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结果及影响预后因素的研究

    作者:邢国宏;张进川

    目的:研究老年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外科治疗结果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 1980 年 1 月至 1998 年 1 月外科手术治疗的 124 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 11 个可能对预后有影响的变量输入计算机,用SPSS 10.0软件进行分析.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分析进行显著性检验,COX模型单因素、多因素预后分析评价预后因素对生存的影响.结果:全组术后 5 年生存率49.4%;TNM 分期Ⅰ、Ⅱ、ⅢA和ⅢB期术后 5 年生存率分别为72.3%、45.5%、32.4%及0,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无症状体检发现与有症状诊断肺癌组的 5 年生存率分别为58.7%和43.6%,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原发肿瘤大小、局部淋巴结转移及病理类型分别分组,各组间 5 年生存率也有差异.结论: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可获得良好的手术治疗效果,TNM分期、病理类型是重要预后因素,规律体检有助于发现早期患者改善预后.

  • 非小细胞肺癌KAI1基因和TIMP-1、MMP-9表达与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研究

    作者:朱波;赵惠柳;王英;劳明;黄昭东;刘志民;谢娟;欧超

    目的:探讨KAI1基因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3例NSCLC、51例相应的癌旁组织和13例非肿瘤性肺组织的KAI1和TIMP-1、MMP-9的表达,采用χ2检验和Pearson法分析三者与临床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结果在73例NSCLC和64例癌旁及非肿瘤组织中,KAI1和TIMP-1的阳性率分别为39.7%、74.0%和90.6%、37.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 MMP-9阳性率为79.4%和67.1%,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NSCLC组织中,KAI1检出率在不同TNM分期、淋巴结有无转移、不同肿瘤类型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MP-1、MMP-9的检出率在不同TNM分期、淋巴结有无转移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检出率与年龄、性别无关;KAI1的表达与TIMP-1、MMP-9呈负相关(r=-0.4637、-0.3445,P<0.05)。结论 KAI1和TIMP-1、MMP-9均与肺癌的发展、转移有关,联合检测三者可成为评价NSCLC发生、发展的预后参考指标。

  • 紫杉醇及其制剂研究进展

    作者:施斌;裴元英

    紫杉醇(paclitaxel,PTX)被美国新化合物实体(New Chemical Entity,NCE)称为近20a来伟大的发现之一,它具有独特的微管稳定作用而被广泛用于乳腺癌、前列腺癌、卵巢癌、头颈部肿瘤、非小细胞性肿瘤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1].

  • 胸腔镜在肺癌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覃海航

    手术是非小细胞性肺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传统开胸手术损伤大,并发症多,微创手术在达到传统开胸手术同样治疗效果的同时,具有创伤小,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胸腔镜为微创手术在心胸外科的应用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路径,胸腔镜在周围型、中央型肺癌切除及淋巴结清扫中均能有效去除病灶,减少并发症发生,是目前临床上极具前景的一门新技术.

  • 同时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肺癌

    作者:于金明

    不管小细胞或非小细胞性局部晓期肺癌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放疗联合化疗,放化疗联合应用主要有放化疗序贯治疗(Sequential)和放化疗同时治疗(Concurrent)两种方法.

  • 99m TC-MIBI动态显像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初探

    作者:吴立平;张秀芹;李凤岐;甄永强;滕琳;马福懿

    目的 探讨99mTC-MIBI动态显像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确诊为不能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静脉注射740mbq99mTC-MIBI后分别于30min,2h行SPECT动态扫描,计算早期/晚期肿瘤组织与对侧正常肺组织的放射活性比(T/Ne,T/Nd),全身采用卡铂/顺铂+VP16化疗3周期,随后复查胸部CT,评判化疗疗效及其与99mTC-MIBI动态显像的关系.结果 78例NSCLC符合入选标准,并完成化疗方案,66例呈阳性显像,12例阴性显像,66例阳性显像中化疗有效率为90.7%,阴性显像12例中化疗全部进展,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99mTC-MIBI动态显像的放射活性越高,化疗效果越好,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有预测价值,可为合理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 Survivin、Bcl-2在I期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廖伟;汪道峰;马刚

