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导管在心包置管引流术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雪樵;刘传垠;万风福

    目的:评价使用两种导管行经皮穿刺心包置管引流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45例大量心包积液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使用猪尾巴导管,治疗组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所有患者均行经皮穿刺心包置管引流术.结果:两组置管成功率均100%,观察组穿刺口炎症反应高于治疗组,而治疗组的导管价格低患者舒适度好.结论:心包置管引流术中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更优于猪尾巴导管.

  • 长期心包置管治疗对肺癌心包转移的影响

    作者:王怀新;赵吉梅;张英凯

    目的 探讨长期心包内置管治疗肺癌伴心包转移的近期疗效和对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以及安全性.方法 将入选106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53例为长期置管组,置管时间为8周;B组53例为短期置管组,置管时间<4周.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治疗方案,分别观察近期疗效、半数生存时间、两个月内的复发率及置管并发症.结果 A,B两组近期完全缓解率(53.33%vs 37.5%,X2=4.17,P<0.05)和总有效率(91.67%vs 76.59%,X2=3.87,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拔管后两个月内的复发率A、B两组分别为20.83%和39.58%(X2=4.00,P<0.05),1年内的存活率分别为43.75%和20.83%(X2=5.76,P<0.05),两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半数生存期两组分别为8个月和4个月.A,B两组生存率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现化脓感染、窦道形成、心包感染及严重粘连等并发症.结论 长期心包置管治疗疗效可靠,安全性高,尤其对心包内有癌细胞种植的患者,可明显延长其生存时间.

  • 经皮置管心包腔内灌注博莱霉素治疗恶性心包积液

    作者:吕新志;郑燕列;肖阳娥;陈凯;温汉平;邓春华

    目的评价经皮置管心包腔内灌注博莱霉素治疗恶性心包积液患者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和可行性.方法 17例恶性心包积液患者应用塞林格技术经皮留置中心静脉导管于心包腔内,分1~3次抽尽心包积液后,于心包腔内灌注博莱霉素30 mg,4 h后再抽出残留液体,以后每24 h抽液一次,若一次抽出积液量≤30 ml则拔管.结果累计抽出心包积液量450~3 300 ml,置管时间3~7 d.有效率94.1%(16/17),完全缓解率76.5%(13/17).随访生存76~693 d,中位生存期208 d.不良反应有轻度发热、恶心呕吐和胸痛.结论本方法是治疗癌症并发恶性心包积液的简便、快速、安全、有效措施.

  • 心包置管术治疗心包积液(附20例分析)

    作者:张立新;卢卫平;张晓凯;刘亚军;王强;杨江淼

    心包积液是临床上常见并严重危胁病人生命的并发症。由于心包壁扩张度有限,故短时间内心包积液增多常引起急性心包填塞导致心功能衰竭。我科近年来采用经皮穿刺心包置管术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包积液进行诊断及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自1996年6月~1999年12月我科共收治心包积液患者20例,男12 例,女8例,年龄21~85岁,平均53.5岁,其中心包穿刺前恶性肿瘤诊断明确者18例:乳腺癌5例、肺鳞癌3例、肺腺癌4例、肺未分化小细胞癌1例、恶性淋巴瘤3例、恶性胸膜间皮瘤2 例,以心包积液首诊者2例,有急性心包填塞症状者5例,有慢性心包填塞症状者12例,无明显症状者3例。20例病人经B超证实积液厚度>8cm者2例、4~7cm者9例、2~4cm者6例、<2cm 者3例。

  • 心包腔内置管引流并注药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临床观察

    作者:阮新建;刘畅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心包腔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并腔内给药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6例恶性心包积液患者在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心包腔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将心包积液引流干净,先用生理盐水100mL经导管冲洗心包腔,然后注入生理盐水20mL+顺铂40mg+白细胞介素-2 200万IU+地塞米松5 mg,若引流液<30mL/24h,经B超证实心包积液引流干净,则可拔管.治疗期间适当给与水化补液及止吐等处理.结果 46例均一次置管成功,疗效评价:CR 15例、PR 24例、NC 6例、PD1例,RR 84.78%;治疗后KPS评分提高了10 ~ 40分.毒副反应主要为Ⅰ-Ⅱ度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和低热,无心包穿刺置管相关死亡.结论超声引导下留置静脉导管并腔内给药是治疗恶性心包积液安全、有效、方便的治疗方法.

