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髋骨关节结核的CT表现

    作者:贺伟;徐金萍;周新华

    目的 探讨髋骨关节结核的CT表现.方法 收集确诊的髋骨关节结核的患者41例,分析其CT表现并比较儿童和成人的影像差别.结果 髋骨关节结核的主要CT表现为骨质破坏(90.3%),患侧臀肌及下肢肌肉萎缩(87.7%),软组织肿胀及脓肿(75.6%),关节间隙增宽或狭窄(73.1%),关节腔积液(63.5%),关节周围骨质疏松(46.3%).儿童出现关节腔积液的比例明显高于成人.结论 CT对髋关节结核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 肺结核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CT表现特征分析

    作者:过丽芳;贺伟;王仁贵;李成海;周新华;吕岩;周震;王东坡;赵春生;邱万成

    目的 探讨肺结核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CT表现特征,并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112例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菌学,以及临床确诊的肺结核并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CT表现特征,根据并发真菌感染的种类将患者分为曲霉菌组(61例)、念珠菌组(48例)、隐球菌组(3例),总结比较组间CT表现特征.结果 肺结核并发常见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曲霉菌组54.4%(61/112)、念珠菌组42.9%(48/112)、隐球菌组2.7%(3/112).其中曲霉菌组与念珠菌组比较,各项临床症状(咳嗽、咯痰、发热、咯血丝痰、胸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肺结核并发真菌感染的CT表现常见斑片影96例(85.7%)、结节影95例(84.8%)、空洞影93例(83.0%)、树芽征改变74例(66.1%)、磨玻璃样密度影60例(53.6%).念珠菌组与曲霉菌组肺部感染病灶累及肺叶较广,且曲霉菌组累及3个肺叶以上者(98.0%,47/48)明显多于念珠菌组(80.3%,49/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1,P=0.005).曲霉菌组在斑片影(93.4%,57/61)、空洞影(93.4%,57/61)、磨玻璃样密度影(63.9%,39/61)表现上较念珠菌组(77.1%,37/48;72.9%,35/48;39.6%,19/48)多见,而念珠菌组以树芽征(79.2%,38/48)、段性或大叶性实变影(39.6%,19/48)较曲霉菌组(59.0%,36/61;3.3%,2/61)多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06,P=0.014;χ2=8.60,P=0.003;χ2=6.40,P=0.011;χ2=5.00,P=0.025;χ2=22.76,P=0.000).曲霉菌组中93.4%(57/61)的感染者可见曲菌球表现,其中37例为典型曲菌球.隐球菌组仅3例,均可见结节影,多位于胸膜下,且1例结节内可见内壁光滑的空洞.结论 肺结核并发真菌感染有一定CT表现特征,CT扫描显示的图像特征有助于提示真菌感染的可能,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 肺内多发空洞病变的CT影像分析

    作者:李成海;赵泽钢;周新华;吕岩;陈步东;王东坡;贺伟;周震;宁锋钢

    目的 分析肺内多发空洞病变的CT影像表现,探讨其特点与鉴别要点.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CT影像表现为肺内多发空洞病变39例共计130个空洞,其中继发性肺结核17例,肺内多发转移癌13例,肺隐球菌病6例,肺脓肿3例;男25例,女14例,年龄16~73岁,中位年龄41岁.分析病灶内空洞的形态、密度及周围病灶影像特点.全部患者均行胸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空洞形态特点:肺结核空洞55个,以裂隙状及新月形多见,占69.1%(38/55);洞壁厚薄不匀,内壁规则51个(92.7%,51/55),空洞外壁大部分清楚35个(63.6%,35/55),39个可见引流支气管影(70.9%,39/55),增强扫描洞壁多无明显强化;肺转移癌空洞44个,以厚壁(75.0%)多见,内壁不规则30个(68.2%,30/44),洞壁强化明显39个(88.6%,39/44);肺隐球菌病空洞20个,多为厚壁(95.0%,19/20),内壁轻度不规整16个(80.0%,16/20),周围多伴有磨玻璃状片影;肺脓肿空洞11个,全部为厚壁,内壁规则10个(10/11),外壁模糊10个(10/11),伴有液平9个(9/11),全部出现周围渗出性阴影(11/11),洞壁强化明显(11/11).肺结核与肺转移癌空洞内壁规则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218,P=0.000);肺结核与肺转移癌空洞洞壁强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517,P=0.000).(2)伴随病变影像征象:肺结核空洞的伴随病变主要是微小结节及树芽征,分别占60.0%(33/55)和30.9%(17/55);肺转移癌的多发空洞周围主要为斑片及磨玻璃状影,分别占2.3%(1/44)和31.8%(14/44).肺结核与肺转移癌伴随空洞出现微小结节的比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600,P=0.000),出现实变斑片状影的比率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74,P=0.259),出现磨玻璃状密度影的比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382,P=0.000),出现树芽征的比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420,P=0.000).肺隐球菌病的空洞周围主要为磨玻璃状影(85.0%,17/20),而肺脓肿空洞周围主要为炎性浸润的片状阴影(100%,11/11),这两种征象与肺转移癌空洞组明显不同(x2值分别为15.571、49.271,P值均=0.000).结论 肺部空洞病变的内外壁状况、强化程度及周围伴随病变等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进行综合分析,有助于对肺部多发性空洞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

