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肺癌患者三维适形放疗前后肺功能的动态变化及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的关系研究

    作者:李凤玉;刘秀芳;王舒琦;贾国洪;张海;万立;任成波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前后肺功能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率的关系.方法 68例未手术的肺癌患者,男42例,女26例,中位年龄52岁,KPS评分≥80分,均行三维适形放疗,放疗前及放疗后1、3个月检查肺功能主要参数用力肺活量(FVC)、1 s用力呼气量(FEV1)、肺一氧化碳弥散量(CLCO),同时观察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及程度.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放疗,剂量为60~70 Gy.24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放射性肺炎,其中Ⅰ级11例,Ⅱ级7例,Ⅲ级3例,Ⅳ级3例,无Ⅴ级病例.FVC放疗前与放疗后3个月0级(n=44)和Ⅰ+Ⅱ+Ⅲ+Ⅳ级(n=24)放射性肺炎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FEV1.0和DLCO放疗前与放疗后3个月的0级(n=44)和Ⅰ+Ⅱ+Ⅲ级+Ⅳ级(n=24)放射性肺炎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20,V30及MLD平均值越大,放射性肺炎程度越高.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放疗后DLCO水平显著降低,放射性肺炎患者FEV1和DLCO放疗后显著降低.V20,V30,及MLD可预测放射性肺炎发生.

  • 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对新生儿呼吸的影响

    作者:姜立新;陈晖;王月玲

    目的 了解硬膜外分娩镇痛技术对新生儿呼吸的影响程度.寻求安全有效的无痛分娩技术.方法 观察采用硬膜外分娩镇痛分娩的新生儿和随机对照组分娩的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和脐静脉血气分析,了解新生儿呼吸的变化.结果 2组的Apgar评分和脐静脉血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分娩镇痛技术对新生儿呼吸无明显不良影响.

  • 血浆纤维蛋白原与COPD肺通气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温文川;黄林锋;蔡建生;董仁寿

    研究血浆纤维蛋白原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通气功能的相关性.COPD病人113例,未合并肺心病者46例为B组,合并肺心病者67例为C组.正常健康人40例为A组.全部病例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和FEV1.结果纤维蛋白原:B组显著高于A组;C组显著高于B组;FEV1:C组显著低于B组;纤维蛋白原与FEV1的关系呈负相关.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COPD肺通气功能呈负相关.

  • 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肺功能的影响

    作者:陈璇(综述);周光华(审校)

    目前,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对于非小细胞性肺癌功能的影响试验结论不具统一性,SBRT对非小细胞性肺癌肺功能的影响还需大量的临床试验探索。为了解SBRT对非小细胞肺癌肺功能的影响,为SBRT技术更广泛的运用于临床提供依据,笔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 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5年至2014年有关SBRT对非小细胞肺癌肺功能影响的文章,共收集到232篇有关SBRT对非小细胞肺癌肺功能影响的文献,59篇符合标准,查找全文阅读后纳入26篇文献就SBRT对于非小细胞性肺癌功能的影响综述如下。

  • 喘息性疾病婴幼儿肺功能状况及其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黄坤玲;刘建华;刘向飞;帅金凤;牛波;路素坤;曹丽洁;李保弛;张弃

    目的 探究婴幼儿喘息性疾病患儿的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情况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1个月至3岁喘息性疾病患儿116例(哮喘34例、喘息性支气管炎37例、毛细支气管炎4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50例健康小儿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小儿的潮气肺功能状况,并就观察组患儿在用药前后的肺功能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潮气呼吸流速容量曲线(TBFV)环形态以阻塞性改变为主(71.55%),呼吸频率(R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用药后,哮喘患儿的RR水平显著降低,哮喘患儿和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在用药后的潮气量(VT)、TPTEF/TE、VPEF/VE水平均显著高于用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各项潮气呼吸功能指标未见有显著改变(P>0.05).潮气呼吸支气管舒张试验诊断哮喘的敏感度为32.35%(11/34),特异度为76.47% (26/34).结论 婴幼儿喘息性疾病患儿以阻塞性通气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借助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哮喘气道的可逆性特征.而TPTEF/TE、VPEF/VE的变化情况能够为婴幼儿哮喘的临床诊断提供帮助,对于阻塞严重的患儿诊断意义重大.

