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噻氯匹定的不良反应

    作者:夏路风;傅得兴

    噻氯匹定是一种血小板聚集抑制剂,用于防治因血小板高聚集状态引起的心、脑及其他动脉循环障碍性疾病.本文对噻氯匹定引起的血液学、胃肠道、肝损伤及皮肤反应等不良反应进行综述.

  • 抗血小板药物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田杰;刘纯

    糖尿病是危及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疾病,其巨大危害在于导致各种严重的并发症.目前,糖尿病血栓性事件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威胁患者生命的主要原因,其中血小板功能异常在动脉血栓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 高龄冠心病患者抗血小板治疗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作者:毕美峰;周娟华;林玲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尤其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患者,为防止支架内血栓形成,应坚持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至少1年[1],甚至终身服药治疗.然而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存在胃肠道并发症,如消化性溃疡及相关性消化道出血( upper gastro in testinal hem orrhage,UGH ),严重者可危及生命[2-3].因此,加强对此类患者高危因素的评估、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对预防用药后UGH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2009年1月-2010年12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的893例冠心病PCI后接受抗血小板治疗患者,其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45例,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对策.

  • 前列腺素E1的临床研究

    作者:梁红英;沈丽霞

    前列腺素E1(prostaglandin E1,PGE1)为强效的血管扩张剂和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在临床治疗上有重要作用,已经逐步被人们所接受.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长期应用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作者:姜荣泸;李正义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长期应用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126例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PCI术后采取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PCI术后采取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6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服药前和服药后2 h、24 h、48 h的血小板抑制率,以及6个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服药后2、24和48 h,两组血小板抑制率均高于服药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在6个月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死亡以及大出血事件.治疗3和6个月时,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3和6个月时,两组出血事件总发生率以及呼吸困难、皮疹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格瑞洛对于ACS患者PCI术后抗血小板疗效优于氯吡格雷,替格瑞洛及氯吡格雷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就ACS患者PCI术后长期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面而言,替格瑞洛为首选药物.

  • 抗血小板药物服用史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效果的影响

    作者:尤雪梅;侯有荣;狄海莉;孟军鹏

    目的 探讨发病前24 h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近期疗效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2014年1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卒中282例,根据患者发病前24 h有无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分为观察组(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及对照组(未使用抗血小板药物).观察2组近期疗效、远期预后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静脉溶栓治疗后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远期疗效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发病前24 h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能提高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的近期疗效,对远期预后及安全性无明显影响.

  • 冠心病PCI患者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后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谭知零

    目的 研究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后氯吡格雷抵抗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8月就诊并住院的168例经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对所有患者均给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采用血栓弹力图凝血功能分析仪检测血小板抑制率,将患者分为氯吡格雷抵抗组和氯吡格雷非抵抗组.通过非条件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PCI患者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后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的性别、吸烟史、空腹血糖、糖尿病史、糖化血红蛋白、心肌肌钙蛋白I和甘油三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吸烟史、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心肌肌钙蛋白I、甘油三酯和糖尿病史是影响冠心病PCI患者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后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危险因素(P<0. 05).结论 性别、吸烟史、空腹血糖、糖尿病史、糖化血红蛋白、心肌肌钙蛋白I、甘油三酯是冠心病PCI患者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后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的危险因素.临床应根据上述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治疗,预防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

