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1990年和2010年中国3种细菌性脑膜炎疾病负担情况

    作者:孙谨芳;么鸿雁;于石成;胡跃华;王琦琦;皮晚笛;周脉耕;刘世炜;李镒冲

    目的 了解1990年和2010年中国人群3种细菌性脑膜炎的疾病负担.方法 利用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结果,采用发病数和发病率,死亡数和死亡率,DALY(伤残调整生命年)数和率,YLL(早死造成的生命损失年)数和率,YLD(伤残造成的生命损失年)数和率指标,描述1990年和2010年中国人群肺炎球菌感染、b型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和脑膜炎球菌感染的疾病负担并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较1990年,我国3种细菌性脑膜炎的标化发病率降幅达50%左右,死亡率降低75%左右.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1岁以下婴儿细菌性脑膜炎的DALY率高.2010年1岁以下婴儿b型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DALY率为97.82年/10万,肺炎球菌感染为49.49年/10万,脑膜炎球菌感染为32.22年/10万.随年龄增长,DALY率下降明显,但70岁及以上各种细菌性脑膜炎的DALY率又小幅升高.总体来看,2010年肺炎球菌脑膜炎的疾病负担重、b型嗜血杆菌脑膜炎次之,脑膜炎球菌感染低.结论 2010年较1990年,我国3种细菌性脑膜炎疾病负担明显下降.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1岁以下婴儿是细菌性脑膜炎发病和死亡的高危人群.

  • 肺炎球菌性肺炎及其疫苗

    作者:张云;舒俭德

    在我国肺炎是常见病之一,每年有250万人患肺炎球菌性肺炎并造成其中12.5万人死亡 (以50岁以上中老年人和1岁以下婴儿为主).肺炎球菌同时还可引发脑膜炎、中耳炎、心 内膜炎和败血症等感染性疾病.婴幼儿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中1/3为肺炎球菌感染,复发率高达40%.

  • 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的效果--现行推荐疫苗的评价

    作者:

    目的:选择处在肺炎球菌感染高危期的人群,接种现行推荐的肺炎球菌多糖疫苗,之后测定疫苗的效果,评价疫苗的保护期限.

  • 肺炎球菌疾病-全球面临的挑战

    作者:

    1 肺炎球菌感染的模式肺炎球菌感染发病与年龄的相关呈"U"型曲线,即两头发病率较高.这一特点在严重肺炎球菌感染如肺炎及菌血症中尤其引人注目.尽管肺炎球菌疾病的整体发病率比起前抗菌素时代有所降低,但"U"型的发病率曲线却未改变.这说明婴幼儿及老年人仍是肺炎球菌疾病易感的人群.其它危险人群包括有慢性疾患及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

  • 模拟失重状态下大鼠抗肺炎链球菌感染能力的变化

    作者:裴士杰;朱敏立;易勇;周金莲;徐冰心;王萍

    目的 观察模拟航天失重状态下呼吸道感染肺炎链球菌后抗感染能力的变化,为航天医疗保障提供依据.方法 建立模拟失重状态下大鼠链球菌肺炎模型,将32只健康雄性清洁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悬吊注菌组(A组)、悬吊未注菌组(B组)、未悬吊注菌组(C组)及未悬吊未注菌组(D组),每组8只,采用国内外公认成熟的尾悬吊法(身体纵轴与水平面约成30°)模拟失重状态,悬吊第4天通过气管捕管法将0.4ml(细菌浓度约9.0×108 CFU/ml)的标准肺炎链球菌菌株(ATCC6303,血清型3型,美国菌种保藏中心保存)注入肺组织,建立肺炎链球菌感染模型,对照组同时注入同等量的无菌生理盐水,仅注入1次.悬吊7d后取材,测定血常规、C反应蛋白及CD4+/CD8+.观察肺组织(每组均取右肺上叶)的炎症反应,并测量实验前后动物体重的变化.结果 A组肺组织表面凹凸不平,呈颗粒样改变,光镜下可见较严重的肺淤血和小静脉、毛细血管充盈扩张,肺泡融合增多,肺泡间隔增厚及肺泡腔受压变形,B、C组也可见部分上述改变,但程度较轻.各组间白细胞总数未见明显差异(F=1.57,P=0.22);A组中性粒细胞数为(2.4±0.5)×109/L,B组为(2.0±0.3)×109/L,C组为(1.7±0.4)×109/L,均高于D组的(1.2±0.2)×109/L(u值分别为0、1.0和8.5,均P<0.05),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9.0,P=0.02).中性粒细胞百分比A组为0.26±0.04,高于C组的0.19±0.05(u =8.5,P=0.01);B组为0.23±0.03,C组为0.19±0.05,均高于D组的0.15±0.02(u值分别为2.0和13.0,均P<0.05),而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20.0,P=0.21);各组淋巴细胞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2,P=0.55),但A组[(6.0±0.9)×109/L]低于D组[(6.3±0.6) ×109/L];淋巴细胞百分比A组为0.66±0.08,B组为0.68±0.05,均低于D组的0.79±0.02 (F=10.24,P<0.001).A组C反应蛋白为(11.9±2.2) g/L,明显高于D组的(1.5±0.8)g/L (u =0,P =0.001);4组CD4+/CD8+比值无明显差别(F=1.23,P=0.32);与其他组比较,A组体重减轻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2.07,P<0.001).结论 失重状态下大鼠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抗肺炎链球菌感染能力降低,肺部炎症反应更强,体重减轻更明显,需要给予相应的保障措施.

