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重症胸外伤治疗中ICU的作用

    作者:马宪友;夏宏伟;祝沪军;郭德庆;李庆志;李凤梅;张振才

    目的:探讨重症胸外伤救治中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 ICU)监护及治疗的作用.方法:分析2000-07~2007-08在ICU监护和治疗的96例重症胸外伤临床资料,总结重症胸外伤ICU监护及治疗中的问题.结果:本组治愈率90.06%(87/96),死亡率9.4%(9/96),全组发生应激性溃疡4例(4.2%),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8例(8.3%),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9例(9.4%).结论:ICU 内严密的专科治疗和监护处理是治疗重症胸外伤有效的方法.

  • 重症胸外伤29例临床治疗体会

    作者:徐宏斌

    重症胸外伤能引起严重的呼吸循环功能改变,且其伤势危重,死亡率高。本文就我院1979年至1999年收治的29例重症胸外伤病人救治过程中的经验体会报告如下。

  • 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

    作者:秦爱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以呼吸窘迫、顽固性低氧血症和非心源性肺水肿为临床特征的严重急性缺氧性呼吸衰竭,其发病主要是由非心源性的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重症胸外伤患者易并发ARDS,病死率较高.文献[1]报道,重症胸外伤并发ARDS的发生率为3%~18%,病死率为40%~70%.准确的早期诊断配合积极的机械通气可以使患者的病情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临床上表现为意识清晰,自主呼吸逐渐恢复,呼吸频率<25次/min,潮气量>6 mL/kg,FiO2<0.6,血气分析回归正常,此时可给予患者脱机处理[2-4].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6例重症胸外伤并发ARDS的护理策略,现报告如下.

  • 经鼻空肠管早期肠内营养在重症胸外伤老年病人中的应用

    作者:朱中权;潘禹辰;曾荣城

    目的:探讨经鼻空肠管早期肠内营养(EEN)在伴呼吸功能衰竭的重症胸外伤老年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将42例伴呼吸功能衰竭的重症胸外伤老年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经鼻空肠管行EEN;对照组病人早期给予全胃肠外营养(TPN)支持,比较两组营养、炎症、免疫和临床观察各项指标.结果:两组病人在机械通气开始时营养、炎症、免疫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经营养支持后,试验组病人营养指标和免疫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炎症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病死率、肺部感染率和机械通气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伴呼吸功能衰竭的重症胸外伤老年病人经鼻空肠管EEN安全可行,可提高免疫功能,改善营养状况,减轻炎症反应,减少伤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提高生存率.

  • 综合ICU重症胸外伤患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探讨

    作者:黄智勇;陈建军

    目的:观察并分析综合ICU重症胸外伤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ICU病房收治的重症胸外伤患者50例为观察组,施行危险因素防治措施,并选取2016年6月30日前收治的重症胸外伤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引发患者肺部感染的原因,并比较应用防治措施前后两组患者的感染率.结果:观察组发生肺部感染7例(14.0%),对照组发生肺部感染16例(32.0%),两组感染率差异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12.211).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过长、长时间住院及气管切开等因素均为导致重症胸外伤患者肺部感染的主要因素.结论:找出引发重症胸外伤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及时进行相关的防治措施,可有效降低ICU重症胸外伤患者肺部感染的感染几率,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重症胸外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行机械通气26例疗效观察

    作者:陈兰平;施东辉;邓义军;刘国锋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对重症胸外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方法:重症胸外伤26例确诊后,紧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并行机械通气.均行机械通气治疗,机械通气时间为3~17d,平均6.5d.结果:治愈24例,死亡2例.其中严重肺部感染合并败血症死亡1例,因急性肾功能不全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结论:及时采用以机械通气治疗为主的综合措施可降低ARDS的病死率.

  • 重症胸外伤ARDS患者机械通气的护理

    作者:管玉珍

    2006年1月~2007年12月,我科收治重症胸外伤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20例,经积极的救治与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机械通气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保守治疗和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重症胸外伤的临床疗效对比

    作者:方骏

    目的 对比观察保守治疗和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重症胸外伤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重症胸外伤患者72例根据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保守治疗,观察组接受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VAS评分、住院时间、止痛药用量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2 h、术后24 h、术后48 h和术后72 h,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镇痛药用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重症胸外伤,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

  • 重症胸外伤伴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机械通气疗效分析研究

    作者:李桃红;张可静;周妃妃;杨俊杰

    目的:研究分析重症胸外伤伴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5年5月本院ICU收治的208例重症胸外伤伴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治疗医师根据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其中A组采用 PCV(压力控制通气)模式,B组采用PSV(压力支持通气)模式。记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高敏 C反应蛋白、PaO2、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大肺通气量(MVV)、用力肺活量(FVC)、机械通气时间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高敏C反应蛋白、PaO2、PaCO2、PaO2/FiO2指标无显著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治疗后1、2、3天的心率、呼吸频率、高敏 C反应蛋白数值明显低于B组,而治疗后1、2、3天的平均动脉压、PaO2、PaCO2、PaO2/FiO2检测值显著高于B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前的大通气量(MVV)、用力肺活量(FVC)检测指标无显著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24、48小时的大通气量(MVV)、用力肺活量(FVC)均略高于B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模式通气时间比较,压力控制通气比压力支持通气时间略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胸外伤伴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早期行压力控制通气(PCV)模式治疗,可以更有效提高合指数、快速纠正低氧血症,并通过使肺外组织获得氧气供给,减少了炎症反应的发生时间反应,使患者病死率下降,适合临床医师选择应用。

  • 重症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舒适护理

    作者:高艺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胸部创伤后一种严重并发症,是胸外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科从2006年1月-2008年1月将舒适护理模式贯穿于重症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全过程,有效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了护患之间的矛盾,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

  • 重症胸外伤合并截瘫的外伤治疗

    作者:孙宁一;孙亚锋;孙大梅

    胸外伤病人要求尽早离床活动,促使肺复张,改善通气与换气功能.而合并截瘫时则因活动减少或咳嗽无力,造成支气管痰阻、肺不张,给治疗增添了困难.我院于1990~2000年共收治重症胸外伤合并截瘫22例.报告如下.