  • 抗血小板治疗对老年人血小板功能的影响及其环氧化酶1和环氧化酶2基因多态性研究

    作者:梁辉;黄洁杰;周熙琳;王文安

    目的:检测行抗血小板治疗的老年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及环氧化酶1( COX-1)、环氧化酶2(COX-2)基因多态性(SNP),为临床抗血小板治疗提供个体化干预指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住院的≥60岁且服用拜阿司匹林1年以上患者114例,其中具有血栓高危因素者55例(高危组),发生过动脉血栓事件者59例(血栓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行体检健康且从未服用过拜阿司匹林者55例为对照组。检测3组受试者血小板计数( PLT)、血小板平均体积( mPV)、血栓大坚固度( TEG-mA)、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TEG-AA)及COX-1基因-1676A﹥G位点、COX-2基因-765G﹥C位点SNP。结果3组受试者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组mPV、TEG-mA均大于高危组和对照组,高危组TEG-mA大于对照组( P ﹤0.05)。根据 TEG -AA 将所有受试者分为非阿司匹林敏感( NAS )组66例和阿司匹林敏感(AS)组103例,两组COX-1基因-1676A﹥G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OX-2基因-765G﹥C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小板活性增强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具有血栓高危因素或发生过动脉血栓事件而进行抗血小板治疗的老年患者存在阿司匹林抵抗(AR)现象,需注意调整抗血小板治疗方案;COX-1基因-1676A﹥G位点SNP可能与AR有关,COX-2基因-765G﹥C位点SNP可能与AR无关。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细胞色素P450的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及其预后的关系研究

    作者:石琳;常奕;王斌

    背景 临床上氯吡格雷的治疗效果普遍存在个体差异,这与患者种族相关并受其基因型影响.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细胞色素P450的2C19(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及其预后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以基因分型为指导的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3-12月在航天中心医院心脏中心住院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入院后给予患者氯吡格雷单次负荷剂量300 mg而后75 mg/d口服,或直接给予75 mg/d常规剂量口服.分别检测患者入院时、治疗3 d后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抑制率,氯吡格雷抵抗情况.采用Taqman-PCR技术检测患者CYP2C19基因型,根据CYP2C19基因检测结果,按照是否携带突变基因A将患者分为野生型组(第5外显子G681A位点和第4外显子G636A位点均无突变基因A,34例)和突变型组(第5外显子G681A位点或第4外显子G636A位点有突变基因A,64例).随访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s)发生情况.结果 CYP2C19*2基因型和CYP2C19*3基因型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提示本研究纳入的样本具有较好的群体代表性.不同CYP2C19*2基因型患者入院时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YP2C19*2中,GA基因型患者治疗3 d后血小板聚集率大于GG基因型(P<0.05);CYP2C19*2中,AA基因型患者治疗3 d后血小板聚集率大于GG、GA基因型(P<0.05).CYP2C19*2中,GA、AA基因型患者血小板抑制率小于GG基因型(P<0.05).CYP2C19*2中,GG、GA基因型患者治疗3 d后血小板聚集率均小于入院时血小板聚集率(P<0.05).不同CYP2C19*3基因型患者入院时血小板聚集率、治疗3 d后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抑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YP2C19*3中,GG、GA基因型患者治疗3 d后血小板聚集率小于入院时血小板聚集率(P<0.05).野生型组患者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小于突变型组(P<0.05).野生型组MACEs发生率小于突变型组(P<0.05).CYP2C19*2中,GG基因型患者MACEs发生率小于AA基因型(P<0.05);CYP2C19*2中,GA基因型患者MACEs发生率小于AA基因型(P<0.05).不同CYP2C19*3基因型患者MACEs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相关,含有CYP2C19第5外显子突变者服用常规剂量氯吡格雷后抗血小板作用减弱,预后较差,而第4外显子突变对患者预后影响相对较小.

  • 噻氯匹定的不良反应

    作者:夏路风;傅得兴

    噻氯匹定是一种血小板聚集抑制剂,用于防治因血小板高聚集状态引起的心、脑及其他动脉循环障碍性疾病.本文对噻氯匹定引起的血液学、胃肠道、肝损伤及皮肤反应等不良反应进行综述.

