肥胖、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侵入性操作、抗生素药物的使用是造成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 ICU呼吸机相关肺炎主要原因是由于没有严格执行医疗用具消毒制度,基础护理不强,抗生素药物使用不合理,患者本身免疫力低等,了解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相关因素,对呼吸机治疗患者做出必要的预防措施是减少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前提,可以有效避免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

  • 167例有创与无创序贯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护理干预分析

    作者:吴旭明;王彩荣

    目的探讨如何通过护理干预预防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有创与无创序贯通气治疗所引起的呼吸机相关肺炎。方法将2014年1月~12月住院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并应用有创与无创序贯治疗患者78例作为实验组,将2013年1月~12月住院的同类疾病且施行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的患者89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接受系统的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了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了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病率及平均住院天数。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病率低于对照组(<0.05)。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较对照组缩短(<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有创与无创序贯通气治疗并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病率,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 24例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体会

    作者:马英

    目的对引起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分析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将我院2012年4月~2014年1月接诊的24例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的性别、年龄、原有疾病以及机械通气时间等信息,分析引起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结果自身带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年龄高于65岁,机械通气时间多于7d的患者,非常容易发生VAP。另外,切开气管与VAP的发病并无直接关系。结论本身自带合并慢性阻塞性疾病、年龄过高、使用机械通气管时间过长,均为VAP的危险因素。为预防VAP的发生,临床医护人员应及时纠正患者心功能,提高对感染的防范意识,有效排痰,对患者的口腔与尝味道进行护理,只有这样,才能降低VAP的发病率。

  • 43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高危因素与护理分析

    作者:李宝兰;汪乐

    目的 分析和探讨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高危因素,研究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并被确诊患上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患者43例,观察和分析引起患者发病的原因,总结引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高危因素,进行临床护理疗效的分析.结果 VAP发生后,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抗生素治疗,并加强护理措施,43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共有38例患者被治愈,治愈率为88.37%,5例患者因器官衰竭而死亡.结论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胸外科ICU中一种十分严重的并发症,致病因素多而复杂且难以治愈,而早发现早治疗和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实现该病流行的有效预防控制.

  • 预防ICU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综合护理措施

    作者:杨金花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措施对减少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作用.方法 对2010年7月~2011年9月在ICU内使用呼吸机的118例患者均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包括ICU感染控制措施,减少口咽部细菌定植,防止口咽部分泌物坠入,维持胃肠黏膜的完整性,减少外源性污染,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控制高血糖等护理措施.结果 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后,发生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8例,发生率15%.发生率明显下降,死亡16例,死亡率13%,入住ICU的时间减少.结论 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对预防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的产生具有重要作用.

  • 间歇声门下吸引 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瑞睿;靳修;张彩云;张志刚

    目的 研究间歇声门下吸引对预防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作用.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设计,将预计机械通气超过48 h的患者随机分为间歇声门下吸引组(实验组)和常规人工气道护理组(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一周内VAP发生率,痰培养阳性例数、菌株种类、病死率.结果 一周内VAP发生率,实验组(11.3%)低于对照组(34.6%),两组差异显著(P<0.05);声门下气囊上区细菌阳性率,实验组(17.5%)低于对照组(43.6%),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间歇声门下吸引可减少机械通气患者声门下气囊上细菌数量、降低一周内VAP发生率,同时减少机械通气时间、降低病死率.

  • 软毛牙刷刷牙预防重症监护室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效果研究

    作者:熊维;廖浩;吴颖;姜茜

    目的:探讨软毛牙刷刷牙对降低重症监护室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病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01~06我院ICU住院行机械通气的老年患者168例(至少有20颗牙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给予儿童软毛牙刷刷牙,2/d,同时实施常规口腔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口腔护理,计算两组VAP的发病率.结果:干预组老年患者VAP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老年患者VAP的发病率与吸烟史、基础疾病、住院时间及年龄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P<0.01).结论:软毛牙刷刷牙能有效降低机械通气老年患者VAP的发病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ICU呼吸机相关肺炎病原菌检测和药敏分析

    作者:王生清;杨小兰;高蕊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后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主要细菌分布与药敏分析,以减少发病率,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2013年159例机械通气后确诊为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62例的相关资料,检测主要病原菌及其药敏.结果:共检出细菌86株,单一病原菌感染38例,混合菌感染24例,其中革兰阴性(G-)菌61株占70.9%,革兰阳性(G+)菌14株占16.3%,真菌11例占12.8%,主要病原菌以非发酵菌为主.结论:本院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病原菌主要以G-为主,耐药率高,应注意无菌操作,严密监控VAP的病原菌与药敏变化,选择恰当的抗菌药物避免增加耐药性.

  • PDCA循环法在控制高原地区患儿呼吸机相关肺炎中的应用

    作者:葛媚;夏燕亮

    目的:观察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管理方法对降低高原地区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患病率的作用.方法:调查分析201 1年1年-2011年12月PICU(儿童重症监护室)内VAP发病原因,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对2012年1-2012年12月的VAP进行干预、控制和管理.结果:2012年VAP的年患病率较2011年明显下降,从31.1%下降至19.0%(x2=7.14,P<0.01).结论:通过PDCA循环管理,可以降低PICU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感染率,是一种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

  •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56例分析

    作者:李明珠;李龙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情况,病原学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999年~2004年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应用呼吸机治疗的8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VAP共52例,占69.8%,治愈38例,死亡8例,自动出院10例.主要病原菌为耐药性细菌,以G-杆菌为主,致病菌的前4位分别为肺炎克雷白氏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环丙沙星高度敏感,检出ESBLs9株.结论:加强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呼吸机和抗生素的使用时间,是降低VAP的关键.上述4种致病菌已成为VAP的重要病原菌.

685 条记录 31/35 页 « 12...27282930313233343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