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皮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赵成毅;刘少喻;李青;袁元杏;梁道臣;张爱明

    目的 探讨经皮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39例具有临床症状的颈椎间盘突出症和19例具有临床症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经皮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治疗,各项观测指标包括患者症状的缓解率,采用改良的Macnab法分析腰椎术后疗效,手术中失血量,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结果 本组随访时间1~6个月,平均3.4个月,总的症状缓解率90.2%,Macnab法分析腰椎术后疗效优良率为79%,患者平均住院时间3d,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满意率高,住院治疗时间短,创伤小,不影响再次手术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新方法.对颈椎或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应尽早行此手术,以控制相关疾病的发展.

  • 后路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石仕明;陈忠海;胡立弘

    目的 探讨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方法 经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2例.结果 全部病例经5个月~2年的随访,按Macnab评分,优51例,良15例,可6例,无症状及体征加重病例,优良率93%.结论 经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取得满意效果.

  • 透视下两种定位法在椎间盘手术中的比较

    作者:胡晓林;张哉炯;曹阳;赵兵清

    椎间盘突出手术中,传统的定位方法是在透视下,找出突出间隙相应的皮肤进行标记,并拍正侧位片,然后再进行手术.因定位不准而做错间隙的事常有发生,约占20%[1],故在一些文献中有学者提出了一种新方法-椎间美蓝定位法[2],但目前还未见对两种方法做详细介绍和比较的报道.

  • 下腰椎疾患并马尾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

    作者:常彦海;徐洪海;罗振群;凌鸣;刘时璋

    下腰椎疾患往往以腰腿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时常导致马尾神经损伤.常见于腰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及椎管内肿瘤等.我院自1995年~2000年收治此类疾患43 例.临床疗效满意,现就其手术方法总结如下.

  • 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疗效

    作者:赵振德;杜晓燕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MEDⅡ)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早期疗效,适应证.方法在椎间盘镜直视下对80例单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突出髓核摘除术,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患者下床时间为3~7d,平均5d,住院时间5~10d,平均6.5d,平均随访7个月,优61例,良16例,可3例,优良率96.2%,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椎间盘镜髓核摘除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康复快,安全性高等优点,疗效肯定,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推广,但必须掌握其适应证.

  • 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18例治疗

    作者:季明华;宋晓航;刘书华;许刚;严耘

    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手术切除后缘骨块,尽可能多的保留后纵韧带,对术后脊柱稳定,防止椎间盘突出复发及减轻硬膜外瘢痕形成等均有一定作用.自1995年以来收治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18 例,采用后纵韧带腹侧切除离断骨块,疗效满意.

  • Steffee钢板加椎间植骨治疗重度腰椎滑脱症

    作者:程远胜;曹世民;姜正明

    重度腰椎滑脱,是指滑脱移位大于50%,按Meyerding分度在Ⅲ°以上,可并发椎管狭窄和椎间盘突出.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慢性腰痛、脊柱畸形及特殊的蹒跚步态,病情持续发展可出现下肢神经和马尾神经症状.我院从1996年~2001年,采用Steffee钢板加椎间植骨治疗重度腰椎滑脱症12例,效果满意.

  • 颈椎间盘突出症前路减压植骨34例报告

    作者:周福高;王志强;李树仁

    目的:解除颈椎间盘突出所致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压迫,恢复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供血功能.方法:1 995年1 2月~1 999年12月,对34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颈前路间盘切除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结果:术后经过6个月至36个月随访,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病人均获得骨性愈合,脊髓、神经及椎动脉供血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较好方式.

  • 双侧椎间孔入路治疗胸腰段巨大中央型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王文涛;段琨;王欣文;刘团江;吴起宁;郝定均;刘继军

    目的 探讨应用双侧椎间孔入路间盘切除减压椎间融合治疗胸腰段巨大椎间盘突出并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20例经双侧椎间孔入路间盘切除减压椎间融合治疗胸腰段巨大椎间盘突出并神经损伤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资料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失血、手术前后神经功能ASIA运动及感觉评分、VAS及ODI评分、融合率、减压范围、内固定失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155±27)min,术中失血(824±162)mL,ASIA运动及感觉评分分别从术前的(72.88±3.26)分、(67.52±4.2)分提高到术后末次随访时的(90.34±2.74)分、(88.3±3.1)分,VAS和ODI评分分别从术前的(6.78±1.99)分、(44.82±5.18)%降低到末次随访时的(2.34±0.46)分和(11.7±2.4)%,椎管容积从术前的(51.3±5.6)%增高到(2±0.5)%,椎间植骨融合率均100%,术中5例患者出现硬脊膜破裂脑脊液漏,未出现神经症状加重、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经双侧椎间孔入路间盘切除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安全有效,可以作为治疗胸腰段连续椎间盘巨大突出并神经损伤的手术选择.