  • 气道反应性/可逆性测定诊断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观察

    作者:侯冬青;杨辉红;李朝霞;李双娥

    该文探讨气道反应性/可逆性测定对咳嗽变异型哮喘的诊断价值.笔者将192原因不明的慢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6例)和对照组(86例),观察组依据基础肺通气功能结果分别接受支气管舒张试验和支气管激发试验.所有病例定期随访1年.结果显示该测定可为咳嗽变异型哮喘的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吸气肌肌力与肺通气功能相关性分析

    作者:莫濡冰;曾玉琴;蔡珊;陈燕;陈平;吴倩;钱敏;舒艳明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吸气肌肌力情况及其与肺通气功能的相关性,判断能否用吸气肌肌力评估肺通气功能检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9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的41例COPD患者.用POWER breathe K-5测试仪测试患者吸气肌肌力(MIP)、吸气峰流速(PIF).计算出MIP占预计值百分比.用肺功能仪测定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EV1占FVC的百分比(FEV1/FVC%)、呼气峰流速(PEF)、50%肺活量时的用力呼气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FEF50%)、75%肺活量时的用力呼气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FEF75%).按COPD患者GOLD分级法将对应的患者MIP值、PIF值分成4组,组间比较.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上述MIP测试值与肺通气功能测试值的相关性,有相关性的绘制散点图.结果 41例患者中39例(95.1%)患者存在MIP下降.按GOLD肺功能分级,不同分级组间MI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Ⅲ级MIP[(47.09±29.42)cmH2O]高于Ⅳ级[(24.72±7.66)cm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不同分级间PIF均值及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P与FVC呈中等程度正相关(P<0.05),MIP与FEV1%、FEV/FVC%、PEF、FEF50%、FEF75%无相关性(P>0.05).MIP占预计值百分比与FVC、FEV1%呈弱正相关(P<0.05),MIP占预计值百分比与FEV1/FVC%、PEF、FEF50%、FEF75%无相关性(P>0.05).PIF与FVC、PEF、FEF50%、FEF75%呈弱正相关(P<0.05),PIF与FEV1%、FEV1/FVC%无相关性(P>0.05).结论 COPD患者普遍存在吸气肌功能障碍.不同GOLD肺功能分级患者,其MIP存在一定差异.MIP和肺通气功能部分值弱-中度相关,部分值不相关.因此不能很好地反映气道阻力的变化,不能替代肺通气功能.

  • 氯气职业暴露对工人肺通气功能的影响

    作者:周小涛;黄江;杨北兵

    目的 探讨长期接触低浓度氯气对工人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 某漂精厂工人为暴露组,某机械制造厂工人为对照组,对2组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并对2组人群的工作环境分别进行现场空气中氯气浓度检测.问卷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工龄、吸烟情况(是否吸烟、吸烟年限、吸烟量)、职业史和既往疾病史等,体格检测指标包括血常规、血清C-反应蛋白(CRP)、Ⅰ型血红素氧合酶(HO-1)和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0)和1秒率(FEV1.0/FVC),对2组人群的以上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暴露组共615名工人,对照组共97名工人,2组人群在年龄、工龄、性别、吸烟状况等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暴露组所在的漂精厂监测点的氯气浓度范围为未检出~0.195 mg/m3,对照组所在的机械制造厂监测点的结果均未检出.除白细胞计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暴露组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计数均低于对照组,单核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清CRP超临界值率、血清HO-1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结论 长期接触低浓度氯气,可能会引起肺部炎症,对工人肺通气功能产生不良的影响.

