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胸椎黄韧带骨化的病理学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侯晓飞(综述);陈仲强(审校)

    黄韧带骨化( ossification of the ligamentum flavum, OLF)好发于下胸椎,是引起胸椎管狭窄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前期OLF病例大多由日本学者报道,因此, OLF曾一度被称为“日本病”。随着CT和MRI等影像检查手段的广泛应用,其他地方关于OLF的报道也日益增多。国内一项大规模人群MRI研究显示[1]:中国南方人群OLF总体患病率为3.8%,其中52.2%的OLF发生于T9~12。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对993例因胸部症状(发热、咳嗽、咳痰等)行胸部CT检查,结果显示OLF总体标化患病率为63.9%,50~59岁年龄组患病率高达79.2%,患病节段在下胸椎较高, T10~11和 T11~12分别为44.0%和41.6%[2]。可见,国内OLF的患病率并不低,有必要对OLF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对近年来胸椎OLF的病理学、发病机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椎板切除手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并椎管狭窄

    作者:梁永宁;李坤

    目的 探讨整块全椎板切除或椎板分解切除手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合并胸椎管狭窄的效果.方法 分析2007年12月至2010年12月间随访资料完整16例胸椎黄韧带骨化合并胸椎管狭窄的患者.其中男性11例,女性5例,年龄38-75岁,平均56.5 岁,其中上胸段1人,中胸段3人,下胸段12人,病程2月-3年.通过CT或MRI检查均提示黄韧带骨化,且脊髓受压.手术均采用全椎板切除或椎板分解切除并行脊柱后外侧融合、钉棒系统固定.术后疗效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评分(JOA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16例患者均随访3-24个月,平均20个月.JOA评分由术前3-13分提高到术后13-29分,手术前后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术后神经恢复率20%-82%,平均65%,16例患者8例优,5例良,2例中,1例差,优良率81.3%.结论 全椎板整块切除或分解切除后外侧脊柱椎体融合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合并椎管狭窄疗效肯定.

  • 胸椎黄韧带骨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范东伟;陈仲强

    胸椎黄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ligamentum flavum,OLF)早由LeDoubl于1912年提出,1920年Polgar首次报告了OLF侧位X线表现.胸椎黄韧带是胸椎后方主要的稳定结构,正常情况下对胸脊髓起保护作用,发生骨化时可单独或合并其他病变压迫脊髓,导致胸椎管狭窄、脊髓功能障碍[1].而胸椎OLF的发病机制尚处于研究阶段,本文就胸椎OLF的发病机制予以综述.

  • 胸椎黄韧带骨化致足下垂

    作者:苏士乐;汤正学;冯惠民

    [病例] 男,42岁,农民.因左足下垂13年,右足下垂3年入院.左下肢X线摄片、CT扫描均未见异常.3年后以左腓总神经损伤在县医院先后行石膏外固定和跟腱延长、肌止点前移术.

  • 胸椎黄韧带骨化性椎管狭窄的MRI和CT对比研究

    作者:李炳华

    目的 对胸椎黄韧带骨化性椎管狭窄患者进行MIR和CT的对比研究.方法 择取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2例胸椎黄韧带骨化性椎管狭窄患者,其中男45例,女17例.对所有患者均采用1.0T超导磁共振机和CT全身扫描机,进行矢状T1和T2W1扫描,T1W1病变区或/和T2wl横轴扫描及相似层面的CT横断对照扫描.结果 62例胸椎黄韧带骨化性椎管狭窄患者中,有15例单椎间发生者,47例多椎间发生者.MR变现为黄韧带附着区T1W1和T2W1像增厚的异常低信号影,CT则全都显示为骨样密度不同程度的吸收.结论 表现胸椎黄韧带骨化和脊髓受压的情况,MR是优方法.而在诊断胸椎黄韧带骨化性椎管狭窄所合并的其他脊柱退行性变方面,CT明显要优于MRI.而使用MRI结合CT平扫的方法则是诊断胸椎黄韧带骨化性椎管狭窄的佳方法.

  • 胸椎黄韧带骨化的CT诊断分析

    作者:肖启栋;邵建文;徐广玲

    随着脊柱外科研究的不断深入和CT等影像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韧带组织结构异常造成的继发性椎管狭窄症的认识也逐渐加深.有关后纵韧带骨化,国内早有文献报道,但对黄韧带骨化所致的椎管狭窄症的报道还不是很多.笔者收集了我科自2002年3月至今经CT检查的胸椎黄韧带骨化患者共12例,现总结如下.

