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双侧睾丸微小结石症合并左肾静脉胡桃夹综合症1例的超声表现

    作者:郑瑜;陈定章;周晓东;王磊

    患者男,14岁.因发作性左下腹疼痛伴肉眼血尿1年来诊.实验室检查:尿蛋白(-~+)、红细胞(1~2/HP).尿蛋白直立试验(+).肝肾功能检查未见异常.超声表现:双侧睾丸位置、大小正常,内可见弥散分布的强回声光点,无声影,大小约1~2 mm.

  • 扩大迷路进路摘除合并慢性中耳炎的大型听神经瘤-附2例报告

    作者:马超武;吴皓;吕春雷;张速勤;周水淼;李兆基;朱明

    经扩大迷路进路摘除大型听神经瘤具有创伤小,术后面神经功能保存率高,并发症少的优点.但对听神经瘤合并同侧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者,一直被视为经迷路进路的禁忌证;我们采用二期手术方法,对合并同侧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者进行了扩大迷路进路大型听神经瘤切除,取得了满意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男性,72岁.主诉:左侧经枕下进路行听神经瘤摘除术后7年,左耳流脓伴听力下降、耳鸣6年,行走不稳,呃逆6个月.于2000年3月9日以左侧听神经瘤,左侧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入院.查体:左侧外耳道有稀薄脓性分泌物,鼓膜大穿孔,中耳腔有肉芽,轻度复视,视乳头轻度水肿,同侧面部麻木,轻度面瘫(面肌功能3级),闭目直立试验向患侧倾倒.纯音测听示左耳重度感音神经性聋.MRI示左桥小脑角占位病变,大小约4.0cm×3.6cm,考虑听神经瘤复发.CT示左侧乳突为硬化型,鼓窦扩大,有肉芽,乙状窦前置.术后病理证实为听神经瘤.

  • 儿童自立调节障碍的诊断

    作者:邓丽萍

    直立性调节障碍是中小学生中较常见的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综合症,是由小儿植物神经功能不稳定所引起的,是儿科常见病之一,女性较男性发病率高.临床主要表现为晨起或直立后头晕、恶心、心慌、胸闷等一组综合症.临床易误诊为心肌炎、低血糖、癫痫等症,属自限性非器质疾病,根据本症临床特点进一步做直立试验,即可明确诊断,而直立试验阳性率达88%,是一种简便易行有效的检查方法.

  • 140例以晕厥为首发症状患儿脑电图与24h动态心电图和直立试验结果分析

    作者:门丽娜;徐明国;高晓杰;姜大明;廖建湘

    目的:研究脑电图、24h动态心电图和直立试验在以晕厥为首发症状患儿诊断方面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13年3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就诊的以晕厥为首发症状14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进行脑电图检查、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和直立试验。结果所有患儿中7例患儿脑电图结果显著异常,试验均为阴性,随访后诊断为癫痫,占5.0%;32例患儿脑电图结果为界限,占22.9%,随访过程中脑电图无显著变化,其中6例直立试验为阳性;101例患儿脑电图结果正常,占72.1%,其中22例直立试验阳性。140例晕厥患儿直立试验出现阳性结果的为28例,占20.0%。所有患儿24h动态心电图结果发现2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占1.4%,未发现窦性停搏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儿;此2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患儿未发现脑电图异常且直立试验阴性。在140例晕厥病例中未出现脑电图异常且直立试验阳性的患儿。结论以晕厥为首发症状的患儿进行脑电图、24h动态心电图和直立试验联合检查对初步筛选诊断有重要意义。

  • 麻疹并发急性小脑共济失调一例

    作者:闵彩琴

    患儿男,8岁 ,因发烧5 d,全身出疹2 d,肢体及双眼球震颤1 d入院.患儿住院前无任何诱因发烧,体温38.5℃左右,伴咳嗽、眼红、畏光、流泪等,病第3日在耳后发际出现红色斑丘疹且皮诊逐渐增多,蔓延全身,病后第4日下午出现肢体及双眼球不自主震颤.起病前其妹妹患麻疹,患儿与之接触密切.体格检查:体温39.5℃脉搏138次血压90/60 mmHg,神志清,能正确对答;面、颈、躯干、四肢可见红色斑丘疹,形态大小不一,融合成片,疹间正常皮肤压之褪色,手足心见疹.咽红,颊黏膜可见麻疹黏膜斑,两眼球均有频繁自发性粗大水平震颤,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存在;头、躯干、四肢均有明显震颤,静止时震颤减轻,活动时加剧,无法平稳持筷、拿碗进食、饮水,扶持站立时步伐不稳.颈软,心、肺、腹均未见异常,四肢肌张力不高,膝反射稍活跃.克氏、布氏征(-),无病理反射,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闭目直立试验、直线走试验、手轮替试验及双侧拇指与其他各指的试验均为阳性.实验室检查:白细胞8.2×109/L、中性粒细胞 0.65、淋巴细胞0.35、血红蛋白120 g/L、血淀粉酶为126单位(CNPG3法),脑脊液检查:压力不高,外观无色透明,白细胞<10×106/L,蛋白定性试验阴性,糖2.78 mmol/L,氯化物118 mmol/L.