  • 电针经穴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单肺通气期间气道阻力和氧合功能的影响

    作者:彭学强;李兰芳;刘鉴;刘志群;吴论;朱小兵

    目的:观察电针经穴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单肺通气期间气道阻力和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择期行胸科手术需单肺通气的COPD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各30例,电针经穴组(EA组)取穴选择双侧合谷、内关、足三里;电针非经穴组(EN组)选择每个经穴所在经脉与外侧相邻经脉连线的中点,与经穴相平处,2组均于术前3天开始行双侧经穴电针刺激,每次持续时间15 min,选择当天9:00和17:00,每天2次;对照组(C组)不行任何预处理.分别于单肺通气前(T1)、单肺通气30 min、60 min、90 min时(T2~T4)、术毕(T5)时取桡动脉血样2mL,行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OI)、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 (A-a) O2]、呼吸指数(RI);记录各项呼吸动力学指标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气道阻力(Raw)及动态肺顺应性(Cd).结果:与C组比较,EA组T2~T4时点OI升高、RI降低,Ppeak、Pplat及Raw降低,Cd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EN组各时点OI、P(A-a) O2、RI、Ppeak、Pplat、Raw及Cd,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EN组比较,EA组T2~T4时点OI升高,P(A-a)O2、RI降低,Ppeak、Pplat及Raw降低,Cd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经穴可降低COPD患者单肺通气期间气道阻力,提高氧合功能,提示其具有保护作用.

  • 小鼠气道反应性的测定

    作者:丁武;沈华浩

    目的:测量各种小鼠呼吸模型的肺功能,尤其是非离体的动态肺功能,对于呼吸疾病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主要包括整体测量方法和离体测量方法.而整体法又主要分为有创法(主要为气道阻力、顺应性的测定)和无创法(Penh,enhanced pause的测定).本篇主要介绍整体的测量方法.结论:不同的方法各有利弊,适用于不同的实验要求.

  • 肺类风湿病活动期的CT表现与肺功能相关性研究

    作者:竹晓雷;徐德福

    目的探讨肺类风湿性病患者在类风湿活动期肺部 CT表现及其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 28例肺部有异常改变的肺类风湿性病活动期患者 CT资料,定量分析肺内病变程度和范围并进行病变评分,且与肺功能的结果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28例肺类风湿性病活动期患者 CT异常改变显示:①小叶间隔增厚 16例,②不规则纤维索条影 11例,③磨玻璃样变 14例,④牵拉性细支气管扩张 7例,⑤结节状气腔实变病灶 4例,⑥蜂窝样灶 3例,以网格样及磨玻璃样病变多见.2种表现的 CT评分结果与肺弥散功能存在负相关性.结论 CT视觉评分可以定量评估肺类风湿性病肺内病变,预示肺功能状况,评价预后.

  • CT肺小血管与肺截面积比值与COPD患者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王文尚

    目的 探讨基于CT定量分析的肺小血管与肺截面积比值(%CSA)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行CT胸部平扫的COPD患者及40名正常对照者的资料.所有COPD患者均行肺功能检查,并根据肺功能指标将COPD患者分为轻度组(26例)、中度组(27例)、重度组(27例)3个亚组.采用ImageJ图像后处理软件测量基于CT下的%CSA(肺小血管的截面积<5mm2和5-10mm2分别标记为%CSA<5和%CSA5-10)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COPD各亚组间及其与对照组的%CSA<5、%CSA5-10以及肺功能指标,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CSA<5和%CSA5-10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COPD轻度组、中度组以及重度组的%CSA<5,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同程度COPD患者之间的%CSA<5值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COPD中度组、重度组的%CSA5-10,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患者的%CSA<5与FEV1%、FEV1/FVC%呈显著正相关(r=0.982,0.988 P=0.018,0.012),与RV和RV/TLC%呈显著负相关(r=-0.946,-0.962 P=0.044,0.028);COPD患者的%CSA5-10与FEV1%、FEV1/FVC%呈显著正相关(r=0.963,0.975 P=0.037,0.025),与FVC、RV和RV/TLC%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基于CT定量分析的%CSA<5和%CSA5-10与COPD患者的肺功能有一定的相关性,且在评估COPD患者肺功能及疾病严重程度方面%CSA<5优于%CSA5-10.

