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放大色素内镜在胃黏膜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袁海锋;唐少波;黄适;奚锦要

    目的:探讨放大色素内镜在胃黏膜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电子放大内镜,结合美蓝染色,对180例患者的胃黏膜糜烂灶进行细微结构形态学观察,将胃黏膜小凹的形态分为:A型(圆点状)、B型(短小棒状)、C型(稀疏而粗大的线状)、D型(斑块状)、E型(绒毛状)和F型(小凹结构模糊不清、消失或伴异常增生毛细血管)6型,并与观察部位活检所得的病理组织学改变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B型胃小凹主要见于正常胃黏膜,而C,D,E和F型分别见于活动性、萎缩性炎症和肠上皮化生及轻、重度异型增生的胃黏膜.E型黏膜约81.8%(99/121)为肠上皮化生.F型黏膜常提示病灶已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型增生86.3%(69/80),F型黏膜伴异常增生毛细血管,89.9%出现异型增生.结论:放大色素内镜能准确识别胃小凹的形态,尤其是准确识别E和F型,有助于对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等胃黏膜癌前病变的镜下诊断.

  • 放大色素内镜诊断早期胃癌及其癌前病变

    作者:陈磊;房殿春;李向红;彭贵勇;杨仕明;郭德玉

    目的研究放大色素内镜下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和早期胃癌的小凹形态特点.方法利用Olympus GIF Q-240Z型电子放大内镜结合亚甲蓝染色对594例胃病患者的胃黏膜小凹进行观察,以黏膜红白色相间明显,白色区增多,白色区内小凹结构紊乱、消失为标准对黏膜萎缩进行内镜诊断,并在放大观察区域取活检送病理检查,与放大内镜下小凹形态进行对照.结果放大色素内镜对萎缩性胃炎诊断的敏感度为74.6%,特异度为90.4%,准确率为84.1%;轻度萎缩的黏膜白色区中心小凹稀疏、减少,周边的小凹无明显异常,萎缩较严重的区域小凹大面积消失,形成瘢痕样改变,周边小凹延长、迂曲明显;肠上皮化生黏膜亚甲蓝染色为淡染,小凹形态主要表现为绒毛状、斑块状和粗条纹状,其中绒毛状为具有特征性的表现;不典型增生与早期胃癌都为亚甲蓝深染,小凹大小不等,形状不一,排列紊乱.结论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和早期胃癌的小凹形态各有其特点,使用放大色素内镜有助于对病灶性质的判断和指导活检.

  • 放大色素内镜下非糜烂性反流病细微结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梁健;袁海锋;唐少波;邓鑫;吴发胜

    [目的] 探讨放大色素内镜下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食管黏膜细微结构特征及其在临床诊断上的意义.[方法] 根据症状学及内镜检查结果,对25 例反流性食管炎(RE)、35 例NERD及15 例健康对照者进行24 h食管pH监测、放大色素内镜观察及食管黏膜病理组织学检查,对比分析3 组间在食管黏膜细微形态学上的差异.[结果] NERD组中,28.6%食管下段黏膜水肿、血管网模糊;齿状线形态呈三角型、锐齿型、破碎型、舌型分别为42.9%、28.6%、14.3%、11.4%;卢戈氏液染色后80.0%齿状线模糊、中断,34.3%齿状线上伴斑片样淡染粗糙;齿状线下方黏膜粗糙不平呈绒毛状、斑块状、粗大分枝状分别为12.0%、48.6%、34.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放大色素内镜下可准确识别食管黏膜细微结构的改变.齿状线形态呈三角型及锐齿型,齿状线模糊、中断,伴斑片样粗糙,齿状线下方黏膜粗糙不平呈斑块状及粗大分枝状,有助于NERD的内镜下诊断.

