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以预见性护理为指导制定急性心肌梗死护理规范

    作者:陆霞

    目的 探讨以预见性护理为指导制定急性心肌梗死护理规范的效果.方法 选取急诊科31名在岗护士,以预见性护理为指导制定急性心肌梗死护理规范后,所有护士均学习并熟练掌握护理规范,于2017年4月开始实施规范.对比实施前(2017年1月-3月)和实施后(2017年4月-6月、10月-12月)护士综合成绩、患者入院至进入导管室的时间、患者满意度.结果 实施后2017年4月-6月、10月-12月护士综合成绩优于实施前的2017年1月-3月(u=-2.566,P<0.05;u=-2.387,P<0.05);实施后患者从入院至进入导管室的时间较实施前缩短(t=3.052,P<0.01;t =3.575,P<0.01);实施后患者满意度较实施前提高(x2=4.945,P<0.05;x2 =4.516,P<0.05).结论 以预见性护理制定护理规范后,可显著改善护理流程,提高患者满意度,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入导管室的时间,使护理质量有效提高且得到长期保障.

  • 临床护理路径在择期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

    作者:高小燕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择期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0例择期剖宫产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措施.统计2组的下床活动时间、母乳喂养成功率、产科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比较2组产妇认知度水平、舒适度指标、对护理质量的评分.结果 观察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认知度水平、舒适度指标以及对护理质量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择期剖宫产的产妇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措施,能促进产妇恢复,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 改良SBAR沟通模式在重症肝病患者交接班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郭琴芳;郭骊莉;严红霞

    目的 探索改良“现状一背景一评估一建议”SBAR沟通模式重症肝病患者床旁交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重症肝病患者55例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30).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交班方式,实验组采用基于改良SBAR交流模式的床旁交班方式,采用自制量表评价2组交接班质量.结果 实验组患者对交班方式的内容完整、条例清晰、主题明确、措施得力有效、解决问题及时和患者舒适感方面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或P<0.01);实验组平均交接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改良SBAR沟通模式能有效提升重症肝病患者床旁交班质量.

  • 手术室开展循证护理联合预见性护理的实践及效果评价

    作者:朱慧;郑颖健

    目的 探讨手术室开展循证护理联合预见性护理的实践效果.方法 手术治疗患者106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联合预见性护理.记录2组生理应激反应相关指标变化,评价患者对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波动幅度较对照组小(P<0.05),观察组患者在健康教育、专业技术、服务态度和语言沟通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结论 循证护理联合预见性护理应用于手术护理中,对降低患者手术应激反应和提高护理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 优化护理流程在精神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汤晓红;龚舒萍

    目的 探讨优化护理流程在精神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患者住院不同阶段设计标准护理流程,护士根据相应的内容对患者实施系统化、标准化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分别选取实施干预前(2014年1月-6月)76例患者和实施干预后(2014年7月-12月)78例患者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优化护理流程前后病房基础护理质量、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结果 实施优化护理流程后,观察组基础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实施前(P<0.0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和服药依从性均高于实施前P<0.05或P<0.01).结论 精神科病房实施优化护理流程,可提高基础护理质量,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体现了优质护理服务的专业内涵.

  • 单病种护理质量标准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应用

    作者:石晓燕

    目的 分析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单病种护理质量标准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住院T2DM患者134例,以临床护理路径的形式,开展基于予以单病种护理质量标准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观察患者入院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水平变化,评价护理质量的变化.结果 与入院时比较,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FBG、2hPBG水平降低(P<0.05).实施干预后患者低血糖、遵医嘱用药、胰岛素注射、饮食、运动方面的护理质量得到改善.结论 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单病种护理质量标准有利于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对预防低血糖、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具有重要意义.

  •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观察

    作者:陈双双;王媛;刘晓蓉;陈正红

    目的 观察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实施护理.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达标率、依从性及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达标率、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高症相关知识、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高症中医临床护理路径能够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方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及知识知晓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

    作者:丁琳

    目的 探讨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提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2017年1月-4月接受经桡动脉穿刺行PCI治疗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40例设为对照组,治疗期间接受常规护理方案.2017年5月-8月经桡动脉穿刺行PCI治疗的NSTE-ACS患者40例设为观察组,治疗期间接受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方案.评价2组护理质量,包括基础护理、分级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在基础护理质量、分级护理质量及健康教育质量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经桡动脉穿刺行PCI治疗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提高围手术期护理质量,规范护理操作,提升健康教育水平.