  • 抗血小板药物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田杰;刘纯

    糖尿病是危及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疾病,其巨大危害在于导致各种严重的并发症.目前,糖尿病血栓性事件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威胁患者生命的主要原因,其中血小板功能异常在动脉血栓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将发生多种改变,主要表现为:(1)膜流动性下降;(2)Ca~(2+)、Mg~(2+)代谢稳态发生变化(细胞内Ca~(2+)流动增加,Mg~(2+)减少);(3) 花生四烯酸代谢增加;(4) 血栓素A2(TXA2)合成增加;(5)前列环素产生减少;(6)一氧化氮(NO)产生减少;(7)抗氧化物质减少;(8) 黏附分子表达增加.这些改变的协同作用导致血小板黏附、聚集能力,释放反应及促凝活性增强,血栓事件发生增多.因此,抗血小板治疗成为当今预防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和缺血性事件发生的重要策略.本文就糖尿病患者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对糖尿病缺血性事件的一级及二级预防作用做一综述.

  • 血小板 P2Y12受体拮抗剂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骁康;王肖龙

    目前冠心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血栓形成是冠心病发病的重要因素,血小板聚集是血栓形成的中心环节,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在冠心病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P2Y12受体拮抗剂作为二磷酸腺苷(ADP)受体拮抗剂的一种,是一类重要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根据新的研究,对临床上应用的各类 P2Y12受体拮抗剂的作用机制、疗效、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等进行综述,以期为 P2Y12受体拮抗剂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 缺血性脑卒中抗血小板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武燕;李敏;蔺洪翔;乌仁图雅;张东威

    脑卒中是一种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特点的疾病,全球脑卒中防治形势严峻,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能够有效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及复发,目前已有多项关于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效果的研究,本文针对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作用机制及药物特征,以及新型抗血小板药物进行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各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认识,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谨慎选择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 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血栓事件的预防及治疗

    作者:葛振嵘;李秀芬

    血小板增多症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较为常见,感染、组织损伤、恶性肿瘤以及缺铁性贫血等是其常见原因。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相关血栓形成的风险很低,一般不建议抗血小板治疗。但对于血栓形成高危患者出现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时仍需要加强抗栓治疗,以降低血栓事件的发生风险。本文报道1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1例患者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1例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反复出现不稳定型心绞痛,经更换氯吡格雷片为替格瑞洛片,持续长时间使用替罗非班后缓解,另13例患者经上述用药后未发生血栓事件。

  • 替格瑞洛对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作者:李燕;王立忠;张春来;卢峰;李静;穆怀彬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使用替格瑞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5月在唐山市工人医院择期行PCI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52)和B组(n=53)。两组术前、术后均给予阿司匹林,A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替格瑞洛(术前负荷量180mg/次,1次/d;术后标准量90mg/次,2次/d);B组加用氯吡格雷(术前负荷量300mg/次,1次/d;术后标准量75mg/d,1次/d),疗程6个月。结果术前两组血小板P2Y12反应单位(PRU)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A组PRU低于B组(P<0.05)。随访6个月,A组脑血管意外1例;B组心肌梗死1例,心力衰竭1例,脑血管意外4例;两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52,P<0.05)。两组总出血事件发生率(A组主要出血1例,小出血2例,轻微出血3例;B组主要出血1例,小出血3例,轻微出血4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7,P>0.05)。A组重度呼吸困难1例,中度1例,轻度2例;B组未见呼吸困难者。两组术后24h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24h肌酐(Cr)水平高于B组(P<0.05)。结论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具有更好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且不增加出血风险,肝肾损伤风险低,对择期行PCI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安全性较好。

  • 吕梁市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现状调查分析

    作者:郭学英;武钟毅;孔玉娟;白新燕

    目的 调查分析山西省吕梁市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现状.方法 对2010年8月-2011年2月就诊于山西省汾阳医院门诊的发病后1个月~6个月的缺血性脑卒中105例患者进行现场调查分析,记录患者预防中抗血小板、降压、降糖、调脂及应用其他药物的情况.结果 105例患者中卒中复发者11例占(10.48%),抗血小板治疗治疗率为100.00%,降压、降糖、调脂治疗的达标率分别为62.86%、72.00%、50.08%;其二级预防的抗血小板治疗、降压、降糖及调脂治疗的符合率仍低,不规范用药率很高.结论 吕梁市缺血性脑卒中的二级预防现状不容乐观,应加强对医生、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使他们认识到脑卒中的危害及有效的预防措施,达到二级预防的目的.