  • 320层动态容积CT灌注成像应用于肺结核伴咯血的初步研究

    作者:渠海贤;敖国昆;袁小东;李强;谈志远;田媛

    目的 通过与DSA血管造影对照,对320层CT肺双入口灌注成像技术(dual-input lung perfusion CT,DICTp)检出和定位肺结核伴咯血患者肺部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准确性进行研究,以及研究异常灌注肺段数与咯血量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收集2013年1-12月解放军第三○九医院放射科收治的肺结核合并咯血患者,排除灌注图像移动伪影大、很少并发咯血的肺结核病理类型及终诊断不明确者,共纳入31例患者.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术前进行DICTp成像检查,后处理并记录各个肺段CT灌注参数,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图像为诊断金标准,分析DICTp技术诊断肺部异常血流的准确性,并对异常灌注肺段数与咯血量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31例患者共观察558个肺段,其中DSA造影发现异常肺段(有体循环动脉肺动脉瘘)200个,DICTp检出异常灌注肺段209个,一致性检验Kappa系数为0.819>0.75,两者诊断效能一致性良好.DICTp成像以灌注指数(PI)为有意义的诊断指标,当临界值为92.75时,敏感度为91.9%,特异度为89.6%.31例患者中10例发生大咯血,14例发生中量咯血,7例发生少量咯血,异常灌注肺段数2~14个;Spearman秩相关分析异常灌注肺段数与咯血量的相关系数为0.605,呈中度相关.结论 DICTp检出和定位肺结核大咯血患者肺部异常血流准确、敏感,且异常灌注肺段数与咯血级别呈中度相关.

  • 支气管扩张症碘油造影与HRCT诊断比较(附26例对照研究)

    作者:赵泽钢;谢汝明;吕岩;周新华

    目的 比较支气管碘油造影和HRCT在支气管扩张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照分析支气管碘油造影和HRCT在26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中的表现异同.结果 26例支气管扩张病例中碘油造影诊断76.9%,而HRCT诊断100%(P<0.05).碘油造影在显示支气管壁僵硬和管壁不规则方面优于HRCT(P<0.01),而HRCT在显示支气管壁增厚和段及亚段以及远端支气管扩张方面优于造影.对于轻度支气管扩张者,碘油造影在其他部位相同分支级别对比下显示较为直观,但MPR重建可以弥补不足.结论 HRCT可做为支气管扩张症的首选诊断方法,支气管扩张症碘油造影多作为补充检查方法.

  • 低剂量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估

    作者:田葵;沙晋璐;余辉山

    目的 评估低剂量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来本院行肺部占位性病变穿刺活检的200例患者根据就诊顺序依次进行编号后,用SPSS软件产生随机数字后将单数纳为常规剂量组,双数纳入低剂量组,两组均为100例.低剂量组患者行低剂量CT扫描(30 mA,3mm重建层厚)并穿刺,常规剂量组行常规剂量CT扫描(150 mA,3mm重建层厚)并穿刺.两组患者经过常规消毒穿刺,取组织样品送病理检查后,分别比较各组在辐射剂量[指标为CT吸收剂量加权指数(CTDIw)、平均剂量长度乘积(DLP)]、图片质量(对图像的肺窗及纵隔窗分别进行盲法判断,分为1~4分,评分>2分视作图像可接受,适合穿刺活检)、穿刺成功率及病理检查准确率方面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在辐射剂量方面,CTDIw:低剂量组为1.48 mGy,常规剂量组为7.38 mGy;DLP:低剂量组为(11.52±1.72) mGy×cm,常规剂量组为(67.25±4.69)mGy× c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46,P<0.05);在图片质量方面,两组在图像质量可接受性方面均为100.0%(所有患者评分均>2分);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8.0%(98/100)和99.0%(99/100),穿刺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x2=0.00,P>0.05).关于病理检查诊断准确率及误诊率,低剂量组及常规剂量组分别为82.8%(82/99)、13.7%(13/95)和89.8%(88/98)、8.3%(8/96),经过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诊断准确率=2.02,x2误诊率=1.39;P值均>0.05).结论 低剂量CT引导下的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大大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为肺部占位性病变的明确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因此具有高度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 37例卵巢及输卵管结核的CT特征分析