  • 椎管内外联合入路治疗双神经根受压型腰椎间盘突出

    作者:张功林;甄平;陈克明;朱雄;安勇;李凤强

    目的:总结椎管内外联合入路治疗双神经根受压型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应用结果。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应用椎管内外联合入路治疗双神经根受压型腰椎间盘突出6例,其中男5例,女1例。患者年龄28~56岁,平均36.8岁。椎间盘突出症状持续时间:短6个月,长3年,平均21个月。应用标准的椎间隙显露联合横突间显露,经两个手术窗去除了椎间盘突出,解除了双神经根的压迫。结果术后随访20~66个月,平均44个月,术后恢复率根据 Macnab 腰腿痛手术治疗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优4例,良2例,没有发生与该项技术操作相关的并发症,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椎管内外联合入路技术很适宜用单入路方法治疗有困难的双神经根受压型腰椎间盘突出。

  • 腰椎椎体后缘离断合并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邓建龙;陈峰嵘;龚灏;肖小柱

    目的分析腰椎椎体后缘离断合并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理,探讨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总结10 例腰椎后缘离断合并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及手术方法选择.结果 10 例患者中,6 例表现为单侧腰腿痛,4 例为双侧;4 例合并间歇性跛行,其中2 例伴有马尾神经受压.CT检查显示全部病例腰椎椎体后缘形成突向椎管内的骨块,其相应的椎体后角骨缺损区为椎间盘髓核组织,其中7 例椎间盘突出物超过椎体后缘骨.10 例均行手术切除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其中6 例同时行离断骨块切除.全部病例经3~36个月随访取得满意效果.结论本病发病机理主要还是由于青少年时期椎体后缘环状骨骺变异或损伤逐步引起椎间盘突出的继发改变,终造成神经根和硬膜囊的压迫.椎体后缘骨块仅部分参与神经根压迫.椎管内神经根及硬膜囊的彻底减压才能达到满意效果.

  • 老年人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的临床分析(附42例报告)

    作者:胡晓亮;方弟弟;厉国定;胥成平;向艾力;尹伟忠

    目的:分析老年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的原因、诊断和手术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科1993~1998年间收治并手术治疗4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36例.时间6个月~4年,平均22个月.优良率86.1%.结论:腰椎及周围组织结构有退变和长期的代偿以及可能的外伤是造成本病的主要原因.腰腿痛、间歇性跛行、肢体感觉障碍是本病的三个典型症状.影像学检查具有明确诊断的作用.保留脊柱后结构的髓核摘除、椎管扩大减压的手术效果是满意的.

