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继发性肺结核不典型CT影像表现

    作者:洪班怡;熊海荣

    目的:探讨继发性肺结核的不典型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经临床、病理确诊为继发性肺结核,而CT影像表现不典型的42例患者资料.结果:叶段实变型23例,CT表现为叶段片状实变,其中8例可见支气管气像,4例可见空洞.间质改变为主型6例,C T主要表现为磨玻璃影、网格影、树芽征、小叶间隔增厚、细支气管壁增厚,其中2例可见空洞.孤立结节肿块型13例,孤立结节10例,单发肿块3例,其中5例深分叶,边缘毛刺6例,4例可见空洞.结论:准确理解肺结核病变的影像特点,熟悉肺结核不典型影像表现,同时结合详尽的临床资料,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 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结合多平面重建技术在先天性支气管发育异常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郭有标;伏红超;周慧

    目的:评估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先天性支气管发育异常诊断中的应用.方法:系统分析2013年1月—2017年12月行胸部CT扫描患者1000例,并对其胸部图像进行重建,运用多种重建技术,如容积再现(VR)、小密度投影(MinIP)、曲面重建(CPR)等,观察其气管走行,研究发育变异,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00例患者资料中,正常者906例(90.6%),气管发育异常者94例(9.4%).94例发育异常者,原发性气管憩室40例;支气管桥8例;高分叉支气管8例,气管软化6例;心脾综合征-对称性支气管2例;支气管闭锁4例;马蹄肺1例;气管性支气管10例;肺底心段支气管15例.结论: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结合多平面重建技术能清晰显示支气管变异,为临床诊治及术前定位提供可靠的的解剖学信息.

  • DTS技术在肺结节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林浩;梁奕;胡庆华

    目的:探讨数字化断层融合技术(DTS)在肺结节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疑有肺结节患者,均行胸部常规DR、胸部DTS以及胸部低剂量CT检查.由两位高年资放射医师采用双盲法阅片,观察每例患者肺结节的数量及大小.以CT结果作为标准,分别计算常规胸部DR和胸部DTS探查肺结节的敏感性,并比较两者的差异性.结果:52例患者中,胸部常规DR发现56个结节,胸部DTS检查发现98个结节,胸部低剂量CT检查发现101个结节.以CT作为标准对照,常规胸部DR检查和胸部DTS筛查肺结节的敏感性分别为55.4%(56/101)和97.0%(98/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胸部DTS检查能明显提高肺结节的检出率,是一种可靠的肺结节筛查手段.

  • 腰骶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影像学表现

    作者:杨滨;贾永红;杨波;狄莉

    目的:探讨腰骶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CT、MR影像改变特点及在临床应用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腰骶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病例的影像学表现.其中35例完成多排螺旋CT扫描,10例完成核磁共振扫描.结果:该病的多排螺旋CT表现为:(1))腰骶椎椎体后缘局限性骨质缺损,缺损区边缘骨质硬化,(2))缺损区后方小骨块突入椎管,(3)可继发有椎管狭窄,硬膜囊及神经根受压.MRI主要表现包括:(1))椎体后缘不规则骨质缺损,(2)缺损区内可见椎间盘组织填充.结论:磁共振及多排螺旋CT对腰骶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诊断都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其中MSCT的价值要优于MRI.

  • MSCT三维重建技术对肩胛骨骨折的诊断价值

    作者:朱嘉荣;周慧;伏红超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 T三维重建技术对肩胛骨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6例肩胛骨骨折患者的X线及CT影像资料,采用多方位曲面重建技术对肩胛骨进行成像,比较不同曲面重建技术对不同类型骨折的检出效果.结果:346例骨折中,肩峰骨折96例;喙突骨折68例,肩胛颈骨折18例;盂下结节骨折10例,肩胛骨内外缘骨折58例;上、下角骨折28例;上缘骨折44例;肩胛冈骨折24例,其中有40例肩峰骨折合并肩锁关节脱位,50例盂下结节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结论:多层螺旋C T(M S C T)三维重建技术可清晰、直观显示骨折特征,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手术路径选择提供有力的影像学支持.

