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颅脑外伤后并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穆扎帕尔江·穆太力甫;买吾拉江·阿木提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后并发外伤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其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治颅脑外伤患者51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510例患者中,出现脑梗死39例,发生率7.65%(39/51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D-二聚体等是外伤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论:外伤后脑梗死严重影响颅脑外伤患者的预后,而且其发生也是多因素共同参加的病理生理过程,根据多种危险因素采用积极预防与早期临床干预措施可能会降低PTCI的发生率.

  • 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研究

    作者:尚晓芸

    目的::探究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外伤性脑梗死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并采取相应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措施。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65.12%与44.19%(P<0.05)。结论:对外伤性脑梗死患者采取亚低温进行治疗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实践推广。

  • 外伤性脑梗死28例临床诊治体会

    作者:周康胜;李海堃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及诊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回访结果.结果:按格拉斯哥预后计分(COS)良好16例,轻残8例,重残1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2例.结论:及时开颅手术减压、适度脱水、轻度扩容、及应用舒张血管药物能较好治疗外伤性脑梗死.

  • 使1例外伤性脑梗死误诊的原因机制分析

    作者:孙德英

    临床较少见外伤性脑梗死,多误诊为颅内血肿,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等.2011年6月收治了1例外伤性脑梗死的患者,误诊为硬膜下血肿.特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男,45岁.因外伤后昏迷15分钟,醒后头晕头痛、恶心呕吐30分钟入院,来时左侧额顶有挫裂伤出血,恶心,呕吐,呕吐呈喷射状,无肢体功能障碍及二便失禁,无抽搐及呼吸困难.

  • 重型、特重型颅脑外伤性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作者:张涛

    目的:调查分析引发重型、特重型颅脑外伤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2010年5月—2016年4月间该院接诊的358例重型、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49例出现外伤性脑梗死,作为实验组;其余309例未出现外伤性脑梗死,作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手术、糖尿病、低血压性休克、脑疝、感染、颅底骨折、低钠血症、脱水药、活血药等因素的调查结果做对比分析,并将单因素调查结果做统计学分析。结果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5的患者中,对照组18.8%,实验组6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疝、糖尿病、感染、低血压性休克、低钠血症、过量使用脱水药、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因素与重型、特重型颅脑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生有关(P<0.05)。结论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脑疝、糖尿病、感染、低血压性休克、低钠血症、过量使用脱水药、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因素是重型、特重型颅脑外伤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

  • 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外伤性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荣军;游潮;蔡博文;苑玉清;贺民;李浩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外伤性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4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加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仅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用药前后患者症状改善程度及血浆P-选择素(P-selectin)、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D-二聚体(D-dimer)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格拉斯格恢复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外伤性脑梗死患者血浆P-selectin、vWf和D-dimer治疗前明显高于健康人,治疗后两组患者P-selectin、vWf和D-dimer水平均下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外伤性脑梗死患者体内存在着凝血功能障碍,复方丹参注射液可改善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的凝血功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的脑损害.

  • 儿童外伤性脑梗死与脑血管解剖之间的关系

    作者:杜宏生;王金环;王文治;李牧

    目的:探讨儿童外伤性脑梗死与脑血管解剖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CT和MRI证实的儿童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及治疗效果;复习相关的解剖学资料,并分析其与本病的关系.结果:儿童外伤性脑梗死多发生于一侧基底节区,有明显的颅脑损伤病史及神经系统受损表现.经治疗,25例中22例在6个月内完全恢复,3例轻残;其中15例于伤后8个月~2a分别复查头颅CT,显示原低密度阴影区域持续存在但较受伤时缩小.结论:儿童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生与其脑血管解剖学特点密切相关,预后良好.

  • 小儿急性外伤性脑梗死18例临床分析

    作者:朱飚;陈伟新;罗小林

    脑梗死常见于中老年,小儿较少见,头部外伤出现脑梗死的小儿更少见.随着CT应用的普及,过去常误诊为颅内血肿、脑挫裂伤的外伤性脑梗死不断被临床发现,现将我院1990~1997年收治的18例经CT扫描证实的小儿急性外伤性脑梗死总结报道如下,本组占同期颅脑外伤住院病人的0.46%.