  • 颈椎术后格林巴利综合征合并重症肌无力1例报道

    作者:李赛;周先爱;魏晶晶

    1病例资料
      患者,男,33岁,汉族。以“摔伤后颈部疼痛伴双上肢麻木3d”为主诉来诊入院。查体:颈后区棘突间压痛,双上肢各肌肌张力未见异常,皮肤浅感觉减退,痛觉过敏;躯干及双下肢皮肤感觉正常;双上肢三角肌及肱二头肌肌力Ⅴ级,肱三头肌、腕伸屈肌肌力、指伸屈肌肌力Ⅲ级,双下肢髂腰肌、股四头肌、股二头肌、胫前肌、踇伸肌、小腿三头肌肌力Ⅴ级;双侧霍夫曼征阳性;双侧肱三头肌反射、肱二头肌反射、桡骨骨膜反射亢进;双侧腹壁反射、提高反射及肛门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无大小便失禁史;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颈椎MRI显示:C3~7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C4~5水平脊髓信号异常(见图1)。诊断为:a)颈椎过伸伤伴脊髓损伤。b) C3~7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症;入院后完善术前检查,急诊在全麻下行“颈后路C3~7椎体全椎板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手术顺利,未输血,术后查体双上肢皮肤感觉功能障碍症状明显减轻,X线片提示内固定位置良好,固定牢固(见图2~3);术后第3天患者出现发热、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体温38.0℃,血压188/97 mm Hg,予以扑热息痛、硝苯地平治疗后症状逐渐缓解;术后第6天输液时发生寒颤,体温39.3℃,考虑输液反应,给予地塞米松、异丙嗪、消炎痛栓等治疗后症状消失,当日夜间患者诉四肢肌力减弱,双眼闭合困难。急行头颅MRI检查提示:双侧基底节区、侧脑室胖、额叶、顶叶皮层下脱髓鞘改变。行颈椎MRI检查提示:颈后路减压后脊髓减压充分,脊髓未见新鲜损伤信号,术区未见出血及血肿形成(见图4)。急查电解质排除低钾血症可能。次日晨醒时言语含糊、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意识清楚,眼球运动可,双眼闭合困难,双侧周围性面瘫,咽反射迟钝,四肢近端肌力0级,远端肌力Ⅰ级,四肢腱反射消失。共济感觉检查不合作,病理征未引出。肌电图:上下肢体神经活动传导波幅明显减低,传导速度减慢,双下肢F波未引出,上下肢所检肌肉募集性差。当日上午11点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血气分析提示Ⅱ型呼吸衰竭,立即给予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留置导尿,急请神经科会诊考虑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可能。急查脑脊液:无色,透明,潘氏试验实验弱阳性,白细胞7×106/L,总蛋白2 g/L,氯118.29 mmol/L,葡萄糖4.74 mmol/L,呈现细胞蛋白分离现象。结合临床症状,诊断为格林巴利综合征。给予人体免疫球蛋白27.5 g/d静脉注射,连用5 d;甲泼尼龙250 mg/d静脉注射,连用3 d,后减量为80 mg/d,3 d后减量为40 mg/d,连用7 d,后改为泼尼松片口服;经治疗患者呼吸功能明显改善,但语言功能、吞咽功能、肢体肌力未见明显改善。患者术后29 d进食时发生误吸,呼吸急促,血氧饱和度82%,予以吸痰、气管内吸出大量内容物后症状仍未改善,改用呼吸机辅助呼吸,2d后间断脱机,呼吸肌功能不稳定。行胸部CT检查,提示双下肺感染,行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无色透明,潘氏试验阴性,白细胞数1×106/L,脑脊液生化示:氯115.2 mmol/L,葡萄糖、腺苷脱氨酶未见异常,乳酸脱氢酶22 IU/L,微量蛋白1251 mg,涂片未查到抗酸杆菌、一般细胞及新型隐球菌。肌电图:低频重复电刺激,拇短展肌出现明显衰减(大于15%),左上肢单纤维肌电图出现肌肉颤动。给予新斯的明1 mg肌肉注射,患者呼吸肌无力症状改善,血清Ach-R抗体90.2 nmol/L,诊断为合并重症肌无力,加用吡啶斯的明60 mg口服,1次/6 h。经以上治疗后,患者呼吸肌功能明显好转,4周后患者恢复基本良好。