    目的 手术后I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情况与众多因素有关,凋亡相关基因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检测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及Bcl-2在I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I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意义和预后价值.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学技术检测85例I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及20例肺良性肺组织中Survivin和Bcl-2的表达,统计分析这两者在I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结果 85例I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Survivin和Bcl-2的表达率分别为64.7% (55/85) 和52.9%(45/85)与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显著(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 PTNM分期与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是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独立预后因素(P<0.01),Survivin、Bcl-2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各因数无相关.结论 在I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及Bcl-2可能对肿瘤的发展与预后产生一定的作用与影响;PTNM分期与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是此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

  • 非小细胞肺癌端粒酶活性的相对定量检测

    作者:杨红忠;胡成平;苏晓丽;唐发清

    应用端粒酶聚合酶链反应(PCR)-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法,检测手术切除标本中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肺组织端粒酶活性.结果显示:15例肺癌组织端粒酶活性为0.84±0.38;其中8例鳞癌为0.82±0.39,7例腺癌为0.8 6±0.39,明显高于15例癌旁组织0.16±0.03和3例正常肺组织0.14±0.02(均P<0. 001).以吸光度A450>0.20为阳性,15例肺癌组织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86.7%(13/15) ;其中腺癌阳性率为85.7%(6/7),鳞癌阳性率为87.5%(7/8);而15例癌旁组织和3例正常肺组织端粒酶活性表达均为阴性.提示端粒酶活性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的特异性较强的分子标记物;TRAP-PCR-ELISA法检测端粒酶活性具有方法简便,结果可靠.

  • 非小细胞肺癌分泌蛋白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作者:黄凌瑾;陈胜喜;罗万俊;蒋海河;张鹏飞;易红

    背景与目的:癌细胞分泌蛋白是潜在的血清标志物,而且对肿瘤的早期筛选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系统、全面地研究肿瘤细胞分泌蛋白对于肿瘤血清标志物的筛选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鉴定肺癌细胞分泌蛋白,为肺癌血清标志物筛选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含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培养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细胞,收集A549细胞培养液中的蛋白及胎牛血清培养液中的蛋白(对照)进行蛋白双向电泳,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及生物信息学鉴定A549凝胶上特有的蛋白质点.筛选出人属的蛋白质点后,应用RT-PCR方法检测其在肺癌组织及配对远处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检测培养液及血清中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anganese superoxide dismutase,Mn-SOD)水平.结果:鉴定出人属的蛋白质点14个,包括肌动蛋白、α烯醇酶(alpha enolase,ENO1)、Mn-SOD、谷胱苷肽S转移酶P(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P,GSTP1-1)、二氢二醇脱氢酶(dihydrodiol dehydrogenase,DDH)、磷酸甘油酸变位酶1(phosphoglycerate mutase 1,PGAM1)、葡萄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肽受体(glucose-dependent insulinotropic protein receptor,GIPR)、肽基脯氨基顺反异构酶(peptidyl-prolyl cistrans isomerase A,PPIA)、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phosphatidylethanolamine binding protein,PEBP)、蛋白基因产物9.5(ubiquitin carboxyl-terminal hydrolase isozyme L1,PGP9.5)、peroxiredoxin 1(PDX1)、galectin-1及专利蛋白WO0222660等.RT-PCR检测示ENO1、DDH、PEBP、PGP9.5、PDX1、PGAM1、PPIA在肺癌组织中高表达.酶活性检测发现A549培养液中存在Mn-SOD,且发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有高水平的Mn-SOD.结论:本研究首次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分泌蛋白进行了鉴定;发现多种高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分泌蛋白基因,其中首次发现ENO1及PEBP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高表达;Mn-SOD是非小细胞肺癌的分泌型血清标志物.该研究为非小细胞肺癌血清标志物的筛选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候选分子.

  • Survivin、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作者:王玲;李侠;李玉;薛玉文

    背景与目的:研究发现,Survivin在大多数肿瘤中有表达,但在成人组织不表达或低表达,且参与肿瘤血管形成.本研究中我们主要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癌旁及肺良性病变组织中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值,并探讨三者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6例NSCLC组织中Survivin、VEGF及MVD.分析Survivin、VEGF及MVD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Survivin、VEGF、MVD间的相互关系.结果:NSCLC组织中Survivin阳性率69.8%(67/96),明显高于癌旁(16.1%)和肺良性病变组织(0%)(P<0.01),其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有关.VEGF在肺癌、癌旁、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2.9%(70/96)、45.2%(14/31)和25.0%(5/20)(P<0.05),其表达与肿瘤的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肺癌、癌旁、肺良性病变组织中MVD值分别为24.44±7.79、19.37±5.26、11.83±6.25,且MVD值的高低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0.05).Survivin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VEGF、MVD密切相关,随着Survivin强度的增加VEGF分级及MVD值亦增加.结论:不同性质的肺病变组织中Survivin、VEGF的表达水平和MVD值不同,NSCLC中Survivin表达明显增高,其表达与肿瘤分化、分期有关;Survivin的过度表达与NSCLC的血管生成有关,细胞凋亡与血管生成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协调作用.