  • 均衡带教法在手术室新入科护士带教中的应用

    作者:倪文妍

    目的 探讨均衡带教法在手术室新入科护士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新入科护士20名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带教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12月新入科护士20名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均衡带教法.记录2组终理论和实际操作成绩,比较2组护理质量以及学员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理论成绩和实际操作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仪表评分外,观察组术前访视、识别器械、巡回护士水平、洗手护士水平、术后回访健康教育及总体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新入科护士对教学的满意度为100.00%(20/20),高于对照组的75.00%(1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新入科护士带教中实施均衡带教法,能提高护士理论和实际操作水平,改善护理质量.

  • 全方位规范化管理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血液透析患者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张飞英

    目的 探讨全方位规范化管理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4年1月-12月血液透析患者85例的临床资料,设为对照组,对期间各项感染控制指标及感染相关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并实施全方位规范化管理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措施.收集2015年1月-12月血液透析患者97例的临床资料,设为观察组.观察2组各项感染控制指标、感染发生率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操作合格率、感染控制知识合格率、物表培养合格率及手培养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或P<0.01).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1.03%(1/97),低于对照组的8.24% (7/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院感染总发生率3.09%(3/97),低于对照组12.94%(1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方位规范化管理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措施可有效提高血液透析患者各项感控指标的合格率,提升护理工作的安全性,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 PDCA循环管理法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付显芬;黄灵容

    目的 探讨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肝胆胸心外科护理工作人员14名,分别评估PDCA循环管理法实施前(2013年7月-2014年6月)和实施后(2014年7月-2015年6月)护理质量及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实施后护理人员的文件书写、病房管理、专科操作、服务态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1);实施前后分别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555份和560份,实施后的护理满意度为96.1%(538/560)显著高于实施前的92.8% (515/555) (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法能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 伤口小组在构建压疮监控体系中的应用与实践

    作者:李建芬

    目的 探讨伤口小组在构建压疮监控体系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通过构建压疮监控体系和成立伤口小组,制定压疮及难免压疮申报与监控流程,组织知识培训,制定配套奖惩制度,并评价压疮管理效果.结果 构建压疮监控体系后,2014年度压疮风险评估率60.0%(8 419/14 032),难免压疮申报率100%(35/35),院内压疮发生率5.7%(2/35),压疮治疗有效率82.6% (19/23);2015年压疮风险评估率100.0% (15 507/15 507),难免压疮申报率109.0%(145/133),院内压疮发生率2.3%(3/133),压疮治疗有效率95.5% (42/44),均较2014年有所提高.结论 规范医院压疮监控体系管理,成立伤口小组,对提高压疮防护质量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210名护士工作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作者:高云珠;欧贵雪;薛少芳;林惠平

    目的 调查210名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210名护士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及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未婚护士工作满意度得分高于已婚护士,不值夜班护士工作满意度得分高于值夜班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总体护士工作满意度得分为(2.84±0.25)分,其中工作本身及工作负荷这一因子得分低,其余由低到高依次分别为工作/家庭的平衡、个人发展工资及福利、工作被认可、管理、与同事关系.结论 医院管理者应注重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以提高临床护士的工作满意度.

  • 责任护士对危重患者病情认知程度的调查研究

    作者:蔡艳菊

    目的 探讨责任护士对危重患者病情的认知程度及干预措施.方法 针对40名责任护士开展关于病区危重患者“八知道”调查.结果 分别有26名(65.0%)、29名(72.5%)、30名(75.0%)和26名(65.0%)的责任护士对危重患者的护理问题、意识状态、心理状态、排泄困难处理基本认知;3名(7.5%)责任护士对护理措施完全认知,20名(50.0%)责任护士对阳性体征未认知,29名(72.5%)责任护士对治疗方法部分认知;本科学历总分高于中专学历和大专学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管0~20个床位护士的认知程度均分高于21 ~ 30个和30个以上床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学历的责任护士有助于提高危重病情的认知程度,合理的分配责任护士所分管的危重患者数,可以提高对患者的护理质量.