  • 血栓弹力图评价替格瑞洛对氯吡格雷低反应患者血小板抑制的影响

    作者:罗静王;明生;刘群;王磊;李乾坤;杨光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经血栓弹力图(TEG)检测的氯吡格雷药物低反应患者,换用替格瑞洛治疗后的血小板抑制情况。方法因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行PCI术的患者常规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抗栓,经T EG筛选出53例氯吡格雷抑制不敏感、阿司匹林抑制正常的患者,换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使用TEG比较换药前后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及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结果经T EG检测的氯吡格雷药物低反应患者,在换用替格瑞洛后,由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明显升高[(41±8)%与(7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换用替格瑞洛前后由A A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于血小板高反应性的患者,每天75 mg氯吡格雷不能满足血小板抑制效果,换用替格瑞洛能够有效减低药物低反应的发生率,明显改善血小板抑制效果。

  • 经颈静脉门体分流术后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及消化道出血临床研究

    作者:陈蒙君;吴建胜;董乐妹;金尹;黄智铭;吴伟

    目的 观察经颈静脉门体分流(TIPS)术后不同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对支架内血栓形成以及消化道出血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TIPS术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共计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试验组行TIPS术后予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1年,对照组行TIPS术后予氯吡格雷1年,术后长期随访,定期B超复查门静脉支架血流通畅情况.结果 (1)随访期内试验组发生1例支架堵塞,对照组发生2例支架堵塞;(2)试验组有9例出现术后消化道出血事件,对照组有2例出现消化道出血事件.结论 TIPS术后联合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不能降低支架阻塞事件的发生,且具有较高的消化道出血风险.建议TIPS术后单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

  • 抗凝与抗血小板药物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应用

    作者:霍勇;刘兆平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共同病理生理特征是冠状动脉内的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发生溃疡、破裂,局部血小板激活聚集,形成血栓,导致血管完全或不完全的闭塞,持续时间可长可短,导致供血的心肌缺血甚至坏死.这就决定了在ACS的治疗中,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心电图ST段抬高与否将ACS分类是ACS现代治疗策略中重要的基本概念.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的病理基础是导致管腔完全闭塞的红色血栓,而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则为非闭塞性的白色血栓.基于此,对于STEMI首要的治疗策略是尽早、充分而持续地开通梗死相关血管,实现再血管化,通常采用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rimary PCI)或溶栓治疗,在此基础上为了维持开通血管的疗效并且避免相关的并发症,如急性或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需要进行强化抗凝抗血小板治疗;而对于NSTEACS来说,治疗的首要目的则在于避免发生闭塞性血栓,导致更为严重的临床后果,因此抗凝抗血小板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 吡考他胺结构类似物的合成及其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研究

    作者:刘秀杰;邵英禄;王长青;何鑫;司红强;王绍杰

    目的 通过对抗血小板聚集药物picotamide(吡考他胺)分子的1,3-侧链进行结构修饰和改造来合成新的类似物,以期找到活性更强的抗血小板聚集剂.方法 以苯甲醚为原料,经3步反应制得中间体4-甲氧基-1,3-苯二甲酰氯,经与不同芳胺类化合物进行亲核取代反应制得目标化合物,用Born比浊法对制得的目标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初筛.结果与结论 共制得13个目标化合物,其结构经IR、1H-NMR和MS确证.其中9个化合物P2和P5~P12未见文献报道.以piootamide为阳性对照药物,对13个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初筛,试验结果表明,化合物P8、P9和P12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很高,明显优于picotamide.

439 条记录 16/22 页 « 12...13141516171819...212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