  •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遗留症状的原因与预防

    作者:田慎;王宏;王瑞斌;贺玉星;曹梅英

    目的 探讨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遗留腰腿部症状的原因,寻找有效的预防办法,提高椎间盘突出手术治疗的满意率.方法 通过对63例椎间盘突出术后遗留腰腿部症状的患者进行进一步检查分析,发现可能引起椎间盘突出手术后遗留症状的原因.结果 椎间盘突出术后遗留腰腿部症状除有些相关疾病不易明确诊断外,还与手术前诊断不全面、手术中操作不细致、手术后康复不得当有关.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容易遗留腰腿部症状,腰部的病变复杂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手术前全面正确的诊断、手术中仔细的操作、术后合理的功能锻炼,是减少椎间盘手术后腰腿部症状,提高手术摘除椎间盘后患者满意率的有效手段.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学分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马信龙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及多发病,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与椎间盘突出的病理学变化密切相关。然而,目前对于椎间盘突出的病理学分型争论较大,急需一个统一的病理学分型标准。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椎间盘突出病理分型,根据术中所见分为四型。损伤疝出型:表层纤维环和后纵韧带较薄,触之较软,有弹性;切开表层组织后有成块破碎的椎间盘组织溢出或很容易用髓核钳拉出;破碎的椎间盘物质孤立,与椎间盘母体分离或轻度黏连;其病理实质为椎间盘退变和损伤疝出及炎症修复过程;此型椎间盘突出需要彻底摘除破碎的髓核组织以防复发,可通过内镜下微创手术彻底摘除破碎和游离的组织,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退变突出型:病变部质地硬韧,弹性差,纤维环增厚致密;椎间盘局部隆起或突起,但与整体有较好的连续性,切开后无破碎的椎间盘,不能摘除成块的椎间盘组织;其病理实质是以退变和增生反应为主的病理过程;一般后路手术切除致压后壁即可使受累神经获得可供移动的空间,硬突出和膨出的椎间盘可不作切除。椎体后缘骨软骨病伴椎间盘突出型:其特征为椎体后缘畸形、软骨结节和相邻椎间盘一起突入椎管;其病理实质是椎体后缘发育异常部分与椎间盘一起向后突出,与其相对应的椎体后缘骨缺损被椎间盘组织充填;手术需切除突出的骨性后壁和椎间盘以彻底减压。椎间盘囊肿型:椎间盘囊肿是与椎间盘相通的囊肿,其原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显微镜或内镜下切除囊肿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受累的间盘是否需要同时切除仍无定论。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该病理学分型有助于更好地认识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同的病理改变和发病机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 牵引配合中药内服、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苗典中

    目的:观察牵引配合中药内服及熏蒸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收治的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牵引配合中药内服、熏蒸的方法治疗2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VAS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牵引配合中药内服、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能够减轻患者痛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作者:姚仲莉;宋妮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退变、破裂、后凸压迫脊髓或神经而出现的以腰腿痛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症,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1].我科自2004年至2008年对168例有手术指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进行了手术治疗,通过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有效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报告如下.

  • 后路腰椎间盘镜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郑文杰;周跃

    目的探讨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后路腰椎间盘镜(MED)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至2004年经MED治疗的45例多节段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资料.结果对45例患者共93个椎间盘进行了手术,平均住院时间14.8 d,平均手术时间92min,平均手术出血量145 ml,术后随访3个月至40个月,手术优良率为91.6%.结论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是MED手术治疗的相对适应证,相对于单节段的MED手术,术前定位和术中操作更困难,严格的病例选择和全面的术前分析,辅以熟练的手术操作,仍可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 多节段胸腰椎间盘突出的外科治疗

    作者:于永林;戴士峰;王保苍;孙秋茹;刘昆鹏;杨佐明;张艳蕊

    目的探讨椎间盘多节段突出的发病机理、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对108例多发性椎间盘突出患者(胸腰椎间盘突出13例、胸椎间盘突出11例、腰椎间盘突出84例),从发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改变以及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全部病例经术后8个月~12年的随访,总优良率达到93%以上.结论椎间盘多发性突出临床差异较大,其神经根受压临床表现比较复杂.故本病必须认真仔细系统检查结合CT或MRI获得确诊.手术的目的在于突出物摘除、椎管减压、神经根松解,维持脊柱稳定性,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 单纯椎板切除后发生椎间盘突出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张正平;章雪芳;李辉;刘团江;赵勤鹏;黄琳红;曹子君;何立民;郝定均

    目的 分析椎管狭窄减压术后患者发生腰椎椎间盘突出的危险因素,为患者术后康复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因椎管狭窄行部分椎板双侧切除术的患者169例,将发生椎间盘突出的患者24例作为椎突组,未发生椎间盘突出的患者145例作为对照组.分析2组研究对象各种影像学检查数据.利用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和ROC曲线分析危险因素.结果 脊柱伸展后滑脱是椎间盘突出的独立危险因素(1.24,95%CI[1.07~1.43];P<0.01);曲线下面积(AUC)为0.801,截断值为6.89%.结论 术前椎体后滑脱可能是椎间盘突出的独立危险因素.

982 条记录 46/50 页 « 12...42434445464748495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