  • 胸椎黄韧带骨化首发尿道痛的病因分析

    作者:魏加国;赵金亮;唐佩福

    黄韧带骨化所导致的胸椎管狭窄,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然而以持续性的尿道痛为首发症状的黄韧带骨化所导致的胸椎管狭窄的病例国内尚未见报道.我院于1999-03收治了1例因黄韧带骨化导致胸椎管狭窄而首发尿道痛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 颈胸椎黄韧带骨化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郭宗杨;李勇;周炳华;徐锋;欧阳林辉;渠静峰;管军;朱宝平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的飞速发展,颈胸椎管内黄韧带骨化亦被发现.此病主要表现为脊髓压迫及/或脊神经受压症状.手术行椎板减压加骨化之黄韧带切除,若合并Arnold-Cliari氏畸形应行后颅凹减压及/或脊髓中央管-蛛网膜下腔分流术可达治愈.1989年~2001年共收治了10例颈胸椎黄韧带骨化引起脊髓及脊神经压迫,现报告如下.

  • 胸椎黄韧带骨化术后中远期疗效观察

    作者:程军;潘龙海;台新铂;杜志仙

    黄韧带肥厚骨化致胸椎管狭窄症临床较少见,术后中远期随访的报道很少.我院自1994年~ 1999年手术治疗该类病人8例,并进行2~7年随访,发现中远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 超声骨刀在治疗黄韧带骨化型胸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

    作者:潘显纬;张浩;王建喜;臧法智;施靓宇;陈华江

    目的 探讨超声骨刀在胸椎黄韧带骨化型胸椎管狭窄症手术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01-2015-06收治的因胸椎黄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ligamentum flavum,OLF)致胸椎管狭窄症接受手术患者52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超声骨刀组(A组)和高速磨钻组(B组),每组26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治疗效果,术中实时记录胸椎管后壁切除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有无硬膜囊损伤和脑脊液漏、有无脊髓和神经根损伤.结果A组出现脑脊液漏5例(19.2%),B组8例(30.8%),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x2=0.923,P=0.337);A组神经根损伤1例(3.8%),B组3例(11.5%),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x2=0.271,P=0.603).术后6个月随访时植骨均获得骨性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移位等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2、6个月和末次随访JOA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9.126,P=0.000),末次随访时总优良率为78.8%.A、B两组术前、术后2个月、6个月和末次随访JOA评分同时间点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单个节段胸椎管后壁切除时间分别为3.7±l.0(2~6)min和6.2±2.0(3.5~1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42,P=0.000);单个节段胸椎管后壁切除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07.2±33.0(65~195)ml和163.9±45.5(65~25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87,P=-0.000).结论 胸椎管后壁切除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疗效确切,应用超声骨刀可安全、有效地完成胸椎管狭窄症的减压手术操作.与高速磨钻相比,超声骨刀的应用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出血量,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

  •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伴发其他原因压迫的外科治疗现状

    作者:罗益滨;王新伟;袁文

    黄韧带骨化诊治是脊柱外科的难题之一,对该疾病的发生机制及手术方案没有统一的标准.胸椎黄韧带骨化伴发硬脊膜骨化、后纵韧带骨化、后凸畸形等其他原因压迫的外科治疗难度更大,并且常伴有脑脊液漏等并发症.针对该类疾病的治疗方法,目前主要以后路减压为主,同时还要考虑不同压迫的特征进行手术设计,并妥善处理并发症.随着手术技巧的不断积累及治疗理念的发展,TOLF合并其他原因压迫的诊治会取得更令人满意的结果.

  • 胸椎黄韧带骨化的诊断治疗和

    作者:王全平

    胸椎黄韧骨化常引起胸椎管狭窄症,狭窄呈节段性,往往是多节段,从而引起胸椎脊髓病或脊髓神经根病,严重者双下肢瘫痪.黄韧带骨化也可发生于颈椎和腰椎,但胸椎段多见严重.该病有明显的地域性,东亚发生率较高,尤其是日本,欧美很少发病.我国很多省有病例报道,但山西、陕西和内蒙古自治区发病较多.

  • 胸椎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

    作者:马君;林涛;吉喆;周许辉

    [目的]比较双侧开槽椎管扩大Arch钢板固定成形术与传统的后路全椎板切除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OL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月于本院诊断为OLF并手术的患者54例,其中25例接受椎管成形术,29例接受椎板切除术.采用SF-36生活质量评分、下肢-躯干-膀胱JOA评分评定临床效果,并行CT和MRI影像测量.[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管成形组均未发生硬膜损伤,而椎板切除组中有5例患者发生了术中硬脊膜撕裂以及术后脑脊液漏.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SF-36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间SF-36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末次随访时椎管成形组明显优于椎板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管成形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率为88% (22/25),椎板切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率为86% (25/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评估显示两种术式均可以达到显著的减压效果,且两种手术方式在存在与不存在硬脊膜粘连、骨化的患者均可以达到相同的减压效果(P>0.05).[结论]胸椎椎管扩大成形术与传统椎板切除术均可有效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但胸椎椎管扩大成形术可以减少硬脊膜撕裂、脑脊液漏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层揭薄化法减压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并存脊髓病的护理

    作者:李丽

    目的 探讨层揭薄化法减压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并存脊髓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41例患者行层揭薄化法减压治疗,做好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双下肢感觉运动变化、切口引流情况,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脑脊液漏等并发症,给予康复训练指导.结果 本组40例患者术后症状立即缓解,仅有1例并发脑脊液漏.结论 层揭薄化法减压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并存脊髓病的有效手段,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保证手术成功.