    作者:张磊;周衍慧;孙国超;赵广成;王俊英

    目的 探讨卵巢及输卵管结核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 方法 收集滨州市结核病防治院2009年5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37例卵巢及输卵管结核患者,其中11例通过腹腔镜手术-病理检查确诊,其余26例经临床病史、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治疗随访确诊.37例患者均进行了CT平扫和增强扫描.对患者子宫附件区病变的形态、密度、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及强化特点等进行观察. 结果 37例患者CT平扫表现为子宫附件区囊性(3例)、囊实性(20例)、实性(14例)肿块;27例患者病变与子宫及周围结构粘连;37例患者伴盆腔或腹盆腔积液23例,其中少量积液19例(呈包裹性积液15例),中等量积液3例(呈包裹性积液2例),大量积液1例;附件区钙化灶4例.37例患者CT增强扫描显示子宫附件区囊性肿块边缘强化23例,囊壁均匀;实性部分轻度强化3例,环状强化及蜂窝状强化31例,其余3例为囊性肿块;腹膜均匀增厚20例,网膜污迹样增厚4例,呈饼状网膜1例,肠系膜污迹样增厚12例;腹、盆腔淋巴结环状强化5例. 结论 CT检查对卵巢及输卵管结核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子宫附件区对称性软组织块呈多发环状、蜂窝状强化可能是相对特异的CT特征.

  • 320层CT肺双入口灌注技术对肺结核患者体循环动脉-肺动脉瘘的诊断价值

    作者:敖国昆;袁小东;全昌斌;渠海贤;马泽鹏

    目的 通过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照,对320层CT肺双入口灌注技术(dual-input lung perfusion CT,DI-CTP)检查出肺结核大咯血患者体循环动脉-肺动脉瘘的能力进行前瞻性研究.方法 对12例原因和部位不明的肺结核大咯血患者在DSA检查前进行320层CT肺双入口灌注成像检查.记录各肺段CT灌注参数[包括肺动脉血流量(pulmonary flow,PF)、支气管动脉血流量(bronchial flow,BF)和灌注指数(perfusion index,PD],并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法(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价DLCTP检出体循环动脉-肺动脉瘘的能力,找出诊断该瘘效能高的灌注参数和相应的诊断阈值、敏感度、特异度.结果 12例共观察216个肺段,DSA检查阳性(有体-肺动脉瘘)肺段70个,阴性肺段146个;在PF、BF和PI 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7、0.138、0.941,其中PI的ROC曲线下面积大(P<0.001),诊断效能高,诊断阈值为96.25,敏感度88.00%,特异度87.00%.结论 DI-CTP对肺结核体循环动脉-肺动脉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肺结核大咯血DSA栓塞治疗前有效的筛查手段.

  •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诊断菌阴肺结核的应用研究

    作者:周震;吕岩;吕平欣;周新华;李成海;王东坡

    目的 分析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诊断菌阴肺结核时取材部位的病灶形态、密度与诊断阳性率的关系,以提高菌阴肺结核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搜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103例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或临床试验性治疗确诊的菌阴肺结核患者,回顾性分析经CT引导下穿刺活检时各类病灶CT征象与诊断阳性率之间的关系.统计学处理采用IBM SPSS 24.0软件,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病变形态:磨玻璃样影穿刺活检阳性率33.33% (1/3).结节、实变、空洞、团块病灶穿刺活检阳性率分别为91.67%(33/36)、94.74%(18/19)、100.00%(21/21)、75.00%(18/24),该4种形态病灶穿刺活检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918,P=0.030);两两比较,结节组与实变组、空洞组、团块组比较(x2=0.174,P=0.677;x2=1.847,P=0.174;x2=3.137,P=0.077),实变组与空洞组、团块组比较(x2=1.134,P=0.287;x2=3.031,P=0.082),空洞组与团块组比较(x2=8.058,P=0.0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病变密度:纵隔窗不可测量组3例,病灶穿刺活检阳性率33.33%(1/3).0~20 HU无强化组、>20 HU无强化或强化不明显组、>20 HU且强化明显组的穿刺活检阳性率分别为96.88%(31/32)、94.34%(50/53)、60.00%(9/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790,P=0.000).该3种密度病灶穿刺阳性率两两比较,0~20 HU无强化与>20HU且强化明显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956,P=0.001).>20 HU无强化或强化不明显组与>20HU且强化明显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005,P=0.001).0~20HU无强化与>20 HU无强化或强化不明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286,P=0.593).(3)病理检测:HE染色阳性33例、抗酸染色阳性87例、TB-DNA检测阳性91例,HE染色阳性率32.04%(33/103)、抗酸染色阳性率84.47%(87/103)、TB-DNA检测阳性率88.35%(91/10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4.084,P=0.001).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菌阴肺结核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正确选择取材病灶的形态、密度进行穿刺能够提高穿刺活检的阳性率.