  • 青霉素不敏感的肺炎链球菌pbp2b基因新的变异

    作者:田素飞;褚云卓;陈佰义;万建华

    目的 调查本地区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PNSP)的pbp2b基因和氨基酸序列的变异特点.方法 2006年1-12月收集肺炎链球菌临床分离株24株,检测其对青霉素的敏感性,对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2b基因进行PCR扩增和测序以及序列比对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在13株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低抑菌浓度(MIC)≥0.1 mg/L]中,均发生紧邻SSN的Thr445→,Ala替换以及Glu475→Gly、Thr488→Ala/ser的替换;而Glu332→Gly的替换也较常见,存在于12株PNSP(MIC≥0.25 mg/L);另外,在7株青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MIC≥3 mg/L)中,均发生了紧邻KTG之后Ala618→Gly的替换,且这7株菌属于Back's Ⅱ群,与韩国菌株J77的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一致,而菌株14,15,8,11及24的氨基酸序列出现了新的变异,已向GenBank提交序列,获得序列号:EU035970,EU056919,EU056920,EU056921,EUl06886.结论 本地区大多数的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pbp2b基因的变异序列高度相似,而青霉素中度敏感肺炎链球菌的基因序列产生新的变异.

  • 2012至2017年1138例儿童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病多中心临床研究

    作者:朱亮;李文辉;王新红;谭锟;方庆丰;朱庆雄;武抗抗;杨巧芝;林爱伟;邓慧玲;毕晶;刘静;赵仕勇;刘耘;景淑军;王育民;李莲梅;赵青;姚开虎;王曦;贾莉;王芳;邓继岿;孙静;朱春晖;周凯;梁珺;聂秀真;曹三成;王冬萌;李双杰;陈雪夏;李娟;王屹;叶岚;张艳虹;董芳;李志;杨永弘;刘钢

    目的 了解我国儿童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病(IPD)的临床特点及菌株分型、细菌耐药情况.方法 本研究为多中心回顾性研究.通过检索2012—2017年18家儿童医院的细菌培养信息管理系统查找自无菌部位(血、脑脊液、胸腹水、关节积液等)分离出肺炎链球菌的住院患儿,收集患儿临床信息及菌株血清型和耐药性检测结果.将患儿按随访结果分为死亡组和好转组,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IPD死亡危险因素.结果 共确定1 138例IPD患儿,其中男684例、女454例,男女比例为1.5∶1,年龄范围为1日龄~16岁,中位年龄为1岁3月龄,5岁以下1 016例,占89.3%,尤其是2岁以下(704例,61.9%);社区感染者1 004例(88.2%).临床类型包括脑膜炎446例(39.2%)、菌血症性肺炎339例(29.8%)、无病灶血流感染232例(20.4%)等.患儿有基础疾病者242例(21.3%).混合感染支原体62例(5.4%),腺病毒27例(2.4%),流感病毒34例(3.0%).脑膜炎和非脑膜炎菌株对青霉素的不敏感率分别为69.5%(276/397)和35.9%(221/615).81株确定了血清型,其中13价肺炎球菌蛋白多糖结合疫苗(PCV13)覆盖血清型占93.8%(76/81).预后随访965例,确定死亡156例,病死率16.2%.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表明<2岁[比值比(OR)=2.143,95%可信区间(CI)为1.284~3.577,P=0.004],脑膜炎(OR=3.066,95%CI为1.852~5.074,P<0.01),有基础病(OR=4.801,95%CI为2.953~7.804,P<0.01),感染性休克(OR=3.542,95%CI为1.829~6.859,P<0.01),弥漫性血管内凝血(OR=4.150,95%CI为1.468~11.733,P=0.007),多脏器衰竭(OR=12.693,95%CI为6.623~24.325,P<0.01)和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OR=1.975,95%CI为1.144~3.410,P=0.015)为患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我国儿科确诊的IPD多为5岁以下、有基础疾病的社区感染患儿,<2岁、脑膜炎、基础病及多脏器衰竭等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IPD致病株耐药严重,推广接种PCV13疫苗有助于我国儿童预防IPD.