  • 风险管理对ICU护理质量和护理人员职业认同感的影响

    作者:徐娟

    目的 评估风险管理在提高重症监护室(ICU)护理质量和护理人员职业认同感中的作用.方法 医院ICU于2015年度实施常规责任管床制,2016年度开展护理风险管理模式.42名ICU 护理人员参与评价,观察风险管理前后护理人员职业认同感及护理质量的变化.结果 与管理前比较,管理后护理人员职业认同感各项评分增加,护理质量考核各项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风险管理可提高ICU护理人员的职业认同感,改善护理质量,对于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多科室联合护理查房的临床实践

    作者:关风光;王涛;黄丽钗

    目的 通过改革护理查房模式,提高护士对查房的认同感及护理查房质量.方法 实施前后各选取150名护士,每2个月开展1次多科室联合护理查房,查房科室和联合科室从不同专科角度呈现同一病例的护理相关知识,并采集实施前及实施24个月后护士对传统形式查房和多科室联合查房的认同感及护理查房质量得分.结果 与传统形式查房相比,多科室联合护理查房形式有助于巩固专业知识、提升服务意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了解业内新信息、掌握患者的全程连续护理、有助于科室间沟通协作、开展优质护理(P<0.05);2种查房形式在提高查房护理质量评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多科室联合护理查房可提高护士对查房的认同感与护理查房质量.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内分泌科护理交接班质量中的应用

    作者:谢树英

    目的 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提高内分泌科护理交接班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北斗圈"小组,通过开展QCC活动并选定主题,应用科室查检表对科室护理交接班质量进行现况调查,分析护理交接班存在的缺陷及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整改.结果 经过6个月的QCC活动,科室护理交接班质量合格率由QCC实施前的65.59%提升到实施后的90.32%,目标达成率118.27%,进步率37.70%;实施QCC后护士对交接班满意度较实施前得到提高(P<0.05或P<0.01);圈员们的责任心、沟通能力、自信心、团队凝聚力、积极性、品管手法、和谐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结论 开展QCC活动能够提高护理交接班质量,提高护士满意度,保证护理服务质量.

  • 品管圈护理降低ICU非计划性拔管率的实践探讨

    作者:解金枝

    目的 探究品管圈护理降低ICU非计划性拔管率的实践意义.方法 对2012年1月—2014年1月入住ICU病房的155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实施品管圈护理,分析非计划拔管原因并制定改进措施,实施针对性护理.观察实施品管圈护理前和实施后(2014年2月—2016年1月)非计划性拔管发生情况,评价圈成员自我能力.结果 实施品管圈护理后患者胃导管插管及总留置导管非计划性拔管率较实施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品管圈护理后,圈成员自我评分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品管圈护理可降低院内ICU非计划性拔管率,促进ICU护理质量改进.

  • 安全教育干预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作者:戚传菊;刘俊平;李瑛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者对护、患进行安全教育与护理质量的关系.方法分析我病区(呼吸、消化、血液病区)1999年-2001年病人口头或书面投诉23宗的原因,评析采取相应安全教育措施,组织实施后的效果.结果2002年-2003年5月护理质量大幅度提高,主要表现在:①病人满意度持续在99%以上,没有与护理工作有关的投诉,无护理纠纷发生,亦无差错事故发生.②护理人员工作主动性、积极性明显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增强.③各项护理指标均达标,每季护理质量评比结果获得优秀.(④住院病人高于以往同期水平.⑤经济效益高于以往同期水平.

  • 探讨护士长晨查房在提高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作者:杨梅

    目的:探讨分析护士长晨查房在提高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17上半年我科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问题,于2017年下半年实行护士长晨查房制度,对比分析实行护士长晨查房制度前后患者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实行护士长晨查房制度前患者总满意度为75%(150/200),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10/200);实行护士长晨查房制度后患者总满意度为95.45%(210/220),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9%(2/220),两组数据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长晨查房对提高护理质量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14818 条记录 730/741 页 « 12...727728729730731732733...74074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