  • 结肠癌患者直肠异型隐窝灶中脂肪酸合成酶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张伟;钱建忠;李世兰;王芳军;刘鹏飞;徐娟

    背景:异型隐窝灶(ACF)是结直肠上皮性肿瘤早期的形态学改变,可经腺瘤进展至结直肠癌.脂肪酸合成酶(FAS)在多数人恶性肿瘤组织中呈高表达.目的:检测结肠癌患者直肠ACF中的FAS表达情况,探讨ACF中FAS表达异常在结直肠癌形成中的意义.方法:30例确诊的散发性结肠癌患者纳入研究.以0.2%亚甲蓝溶液行直肠黏膜染色,通过放大结肠镜寻找、识别ACF,选取隐窝数目超过30个的较大的ACF为研究对象.以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直肠ACF以及配对结肠癌组织和正常结肠组织中的FAS表达.结果:30例结肠癌患者共确定116个目标ACF,不伴异型增生91个,伴异型增生25个.结肠癌组织中的FAS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ACF和正常结肠组织(76.7%对32.8%和10.0%,P<0.05),ACF与正常结肠组织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异型增生的ACF FAS阳性表达率与不伴异型增生者无明显差异(36.0%对31.9%,P>0.05).结论:FAS在结直肠癌腺瘤-癌发生序列的早期即已出现表达异常,在结直肠癌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以FAS抑制剂抑制ACF进展可能成为结直肠癌化学预防的手段之一.

  • 放大色素内镜在诊断结直肠癌前病变中的作用

    作者:项平

    结直肠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为提高结直肠癌的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有效率,对其癌前先兆(premalignant precursors)者进行筛查是十分必要的[1].结直肠癌癌前先兆分为癌前疾病(premalignant conditions)和癌前病变(premalignant lesions).癌前疾病是一个临床概念,指患此类疾病时的癌变概率增加,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炎症性肠病等.癌前病变是一个病理概念,指结直肠癌发生前的组织学变化,如异型增生(dysplasia).癌前病变多存在于癌前疾病中,本身可长期保持相对稳定,但亦可逐步积累,终发展成恶性肿瘤.因此,认识癌前疾病,积极发现和治疗癌前病变,可阻断癌变进程,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

  • 放大色素内镜在结直肠肿瘤内镜黏膜切除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李晓波;陈慧敏;高云杰;沈镭;薛寒冰;赵韫嘉;陈晓宇;戈之铮

    目的 评估内镜黏膜切除术(EMR)结合放大色素内镜诊治结直肠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结肠镜检查患者中符合EMR指征的无蒂型或平坦、凹陷型病灶.观察病灶形态学与EMR术后组织学结果 的相关性,评估放大色素内镜判断病灶浸润深度的准确性.结果 81例患者经EMR切除病灶90个(无蒂型25个,平坦、凹陷型65个).组织学显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D)58个,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D)20个,腺癌12个.其中HGD和癌变病灶直径大于LGD病灶[(1.4±0.5)cm和(1.6±0.5)cm比(1.05:0.4)cm],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坦、凹陷型病灶较无蒂型病灶更易出现HGD或癌,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41.5%(27/65)比20.0%(5/25),P=0.084].病灶表面有凹陷者出现HGD或癌的比例显著高于无凹陷者[51.0%(25/49)比17.1%(7/41),P<0.01)].放大色素内镜判断病灶浸润深度的准确性为97.8%(88/90).完整的组织学切除占所有病灶的95.6%(86/90).结论 凹陷型和平坦型伴中央凹陷的结直肠病变的恶性倾向高.应用放大色素内镜能准确判断病灶浸润深度,从而使EMR治疗更安全有效.

  • 放大色素内镜在消化道疾病诊断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妙研;蔡建庭

    放大色素内镜技术(magnifying chromoendoscopy,MCE)是将具有放大功能的内镜和黏膜染色相结合的一种检查方法.随着内镜的普及及其检查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各种新型内镜器械的开发进步,MCE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发现微小病变,区别良恶性肿瘤,鉴别黏膜和黏膜下病变,了解黏膜有无萎缩及程度,指导黏膜活检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意义,进一步提高了内镜对疾病的诊断水平.