  • 心包置管治疗恶性心包积液30例

    作者:孙亚红;冯斌;张宝轩;张燕;宋丽华;韩明勇;范开席

    恶性心包积液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特点是积液生长快、多次穿刺后积液不减少,易造成急、慢性心包填塞,是临床治疗的难点.我科将1999年7月~2003年12月间收治的30例恶性肿瘤并发心包积液患者均行心包内置管后分成两组,分别采用天地欣和细胞毒药物-顺铂与5氟脲嘧啶交替腔内注射治疗,发现疗效前者优于后者.现报告如下.

  • 大量心包积液的病因及剑突下经皮穿刺心包置管引流体会

    作者:杨清波;王辉宇;杨鹏伟

    心包积液是常见的临床征象,大量积液常导致体循环静脉淤血及不同程度的心排出量下降,若合并心包填塞则患者症状严重,甚至危及生命。本文总结分析我院10年间收治的大量心包积液的病因及剑突下经皮穿刺心包置管引流的体会。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共32例,为1990年6月至2000年6月因大量心包积液收入我院心内科的连续住院患者。男、女各16例,年龄19~68岁,平均(48.4±10.4)岁。本组大量心包积液病因:肿瘤性15例(46.9%),结核性11例(34.4%),放射性2例(6.2%),外伤性1例(3.1%),升主动脉夹层血肿破入心包1例(3.1%),原因不明2例(6.2%)。肿瘤性大量心包积液的原发病为肺癌者12例(80%),恶性淋巴瘤2例(13.3%),乳腺癌1例(6.7%)。全组32例中血性积液20例(62.5%),浆液性积液12例(37.5%)。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均符合大量心包积液诊断标准,其中13例合并心包填塞而出现严重呼吸困难。

  • 超声引导剑突下心包置管引流治疗恶性心包积液

    作者:谢贤桂;彭俊平;宋煜宏;伍海翔;庄翔

    超声引导经皮剑突下心包穿刺置管治疗大量恶性心包积液21例,结果安全有效.现报道如下.本组21例,男性14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52(47~61)岁,12例以心包填塞症状入院,另9例在住院期间发生心包填塞症状.

  • 心包置管引流治疗心脏压塞19例

    作者:曹雪滨;沐贤友;祖国友;崔英凯;汪明慧;张文贤;毛继康;王俊岭

    心脏压塞(Cardiac tamponade)是指心包腔积液增多,心包内压增高,心脏舒张充盈受限而导致的血流动力学障碍.

  • 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1例

    作者:章婷;杨宇;谭胜玉;刘虹;罗荧荃

    患者,51岁,男性,因“腹胀、气促,伴双下肢浮肿10d”入院.3月11日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进食后明显,活动后胸闷、气促,伴双下肢浮肿,夜间不能平卧,全身乏力,无发热、盗汗、恶心、呕吐、胸痛、咳嗽、咯痰等不适,于当地医院查CA125677.8kU/L,结核分枝杆菌DNA示正常.肺部CT示:(1)考虑肺部感染性疾病并纵隔淋巴结肿大,右下肺大部分肺不张;(2)心包积液;(3)双侧胸腔积液.心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心包积液;淤血肝声像,大量腹水,以抗感染等治疗后未见好转,遂至我院求治.患者自起病以来,精神、食欲、睡眠差,大小便正常,体质量无明显变化.否认结核病史及接触史.20余年前曾感染“血吸虫病”,吸烟史20余年,每天1包,现已戒烟.饮酒史20余年,每周有1~3次应酬,常有醉酒.查体:体温36.5℃,血压125/81mm Hg(1mm Hg =0.133kPa).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双侧呼吸动度不对称,语颤减弱,双下肺呼吸音低,右肺明显,左肺可闻及少量湿啰罗音.

  • 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置管引流心包积液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杨爱玲;谷永霞;李勤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心包积液的护理措施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本组41例患者在心脏彩超指引下行心包穿刺置管引流,用康惠尔透明贴覆盖穿刺处,间断引流.结果 本组41例均置管成功,置管引流后1~2小时,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结论心包置管引流减少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加强病情观察及引流导管的护理,预防并发症.

  • 经皮置管心包腔内灌注博来霉素治疗肺癌心包积液

    作者:郑燕列;吕新志;徐华;肖阳娥;陈凯;黄建华

    肺癌转移或直接侵犯心包引起恶性心包积液,恶性心包积液的特点是生长快,积液量大,易造成急、慢性心包填塞[1],心包填塞通常采用心包穿刺抽液,心包穿刺抽液不能控制复发.

  • 超声引导下应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心包积液

    作者:周一波;傅慎文;胡丽青

    中、大量心包积液,可导致心包填塞,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我院经超声引导下采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心包积液21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报导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院2005年2月至2009年8月收治的21例心包积液患者,男12例,女9例,年龄26~76岁,平均年龄42岁,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并经超声多个切面探查,其大厚径≥8mm.