  • 两种不同血清型肺炎链球菌致C57BL/6小鼠急性中耳炎的敏感性差异

    作者:王维;周爱娥;黄益飞;项云;何於娟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血清型肺炎链球菌致C57BL/6小鼠急性中耳炎的敏感性.方法 实验组C57BL/6小鼠经鼓膜穿刺分别接种血清型为TIGR4和6B的肺炎链球菌,对照组采用相同方法接种等体积磷酸盐缓冲液(PBS).观察小鼠发病情况,分别于感染后第1、3、5、7天制备中耳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中耳组织损伤及炎性细胞浸润变化,同时收集中耳灌洗液,检测灌洗液中细菌载量、炎性细胞数量和细胞因子含量.结果 6B组小鼠生存率明显低于TIGR4组和PBS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种肺炎链球菌后,小鼠中耳灌洗液中以中性粒细胞为主,TIGR4组募集的炎性细胞数量明显多于6B组;中耳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明显升高,其中TIGR4组细胞因子水平均明显高于6B组;6B组小鼠中耳内的细菌清除更慢.结论 在C57 BL/6小鼠急性中耳炎模型中,6B型肺炎链球菌比TIGR4型致病性更强.

  • 肺炎链球菌肺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作者:宋秀杰;彭娅;王睿

    近年来肺炎动物模型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文就目前常用的肺炎动物模型进展进行综述.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抗肺炎链球菌抗体水平的研究

    作者:魏敏;黄瑾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血清抗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特异性抗体水平及COPD患者接种疫苗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COPD急性加重无呼吸衰竭(无呼吸衰竭组)、COPD急性加重伴呼吸衰竭(呼吸衰竭组)、哮喘(哮喘组)、老年健康体检(老年体检组)及青年健康体检(青年体检组)各15例,采用间接ELISA法分别检测各组血清抗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特异性IgG、IgM、IgA抗体水平.结果 各组间IgG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呼吸衰竭组和老年体检组IgM与呼吸衰竭组、哮喘组和青年体检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554±0.309和0.538±0.327比0.810±0.387、0.887±0.278和0.852±0.305,P< 0.05),无呼吸衰竭组与老年体检组及呼吸衰竭组、哮喘组与青年体检组Ig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无呼吸衰竭组与青年体检组Ig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532±0.297比0.930±0.502,P<0.05)外,其余各组间IgA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患者应建议接种肺炎链球菌疫苗.

  • 肺炎链球菌脓毒血症波及脊椎一例

    作者:钱国清;李国祥;褚金国;邬怡怡;谢一潋

    报告一例波及脊椎的肺炎链球菌脓毒血症临床资料,该病少见,易误诊.

    关键词: 肺炎球菌感染
  • 应用肺炎球菌疫苗对肺炎链球菌耐药的影响

    作者:王飞;贺蓓

    抗生素耐药的肺炎球菌感染会引起治疗失败,并增加医疗费用.世界范围内,绝大多数抗生素耐药的肺炎球菌感染由5种血清型引起,这5种血清型均包括在7价肺炎球菌同源疫苗中(6B,9V,14,19F和23F).正是由于血清型和耐药菌之间存在联系,才使得同源疫苗可以用于减少耐药菌株所致疾病的发病率.2000年美国批准使用肺炎球菌同源疫苗,推荐用于2岁以下和2~4岁的患有某种慢性病或有高危因素的婴幼儿.为了评价疫苗对耐药菌株所致的侵入型疾病的作用,Moe H.Kyaw等进行了研究.