  • 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肺病和脓肿分枝杆菌肺病的CT影像学比较

    作者:贺伟;宁锋钢;李成海;李芳;周震;吕岩;周新华

    目的 探讨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MAC)肺病和脓肿分枝杆菌肺病的CT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住院并经临床及实验室证实的16例MAC肺病患者和15例脓肿分枝杆菌肺病患者的CT及高分辨率CT(HRCT)的表现.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两组的CT表现、常见病变的分布特点进行四格表x2检验.由于患者总例数<40例,用确切概率法计算统计结果,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患者中肺实变影(28/31)、支气管扩张(28/31)、小叶中心性结节影及树芽征(28/31)的影像学表现多见.MAC肺病患者上叶发病优势(10/16)高于脓肿分枝杆菌肺病患者(2/15)(确切概率法,P<0.01).MAC肺病患者以空洞型为主(11/16),而脓肿分枝杆菌肺病患者以结节支气管扩张型为主(11/15)(确切概率法,P<0.05).MAC肺病患者肺实变、空洞病变、小叶中心性结节影及树芽征累及肺区范围(分别为55/96,33/96,68/96)多于脓肿分枝杆菌肺病患者(分别为26/90,18/90,48/90)(确切概率法,P值分别为<0.01、<0.01、<0.05).MAC肺病患者于右肺中叶(11/16)及左肺舌叶(12/16)出现肺实变者多于脓肿分枝杆菌肺病(右肺中叶及左肺舌叶均为4/15)(确切概率法,P<0.05).结论 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MAC)和脓肿分枝杆菌肺病的CT表现有一定相似性,但亦有各自一定的特点,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可提供一定的帮助.

  • 颈部淋巴结结核的CT表现

    作者:贺伟;谢汝明;周新华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结核的CT表现及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病理确诊的45例颈部淋巴结结核,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与13例淋巴结转移癌比较.结果颈部淋巴结结核病变好发部位为颈静脉链下、中组及颈后三角组.按颈淋巴结核的CT扫描的形态,密度及周围脂肪间隙的情况分为五型,以Ⅲ型(分房样强化或周边强化,周围脂肪层闭塞,53.4%)及Ⅳ型(大于2 cm的大单房,44.5%)多见,其中单纯型28例,混合型17例.增强CT可反映颈部淋巴结结核的病理改变.结论 CT在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及疗效观察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不仅可以明确病变的部位、数目、大小、形态特征及周围情况,尚可以反映其病理改变.

