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小儿外伤性脑梗死CT诊断

    作者:蒋新颜

    小儿颅脑外伤比较常见,但由此引起的脑梗死则较少见.本文对我院1992年~1998年经CT检查证实的小儿外伤性脑梗死14例,就CT特征和临床诊断作简要分析,报告如下.

  • 中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张建忠;龙连圣;辛志成;李夏良;赵朝晖;蒋超超

    目的 探讨中重型颅脑损伤后发生外伤性脑梗死(posttraumatic cerebral infarction,PTCI)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对671例中重型颅脑损伤头颅CT扫描的表现比较,确定是否发生PTCI.分析PTCI组与非PTCI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入院时GCS评分、低血压、脑疝等相关因素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TC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671例中,有51例(7.6%)发生PTCI.PTCI组与非PTCI组在入院时GCS评分、脑疝、致伤类型、低血压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PTCI与入院时GCS评分、脑疝、致伤类型、低血压等密切相关(P<0.05).结论 伤后早期出现低GCS评分(<12)、脑疝、恶性脑肿胀、低血压是中重型颅脑损伤并发PTCI的危险因素.

  • 目标性康复干预对外伤性脑梗死患者语言、 肢体及生活能力的影响

    作者:林志贞

    目的 探讨目标性康复干预对外伤性脑梗死患者语言、肢体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90例颅脑外伤合并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人;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给予目标性康复干预护理.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语言功能、肢体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能力.结果 入组时,2组患者语言功能评分、生活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语言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目标性康复干预能显著提高外伤性脑梗死患者语言功能与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能力.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作者:宋清安;陈丹;陈志标

    目的:探讨葛根素与纳络酮合用治疗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葛根素与纳络酮合用治疗的外伤性脑梗死患者28例(单纯外伤性脑梗死9例,合并脑挫伤、颅内出血的外伤性脑梗死19例)的疗效.并与采用常规治疗的24例(单纯外伤性脑梗死7例,合并脑挫伤、颅内出血的外伤性脑梗死17例)的疗效(有效率、生活能力)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χ2=4.18,P<0.05),治疗组中,单纯外伤性脑梗死的疗效优于合并脑挫伤、颅内出血的外伤性脑梗死(χ2=4.30,P<0.05).结论:葛根素与纳络酮合用治疗外伤性脑梗死可提高疗效,对单纯外伤性脑梗死的疗效优于合并脑挫伤、颅内出血的外伤性脑梗死.

  • 颅脑损伤并发外伤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郑绍俭;姜秋泉;邱政;熊建平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并发外伤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对颅脑损伤患者1260例的年龄、性别、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疝等相关因素与外伤性脑梗死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年龄、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疝等因素与外伤性脑梗死关系密切,P<0.05.结论:年龄、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疝是颅脑损伤并发外伤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 颅脑外伤性脑梗死36例临床分析

    作者:余成;黄小斌;章立清

    颅脑损伤性脑梗死是颅脑创伤的一种发生率较低的严重并发症,多数预后较差。近年来由于现代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临床医生对该疾病认识的加深,在临床诊治过程中予以及时的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降低其病死率。作者自2009年7月至2013年6月对本院收治36例颅脑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 颅脑外伤术后并发脑梗死临床分析

    作者:张斌;贾丛林;孟志勇;郑海燕

    外伤性脑梗死是颅脑外伤较严重的并发症,如不能有效地预防及早期发现和治疗,将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本院1999年1月至2005年11月共收治脑外伤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33例,现报告如下:

  • 外伤性脑梗死36例临床分析

    作者:吴崇光

    外伤性脑梗死指头部外伤后经CT或MRI检查发现脑梗死灶,由此引发偏瘫及语言障碍等症状.随着CT和MRI的普及,检出率逐年增加,据报道约占头颅外伤的1.9%~4.5%[1].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其中儿童的发生率占外伤性脑梗死的60%~80%[2].笔者收集了本院自1998年1月至2004年1月期间36例经过影像学证实为颅脑外伤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症状和体征、好发部位,探讨其发病机制和治疗措施.

