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院前舌后坠处置方法探讨

    作者:刘浩;杨芳;李清

    目的 探讨舌后坠患者院前解除气道梗阻的方法.方法 选取2012年11月到2013年2月我中心院前救治伴有舌后坠症状的患者88例,观察放置口咽通气管和托下颌法对舌后坠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和鼾声的改善情况,对比两种方法 的在院前舌后坠患者开放气道的效果.结果 两组病人血氧饱和度和鼾声改善情况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放置口咽通气管和托下颌法是解除院前舌后坠患者气道梗阻的两种常用方法,开放气道的效果一致,但各有利弊.

  • 口咽通气管在危重病人急救中的应用

    作者:冯宇威

    口咽通气管又称口咽导气管,为一种非气管导管性通气管道,其操作简单,易于掌握,不需要特殊器械并能在数秒内迅速获得有效通气.笔者对2008年收治的72例意识障碍危重患者使用口咽通气管进行抢救,现将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预防性插入口咽通气管在严重创伤急救中 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杨洋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急救中预防性插入口咽通气管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达到梗阻与呼吸衰竭标准方予以插管的严重创伤患者35例为对照组,并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出现梗阻趋势即开展预防性插入口咽通气管的严重创伤患者35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预后指标 、 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1d内清醒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病死率与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严重创伤患者,采用预防性插入口咽通气管可缩短患者清醒与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促进患者恢复.

  • 经口咽通气管用输注泵气道湿化氧疗的效果观察

    作者:潘艳

    目的:观察置口咽通气管患者用特制输注泵进行持续湿化氧疗的效果.方法:选择30例置口咽通气管患者为试验组,采用持续气道湿化氧疗进行气道湿化;30例为对照组,采用间断气管内滴液进行气道湿化.比较两组患者的湿化效果.结果:两组痰液黏稠度于置口咽通气管6小时及12小时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小时及48小时时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呼吸频率于置管12小时、24小时及48小时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心率和氧饱和度于置管2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及48小时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口咽通气管用输注泵持续气道湿化氧疗的湿化效果明显优于经口咽通气管间断滴注湿化法.

  • 探讨口咽通气管在昏迷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福刚

    目的:探究昏迷患者院前急救中口咽通气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院前急救中接诊的114例昏迷患者,并根据接诊顺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院前急救,观察组予以常规院前急救+安置口咽通气管,并对2组患者的救治效果、10min内血氧饱和度水平与住院时间予以比较.结果:2组治疗前10min内血氧饱和度水平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10min内血氧饱和度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10min内血氧饱和度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50%,73.68%,P<0.05);观察组患者的致残率与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75%,14.04%;1.75%,12.28%,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121.48±36.06)h,(180.46±59.06)h,P<0.05).结论:昏迷患者院前急救中口咽通气管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致残率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

  • 无创通气联合鼻咽通气管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叶纪录;濮雪华;陈小枫

    目的 研究无创通气联合鼻咽通气管在脑卒中意识障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泰州市人民医院ICU收治的脑卒中后无创通气患者155例进行治疗分析,其中男88例、女67例,年龄30 ~ 95岁、平均73岁,APACHEⅡ评分5~13分、Glasgow 评分7 ~13分.其中鼻咽通气管组78例,对照组口咽通气管组77例.临床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放置通气管前无创通气(T0)、放置通气管后无创通气10 min (T10)、20 min (T20) 30 min (T30)的SBP、DBP、HR、SpO2、PCO2,记录两组气管插管率、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 口咽通气管组在放置口咽通气管无创通气30 min后PaO2、PCO2均有改善;SBP、DBP、HR均有所下降,可能是因为呼吸状态改善以后,应激状态下降,继而循环有所改善.而放置鼻咽通气管无创通气30 min后呼吸状态改善效果更好与放置口咽通气管无创通气10 min、20 min、30 min后相比,PaO2、PCO2、SBP、DBP、HR均得到更好地改善(P<0.05),口咽通气管组患者气管插管31例(40.3%)、肺部感染19例(24.7%).鼻咽通气管组分别为15例(19.2%)、11例(14.1%),两组气管插管、肺部感染及住ICU时间比较,均P< 0,05.结论 放置鼻咽通气管后无创通气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通气功能障碍,改善缺氧、二氧化碳蓄积,并通过有效吸痰减少肺部感染与气管插管率.提示放置鼻咽通气管后无创通气是解决脑卒中患者上呼吸道阻塞取有效通气的方法.