  • 心包置管引流治疗大量心包积液14例分析

    作者:牛素芳;霍金华;王贵锋;徐用祜;霍本良

    心包穿刺是一项具有危险性的操作技术,其危险性曾被认为大于(早期的)冠脉造影,致死性并发症曾高达11.4%~20%[1~2].

  • 心包置管持续引流并干扰素腔内给药治疗恶性心包积液

    作者:田春桃;陈娇红;望玲

    目的探讨经皮心包置管持续引流并干扰素腔内给药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疗效.方法33例恶性心包积液患者,以美国产ARROW牌产品,穿刺成功后,心包腔留置静脉导管,持续引流,并以干扰素针1500万u腔内注入,2~3天后重复引流并再给药1次.结果33例中完全缓解20例,好转10例,有效率90.9%(30/33).结论此法是一种集急救、诊断、病因治疗为一体的心包置管引流方法,安全可靠,效果较好.

  • 心包腔内置管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恶性心包积液

    作者:吴兴军;崔林

    恶性心包积液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癌性积液往往迅速增加,易造成心包填塞.我院自1998年7月至2004年12月开展心包置管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恶性心包积液43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 心包置管心包腔内灌注白细胞介素-2及卡铂治疗恶性心包积液21例疗效观察

    作者:曹旸;孔天东;张鹏

    目的 观察心包腔内灌注卡铂联合白细胞介素-2治疗恶性肿瘤心包积液的疗效.方法 21例均采用中心静脉穿刺导管行心包穿刺引流术,穿刺部位选剑突下或心尖部,埋管深度2~10 cm,在尽量引流干净心包积液后,由留置导管注入卡铂200 mg,地塞米松10 mg,白细胞介素-2 100万U,加生理盐水20 ml稀释后注入,d1,8,21为一个周期.结果 21例患者达到完全缓解(CR)8例(38.1%)、部分缓解(PR)10例(47.6%)、无变化(NC)1例(14.3%),总有效率(CR+PR)85.7%.治疗后Karnofsky评分升高10~40分,平均升高30分.治疗中有两例出现一过性低热,未经处理自行恢复,Ⅰ、Ⅱ度白细胞减少4例(19%),Ⅰ、Ⅱ度胃肠道反应7例(33.3%),SGPT升高1例(19%),心电图检查与治疗前对比无明显变化.结论 心包置管心包腔内灌注白细胞介素-2及卡铂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疗效好,生活质量提高明显,病人痛苦小,值得推广应用.

  • 床边Seldinger导管法心包置管的观察及护理

    作者:颛莉莉;崔珊珊

    目的;探讨Seldinger导管法心包置管的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在心尖部或剑突下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结果:20例病人均安全引流成功.13例肿瘤病人、4例结核病人、3例非特异性心包炎病人经引流或心包内注入药物后,积液消失或明显减少,6例心包压塞病人症状迅速缓解.可长期保留(7~42天),并发症少.结论:Seldinger导管法心包置管简单有效、安全、痛苦少;引流期间保持引流管通畅,严格各个环节的无菌操作,预防感染是关键.

  • 超声引导床边心包置管治疗心包积液应用研究

    作者:尹鲁骅;吴云;张焕轶;杜波

    目的 探讨对大量心包积液患者有效安全的诊断治疗手段,以减少反复心包穿刺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总结该院2000年5月~2006年9月48例心包积液住院患者,进行超声引导床边心包置管.置管后可反复抽液并注射药物治疗.结果 48例置管成功率达93.8%,出现穿刺并发症3例,占6.2%,主要并发症是迷走反射和室性早搏.置管引流后临床症状均显著缓解或消失,血压上升,心率下降,心排量增加,奇脉消失.结论 保持佳的穿刺体位,在床边超声的引导定位下置管引流治疗大量心包积液,成功率高,应用方便,穿刺并发症少.

  • 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心包积液的护理

    作者:张利芬;陈娇;蔡婷婷

    目的 探讨心包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心包积液的护理.方法 对10例心包积液患者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心包穿刺并置管引流,加强术前护理,术中配合,置管后做好体位、留置导管、心理及生活方面的护理指导并密切观察病情.结果 10例心包积液患者经皮穿刺置管术均穿刺成功,导管留置时间5~20 d,中位时间12d.置管后2例出现穿刺处渗液,1例出现导管松脱,2例发生导管堵塞.结论 心包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是治疗心包积液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做好术前、术中、术后观察和护理,使患者积极配合,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24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