  • 胃小凹形态及微血管变化联合PCNA、p53检测在胃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张静洁;孟宪梅;党彤;周怡;王晶;田旭阳

    目的 探讨胃小凹形态及微血管变化联合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53检测在胃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因上腹不适、腹痛、腹胀、反酸等症状就诊的95例患者,均行放大色素内镜检查,观察并记录胃小凹的形态及微血管的变化,在小凹形态明显处取材活检,送病理检查,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送检胃黏膜组织中的p53及PCNA.结果 在放大色素内镜下观察并取材共248处.胃小凹A型9处,B型38处,C型42处,D型67处,E型62处,F型30处.微血管分型R型92处,Ⅰ型123处,D型33处.肠上皮化生的典型表现为E型小凹+Ⅰ型微血管改变,不典型增生的典型表现为F型小凹+D型微血管改变.E、F型小凹胃黏膜组织中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0%、86.7%,高于A、B、C、D型小凹的22.2%、34.2%、50.0%、58.2%,P均<0.05.E、F型小凹胃黏膜组织中PC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1%、93.3%,高于A、B、C、D型小凹的33.3%、39.7%、61.9%、67.2%,P均<0.05.结论 放大色素内镜下如观察到胃小凹形态及微血管改变,同时有PCNA、p53高表达,高度提示早期胃癌存在.

  • 放大色素内镜在大肠肿瘤病灶形态与性质评价中的应用

    作者:祁代华;韩文良;李小环;姜红建;赵春玲;申飞飞;段莎莎;于威

    目的:探讨放大色素内镜在大肠肿瘤病灶形态与性质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2例接受内镜下粘膜切除术的大肠肿瘤患者运用放大色素内镜,将凹陷肿瘤病灶分为1型凹陷和2型凹陷,同时按照内镜下粘膜切除术之后的病理检查结果,判断大肠肿瘤病灶的形态与性质。结果本组患者病灶发生表面凹陷40例,其中1型凹陷病灶25例,2型凹陷病灶15例。2型凹陷病灶轻度增生发生率显著低于1型凹陷病灶,腺癌发生率显著高于1型凹陷病灶(P<0.01);2型凹陷病灶与1型凹陷病灶粘膜切除术浸润深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在大肠肿瘤病灶形态与性质的评价中,放大色素内镜可依据大肠肿瘤表面的凹陷程度来判断病灶的浸润深度和性质,为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提供了重要的诊断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放大色素内镜下90例胃黏膜癌前病变形态学分析

    作者:袁海锋;唐少波;奚锦要

    目的 探讨放大色素内镜下胃黏膜癌前病变胃小凹及微血管的形态学特征.方法 应用Fujinon EG-590ZW型电子放大内镜,结合美蓝染色,对90例胃黏膜癌前病变患者进行胃黏膜细微结构形态学观察,将病灶黏膜小凹形态分为:A型(圆点状)、B型(短小棒状)、C型(稀疏而粗大的线状)、D型(斑块状)、E型(绒毛状)、F型(小凹结构模糊不清、消失)6型.并将其微血管形态分为R型(规则)、I型(不规则)及V型(管径粗乱).结果 90例患者中,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黏膜胃小凹形态主要分别表现为E型(90.3%)和F型(91.0%);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胃黏膜微血管则主要分别表现为I型(91.3%)及V型(71.8%).根据胃黏膜小凹形态及微血管特征,放大色素内镜下对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的镜下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0.8%及88.0%.结论 在放大色素内镜下胃黏膜癌前病变的细微形态学特征主要为E、F型胃小凹及I、V型微血管的形成,对这一特征的识别,有助于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等胃黏膜癌前病变的镜下诊断.

  • 大肠腺管开口形态鉴别诊断的研究

    作者:黄启阳;李明阳;杨云生

    目的 大肠腺管开口形态(pit pattern)的工藤分类是公认的放大色素内镜诊断标准.pit pat-tem诊断正确与否将影响对内镜所见病变的诊断及处置,本文目的 是对其鉴别诊断能力进行评价.方法 对一组放大色素内镜图像的pit pattern按工藤分类进行诊断,并根据pit pattern预测其临床诊断为非肿瘤或肿瘤性病变,以Kappa分析计算pit pattern诊断及预测临床诊断的观察者间差异.结果 根据pitpattern预测临床诊断非肿瘤和肿瘤性病变的诊断一致百分率分别为80.8%和92.1%.观察者间一致性(kappa平均值=0.733)显著高于pit pattern诊断本身的一致性(P=0.015).由于Ⅱ型和ⅢL型之间的鉴别诊断差异所导致的诊断差异占全部预测临床诊断差异的72.2%.结论 根据pit pattern作出非肿瘤或肿瘤性病变的预测临床诊断时,观察者间一致性显著提高.但有一部分肿瘤性病变会被误诊为非肿瘤病变,因此在放大色素内镜检查时需注意鉴别诊断,特别是Ⅱ型与ⅢL型的鉴别,并应与其他检查手段相配合以明确临床诊断.