  • 双源CT"双低"检查联合前门控和迭代重建技术在冠状动脉成像的应用价值

    作者:姚冰;付志辉;邵一萍

    目的:探讨双源CT采用70KV管电压、低浓度碘对比剂(270mg I/ml)联合前门控和迭代重建技术在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搜集本院行冠状动脉CTA检查BMI小于25k g/m2且心率平稳且小于75次/分的患者25例,采用前门控70KV联合迭代重建技术,对比剂为低浓度碘(270 mgI/ml).记录每例患者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计算有效辐射剂量,并对图像质量进行测量及分析.结果:检查平均有效辐射剂量(ED)为(1.21±0.03)mSv,远低于常规前门控和后门控扫描技术,每例患者冠状动脉CTA检查图像质量可达到临床诊断要求,评分均为3分以上.结论: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采用70kV管电压和低浓度碘对比剂(270mgI/mL)的"双低"检查,联合前门控和迭代重建技术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和碘注射量,同时可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要求.

  • 颞骨HRCT扫描及面神经管曲面重建在外伤性面瘫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魏忠荣;李世华;陈涛;戴维思

    目的:探讨颞骨HRCT及其面神经管曲面重建(CPR)技术在外伤性面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50例外伤性单侧面瘫患者行颞骨HRCT轴位扫描及面神经管CPR,对照其手术结果回顾性分析影像学表现.结果:本组50例中,颞骨骨折46例:纵行骨折29例,横形骨折10例,混合型7例;C P R显示骨折线累及面神经管38例:膝状窝21例,鼓室段10例,乳突段4例,锥曲段2例,迷路段1例.手术证实面神经管骨折42例,术前漏诊4例,分别为:膝状窝1例、鼓室段2例及锥曲段1例.结论:颞骨HRCT扫描及CPR技术可清晰显示面神经管全程及骨折部位,对外伤性面瘫的术前定位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MSCT对于急性肠坏死的诊断价值

    作者:庄毅;姜新宇

    目的:探讨急性肠坏死的多层螺旋CT(MSCT)影像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8年12例经手术证实发生肠坏死的急腹症患者MSCT影像资料,同时应用多平面重组(MPR)后处理技术进行观察.结果:12例病例均提示伴随肠梗阻、肠壁水肿等表现,CT表现为肠系膜血管充盈缺损、推拉移位;肠管聚集,肠腔扩张积气及气液平改变,不同程度的腹腔积液积血;肠系膜局部脂肪密度增高.结论:MSCT及其后处理重建方法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技术,对急性肠坏死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培阳肺结核和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影像学特点分析

    作者:姜浩芝;林吉征;张鑫

    目的:研究培阳结核和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的影像学特点,进而改善对该病诊断水准.方法:收治经检查确认为NTM肺病的患者48例,肺结核患者60例,并搜集其影像学资料,进而对比分析其病变部位和影像学特点.结果:肺结核病在中叶、舌段的检出率明显低于NTM肺病(P<0.05);而NTM肺病组支气管变大,嵌塞检出率明显比肺结核组高出很多(P<0.05);肺结核组小叶腺泡结节、中心性结节检出率比N T M肺病组高(P<0.05).结论:N T M肺病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色,有助于临床诊断.

  • 真菌球型鼻窦炎的CT诊断价值

    作者:刘国忠;葛福利;聂新亚;吴琼

    目的:探讨真菌球型鼻窦炎CT影像特征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2016年4月—2018年5月我院16例真菌球型鼻窦炎患者CT影像表现,分析总结病变的部位、软组织密度、钙化形态及位置、窦壁骨质改变等CT影像特征.结果:16例中单发13例,多发3例,单侧上颌窦12例,累及单侧上颌窦及筛窦2例,单侧蝶窦1例,双侧上颌窦1例.16例病变窦腔内见较高软密度组织影,病变密度不均匀,13例不均匀软组织肿块内见斑点状、条状或结节状高密度钙化影,7例有窦壁增生、硬化,4例窦腔缩小.结论:真菌球型鼻窦炎的CT影像特征为单侧、单鼻窦发病为主,窦腔不均匀稍高密度软组织影内斑点状、条状或结节状钙化灶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 磨玻璃密度影在继发型肺结核中的影响因素及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吕艳