  • 外伤性脑梗死的多因素分析

    作者:王远传;冯凌;苟章洋;罗仁国;唐小平;段均伟

    目的 探讨导致外伤性脑梗死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防治外伤性脑梗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调查了204例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对可能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年龄、脑疝3个因素在统计学上对导致外伤性脑梗死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导致外伤性脑梗死的主要相关因素从主到次分别是重型颅脑损伤、年龄、脑疝.

  • 2例小儿坠地致脑梗死的护理

    作者:刘桂玲

    小儿坠地属直接暴力中的减速性损伤,即运动的头部撞到静止的物体而突然停止运动,造成的颅脑损伤.此时也可产生冲击点和对冲性损伤[1] .由于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且活动多,独立及自我保护能力差,有时较轻的外伤亦可造成严重的神经损害.因此,其后果不容忽视[2].2002年4月我科收治2例小儿因坠地造成外伤性脑梗死,均治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地震伤员中外伤性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九例分析

    作者:刘鹏;赵璧;梁鹏;曹钰

    目的 探讨地震伤员中外伤性脑梗死(TCI)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汶川地震伤员208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087例地震伤员中有颅脑外伤伤员175例,32例合并高血压病,8例伤员出现TCI,另有1例全身多发骨折的伤员于伤后第2 d出现脑梗死.TCI发生率颅脑外伤组为4.57%(8/175),显著高于非颅脑外伤组(1/1912,0.47%,P<0.01).颅脑外伤组中8例出现TCI,19例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其中TCI发生率为34.84%(7/19),显著高于非SAH颅脑外伤组(0.64%,1/156,P<0.01);高血压组TCI发生率(15.62%,5/32)高于非高血压组(2.10%,3/143,P<0.05).结论 颅脑外伤伤员,尤其是合并SAH和高血压病者,一旦出现新发神经系统相关症状、体征,均应考虑到TCI的可能,并进行早期诊治.

    关键词: 外伤性脑梗死 地震
  • 重度颅脑损伤继发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张牧城;汪健蕾;汪正光;程金霞;郑绍鹏;姚建华;方向群

    目的 探讨重度颅脑损伤继发外伤性脑梗死(traumatic cerebral infarction,TCI)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126例重度颅脑损伤及合并伤患者就发生TCI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继发TCI 47例,脑梗死组与非梗死组在低血压、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疝、低血压时间、脑疝时间、糖尿病(或血糖≥11.1 mol/L持续24 h以上)、伤后或术后机械通气<48 h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以上8因素均是发生TCI的重要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挫裂伤、伤后或术后机械通气<48 h、低血压时间、脑疝时间是发生TC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脑挫裂伤、伤后或术后机械通气<48 h、低血压时间、脑疝时间、低血压、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疝、糖尿病(或血糖≥11.1 mol/L持续24 h)是重度颅脑损伤继发TCI的危险因素,其中脑挫裂伤、伤后或术后机械通气<48 h、低血压时间、脑疝时间是独立危险因素.

  • 去骨瓣减压术对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王潼;杨江山

    目的:分析去骨瓣减压术对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期间经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外伤性脑梗死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治疗前后的Glasgow昏迷评分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本组患者经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后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其中有24例显效,33例有效,9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6.36%,患者治疗前Glasgow昏迷评分为4.27±1.34分,治疗后为7.69±0.68分,治疗后Glasgow昏迷评分明显提高( P<0.05)。结论:去骨瓣减压术对外伤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 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外伤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作者:秦树巧;王萱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外伤性脑梗死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013年于我院进行外伤性脑梗死治疗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进行治疗,治疗组使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ND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表( ADL)为评价指标对2种方法的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93.4%,显著高于对照组55.0%( p<0.05);2组患者的NDS、ADL值与治疗前相比分别显著下降、增加,p<0.05;治疗组的NDS、ADL值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外伤性脑梗死安全性可靠,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 重型、特重型颅脑外伤性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陈磊;王玉海;蔡学见;王剑超;杨理坤;朱军;高泽勇