  • 哮喘是侵袭性肺炎球菌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沈宁;贺蓓

    已有研究证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如肺气肿和慢性气管炎)患者中侵袭性肺炎球菌感染的危险性增加,但在哮喘患者中的情况并不清楚.Talbot等采用队列内病例对照研究对哮喘和侵袭性肺炎球菌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发表在2005年5月19日出版的新英格兰杂志(N Engl J Med,2005:352:2082-2090).

  • 中国内地儿童侵袭型肺炎链球菌感染血清型的分布特征

    作者:苏楠;韩星;杨怿墨;林江涛

    目的 分析中国内地儿童侵袭性肺炎链球菌感染血清型的分布特征.方法 选择1980年1月至2013年12月发表的中国内地范围、至少包括20株侵袭性肺炎患儿体内分离出的肺炎链球菌样本的文献进行筛选,终分析了39篇关于中国内地儿童侵袭型肺炎链球菌感染血清型的相关文献.计算每个血清型的平均出现频率,每种血清型的不确定度范围采用均值(95% CI)表示.结果 39篇文献中可分型的肺炎链球菌样本总数为7 391株,主要来自华北、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地区.在中国内地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侵袭性肺炎病例中,常见的血清型为19F[30.05%(28.16% ~ 31.98%)],其次是23F[12.16%(10.00% ~ 14.28%)],其他流行的血清型有19A[9.19% (7.01%~11.37%)]、6B[7.30% (5.09%~9.50%)]、14型[7.02%(4.82%~9.23%)]、6A[6.08% (3.87% ~8.30%)]和15B[6.53% (2.88% ~7.34%)].结论 在中国内地地区普遍的肺炎链球菌血清型依次为19F、23F、19A、6B、14型、6A和15B.

  • 肺曲菌球25例分析

    作者:姚小英;张哲伟;陈武成

    肺曲菌球系肺曲菌病的一种特殊类型,X线有特殊影像学表现,空洞性病变中有实质球形阴影,阴影上方有新月型或半月形透光区,可随体位而移动,多在上肺,故可通过X线或胸部CT来诊断,我院1996年5月至2003年5月共收治25例临床诊断为曲菌球的患者,现结合临床对诊断和治疗予以讨论.

  • 肺隐球菌病1例

    作者:杨洁清;周秀荣

    肺隐球菌病菌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多为亚急性或慢性感染.现报道1例.患者,男性,50岁.右胸痛伴咳嗽1月,无咳血、痰少.胸部正位片示:双肺纹理增粗,边界模糊,右下肺近心缘见小片状阴影.侧位片示:双肺门不大,纵隔居中,心脏不大,心后三角区见小片状阴影,密度不均、边界模糊,隔肌光滑,肋隔角锐利.诊断:右下肺小片状影,胸部螺旋CT扫描:右肺下叶前基底段显示有条索、纤维状密度部均匀影,病灶与叶间有粘连,有长毛刺,双侧肺门结构无移位,脊柱无畸形,胸廓无边形,纵隔各区无占位性病变.诊断:右肺下叶前基底段结节状病灶.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未见异常.内科抗炎、对症治疗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为明确诊断即行开胸探查术.术中见右侧胸腔内无积液、粘连,右肺下叶内基底段探及直径4 cm包块,质偏硬,行右肺下叶切除术.术后送检标本:约12 cm×10 cm×6 cm肺叶组织1块,距支气管断端2 cm处肺实质内见5 cm×5 cm区域呈灰白、灰褐色实变区,质中,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镜下:肺泡腔内见大量圆形、卵圆形隐球菌、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多核巨细胞等以及巨细胞肉芽肿形成.