  • 人肺癌裸鼠移植瘤中uPA系统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彭挺生;赵国华;吴惠茜;赵国强;周慕珩

    目的:研究uPA系统4种主要成分(uPA、PAI-1、PAI-2、uPAR)在肺癌细胞裸鼠移植瘤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4株肺癌细胞(1株肺巨细胞癌、2株肺腺癌、1株肺鳞癌)接种入裸鼠体内,建立体内侵袭转移模型;应用免疫组化、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等方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uPA系统各因子的表达.结果:肺巨细胞癌细胞所形成移植瘤的侵袭转移能力强;免疫组化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均表明uPA系统各因子在4株移植瘤肿瘤细胞的胞浆及胞膜均有相当的表达,在肺巨细胞癌细胞所形成移植瘤中4种因子的表达水平相对较低,而在两株腺癌移植瘤中相对较高.结论:uPA系统内4种因子在移植瘤中以多种复合物及单体的形式存在;这些因子的表达水平不能确切反映各移植瘤在裸鼠体内侵袭转移能力的差异.

  • Elf-1和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杨东霞;韩艳春;刘鲁英;于宁;王霞;时彦

    背景与目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促进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与Ets家族有关,Ets家族中对Elf-1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转录因子Elf-1和VEGF的表达,探讨其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制备含69例NSCLC组织和6例正常肺组织的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PowerVision-9000法检测Elf-1和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Elf-1和VEGF在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均为阴性,在NSCLC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2.46%和63.77%,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和术后生存期有关(P.<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二者的过表达均与患者的生存率有关,阳性表达的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者(P<0.01).在NSCLC中,Elf-I的表达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702,P<0.01).结论:Elf-1和VEGF在NSCLC组织中的过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转移和预后均有关,联合检测二者的表达水平可作为判定NSCLC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参考指标.

  • 吉非替尼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及生存的临床预测因素——两项Ⅱ期临床研究的综合分析

    作者:赵媛媛;张阳;赵洪云;吴敬勋;蒋玮;薛聪;张力

    背景与目的:研究显示临床因素和分子生物学指标可以预测接受吉非替尼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我们对两项研究中接受吉非替尼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找出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吉非替尼治疗中国肺癌患者疗效及生存的临床因素.方法:集合吉非替尼记名供药计划(expanded access program)和注册临床试验两项研究的病例,共256例患者,回顾性分析疗效和生存的相关资料,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疗效和生存的预测因子.结果:吉非替尼治疗化疗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客观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24.6%和54.7%,中位生存期11.4个月(95% CI 8.6~14.2个月),1年生存率48.0%(95% CI 41%~55%),腺癌和出现皮疹的患者疗效较好,PS评分0~1和吉非替尼治疗后疾病得到控制(CR+PR+SD)的患者生存期较长.结论:中国患者中腺癌、皮疹是影响吉非替尼治疗疗效的独立预测因子,而PS评分0~1和吉非替尼治疗后疾病控制是影响生存的独立预测因子.

  • GRIM-19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周爱民;赵继京;叶静;肖卫华;Dhananjaya V.Kalvakolanu;刘荣玉

    背景与目的:维甲酸/干扰素联合应用诱导细胞凋亡相关的基因(gene associated with retinoid-interferon-induced mortality-19,GRIM-19)是死亡相关基因中的一员,它的过高表达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的凋亡.本研究检测非小细胞肺癌和正常肺组织中GRIM-19蛋白的表达和定位,探讨其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49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GRIM-19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用光密度(A)值定量描述其表达水平;同时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技术检测GRIM-19蛋白在细胞内的定位.结果:正常肺组织中GRIM-19主要定位于细胞浆中;而肿瘤组织主要位于细胞核中.激光共聚焦扫描技术检测验证了这种结果.GRIM-19蛋白在正常肺组织中阳性率为93.8%(46/49),而在非小细胞肺癌中阳性率为55.1%(27/49).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临床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清扫范围的探讨