  • 口咽通气管误入气管二例报告

    作者:梁静涛

    我院1999-2002年间先后诊治两例口咽通气管误入气管的患者.其中一例为醉酒患者,因血氧饱和度低(84%),急救人员将Guedel 5号口咽通气管置入患者口中,并行面罩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但患者呼吸功能不全,血氧饱和度短时升至正常,继而又复下降至88%,于是急救人员在保留口咽通气管的同时对患者行经鼻盲插气管插管.但当气管插管前端触到病人咽部时,患者喘息,并将口咽通气管吸入了咽下部.急救人员摸不到也看不到这个口咽通气管,担心再插会使口咽通气管进一步移向远端,于是停止插管,并用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送至我院急诊科,行颈部X线后提示出咽下部的口咽通气管的轮廓.

  • 开胸术后排痰困难患者吸痰方法的研究

    作者:曾定芬;向明芳;张素兰;卢蓉;肖定琼

    目的 探讨经口咽通气管吸痰在开胸手术后患者排痰困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将96例开胸手术后排痰困难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口咽通气管吸痰,对照组采用常规经口鼻腔吸痰,比较两组吸痰前后心率、血压、氧分压、血氧饱和度以及两组的吸痰效果、吸痰时间、一次插管成功、肺部相关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吸痰后血氧饱和度、氧分压、吸痰操作时间、吸痰效果、一次插管成功、患者接受度、相关并发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1.16,11.15,15.20,8.18,6.10,6.56,16.70,4.89;x2分别为5.76,4.44;P<0.05);心率、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口咽通气管吸痰的方法对畅通呼吸道、改善呼吸、缓解缺氧都具有明显满意的临床效果.

  • 口咽通气管在院外急救应用中的效果观察

    作者:任晓红

    目的:探讨口咽通气管在院外急救与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入选合格病例94例,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根据患者接受治疗的不同分成两组:口咽通气管组48例,气管插管组46例。观察比较两组抢救手段的操作时间、一次性置入成功率、置管后外周血氧饱和度(SpO2)上升时间。结果气管插管操作时间长,但是能够有效清除呼吸道的阻塞物;口咽通气管置管时间短,但是不能够有效清除气管阻塞;两者的SpO2上升时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院外急救中,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急救手段。口咽通气管操作简单迅速,器械携带方便,操作易于掌握,适用于院外急救。

  • 气管插管和口咽通气管在院外急救中应用比较

    作者:单飞;花海明

    放置气管插管和口咽通气管是院外急救人员必须具备的保证呼吸道通畅的急救技能之一,在很多情况下是拯救患者生命的惟一手段.我中心在加强培训和应用该技能的同时对两者在院外急救中应用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 "口咽通气管"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作者:任丽君;郭兴美

    目的:探讨口咽通气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通过安置口咽通气管对98例急重症患者进行救治护理.结果:通过上述泊疗与护理,维持有效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结论:口咽通气管为进一步生命支持提供条件,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 口咽通气管在神经内科重症昏迷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作者:吴红梅;蔡建英

    口咽通气管是一种非气管导管性通气管道,是一种操作简便,易于掌握,不需要特殊器械并能在数秒钟内迅速获得有效通气,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方法.我科对2001年以来收治的15例不同病种的重症昏迷患者使用了口咽通气管,在维持有效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有关使用方法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改良口咽通气管在鼻咽癌患者放疗术后的应用

    作者:张烨;陈庆;王淼;罗静

    目的 探讨自制改良口咽通气管对预防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张口困难的作用.方法 将97例初次接受放疗的鼻咽癌患者分为试验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试验组在常规张口练习基础上,加以改良的口咽通气管辅助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张口练习方法进行训练.结果 放疗前两组口齿间距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束放疗6个月后,试验组口齿间距大于对照组,张口困难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放疗期间,鼻咽癌患者采用改良的口咽通气管辅助张口练习,可以降低张口困难发生率,协助患者保持张口功能.