  • 肺炎链球菌实验室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美蓉

    在世界范围内,下呼吸道感染是感染性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1],但约40%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仍然病原不明确,致病原可能为肺炎链球菌[2-3],分析其原因为:①肺炎链球菌是一种苛养菌,可以产生自溶酶,送检时间要求严格,实验室中普通培养基或涂片革兰染色检查可与草绿色链球菌混淆,培养和菌种菌型鉴别过程复杂,导致诊断率降低;②社区感染患者住院率低,因培养检查时间长,门诊留取标本培养比例也低[4],同时早期抗生素的应用降低了血及胸腔积液培养的阳性率;③由于侵入性诊断技术的应用局限,人为因素导致痰标本的合格率低.

  • 海南地区老年患者肺炎链球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性

    作者:王芳乾;吴多荣

    目的 分析海南地区老年患者肺炎链球菌感染的临床分离情况及其耐药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海南地区2010-2012年住院老年患者临床送检标本3 052份,共分离不重复肺炎链球菌225株,药敏试验采用梅里埃VITEK 2 compact肺炎链球菌药敏卡(AST-GP68)检测,结果按临床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2012年版标准判读,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225株肺炎链球菌在痰液、胸腹腔积液、血液及脑脊液中的检出率分别为9.3%(213/2 291)、4.2%(5/120)、0.6%(3/506)、1.5%(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该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30.2%,对红霉素、四环素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分别为85.3%、84.4%和61.3%,对头孢他啶、美罗培南、厄他培南、氯霉素、左氧氟沙星和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在20%左右,未发现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莫西沙星的耐药菌株.结论 肺炎链球菌是老年患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主要检出于痰标本,青霉素作为该菌治疗的首选药物,其耐药率的增高应引起重视.

  • 复方中药对链球菌性肺炎小鼠肺组织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研究

    作者:张丽娜;丛培玮;李乡南

    目的:探讨复方中药对链球菌性肺炎小鼠肺组织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 IL)-6、IL-2、干扰素γ(INF-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0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2014年3—10月选取健康 BALB/ c 小鼠36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正常组、链球菌性肺炎模型组(模型组)、复方中药治疗组(中药组),每组12只。模型组、中药组小鼠分别破损鼻黏膜,滴入50μl 配好的肺炎链球菌标准菌株溶液;正常组小鼠破损鼻黏膜,滴入50μl 无菌0.9%氯化钠溶液。中药组小鼠给予7.5 g·kg -1·d -1复方中药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给予等剂量双蒸水灌胃,均2次/ d,连续给药7 d。给药第7天,取肺组织,观察病理学表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IL-6、IL-2、INF-γ、TNF-α、IL-10表达水平。结果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镜下显示,正常组肺泡结构及上皮完整,肺泡腔清晰,肺泡内无渗出物,肺泡间隔均匀一致,无增厚,毛细血管无明显扩张、充血及炎性细胞浸润;模型组肺泡腔内充满渗出的纤维素,出现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肺泡间隔增厚及毛细血管扩张、充血;中药组肺泡腔内纤维素渗出较少,肺间质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少量红细胞,部分肺泡破坏融合,与模型组比较有所减轻。模型组小鼠肺组织IL-6、IL-2、INF-γ、TNF-α、IL-10表达水平较正常组升高(P <0.05);中药组小鼠肺组织IL-6、IL-2、INF-γ、TNF-α、IL-10表达水平较模型组降低(P <0.05);中药组小鼠肺组织IL-6、IL-2、INF-γ、TNF-α、IL-10表达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复方中药能有效抑制链球菌性肺炎小鼠肺组织IL-6、IL-2、INF-γ、TNF-α、IL-10的过度表达,缓解炎性反应。

  • 社区获得性肺炎看似违反常规的抗感染治疗一例

    作者:王希明

    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初始经验治疗失败时,临床常规根据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尤其是多次痰培养均为同一种细菌生长时,临床常把该结果作为选择抗生素的风向标。然而,受送检的痰液质量及实验室技术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痰培养检出的优势菌不一定是致病菌。本文报道1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痰培养结果提示存在多种革兰阴性杆菌,但抗革兰阴性杆菌治疗无效,综合患者临床特征后,改为抗球菌治疗,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当患者痰培养结果与临床特征不符时,临床医生不能盲目信任检查结果。如不存在误诊、特殊病原体感染、并发症、免疫抑制等情况,且充分抗杆菌(已覆盖耐药菌)治疗无效时,可实施抗球菌治疗。

43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