  • 直立调节障碍30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丽红;刘秀兰;杜军保

    本文对30例确诊为直立调节障碍的病儿进行临床分析.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5~13岁,平均年龄11.1岁,临床表现有胸闷者18例,头晕者12例,头痛者10例,临床无阳性体征,直立试验均为阳性,除外病毒性心肌炎、低血糖症、癫痫等器质性疾患明确诊断后,给予植物神经功能锻炼及口服谷维素治疗,随访4年,50%患儿症状完全消失,26.7%患儿症状减轻,23.3%患儿症状无变化.结论:直立调节障碍是小儿常见病,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 直立试验对儿童直立调节障碍的诊断价值

    作者:贾凤英;张莉莉

    目的:为探讨直立试验对不明原因胸闷、头晕、晕厥患儿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直立试验对115例不明原因胸闷、头晕、昏厥患儿进行诊断研究.结果:直立试验阳性率66%,经植物神经调节剂治疗转阴率59.8%.结论:直立试验可较好地、客观地对儿童直立调节障碍进行诊断.

    关键词: 直立试验 晕厥 诊断
  • 直立调节障碍346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广方;齐桂芝;王芝芳;郝颀;刘书静;董秀霞

    直立调节障碍是小儿常见的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综合征,发病率约为10%-15%,至今仍未被儿科医师所重视,不少医院尚未开展直立试验,无法诊断此病.现将1995年3月-1997年2月诊断并经冷水局部浸浴及运动治疗的346例分析如下.

  • 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超声诊断分析

    作者:陆敏莉

    目的 旨在探讨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胡桃夹现象)的超声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32例患者采取平卧位、左侧卧位时于肠系膜上动脉(SMA)和腹主动脉(AO)夹角处测量左肾静脉内径、腹主动脉左侧左肾静脉扩张部位近端内径.直立试验后,重复测量上述指标,并对其诊断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左肾静脉扩张部位近端内径/受压狭窄部位内径>4作为超声诊断标准.结论 超声诊断左肾静脉受压狭窄,具有检查方法简单、无创、安全、可复性强、准确性高、并可作动态观察,可作为诊断该病的首选方法.

  • 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变异型复发1例

    作者:江宗华

    患者,男,20岁,因四肢麻木、乏力、眩晕、站立不稳9天,于1998年6月9日住院.1周前因发热咳嗽,后出现双下肢乏力,由下肢向上肢发展,2天后出现眩晕,视物旋转,行走不稳,双手不能持物,伴恶心呕吐,多汗,小便困难,既往于1997年5月及1998年2月各有类似上述症状发作一次.体检:体温37.2℃,神清,语言不清,无眼睑下垂,眼球各方向活动好,双眼水平震颤Ⅱ°,双上肢肌力Ⅳ级,双下肢肌力Ⅲ级,四肢肌张力减低,闭目直立试验(+),双侧指鼻试验不准,跟膝胫试验不稳,两肘、膝关节以下触、痛觉明显减退,四肢腱反射消失,病理性反射(一),腰穿压力正常,蛋白0.7g/L,细胞数正常,肌电图示:广泛周围神经性损害.诊断为:格林-巴利综合征(变异型),用地塞米松20mg静滴,每日一次,用7天后,改用口服强的松30mg,每天一次及维生素B族,神经营养药等治疗,20天后基本痊愈出院.

  • 老年高血压患者直立试验时脉压变化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春强;赵云慧;刘相星

    目的 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PP)变化与心血管危险的相互关系.方法 选择19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记录影响预后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并按SCORE系统进行评价、确定靶器官损害及伴随的临床情况,根据主动直立试验(AOT)时脉压变化(增大、不变、降低)分为三组,观察AOT时与PP相关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临床特性,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PP变化与收缩压(SBP)变化呈正相关(r=0.78,P<0.01);与舒张压(DBP)和心率变化无相关性(r=-0.09,P=0.24;r=-0.14,P=0.054);AOT时脉压增高组较脉压下降组吸烟、主动脉僵硬度增加更多见,比脉压无变化组更多的陈旧性心肌梗死;脉压降低组缺血性脑血管病更多见;脉压增高组SCORE评分高,显著高于脉压下降组.结论 PP、 SBP同时增大可作为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增加的指标,脑血管损伤主要与SBP下降引起的PP降低相关,直立试验时脉压变化具有预后意义.