  • 颈部蜂窝组织炎致呼吸心跳骤停救治成功1例

    作者:伍力学;王玺

    患者,男,63岁,因"牙痛1周,颈部肿胀3日,胸闷气促半日"来院,5日前在外院口腔门诊诊断"左下第3磨牙牙周炎",予头孢替安、甲硝唑等抗感染治疗3日,疼痛未缓解,并出现张口受限及胸闷症状,用力呼吸后无缓解。入急诊时查体:T38.8℃, BP130/85mmHg,HR102/min,SPO298%。左颌下及颏下肿胀伴压痛,皮温升高。血检验:白细胞28.0x109/L,中性粒细胞85%;血糖17.5mmol/L,糖化血红蛋白8.6%。予吸氧等对症处理,2h后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立即予胸外按压,拟行气管插管时喉镜下见喉咽部弥漫性水肿,气管导管无法通过,遂置入口咽通气管,持续面罩加压给氧,并行紧急气管切开术。抢救约7min钟后患者自主心跳恢复,气管镜下见气管上端外压性狭窄,窄处不足1 cm。5天后查颈部CT仍可见气管周围软组织肿胀,左下颌见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影,边缘模糊,内见低密度影,喉咽狭窄,甲状软骨骨质破坏。给予呼吸机支持,B超下局部穿刺置管引流,细菌培养提示肺炎克雷伯菌,结合药敏行泰能联合甲硝唑抗感染、营养神经、脱水、抗炎等治疗后颈部肿胀逐渐消退,神志转清。3周后脱机并转往外院行高压氧治疗。随访3月,患者意识状况及肢体运动感觉功能恢复较好。

  • 昏迷患者应用口咽通气管的护理体会

    作者:陈巧灵;赵红梅

    昏迷患者常伴有舌后坠,严重影响呼吸,并且因为意识障碍无法配合,给吸氧、吸痰和雾化吸入等治疗护理工作增加了困难.合理使用口咽通气管可以有效解决舌后坠的问题,有利于临床护理.现将我科对63例昏迷患者使用口咽通气管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口咽通气管在昏迷患者吸痰中的效果观察

    作者:任秋瑜

    目的:探讨口咽通气管在昏迷患者吸痰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1月本科室收治的154例昏迷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7例,观察组放置口咽通气管,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鼻口腔插入吸痰管吸痰。比较两种不同吸痰方法的吸痰效果。结果观察组血氧饱和度恢复时间较短,吸痰间隔时间延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口咽通气管吸痰既能快速、有效地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又能减少气道黏膜的损伤。

  • 口咽通气管在急危症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作者:耿昌芳;马蕾

    目的:探讨口咽通气管在急危症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50例急危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观察组在常规急救同时安置口咽通气管,对照组采用常规院前急救措施。结果观察组安置口咽通气管后5~10 min内缺氧症状明显改善,呼吸频率恢复至16~22次/min,血氧饱和度>90%,呼吸困难明显缓解,与传统方法比较,血氧饱和度改善率具有明显性差异(P<0.01)。结论急危症患者院前急救中适时安置口咽通气管能解除气道梗阻,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利于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及治愈率。

  • 口咽通气管对小儿气管插管麻醉复苏期并发症的效果分析

    作者:黄金英;潘结琼

    目的:观察口咽通气管应用在小儿气管内插管麻醉复苏期时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72例行气管插管麻醉患儿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n=36)。护理组患儿给予针对性麻醉复苏期口咽通气管并止痛护理,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比较护理组和对照组在喉痉挛、喉头水肿、窒息和舌后坠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护理组36例患儿在麻醉复苏期发生仅1例喉痉挛发生,经抢救后痊愈,并发症发生率为2.78%(1/36);对照组36例患儿在麻醉复苏期发生窒息2例,舌后坠1例,喉头水肿2例,喉痉挛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9/3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麻醉复苏给予口咽通气管进行有效的通气,是提高复苏期安全和手术成功率的重要保障。

  • 口咽通气管在危重脑血管病人抢救中的应用

    作者:于洪玲;曹淑梅;宋学花

    目的 探讨口咽通气管在危重脑血管病人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我科收治的136例脑血管病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观察组在常规急救同时安置口咽通气管,对照组采用常规院前急救措施.结果 观察组安置口咽通气管后10~20min内缺氧症状明显改善,呼吸次数由38~40次/min降至19~27次/min,血氧饱和度>90%,呼吸困难明显缓解,与传统方法比较,血氧饱和度改善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重症脑血管病人应用口咽通气管能够迅速改善缺氧症状,争取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 口咽通气管在神经内科抢救工作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魏明

    目的 探讨和研究口咽通气管在神经内科抢救工作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该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37例重症神经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口内放置口咽通气管的方法进行通气改善和解除舌后坠现象,对过程和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组患者中3例患者无效死亡,死亡率8.11%,1例患者植物生存,其余患者均抢救成功康复出院.在放置口咽通气管之后的10~30 min内患者的缺氧状况有明显改善,血氧饱和度上升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咽通气管能够有效的解决神经内科舌后坠患者的通气问题,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176 条记录 1/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