  • 肺结核患儿低剂量螺旋CT扫描的图像质量评价

    作者:周春华;王卫华;余辉山;李宝学;田葵;余琼;沙晋璐

    目的 对儿童肺结核患者行低剂量螺旋CT扫描,并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方法 收集2006年4月1日至2011年4月30日确诊新发初治0~15岁的肺结核患者150例,所有患儿按年龄分为3组(Ⅰ组0~岁,Ⅱ组6~岁,Ⅲ组11~15岁),每组均按完全随机方式纳入,达50例终止,分别采用常规剂量[自动曝光控制技术(AECT)]和低剂量[恒定性管电流控制技术(CCCT)]方案扫描,作自身性前后图像对比,采取双盲法对图像质量作量化评价,验证各组肺结核患儿的低剂量CT图像质量[每项图像质量控制(简称“质控”)内容为五级,采用5分制,图像质量很好为5分,较好为4分,一般为3分,稍差为2分,差为1分].恒定式管电压120 kV,Ⅰ组AECT100 mA,CCCT 20 mA;Ⅱ组AECT 150 mA,CCCT 30 mA;Ⅲ组AECT 150 mA,CCCT 40 mA.结果 150例肺结核患儿不同低剂量方案螺旋CT扫描后评价结果:(1)肺窗显示的病灶范围、病灶密度、病灶清晰度、病灶中的细节、噪声大小5项质控内容:Ⅰ组CCCT 20 mA平均得88.8(22.2±1.5)分,AECT 100 mA平均得95.1(23.7±0.8)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7.9,P<0.001);Ⅱ组CCCT 30 mA平均得97.2(24.2±0.9)分,AECT 150 mA平均得98.2(24.7±0.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9,P>0.05);Ⅲ组CCCCT 40mA平均得98.3(24.6±0.6)分,AECT150mA平均得99.0(24.7±0.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P>0.05).(2)纵隔窗显示的肌肉肋骨脂肪、肺门大血管、纵隔内食管与周围组织对比度、心房心室、下腔静脉5项图像质控内容:Ⅰ组CCCT 20 mA平均得87.8(21.9±1.5)分,AECT 100 mA平均得95.4(23.8±1.1)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7.2,P<0.001);Ⅱ组CCCT30mA平均得97.0(24.2±0.8)分,AECT 150 mA平均得98.7(24.5±0.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2,P>0.05);Ⅲ组CCCT 40 mA平均得97.6(24.4±0.7)分,AECT 150 mA平均得98.9(24.7±0.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7,P>0.05).(3)肺结核病灶图像质量Ⅰ组CCCT 20 mA平均得85.6(3.72±0.73)分,AECT 100 mA平均得95.3(4.66±0.66)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9.34,P<0.001);Ⅱ组CCCT 30 mA平均得96.0(4.56±0.54)分,AECT 150 mA平均得98.8(4.74±0.4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9,P>0.05);Ⅲ组CCCT 40 mA平均得97.6(4.72±0.45)分,AECT 150 mA平均得99.2(4.84±0.3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6,P>0.05).结论 恒定式管电压120 kV不变,使用0~岁组CCCT 20 mA、6~岁组CCCT 30 mA、11~15岁CCCT 40 mA等不同低剂量螺旋CT扫描均能较好地诊断儿童肺结核.

  • 多层螺旋CT对DR胸片显示孤立病灶菌阴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作者:黎惠如;刘文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数字成像(digital radiography,DR)胸片显示孤立病灶菌阴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对照分析180例经过临床确诊的DR胸片显示孤立病灶菌阴肺结核的MSCT表现,将不同MSCT层厚检测结果 与DR胸片进行对比.结果 DR胸片发现空洞6例;5 mm层厚MSCT重建显示15例,1 mm层厚MSCT重建显示16例(DR胸片/5 mm层厚MSCT x2=4.096,P=0.043;DR胸片/1 mm层厚MSCT x2=4.841,P=0.028).5 mm层厚MSCT重建显示周围散在卫星灶50例,1 mm层厚MSCT重建显示周围散在卫星灶55例,DR胸片没有显示,(DR胸片/5 mm层厚MSCT x2=65.616,P=0.001;DR胸片/1 mm层厚MSCT x2=68.882,P=0.001).5 mm层厚MSCT重建及1 mm层厚MSCT重建显示阴影内钙化分别为120例和140例,明显多于DR胸片的20例,(DR胸片/5 mm层厚MSCT x2=116.883,P=0.001;DR胸片/1 mm层厚MSCT x2=162.000,P=0.001;5 mm层厚MSCT/1 mm层厚MSCT x2=5.538,P=0.019).5 mm层厚MSCT重建及1 mm层厚MSCT重建显示肿大淋巴结30例,DR胸片没有显示肿大淋巴结,(DR胸片/5 mm层厚MSCT x2=33.750,P=0.001;DR胸片/1 mm层厚MSCT x2=33.750,P=0.001).DR胸片没有显示树芽征,1 mm MSCT显示10例(x2=9.907,P=0.007);DR胸片没显示磨砂玻璃影,1 mm MSCT显示15例(x2=15.882,P=0.001).结论 多层螺旋CT对DR胸片显示孤立病灶的菌阴肺结核的诊断价值优于DR胸片.

  • 结核性脑膜炎的MRI和CT影像表现及其比较

    作者:张金福;陈辉;谢汝明;马玙

    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的MRI和CT影像表现,并比较二者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其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从16~45岁之间,平均年龄25岁)均行MRI与CT扫描.所有病例均行自旋回波T1WI、自旋回波或快速自旋回波T2WI及Gd-DTPA增强T1WI.结果结核性脑膜炎的MRI和CT影像均可表现为基底池渗出、脑结核瘤,脑积水,脑梗塞等,但MRI尚能观察到脑干、颞叶、视交叉池周围等CT扫描不易显示部位的病变.此外,MRI还能明确显示基底池早期渗出及脑实质异常信号.结论与CT相比,MRI能进一步提高结核性脑膜炎诊断的准确性及评价其疗效.