    作者:潘铁成;郑智;李军;陈涛;刘立刚;魏翔

    背景与目的:肺癌手术中淋巴结的处理方式在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论,尤其是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我们通过研究淋巴结转移规律来探讨Ⅰa期NSCLC手术中淋巴结清扫的合理范围.方法:41例临床Ⅰa期NSCL,C患者进行肺叶切除及纵隔淋巴结系统清扫,将淋巴结行病理切片,HE染色明确是否有癌转移.研究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规律.结果:共清扫淋巴结295组,转移42组(占14.2%),其中肺门淋巴结转移33组,纵隔淋巴结中转移9组.纵隔淋巴结转移中第7站淋巴结出现转移4例,第5、9站淋巴结出现转移各2例,第4站淋巴结出现转移1例.上叶肿瘤转移包括5、7站淋巴结,中下叶肿瘤转移包括4、7、9站淋巴结.结论:临床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遵循区域性淋巴结引流规律,可行区域选择性淋巴结清扫,即上叶肿瘤在无肺门或隆突下淋巴结转移时可只清扫上纵隔淋巴结而无须清扫下纵隔淋巴结,中下叶肿瘤无论有无肺门或隆突下淋巴结转移都需要进行上下纵隔淋巴结清扫.

  • 含顺铂的三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作者:刘联;王秀问;黎莉;张昕;张文东;于学军

    背景与目的:长春瑞滨(vinorelbine,NVB)、紫杉醇(paclitaxel,TAX)和吉西他滨(gemcitabine,GEM)是目前治疗肺癌的一线药物,它们分别与顺铂(cisplatin,DDP)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疗效确切.但是关于三种联合化疗方案疗效及不良反应的比较,目前国内多为回顾性研究.本研究对这三组含DDP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NSCLC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为临床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前瞻性开放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对276例入组患者随机采用NP(NVB、DDP)、TP(TAX、DDP)或GP(GEM、DDP)方案化疗,化疗至少2周期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组间比较.结果:NP组、TP组、GP组有效率分别是42.3%(41/97)、43.0%(40/93)和43.4%(36/83);CR率分别为1.0%(1/97),2.2%(1/93)和0(0/83);中位生存期分别为8.5、8.8、9.2个月;无病生存期分别为4.1、3.8、3.9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31.9%、33.3%和31.3%;各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主要不良反应是Ⅲ~Ⅳ度骨髓抑制、恶心呕吐、乏力和静脉炎.GP组的白细胞减少(42.2%)、中性粒细胞减少(36.2%)发生率低,血小板减少发生率(53.0%)高,与NP组(77.8%、67.7%、12.1%)、TP组(71.0%、57.0%、13.0%)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GP组、TP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16.8%、25.8%,均显著低于NP组(41.4%)(P=0.000,0.022).GP组的乏力症状发生率(38.5%)、NP组的静脉炎发生率(58.6%)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TP、NP和GP方案治疗晚期NSCLC近期疗效差异无显著性.NP方案不良反应较多,患者耐受性相对较差;TP、GP方案耐受性较好并各有优势.

  • Smac在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赵进明;朱志华;吴秋良;侯景辉;黄晓平;张蓬原;戎铁华

    背景与目的:Smac是新近发现的一种由线粒体释放的促凋亡蛋白,主要作用于凋亡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s),促进凋亡的发生;Smac在体外实验中显示出抗肿瘤作用,但在肺癌中其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检测Smac蛋白在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方法,对213例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中Smac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Ⅰ、Ⅱ期NSCLC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1.9%和30.0%.Smac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浆,以75%的阳性细胞数为分界点时,低表达组占60.6%,高表达组占39.4%.Smac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血型、病理类型及生存无相关性(P>0.05),但Smac蛋白在无淋巴结转移和有淋巴结转移的表达分别为37.0%和58.3%,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mac蛋白与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

  • 凋亡相关基因在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汪道峰;曾灿光;林勇斌;侯景辉;朱志华