  • 胸椎黄韧带骨化的治疗与康复

    作者:郭韬;张惠民;郭非

    胸椎黄韧带骨化是一种较少见的疾病。我们经手术及病理证实胸椎黄韧带骨化16例,并就其病因、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情况  男7例,女9例。年龄30~64岁,平均46岁。病程半年至5年,平均27个月。7例有不同程度的腰背部外伤史,13例为长期从事体力劳动者。1.2 临床表现  多起病隐匿,病情发展缓慢。常见就诊原因为:下肢无力、行走困难(13例),下肢憋胀麻木(9例),腰背部束带感(3例),二便障碍(1例)。以腰背部外伤后截瘫就诊3例。神经系统主要体征为:下肢肌张力增高(11例),肌力减弱(13例),Babinski征阳性(8例),相应脊髓平面以下感觉减退(9例)。

  •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王俊丰;贾长青;韩长旭;刘振宁

    目的 总结胸椎黄韧带骨化症(TOLF)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 及疗效,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经过手术治疗的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行后路半关节突全椎板切除减压术,7例行后路半关节突全椎板切除加前路经胸腔侧前方椎管减压椎间盘切除及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结果 37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78个月,平均38个月,疗效参照Epstein标准,优21例、良10例、改善5例、差1例.优良率83.78%.结论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一旦确诊,尽快手术治疗是唯一选择,手术可获得满意的疗效,手术疗效与脊髓损伤程度和病程长短有关.

  • 胸椎黄韧带骨化胸椎管狭窄症围手术期脊髓供血因素对临床疗效的体会

    作者:郭春;杨建义

    1病例分析患者,男,58岁,因反复四肢麻木、无力,颈肩痛、胸背痛10余年,伴胸腰部束带感,双下肢抽痛、无力,行走困难1年,再发加重1个月入院.入院前多次在院内外住院保守治疗,疗效不佳.

  • 下胸椎关节突关节角方向与胸椎黄韧带骨化临床关系研究

    作者:杨永迁;刘展亮

    目的:探讨下胸椎关节突关节角方向和胸椎黄韧带骨化的临床相关性,以便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选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胸椎黄韧带骨化患者47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来院接受正常体检的健康志愿者47例为对照组,均予以胸腰椎段影像学检查,对比两组的检查结果并分析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胸椎T8/9、T9/10、TI0/11、T11/12节段病变侧的关节突关节角分别为(11.09±1.98)°、(11.59±2.65)o、(11.07±3.65)o、(6.05±14.37)o,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各节段的左右侧关节突关节角差异均较对照组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胸椎黄韧带骨化作为因变量,构建多因素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高龄、关节突关节角不对称、关节角接近冠状位均是其相关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突关节角不对称、关节角接近冠状位均是导致胸椎黄韧带骨化的危险因素,且高龄也可能增大患病风险,临床上需对此引起充分重视,及早纠正下胸椎关节突畸形,降低胸椎黄韧带骨化的发病风险.

  • 胸椎黄韧带骨化患者伴腰椎管狭窄行椎板切除术的预后

    作者:刘克骏;米明珊;白海明;麻承德;伍真

    单节胸椎黄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ligamentum flavum, OLF)几乎仅见于亚洲,尤其是日本.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其发病也值得关注[1]. 胸椎OLF是一种进展缓慢的疾病,通常发展至产生严重脊髓压迫时才被患者发现[2].近年来, 有报道指出术前症状持续时间越长, 对胸椎OLF的手术预后越不利, 说明对病理损伤较轻的患者进行及早诊断, 并根据完整评估后给予妥善处理,有助于改善胸椎OLF患者的预后结果.需要指出的是,胸椎OLF经常伴随其他脊髓疾病, 例如腰椎管狭窄(lumbar spinal stenosis, LSS),导致胸椎OLF诊断时间延长、治疗效果欠佳[ 3 ].然而, LSS 和胸椎OLF共患对临床上的影响仍然未知. 因此, 在本次研究中, 选取在本院治疗的OLF患者的资料, 比较了单纯胸椎 OLF 患者以及OLF患者伴LSS情况下实施椎板切除术后的预后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以期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研究依据.

  • 后路椎板减压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章亚敏;周立叶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thoracic ligamentum flavum ,OTLF)是导致胸椎管狭窄的重要原因之一[1-2],其发病原因及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临床症状无特征性,MRI结合CT 或CTM 是诊断OTLF的常用方法,手术减压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3]。对胸椎管实施减压术比腰椎颈椎的危险性大,发生并发症的机会多。我院2003年2月~2011年5月共收治37例OTLF病例,均实施了手术治疗,经过精心护理,效果较好。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2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