  • 艾滋病并发胸部结核患者高分辨CT征象与CD4+T淋巴细胞水平的相关性

    作者:薛明;李晶晶;闫铄;吕志彬;崔涛;陈七一;张紫欣;杜艳妮;谢汝明

    目的 分析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即“艾滋病”)并发胸部结核患者的高分辨CT (HRCT)征象及其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就诊或住院治疗,并经病理及实验室检查证实或临床确诊的AIDS并发胸部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235例.收集研究对象HRCT征象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资料.将研究对象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为Ⅰ、Ⅱ级(Ⅰ级:CD4+T淋巴细胞计数<100×106/L;Ⅱ级:CD4+T淋巴细胞计数≥100×106/L),分析研究对象CT征象与不同免疫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对象继发性肺结核、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及纵隔淋巴结结核总的发生率分别为66.8%(157/235)、31.9%(75/235)、63.8%(150/235).CD4+T淋巴细胞计数Ⅰ、Ⅱ级研究对象中,纵隔淋巴结结核发生率分别为51.9%(122/235)和11.9%(2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9,P=0.048).CD4+T淋巴细胞计数Ⅰ级AIDS并发继发性肺结核患者,HRCT征象中实变影、实变伴空洞、多发空洞的发生率分别为55.4%(87/157)、17.2%(27/157)、10.2%(16/157),均高于CD4+T淋巴细胞计数Ⅱ级者[分别为13.4%(21/157)、3.8%(6/157)、1.9%(3/1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6.47、8.22、7.47,P值分别为0.014、0.004、0.045);继发性肺结核发生于上叶前段、右中叶、左舌段的比率[分别为26.1%(41/157)、24.2%(38/157)、27.4%(43/157)]均高于CD4+T淋巴细胞计数Ⅱ级者[分别为5.7%(9/157)、3.2%(5/157)、3.8%(6/1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78、5.40、6.79,P值分别为0.037、0.045、0.039).结论 AIDS并发胸部结核以继发性肺结核和纵隔淋巴结结核为主,其HRCT征象与CD4+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损坏程度有关,CD4+T淋巴细胞计数越低,胸部HRCT征象越复杂、越不典型.

  • 肺内多发结节的CT表现分析

    作者:过丽芳;张建梅;王仁贵;赵桐;温廷国;张春燕;关晓姣;傅岩;王燕文;杨永革

    目的 探讨肺内多发结节影为主要表现患者的CT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世纪坛医院影像资料库胸部CT出现肺内多发结节影的53例患者资料,其中肺结核19例、肺转移瘤23例、肺慢性炎症5例、弥漫性淋巴管瘤病6例,总结比较4种疾病的CT表现特征.结果 13例(68.4%,13/19)肺结核及18例(78.3%,18/23)肺转移瘤的结节大径达10~20mm,3例(3/5)肺慢性炎症与3例(3/6)弥漫性淋巴管瘤病的肺内结节大径范围为3~8 mm.肺慢性炎症的CT表现为结节以无分叶且边缘光滑为主共69个(79.3%;69/87)、病灶邻近胸膜增厚粘连36个(41.4%;36/87),结节无钙化及空洞;肺结核的CT表现为结节以无分叶且边缘光滑为主共128个(82.1%;128/156)、钙化86个(55.1%;86/156)、空洞43个(27.6%;43/156)、病灶邻近胸膜增厚粘连71个(45.5%;71/156);肺转移瘤的CT表现为结节以边缘见分叶及毛刺为主共369个(60.0%;369/615)、钙化23个(3.7%;23/615)、空洞111个(18.0%;111/615)、病灶邻近胸膜增厚粘连114个(18.5%;114/615).肺慢性炎症、肺结核出现结节边缘无分叶且边缘光滑的比率分别与肺转移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613,P=0.000;x2=88.095,P=0.000),肺结核与肺转移瘤出现钙化的比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0.707,P=0.000),肺结核与肺转移瘤出现空洞的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48,P=0.008),肺慢性炎症与肺转移瘤、肺结核与肺转移瘤出现病灶邻近胸膜增厚粘连的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670,P=0.000;x2=49.650,P=0.000).肺转移瘤空洞类型:空泡样空洞发生率(34.2%,38/111)>囊样空洞发生率(26.2%,29/111)>小环形空洞发生率(22.5%,25/111)>不规则空洞发生率(17.1%,19/111);所有的空泡样空洞仅出现在腺癌肺转移中、78.9%(30/38)的空泡样空洞结节边缘均见分叶、毛刺.5例肺慢性炎症患者均见边缘模糊的结节,边缘见局限的片状浸润影及索条状影.弥漫性淋巴管瘤病的结节常呈弥漫或多灶性分布,累及多个部位并呈多发的大小不等的囊性病变,肺内结节均边缘光滑、密度均匀.结论 肺结核、肺转移瘤、肺慢性炎症和弥漫性淋巴管瘤病出现肺内多发结节时,其病灶大小、分布、形态、边缘、密度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等各自具有一定特点,CT扫描对4种疾病进行鉴别诊断时具有重要价值.