  • 肺气肿患者血清α1-AT水平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黎东明;郭兰萍;岑慧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与老年性肺气肿的血清α1-抗胰蛋白酶(α1 -AT)和肺功能作检测,以探讨α1-AT在肺气肿发病机理中的作用. 方法:选择肺气肿患者50例(其中慢性阻塞性肺气肿32例,老年性肺气肿2 8例)和正常人20例,取静脉血用微量比浊法测定α1-AT,用肺功能测量仪检测肺功能.结果与结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α1-AT水平降低 ,而老年性肺气肿患者α1-AT变化不明显,前者α1-AT与1秒用力呼气量(FEV1)呈正相关,与残气量(RV)呈负相关,说明α1-AT降低可能是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形成的原因之一.

  • 运动心肺功能试验在肺手术前后的变化特征

    作者:张清玲;郑劲平;周明娟;高怡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式、切除范围术后运动心肺功能的变化特征,并根据术前运动心肺功能检测结果及切除肺段数预计患者术后运动心肺功能情况,建立预计方程式.方法:对46例肺切除手术患者进行手术前、手术后3个月常规肺功能及运动心肺功能检查,观察不同病种、手术方式、切除范围术后运动心肺功能的演变特征,并建立术后运动心肺功能指标的预计方程式.结果:肺切除术后所有肺通气功能指标与运动心肺功能指标都较术前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恶性肺肿瘤患者,VO2max /kg%pred、VO2/HRmax下降程度比良性肺肿瘤组大(P<0.05);不同范围肺切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及意义的运动心肺功能指标有:VO2max /kg、VO2max;部分患者手术后运动心肺功能指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改善,根据术前、后肺功能差值及手术切除肺段数,建立各个肺功能指标差值A的回归方程(P<0.05). 结论:肺切除术后肺功能损害主要是以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运动心肺功能指标亦有不同程度下降,术后运动心肺功能与所患疾病严重程度及肺切除范围有关.本研究建立的线性回归方程将有利于指导临床胸外科更安全、有效地开展胸外科手术.

  • 71例康复期SARS患者的胸部影像表现

    作者:蓝日辉;曾庆思;邓宇;陈苓;郑则广;郑劲平;吴华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康复期患者胸部影像学表现.方法:2003年6月至2005年9月,71例SARS康复期患者(27例为广医一院医护人员,25例为广州地区病人,19例为广东省其他地区病人)回院复查,根据病史及以往影像资料分为轻症和重症组,其中62例复查DR(数字化摄影)胸片141次,49例复查多层螺旋CT和高分辨CT73次,30例在同1 d作胸片、CT和肺功能检查.结果:62例DR胸片中完全正常的有27例,显著肺纹理聚拢和增强的6例,纤维索条影的21例,残留网格阴影的6例,胸膜增厚的2例.49例CT复查中,17例CT扫描未见异常,其余32例CT表现为(1)磨玻璃密度灶25例,包括弥漫分布和多叶多段病灶19例,局限性病灶6例;磨玻璃病灶伴随不规则纤维索条影15例,小叶间隔增厚22例,胸膜下线影7例,牵拉性细支气管扩张2例,胸膜小结节及小肺大泡各2例.(2)仅表现为局部索条影的7例.结论:部分SARS康复者肺部遗留间质炎症和纤维化,大部分病变随时间推移能逐步吸收.

  • 慢性阻塞性肺病中肺气虚和脾气虚患者呼吸功能的差别

    作者:韩云;许银姬;林琳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肺气虚和脾气虚患者呼吸功能的差别.[方法]将42例COPD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肺气虚型和脾气虚型两组,分别检测肺通气功能(FVC、FEV1、FEV1/FVC、MVV)、大吸气压(MIP)、大呼气压(MEP)和口腔阻断压(p0.1),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COPD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肺通气功能(FVC 、FEV1、FEV1/FVC、MVV)明显下降(P<0.01),其中脾气虚组比肺气虚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COPD肺气虚组MIP下降(P<0.05),而MEP无明显变化(P>0.05);脾气虚组MIP、MEP均下降( P<0.05);COPD患者无论肺气虚组,还是脾气虚组,其p0.1均升高(P<0.05).[结论] COPD脾气虚患者与肺气虚患者比较,肺通气功能下降更为明显,更易发生呼吸肌疲劳,但是两者的呼吸驱动均增强 ,表明无论是在通气功能、还是在呼吸肌疲劳方面,从肺气虚到脾气虚是病情逐渐加重的过程.