    目的:探讨继发型肺结核患者中GGO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结核科住院确诊初治涂阳继发型肺结核230例的影像与临床资料.结果:符合本文标准的磨玻璃影86例,占37.4%;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中GGO发生率不一(21.4%~45.8%),男性较女性多,有显著性差异(χ2=0.005);女性合并糖尿病者少于男性,两者有显著差异(χ2=0.016);男性老年患者多于女性,两者有显著差异(χ2=0.007);女性GGO的发生率与病灶范围大小无显著性差异,而在男性中GGO的发生率与病灶范围有显著性差异(χ2=0.005);GGO的发生率与患者是否发热有显著性差异(χ2=0.001).结论:磨玻璃密度影是结核炎性渗出病理改变在影像学上的反映,受多种因素影响,且干扰因素很多,正确认识磨玻璃密度影在继发型肺结核的影像学特点并紧密结合临床对诊断及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螺旋CT尿路成像在儿童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爱平;李京恩;盛茂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 T尿路成像(C T U)在儿童泌尿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比较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泌尿系疾病中的优势和不足.方法:回顾性分析近两年在我院进行CTU检查的患儿97例,增强CT检查后的所有数据传送至工作站,运用大密度投影、多平面、曲面以及三维容积重建技术进行后处理,获得全尿路排泄期完整影像.按病种分类,评价CTU对儿童各种泌尿外科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97例患儿中,其中肾积水46例,肾发育畸形25例,肾发育不良11例,肾输尿管结石13例,正常2例.经临床证实、后期随访诊断相符率100%.结论:C T U大大地提高了肾、输尿管及膀胱疾病的诊断准确率,且无创、高效、安全、准确,解决了诊断中的难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自发孤立性腹部小动脉壁内血肿的CT影像诊断

    作者:陈静

    目的:探讨自发孤立性腹部小动脉壁内血肿的C T征象及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016年1月—2017年8月23例腹部小动脉壁内血肿,男性19例,女性4例;年龄从41岁至71岁.结果:部位:肠系膜上动脉主干9例;肠系膜上动脉主干及全部、单发分支9例;腹腔干、肝总动脉1例;腹腔干、肝总动脉、脾动脉1例;脾动脉、肝总动脉1例;胃左动脉1例;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1例.(1)C T平扫均显示血管增粗,内见新月形或环形、条状密度增高;C T A示血管增粗伴管壁增厚无强化,管腔狭窄.(2)可合并内膜渗漏、破裂出血、缺血性肠病及继发夹层.结论:自发孤立性腹部小动脉壁内血肿的CT表现典型,CTA是诊断该病的快速、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基于64排螺旋CT对低剂量冠状动脉成像的研究

    作者:周嫒捷;杨燕;何志明;孟娴

    目的:在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检查中,应用以体重指数(BMI)为基础的低剂量扫描方案前后图像质量及有效剂量变化的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期间80例临床拟诊为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CT造影检查,随机分成两组,40例为A组(常规剂量组),40例为B组(低剂量组),根据患者的体重指数BMI依次选择管电压(kV)及管电流(mA),并对两组图像质量进行比较评分,比较两组图像的信噪比、容积CT剂量指数(CTDInov1)及有效辐射剂量(ED).结果A组患者接受的有效辐射剂量为(18±1.14)mSv,B组患者接受的有效辐射剂量为(6.8±1.72)mSv,B组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A组(P<0.05).A组和B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3.61±0.52)和(3.56±0.54),信噪比(SNR)分别为(27.51±4.41)和(27.30±4.23),两纽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低剂量扫描方案明显降低了患者接受的扫描辐射剂量,并且并不影响图像质量及诊断.

  • 外生性肝癌的CT表现分析

    作者:吴飞;郭中霞;徐玲娟;李方元

    目的:探讨外生性肝癌的临床与CT表现特点,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程度和诊断能力.方法:搜集本院3例并复习文献报导44例共47例外生性肝癌患者临床与CT资料,总结该病的CT表现特点,探讨其CT诊断价值.结果:47例外生性肝癌均为肝外生长的肿块,其中突出型39例、带蒂型8例;其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基本表现与肝内原发性肝癌基本一致,同时也具备部分特征性征象:肿瘤呈"快进快出"的增强特点;肿块内多发性及多形性的低密度区;肿块显示"晕圈征";增强扫描可见肿块内分隔、异常肝动脉分支供血以及动静脉瘘等征象.另外,MSCT-MPR技术更有利于显示外生性肝癌瘤体与肝脏的紧密相关性.结论:CT平扫、多期增强扫描结合MSCT-MPR、CTA技术对外生性肝癌的定位、定性有一定诊断价值,也可较好地判断其对周围组织的侵犯、推压等受累情况.

36475 条记录 1824/1824 页 « 12...18161817181818191820182118221823182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