  • 闭合性重症胸外伤迟发型心脏大血管破裂的临床观察与治疗

    作者:彭兴华;钟丰文;杨文凯;吉灵;曾淦华

    目的 分析闭合性重症胸外伤迟发型心脏大血管破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2年5月~2017年6月收治的心脏大血管钝挫伤患者62例,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临床诊断.结果 62例中,18例因心情烦躁不安,故左侧胸痛程度、胸腔引流量明显增加,提示出现活动性出血,马上对其行剖胸探查术,其中14例肋骨骨折断端将心包刺破,破口位置在左心房对应位置,还有4例将心包刺破,破口位于肺静脉起始处,破口均采用4-0 proline线进行缝合,同时固定肋骨,术后获得了满意的恢复效果;还有44例患者在入院后的24~48h内出现休克表现,其中左侧胸腔进行性血胸16例,还有28例出现心包填塞症状,对其行床旁超声后显示有大量积液存在于心包中,对其行剖胸探查术后发现18例破裂部位在左心房,10例属于主动脉根部挫裂伤,均采用破口缝合术对其进行治疗.62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痊愈出院.结论 对闭合性胸外伤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要高度警惕迟发型心脏大血管破裂,及早作出明确诊断与治疗.

  • 呼吸机"内固定"治疗重症胸外伤14例体会

    作者:陈天明;曾期龙;许朝阳;朱运林;姚磊

    目的:探讨呼吸机"内固定"在重症胸外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4例重症胸外伤的治疗过程.结果:14例患者呼吸机"内固定"治疗时间10~15 d,平均12 d,14例均出现了肺部感染13例痊愈出院,1例因胸腹联合伤并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死亡,14例均未行外科手术肋骨固定术.结论:早期、足够疗程的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能提高重症胸外伤的抢救成功率.

  • 重症胸外伤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行机械通气18例呼吸道管理

    作者:庞靖林;张秀霞;杨雪飞

    2005年1月~2007年6月,我们对18例重症胸外伤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A)患者早期应用机械通气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呼吸道管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8例,男16例,女2例,21~74岁,平均47.8岁.致伤原因:车祸16例,高处坠落2例;单侧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及肺挫裂伤11例,双侧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肺挫裂伤及血气胸7例;4例合并脾破裂,5例合并肝破裂;12例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肺叶切除2例,肺破裂修补开胸止血lO例,同时进行脾切除4例,肝破裂修补5例.均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机械通气时间为3~17d.

  • 121例重症胸外伤的急救护理体会

    作者:杨巧玲;李刚;荣金明;柴文祥;杨玉红

    自2000~2005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多发伤478例,其中并发重症胸部外伤(简明损伤分级AIS≥3分)的多发伤患者121例.受伤原因以交通事故常见,也见于打架行凶及劳动过程中的意外伤害,伤情复杂,来势凶险,现将急救护理报告如下.

  • 机械通气在重症胸外伤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

    作者:朱建国;胡波;杨玉凤;李燕

    严重胸部外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病率较高,其发病机理复杂,一旦发生,病死率高.

  • 高龄重症胸外伤救治1例

    作者:李秋泽;孙立东;寇卫军

    患者,男,87岁.因“车祸伤致胸闷、气喘、全身疼痛3h.”于2013-05-19急诊入院.患者因车祸致全身多处创伤,胸廓受挤压畸形,当即出现胸部疼痛,伴胸闷、气喘、呼吸浅快.体检:浅昏迷,脉搏98次/min,呼吸31次/min,血压60/40 mmHg(1 mmHg=0.133 kPa);右侧胸部隆起,右上胸壁可见反常呼吸,范围约10 cm,右侧锁骨内陷畸形,双侧肋骨可触及骨膜摩擦感,叩诊右上肺呈过清音,右下肺呈浊音,听诊右上肺呼吸音消失,左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散在湿啰音.

  • 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重症胸外伤效果观察

    作者:余景全

    目的 探讨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重症胸外伤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100例以多发肋骨骨折为主的重症胸外伤患者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施行保守治疗,观察组行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3h、1d、2d、3d的疼痛指数及住院时间、镇痛药物用量、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重症胸外伤,可减轻患者痛苦,降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满意.

  • 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重症胸外伤效果观察

    作者:赵大明

    目的 探讨重症胸外伤采用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洛阳正骨医院收治的94例重症胸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94例患者分为研究组(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对照组(保守治疗).对比两组不同时间段疼痛评分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入院时,两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 h,1、2、3 d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3%(2/47)、17.0%(8/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重症胸外伤患者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且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 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重症胸外伤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王庆锋

    目的:探究重症胸外伤患者采用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符合研究标准的重症胸外伤患者11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固定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固定组采用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采用 VAS 评分量表评估两组患者入院时、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情况,并采用统计学 SPSS 20.0软件对比两组住院时间、镇静药物用量及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入院治疗后疼痛情况均随时间的延长呈逐渐下降趋势,固定组下降更为明显,且固定组术后3 h、1 d、2 d、3 d 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固定组镇静药物用量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固定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重症胸外伤患者采用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及镇静药物用量,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99 条记录 3/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