  • 两种CT成像技术辅助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空洞性菌阳肺结核患者的对比研究

    作者:吴璇;徐阳;周婕;毛晓辉;王勃;王增贤

    目的 观察基于CT气道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与CT平扫两种方法辅助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空洞性菌阳肺结核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为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西安市胸科医院收住院的121例痰菌阳性的空洞性肺结核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传统治疗组62例(终48例完成疗程),采用CT平扫后行纤维支气管镜肺结核空洞介入治疗;MPR治疗组59例(终48例完成疗程),采用64层螺旋CT气道MPR技术定位后行纤维支气管镜肺结核空洞介入治疗.观察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患者的痰菌阴转率、空洞治疗有效率及病灶播散情况.两组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两组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MPR治疗组痰菌阴转率均高于传统治疗组,阴转率分别为56.3%(27/48)和35.4%(17/48);91.7%(44/48)和75.0%(36/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0,P<0.05;x2=4.80,P<0.05);(2)两组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MPR治疗组空洞治疗有效率均高于传统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45.8%(22/48)和20.8%(10/48);83.3%(40/48)和60.4%(29/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5,P<0.05;x2 =6.24,P<0.05);(3)传统治疗组的病灶播散发生率高于MPR治疗组,两组播散发生率分别为33.3%(16/48)和14.6%(7/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63,P<0.05).结论 经MPR定位后行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空洞性菌阳肺结核可以提高患者的痰菌阴转率及空洞治疗有效率,同时降低了病灶的播散发生率,是一种空洞性肺结核治疗的可靠方法.

  • 伴空洞的胞内分枝杆菌肺病与继发性肺结核的CT表现对比分析

    作者:杨佳;吕圣秀;李春华;舒伟强;王惠秋;唐光孝;刘雪艳

    目的 探讨伴空洞的胞内分枝杆菌肺病与继发性肺结核的CT表现差异.方法 搜集2016年6月至2018年3月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符合纳入标准(具有治疗前完整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既往未经过抗NTM及抗结核药物治疗,排除并发尘肺、糖尿病、HIV或其他感染,且均伴有直径>10mm空洞者)的全部胞内分枝杆菌肺病患者26例作为观察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在同期符合纳入标准(纳入标准与观察组相同)的862例继发性肺结核患者中抽取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CT检查表现的支气管扩张分类及分布、空洞形态及邻近胸膜增厚、肺体积缩小、肺气肿、纵隔淋巴结肿大等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发生支气管扩张、静脉曲张状及囊状支气管扩张、肺部病灶钙化、肺体积缩小、肺气肿、薄壁空洞、空洞邻近胸膜增厚分别占92.3%(24/26)、88.5%(23/26)、57.7%(15/26)、69.2%(18/26)、57.7%(15/26)、73.1%(19/26)、80.8%(21/26),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分别占60.0%(24/40)、35.0%(14/40)、15.0%(6/40)、15.0%(6/40)、10.0%(4/40)、25.0%(10/40)、37.5%(15/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8.29、18.28、13.24、20.03、17.48、14.79、11.90,P值均<0.05);观察组大结节影(直径≥10 mm)、结节边缘模糊、单发空洞、厚壁空洞、纵隔淋巴结肿大、心包积液及心包增厚者分别占19.2%(5/26)、34.6%(9/26)、7.7%(2/26)、26.9%(7/26)、23.1%(6/26)、7.7%(2/26),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分别占57.5%(23/40)、72.5%(29/40)、37.5%(15/40)、75.0%(30/40)、47.5%(19/40)、30.0%(12/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9.45、9.26、7.32、14.79、3.99、4.69,P值均<0.05).观察组无支气管扩张、支气管扩张占1~2叶的发生率分别为11.5%(3/26)、19.2%(5/2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0.0%(16/40)、50.0%(20/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6.23、6.34,P值均<0.05);观察组支气管扩张占3~4叶、占≥5叶的发生率分别为30.8%(8/26)、38.5%(10/2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0%(2/40)、5.0%(2/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连续校正x2值分别为6.26、9.72,P值均<0.05);观察组静脉曲张状及囊状支气管扩张占3~4叶的发生率为26.9%(7/26),明显高于对照组(5.0%,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连续校正x2值为4.70,P<0.05).结论 伴有空洞的胞内分枝杆菌肺病患者CT表现中薄壁空洞、肺体积缩小、肺气肿、双肺广泛静脉曲张状及囊状支气管扩张多于继发性肺结核患者,大结节影(直径>10 mm)、结节边缘模糊、单发空洞、厚壁空洞、纵隔淋巴结肿大、心包积液少于继发性肺结核患者,以上特征有助于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