  • 重型颅脑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裘申忠;毛伟;陈彬;吕庆平;郑关荣;黄建军

    目的 调查重型颅脑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生率,分析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8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收集年龄、性别、入院时间、入院时GCS 评分、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线移位、环池形态、脑疝、急诊手术、创伤严重程度评分和APACHEⅡ评分等资料,计算重型颅脑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生率,采用多因素分析确定重型颅脑外伤性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31 例(14.9%)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发生外伤性脑梗死.多因素分析显示,脑疝(OR=6.421,95%CI=2.312~22.517,P=0.001)和GCS 评分(OR=0.422,95%CI=0.233~0.851,P=0.002)是重型颅脑外伤并发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重型颅脑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生率较高,伤情和并发脑疝是重型颅脑外伤性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血栓通注射液对外伤性脑梗死患者血浆NSE、S100B、MBP和GFAP浓度的影响

    作者:李晴宇;张祖勇;陆蕴;王刚

    目的 研究血栓通注射液对外伤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脑损伤标志物NSE、S100B、MBP和GFAP浓度的影响,从而了解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80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测定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1,3,7,14天血浆NSE、S100B、MBP和GFAP浓度,观察血栓通注射液对血浆各标志物浓度的影响.结果 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浆NSE、S100B、MBP和GFAP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血栓通注射液能显著降低外伤性脑梗死患者血浆NSE、S100B、MBP和GFAP浓度(均P<0.01).结论 血栓通注射液可显著抑制外伤性脑梗死后血浆NSE、S100B、MBP和GFAP浓度的升高,具有明显的脑保护作用.

  • 儿童外伤性脑梗死27例治疗体会

    作者:沈立飞

    目的 探讨儿童外伤后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27例经CT证实的儿童外伤后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表现、治疗结果和预后.结果 儿童外伤后脑梗死多发生于一侧基底节区,临床表现和CT扫描结果与腔隙性脑梗死相似,但有明确的外伤史,治疗效果较好,本组病例随访6个月,92.6%痊愈.结论 儿童外伤后脑梗死是由于儿童基底节区供血的大脑前、中动脉的穿支动脉出现血管牵拉、变形、移位造成血管内膜损伤、血栓形成,导致脑梗死.若能及时发现并采用综合治疗手段,恢复梗死区供血,治疗效果较好.

  • 18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临床分析

    作者:梁海燕;张慈禄

    外伤性脑梗死是脑外伤的一种类型,由于医疗水平不断提高,目前临床并不少见.为探讨其临床特征,现将我院1999年1月~2002年2月期间收治的3240例外伤患者中,诊断为外伤性脑梗死的18例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 非基底核区外伤性脑梗死的诊治

    作者:王晓明

    外伤性脑梗死作为颅脑外伤的并发症已被人们所熟悉,其中对基底核区的脑梗死的研究已较为透彻,而对非基底核区的外伤性脑梗死(traumatic cerebral infarction of non-basal ganglion,TINBG)的报道较少见.我们总结了1995年5月至1998年4月收治的13例TINBG的诊治经验,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0例,女3例;年龄8~61岁,平均46岁.车祸伤6例,坠落伤5例,刀砍伤2例.伤后昏迷10例;有脑疝形成行急症手术3例.伴颈肩压痛4例,颈椎MRI检查提示C4~7有不同程度的椎间盘膨隆或脱出;本组病例均有蛛网膜下腔出血;伴其他部位脑挫伤11例;伴股骨骨折1例,尿检有脂肪颗粒.所有病人在伤后1~6h或术后24h内行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有脑梗死存在,其中枕叶5例,额颞部5例,顶叶2例,桥脑1例.

  • 21例外伤性脑梗死原因分析

    作者:钟兴明;郑惠民;庄旭生

    外伤性脑梗死临床少见,我院自1995年1月至1998年8月共收治21例,现报道并对其发生原因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男15例,女6例;年龄21~71岁,平均50.6岁.入院时GCS评分3~10分.车祸伤16例,跌坠伤4例,打击伤1例.病人入院后均在CT或MRI检查后确诊.

  • 外伤性脑梗死的治疗

    作者:戴亚光;陈锋;陆镛民;张祖勇

    我院1988年6月至1999年6月,共治疗26例外伤后脑梗死患者,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20例,女性6例;年龄6~75岁,其中15岁以下6例(23%),16~60岁14例(53.8%),61岁以上6例(23%);车祸伤16例,坠跌伤9例,打击伤1例.2.临床表现入院时GCS评分5分以下1例,6~7分9例,8~10分10例,11~13分6例.一侧瞳孔或两侧瞳孔散大8例,中枢性面瘫4例,肢体单瘫5例,偏瘫17例,失语2例.CT或MRI检查提示伴脑挫伤15例,颅内血肿18例;梗死部位位于基底核区14例(53.8%),桥脑4例(15.4%),额部3例(11.5%),颞部1例(3.8%),枕部1例(3.8%),多发梗死3例(11.5%),其中2例位于双侧额部,1例位于同侧颞部和枕部;病灶大小5mm~5cm.