  • 儿童连续动脉血压监测直立试验1例

    作者:刘平;王瑜丽;王若凡

    直立试验是儿童直立不耐受鉴别诊断过程中重要的辅助检查,通过对平卧及直立10 min内的生理参数的观察,对诊断儿童直立性低血压或体位性心动过速有重要意义[4].本院儿科于2010年7月对1例患儿进行了儿童连续动脉血压监测直立试验.现报告如下.

  • 孩子常头晕家长莫着急

    作者:杨堤林

    一天,一位40岁模样的男子急匆匆地闯进我的诊室,后面跟着一位8岁左右机灵可爱的小男孩,他指着孩子急切地对我说:"医生,请你给我孩子看看,他又头晕了……"听明来意,又经仔细询问才知道,这孩子经常头晕已有1年余,时好时坏,大多晨起和午睡起床时发生,头晕厉害时伴有恶心;平时容易疲乏,动一动就心慌;乘车也经常发生晕车,不爱玩转椅,冬天怕去澡堂洗澡.但这些情况并没有影响学习.我为孩子作了常规体检,没发现异常.此时我心中已有底了,于是开了一张"心电图直立试验"检查单.半小时以后,报告结果显示:直立试验阳性.我对他们说:"诊断已明确,孩子患有典型的‘直立性调节障碍'……"这位家长听了有些紧张,忙问:"什么是直立性调节障碍,对孩子身体健康有何危害呢?"我作了一番解释.

  • 直立后血压改变后对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患儿长期治疗效果的影响

    作者:冉建瑜;李仲霞;梁飞雁;李小敏

    目的 探讨直立后血压改变后对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患儿长期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 40 例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患儿,按照患儿直立后血压变化数值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 20 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药物治疗.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儿的收缩压变量、舒张压变变量、POTS症状评分和无症状患儿比例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的收缩压变量为0(-5,0)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9(5,10)mmHg(P﹤0.01);治疗组的舒张压变量为0(0,6)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11(9,15)mmHg(P﹤0.01);治疗组的症状评分为(1.2±0.8)分与对照组的(4.6±0.9)分相比差异明显(P﹤0.01);治疗组治疗结束后无症状患儿比例为 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60% (P﹤0.05).结论 直立后血压改变对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患儿长期治疗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直立试验的临床应用

    作者:郭芳;胡雁;李冰

    临床上头晕患儿比较多见,其直立后主要的表现是心率加快和脉压差缩小,严重者会出现晕厥,在排除了器质性病变后,直立试验作为一种反映心血管代偿功能的检测手段,能够真实反映患儿的自主神经功能状态,进而评价患儿有无直立调节障碍.为此,我们总结了近2年来门诊73例头晕患儿的直立试验资料,以探讨直立试验在诊断患儿直立调节障碍的临床应用价值.

  • 直立试验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价值

    作者:韦凡平

    血管迷走性晕厥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晕厥类型,倾斜试验是确诊这种疾病的主要方法[1].但大多数血管迷走性晕厥发生于直立时,我们用直立试验检测了20例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以探讨用这种简单方法替代倾斜试验来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 晕厥 诊断 直立试验
  • 儿童直立调节障碍分型对临床治疗的价值

    作者:贾凤英;张莉莉;若敏;古力米拉;李艳霞;韩宜均;张春霞;若敏;韩宜均

    目的:根据236例患儿的不同临床分型进行选择性药物治疗,并探讨依据临床分型进行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02/2013-02于本院就诊并被诊断为直立调节障碍的236例患儿,所有患儿均给予基础治疗,并根据直立试验和经颅多普勒检查进行临床分型,根据不同分型给予不同辅助药物,比较患儿症状的消失率.结果:根据颅多普勒超声检查进行临床分型,血管痉挛型的患儿为95人,占40.3%,治疗后症状消失率为84.2%;血管无改变型的患儿为141人,占59.7%,治疗后症状消失率为61.0%,治疗效果明显低于加用西比灵(盐酸氟桂利嗪)和/或尼莫地平片的患儿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立调节障碍的颅多普勒检查分型可以使医生对患儿进行个体化治疗,既避免药物的滥用也确保了治疗效果,分型确实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