    背景与目的:手术后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与众多因素有关,凋亡基因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检测凋亡基因Survivin、Bcl-2、Bax和Fas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意义和预后价值.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15例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及20例肺非肿瘤组织中Survivin、Bcl-2、Bax和Fas的表达,并进行5年生存率的多因素分析.结果:115例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Survivin、Bcl-2、Bax、Fas的表达率分别为62.61%(72/115)、49.57%(57/115)、31.30%(36/115)和46.96%(54/115),与其在肺非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10.00%(2/20)、15.00%(3/20)、65.00%(13/20)、80.00%(16/20),差异有显著性(P<0.05);患者5年生存率的多因素分析:TNM分期与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是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独立预后因素(P<0.01),Survivin阳性组的术后生存时间[(33±7)个月]与阴性组术后生存时间[(52±9)个月]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凋亡相关基因可能对肿瘤的发展与预后产生一定的影响;TNM分期与Survivin基因的阳性表达是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

  • Ⅳ期非小细胞肺癌287例放疗后的生存分析

    作者:蔡勇;王文烂;徐博;朱广迎;张珊文

    背景与目的:很多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患者需要放疗,特别是对脑、骨转移者放疗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本研究旨在分析放疗对Ⅳ期NSCLC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对287例资料完整的Ⅳ期NSCLC放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脑放疗为平行对穿两野全脑照射,骨放疗为单野局部照射,对原发灶、区域淋巴结和其它转移部位用2维常规分割或3维适形放疗(3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脑和骨放疗通常采用4周20次共40 Gy或2周10次共30 Gy的治疗方案,原发灶和区域淋巴结的中位照射剂量是50 Gy(20~70 Gy),其它转移部位的中位照射剂量是46 Gy(40~60 Gy).结果:全部患者中位生存期9个月(8~10个月),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是30.2%和8.9%.有化疗和无化疗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0个月和8个月(P=0.049).有脑转移、骨转移、其它转移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8个月、9个月、10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24.8%、28.7%和37.5%,2年生存率分别为6.7%、7.0%和15.3%.单因素分析发现对生存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为病理类型和年龄.腺癌患者的生存期高于鳞癌和其它病理类型,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0个月、7个月、9个月(P=0.046);≤60岁的患者生存期显著高于>60岁的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1月、8个月(P=0.012);单纯骨转移患者的中位生存期要大于合并有其它转移者(10个月与6个月,P=0.033),而单纯脑转移和同时合并有其它转移的两组患者中位生存期却无明显差异(9个月与8个月,P=0.3742);肿瘤原发灶和区域淋巴结是否放疗对患者生存时间影响不大(10个月与8个月,P=0.066);是否伴有其它慢性疾病对患者的生存期无明显影响(9个月与10个月,P=0.306).对脑和骨转移的患者采用4周20次40Gy或2周10次30 Gy放疗对生存期无明显影响.结论:病理类型、年龄对Ⅳ期NSCLC患者的放疗疗效有显著影响,全脑和骨转移采用4周20次40 Gy或2周10次30Gy放疗对生存期无明显影响.

  • 诱导化疗和紫杉醇每周同期化疗结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不能手术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初步结果

    作者:王卫华;包勇;陈明;张力;李凯新;徐光川;邓小武;卢泰祥;崔念基

    背景与目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单纯放疗局部控制率差,放化疗综合治疗及放疗剂量递增成为提高局控的主要研究方向,但佳治疗模式尚未确定.本研究观察诱导化疗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 CRT)联合每周紫杉醇治疗NSCLC的毒性及初步疗效.方法:Ⅲ期NSCLC患者予紫杉醇(175 mg/m2,d1)加卡铂(AUC=5~6,d1)诱导化疗2~4疗程,化疗后3~4周内开始3D CRT,剂量在满足V20≤31%,脊髓≤50 Gy的条件下给予尽可能的高,联合每周紫杉醇40 mg/m2同期化疗.结果:31例患者人组,诱导化疗毒性可耐受.同期放化疗期间,3例因3~4度急性毒性中止治疗,2例因身体虚弱分别中断治疗7天及12天,其余26例按计划完成治疗.白细胞下降发生率为51.6%(16/31,1例为3度,余为1~2度);3度淋巴细胞下降发生率达67.7%(21/31).主要急性毒性为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肺炎,3度放射性食管炎3例,3~4度放射性肺炎2例.1~4度后期食管损伤各有1例发生;肺纤维化均不超过2度.肺原发灶总有效率(CR+PR)为74.1%(CR 1例,PD 2例).中位生存时间18.5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4.2%、41.9%、34.6%,中位局部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4.3个月,1、2、3年局部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4.5%、32.3%、20.5%.结论:诱导化疗后3D CRT结合每周紫杉醇治疗局部晚期NSCLC能为大多数患者耐受,初步疗效令人鼓舞.

32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