    目的 探讨重型、特重型颅脑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生机制及危险因素,为降低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提供依据.方法 对62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研究组)与680例未发生脑梗死的重型、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性别、年龄、伤情(GCS评分)、颅底骨折、脑疝、感染、手术、低血压、脱水药、活血药等因素进行调查和对照分析.结果 伤情、脑疝与否、感染与否、低血压、脱水药及活血药的使用与否等因素与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结论 伤情、脑疝与否、感染与否、低血压、脱水药的过量使用等是外伤性脑梗死的常见危险因素,活血药的使用是外伤性脑梗死的保护因素.

  • 颅脑外伤术中脑膨出的分型及治疗

    作者:徐勤义;董吉荣;蔡学见;王玉海;金东;陈克非;施栋良;胡旭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患者开颅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分型及综合治疗.方法 回顾我院自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的545例脑外伤开颅患者,对其术中发生脑膨出的132例患者分五型,对侧硬膜外血肿型(Ⅰ型);窦汇区硬膜外血肿型(Ⅱ型);对侧额颞部硬膜下血肿、脑挫裂伤型(Ⅲ型);大面积脑梗死型(Ⅳ型);弥漫性脑肿胀型(Ⅴ型).分析各型临床特点,采用综合治疗措施.结果 根据伤后6个月GOS预后评分判断患者预后,Ⅰ型:GOS 1分14例,GOS 2、3分2例,GOS 4、5分12例;Ⅱ型:GOS 1分7例,GOS 2、3分3例,GOS 4、5分2例;Ⅲ型:GOS 1分14例,GOS 2、3分4例,GOS 4、5分2例;Ⅳ型:GOS 1分18例,GOS 2、3分4例,GOS 4、5分3例;Ⅴ型:GOS 1分44例,GOS 2、3分3例,GOS 4、5分0例.经过Ridit分析,认为五型之间的预后差异有高度的统计学意义( Hc=38.53,P<0.01).结论 颅脑外伤术中脑膨出的分型能反映临床特点及预后,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并可提高早期预后判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外伤性脑梗死47例

    作者:郭效东;高国栋;秦怀洲;赵振伟;李维新

    外伤性脑梗死是颅颈部外伤后继发血管闭塞,造成相应供血区脑组织梗死的严重外伤,若早期处理不当,常会导致病情恶化,甚至死亡.1994~2001年,我院共收治此类病人47例,现将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 外伤性脑梗死临床分析

    作者:陈江生

    目的 探讨创伤后脑梗死的机理、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2002年6月至2008年12月本院32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外伤性脑梗死机制复杂,并发症多,常引起比较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预后极差,病死率高.结论 研究提示须重视对外伤性脑梗死的认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外伤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分析

    作者:郑鑫

    目的 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外伤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60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愈9例,显效14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治愈5例,显效11例,有效3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63.33%.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Fugl-Meyer评分为(69.78±8.87)分,Barthel指数为(66.53±10.01)分,满意度评分为(93.89±3.30)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02±11.03)、(42.16±12.17)、(71.23±5.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伤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不仅可以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还可以显著改善其肢体功能,有利于患者取得更好的预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外伤性脑梗死的CT诊断和临床分析

    作者:蓝希灵

    目的 探讨外伤性脑梗死的CT诊断效果和临床分析.方法 于选择60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CT诊断,统计患者CT检测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采取CT检测确诊为外伤性脑梗死,确诊率为100.0%.其中32例患者在伤后3 d内确诊,28例患者在伤后3~14 d内确诊.60例患者经CT检测,脑梗死发生在基底节-内囊区患者共45例,发生在枕叶7例,发生在额叶5例,发生在颞叶3例.45例脑梗死发生于基底节-内囊区患者CT诊断病灶表现为低密度影,且多呈现为小斑片状,15例脑挫伤患者呈现为不规则低密度影.结论 CT诊断外伤性脑梗死效果显著,确诊率高,且患者在伤后不同时间点确诊率均较高,临床使用CT诊断时需加强对患者的复查,以避免漏诊.

219 条记录 1/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