  • 脑血流速度联合血液流变学检测对外伤性脑梗死的预测作用

    作者:张祖勇;董晓巧;杜权;陈锋;付林;车志豪;俞文华;许培源

    目的 通过观察重型颅脑外伤术后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CA Vm)和血液流变学诸指标的变化规律,探讨两者联合检测对外伤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重型颅脑外伤术后患者104例和健康体检者40例,用脑血管多普勒(TCD)检测MCAVm,同时测定全血低切黏度(LWBV)、全血高切黏度(HWBV)、血浆黏度(PV)和纤维蛋白原(Fi)含量,对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 重型颅脑外伤组术后第1天,MCAVm、LWBV、HWBV、PV和Fi含量明显升高,第3天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术后第1、3、5、7、14天的MCA V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者术后5个时间点MCA Vm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高于非脑梗死者(P<0.05).ROC曲线对预测重型颅脑外伤术后外伤性脑梗死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血浆Fi含量尤为灵敏,TCD检测大脑MCA Vm联合血浆Fi含量测定预测外伤性脑梗死的灵敏度为97.8%,特异度为53.1%.结论 脑血管痉挛和血液流变学异常是颅脑外伤继发性脑损伤的重要危险因素,参与外伤性脑梗死的病理生理过程,TCD检测MCA Vm联合血浆Fi含量测定可明显提高外伤性脑梗死预测的灵敏度.

  • 多层螺旋CT技术分析手术时间窗对脑疝术后脑梗死影响探讨

    作者:宋广金

    目的:利用多层螺旋CT技术分析手术时间窗对脑疝术后脑梗死的效果影响.方法:选择某院2013年10月~2015年8月期间神经外科收治脑外伤后脑疝形成患者54例按手术时间窗均分为观察组(≤3h)和对照组(>3h).术后采用多层螺旋CT技术(MSCT)监测两组患者梗死灶数量、范围及发生时间,并作组间比较.结果:观察组脑梗死灶数量、梗死范围、发生梗死时间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脑疝手术时间窗缩短,可有效减少脑疝术后脑梗死风险,减轻脑梗死严重程度,有助于改善预后.

  • 外伤性脑梗死与凝血功能障碍的关系及其对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影响

    作者:龚健;贺安勇;郑晨;黄文达

    目的 探讨外伤性脑梗死与凝血功能障碍的关系,分析其对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深圳市龙岗区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82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生率、梗死部位的分布情况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析颅脑损伤继发外伤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影响颅脑损伤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182例颅脑损伤的患者中,外伤性脑梗死24例,发生率为13.19%.15例梗死病灶位于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占62.50%,9例位于大脑后动脉供血区,占37.50%;GOS评分预后良好148例(81.32%),预后不良34例(18.68%).血小板计数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异常、D-二聚体水平升高及DIC评分≥5分是颅脑损伤继发外伤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入院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5分、凝血酶原时间异常、纤维蛋白原异常、D-二聚体>2 mg/L、DIC评分≥5分及外伤性脑梗死是颅脑损伤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凝血功能障碍是外伤性脑梗死发病的重要机制,监测和干预颅脑损伤患者的凝血功能,降低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病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 儿童创伤性基底节区脑梗死15例临床分析

    作者:杨艳艳;刘家传;周治民;王金标;张永明;马涛

    目的 研究儿童创伤性基底节区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探讨早期诊断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分析了15例创伤性基底节区脑梗死儿童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伤后早期即可表现偏瘫、面瘫、失语,而意识障碍多较轻,早期明确诊断,经扩张血管、神经细胞保护剂、改善微循环、高压氧等治疗后多数肢体功能及语言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创伤性基底节区脑损伤和儿童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理解剖特点有关,正确认识该病,动态CT及MRI是其重要诊断技术;对于创伤性基底节区脑梗死重在早期诊断,采取积极而恰当的治疗,大多数病人预后良好.

  • 外伤性脑梗死的治疗体会(附37例病例分析)

    作者:杨国瑛;张文彬;樊保华;王彪

    当前,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及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辅以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对外伤后出现的脑梗死的发现率越来越高.我科自2005以来共收治各种颅脑损伤近600例,其中合并脑梗死37例,现结合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219 条记录 6/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