  • 不同染色放大内镜方法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临床价值的前瞻性评估

    作者:陈巍峰;李全林;周平红;徐美东;张轶群;钟芸诗;马丽黎;秦文政;胡健卫;蔡明琰;姚礼庆

    目的 前瞻性评价不同染色放大内镜方法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0年3月至2011年10月期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胃镜检查且年龄超过40岁的病例中,有699例发现胃黏膜可疑病灶,根据随机号将其分入肾上腺素染色放大组(240例)、靛胭脂染色放大组(246例)和靛胭脂冰醋酸混合液染色放大组(213例).详细记录不同染色方法下病灶胃小区腺体开口形态和毛细血管网络情况等,作出镜下诊断.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不同染色放大方法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采用McNemar配对卡方检验,比较3种染色方法镜下诊断与普通白光、单独放大、窄带成像(NBI)放大镜下诊断的一致性.结果 病理活检结果显示,699例病例中炎性病变415例,肠化生190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7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早期胃癌77例.肾上腺素染色放大、靛胭脂染色放大和靛胭脂冰醋酸混合液染色放大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一致的病例分别占77.1%(185/240)、80.5%(198/246)和81.2%(173/213),Kappa值分别为0.579、0.502和0.667(均P<0.01).对于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早期胃癌的筛查,3种染色方法镜下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84.0%、83.3%和92.9%,特异度分别为98.6%、97.3%和98.4%.3种染色方法均可显著提高普通白光对癌前病变镜下诊断的准确率(均P<0.01);靛胭脂染色和靛胭脂冰醋酸混合液染色还可显著提高单独放大对病变诊断的准确率(均P<0.05);但与NBI放大相比,3种染色方法镜下诊断的准确率均无明显优势(均P>0.05).结论 NBI放大和3种染色放大方法均可显著提高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镜下诊断的准确性.

  • 幽门螺杆菌与蛋白激酶C在胃癌及癌前病变基因突变中的作用

    作者:王政书;胥传海

    目的:探究幽门螺杆菌(Hp)与蛋白激酶C(PKC)在胃癌及其癌前病变基因突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盐城市盐都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50例胃镜疑诊早期胃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KC ,采用病理染色法与快速尿素酶检测 Hp感染,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突变型p53基因表达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结果150例胃镜疑诊早期胃癌患者中,发生Hp感染患者115例(76.67%);PCNA增殖水平主要为(41.82±25.73)%。150例胃镜疑诊早期胃癌患者中,有3例患者在处理的过程中发生脱片现在难以判断结果,其余147例胃癌患者中阳性染色92例(62.59%)。结论从慢性胃炎发展为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一直到胃癌的发展过程中,一般存在PKC表达水平升高、突变型p53基因表达及PCNA高表达异常增强。p53蛋白可以当作早期监测肠化生等高危人群或者胃癌发生的指标。

  • 不同亚型胃黏膜肠化生组织在美蓝放大内镜下的黏膜微细结构特点

    作者:王邦茂;赵晓志

    目的 探讨美蓝色素内镜联合放大内镜对胃黏膜肠化生的诊断价值和不同亚型肠化生的黏膜微细结构特点.方法 随机序贯选择拟行上消化道内窥镜检查的66例门诊患者和18例肠化生复查患者,常规内镜检查后在胃角、胃窦区域行内镜下0.5%美蓝溶液染色,对染色区域进行放大内镜观察并取检,所取标本进行HE、AB/PAS和HID/AB染色.结果 美蓝染色内镜对诊断肠化生具有较高的灵敏性(86.7%)和特异性(79.5%),放大内镜下美蓝染色阳性的肠化生黏膜形态可分为四类:A型,不规则斑点型;B型,网格型;C型,椭圆型; D型,圆点型.结肠型化生的黏膜表面微细结构以不规则斑点型(32.6%)和网格型(39.5%)为主,而小肠型化生则以椭圆型(25.0%)和圆点型(43.8%)为主.结论 联合应用美蓝色素内镜和放大内镜可显著提高肠化生的检出率,并可根据化生黏膜上皮的形态学改变对肠化生的亚型进行镜下分类,对不同亚型肠化生组织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