  • 射麻止喘液治疗哮喘的近期疗效及其机理

    作者:刘小虹;刘琼;梁直英;王胜全;孙志佳;张伟

    目的:探讨射麻止喘液(由麻黄、射干、地龙、杏仁、半夏、细辛、椒目、桔梗、甘草等中药组成)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及机理.方法:将62例哮喘急性发作的轻、中度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射麻止喘液治疗30例(简称射麻组),舒氟美治疗3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测定治疗前后的肺功能、PD20、血浆ET、血浆粘度水平的变化.结果:射麻组的总显效率为43.33%,总有效率为56.67%,与对照组疗效相仿(P>0.05);射麻组可提高哮喘患者的肺功能、PD20,降低血浆ET、血浆粘度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提示射麻止喘液有利于哮喘发作期的治疗,其机理可能与拮抗炎性介质、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降低血浆粘度等方面有关.

  • 运动一组胺激发试验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价值

    作者:肖伟民;乔巨峰;温伟宜;朱然新;曾峰

    目的:探讨运动-组胺激发试验(EHIA)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健康者、118例支气管哮喘、22例过敏性鼻炎、24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运动-组胺激发试验,并与单纯运动激发试验及组胺激发试验进行比较。结果:运动-组胺激发试验对哮喘患者的诊断阳性率达97.4%,特异性100%,且EHIA阳性所吸入的组胺量也反映了哮喘患者非特异性气道高反应性。结论:运动-组胺激发试验对提高早期或非典型支气管哮喘的确诊具有应用价值。

  • 帕瑞昔布钠用于肺癌手术患者静脉镇痛及对炎性反应和肺功能的影响

    作者:黄翔;杨承祥;梁桦

    目的 观察帕瑞昔布钠用于肺癌手术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其对术后炎性反应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肺癌根治术患者3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帕瑞昔布钠组(P组,n=15)和对照组(A组,n=15).于手术结束前15 min,P组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A组静脉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两组均给予舒芬太尼术后镇痛,其中P组舒芬太尼用量为2 μg/kg;A组舒芬太尼用量为2.5 μg/kg.观察两组术后4、8、16、24、48 h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及术毕即刻(T1)和术后4(T2)、8(T3)、12(T4)、24 h(T5)检测外周血TNF-α、IL-1β水平以及取桡动脉血样和混合静脉血样行血气分析,计算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和呼吸指数(RI).结果 术后4、8、16、24、48 h两组患者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TNF-α、IL-1β水平较术前升高(P<0.05),与A组比较,P组TNF-α、IL-1β水平T1~T5时低于A组(P<0.05).两组术后PA-aO2、RI较术前升高(P<0.05),与A组比较,P组T1~T5时低于A组(P<0.05).结论 帕瑞昔布钠应用于肺癌手术患者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并能抑制炎症反应,改善术后肺功能.

  • 热缺血供体同种异体犬肺移植术后早期肺功能的观察

    作者:徐鑫;何建行;肖东;熊信国;陈德坚;陈剑锋;李淑芬

    目的观察犬热缺血供体同种异体肺移植术后早期移植肺功能情况.方法采用室温下热缺血30 min、LPD液灌注后 4?℃保存2.5 h 时的供肺,行右肺同种异体移植手术7例,术前及监测恢复灌注0.5,1,2及4 h 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肺动态顺应性(Cdyn)、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和心输出量的变化(CO).结果所有受体犬在观察期间均存活.恢复灌注 4 h 内的肺功能各指标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或者虽然有统计学差异,但仍有较好的绝对水平.结论热缺血30 min 低温保存2.5 h 的供肺可以维持生命,恢复灌注后,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在灌注后一段时间内,供肺功能下降,但仍可较好支持生命.

738 条记录 32/37 页 « 12...29303132333435363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