  •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和活动性肺结核的高分辨率CT表现异同性分析

    作者:李芳;贺伟;周新华;赵春生;吕岩;李成海;王东坡

    目的 探讨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和活动性继发性肺结核的高分辨率CT(HRCT)表现异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住院并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74例(NTM肺病组)和初治活动性继发性肺结核患者100例(肺结核组)的HRCT表现,比较两组病变分布及HRCT表现.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患者CT分型比较,NTM肺病组结节-支气管扩张型(51.4%,38/74)多于肺结核组(14.0%,14/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316,P=0.000);肺结核组结节-肿块型(21.0%,21/100)多于NTM肺病组(8.1%,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92,P=0.020).肺结核组病变分布优势部位位于上叶者(82.0%,82/100)明显多于NTM肺病组(59.5%,4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817,P=0.001);NTM肺病组优势部位位于中叶和(或)舌叶者(16.2%,12/74)较肺结核组(5.0%,5/100)患者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69,P=0.014).比较HRCT表现,肺结核组支气管扩张的发生率(61.0%,61/100)较NTM肺病组(93.2%,69/74)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403,P=0.000);且NTM肺病组支气管扩张分布优势部位位于中叶和(或)舌叶者(39.1%,27/69)多于肺结核组(13.1%,8/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138,P=0.001);而肺结核组分布优势部位位于上叶者(70.5%,43/61)多于NTM肺病组(39.1%,2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813,P=0.000);肺结核组实变影(86.0%,86/100)较NTM肺病组(67.6%,50/74)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65,P=0.004).NTM肺病组空洞位于肺周边邻近胸膜增厚者(95.1%,39/41)较肺结核组(61.8%,42/68)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909,P=0.000).NTM肺病组中结节<1 cm者(88.5%,54/61)较肺结核组(54.9%,50/91)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059,P=0.000);肺结核组中多种大小不等的结节混合存在者(31.9%,29/91)较NTM肺病组(8.2%,5/61)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784,P=0.001).肺结核组并发胸腔积液(34.0%,34/100)较NTM肺病组(20.3%,15/74)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63,P=0.047).结论 NTM肺病和肺结核HRCT表现有一定的相似性及相异性.CT分型、支气管扩张的分布及优势部位、实变的发生率、结节的大小对鉴别诊断有意义,紧密结合临床有助于诊断.

  • 艾滋病并发多器官结核的影像表现

    作者:李晶晶;谢汝明

    目的 分析总结AIDS患者并发多器官结核的影像特点.方法 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确诊的AIDS并发多器官MTB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97例.男91例,女6例;平均年龄为(37.9±3.9)岁.分析研究对象的病变分布及影像表现.结果 97例研究对象中,肺结核患者多,共89例(91.8%);其后依次为淋巴结结核(64例,66.0%)、中枢神经系统结核(23例,23.7%)、多浆膜腔积液(36例,37.1%)、肝脾结核(15例,15.5%)、肾上腺结核(5例,5.2%)、肠结核(5例,5.2%)、生殖系统结核(3例,3.1%)、骨关节结核(2例,2.1%)、软组织结核(3例,3.1%).常见的多脏器MTB感染是肺结核并发淋巴结结核,共59例(60.8%).AIDS患者并发肺结核以渗出性改变多见.AIDS并发淋巴结结核患者病变累及范围广泛,淋巴结直径多>2 cm(56例),增强扫描均呈环形或分隔样强化,淋巴结有融合倾向.AIDS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结核以颅底脑膜和(或)硬脊膜增厚、结节状强化为主(12例),亦可见脑实质多发结节状及环形强化病变(7例).结论 AIDS并发MTB感染易累及多个器官,其影像表现多样,应结合临床病史及影像特征,尽早进行诊断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

36475 条记录 8/1824 页 « 12...567891011...1823182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