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时机针刺经穴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的影响:血浆胃泌素浓度的测定

    作者:姚新宇;杨华;田小林;蒋奕红

    目的 评价不同时机针刺经穴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的影响.方法 择期拟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130例,年龄40~59岁,性别不限,BMI 20 ~ 25 kg/m2,ASA分级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5组(n=25):空白对照组(Ⅰ组)、常规药物治疗组(Ⅱ组)、术前针刺组(Ⅲ组)、术中针刺组(Ⅳ组)、术后针刺组(V组).Ⅰ组不予任何PONV干预;Ⅱ组于手术结束前静脉注射格拉司琼3 mg;Ⅲ组于麻醉诱导前30 min针刺经穴;Ⅳ组于切皮时针刺经穴;Ⅴ组于术毕时针刺经穴.选取双侧内关穴、合谷穴、支沟穴、曲池穴,针刺时间均为30 min.于入室(T0)、切皮后1 h(T1)、术毕(T2)、术后24 h(T3)时采集外周静脉血样,测定血浆胃泌素浓度,记录术后2h内、2~6h、6~12h、12~24 h及24 h内PONV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Ⅰ组比较,Ⅱ组和Ⅲ组术后2 h内及24 h内PONV发生率及T3时血浆胃泌素浓度降低(P<0.05),Ⅳ组和Ⅴ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Ⅱ组比较,Ⅲ组T3时血浆胃泌素浓度降低(P<0.05),PONV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组和Ⅴ组术后2h内及24h内PONV的发生率升高(P<0.05).与Ⅲ组比较,Ⅳ组和Ⅴ组术后2h内及24h内PONY的发生率及T3时血浆胃泌素浓度升高(P<0.05).Ⅳ组和Ⅴ组间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针刺经穴可降低直肠癌根治术患者PONV的发生,且与常规药物防治效果近似,其机制与降低术后血浆胃泌素浓度有关.

  • 针刺经穴对全身麻醉患者维库溴铵肌松效应及镇痛效应的影响

    作者:丁依红;顾陈怿;沈利荣;吴凉森;施征;陈跃来

    目的 评价针刺经穴对全身麻醉患者维库溴铵肌松效应及镇痛效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9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29~80岁,体重50~80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n=30):针刺经穴复合全身麻醉组(A组)、针刺非经非穴复合全身麻醉组(B组)、全身麻醉组(C组).A组选取双侧合谷穴、内关穴、足三里穴、阳陵泉穴和曲池穴,B组选用A组每个经穴所在经脉与外侧相邻经脉连线的中点,与经穴相平处,两组均于全麻诱导前15~ 30 min持续电针刺激至术毕.静脉注射芬太尼、异丙酚和维库溴铵行麻醉诱导,TCI异丙酚,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和维库溴铵维持麻醉.术后均行PCIA.记录维库溴铵的显效时间、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和恢复指数及术中麻醉药用量、术后镇痛泵芬太尼用量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A组维持时间延长、维库溴铵、异丙酚、术中芬太尼及术后镇痛泵芬太尼用量减少,恶心发生率降低(P<0.05),显效时间、起效时间和恢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A组术中芬太尼及术后镇痛泵芬太尼用量减少(P<0.05).结论 针刺经穴可延长全身麻醉患者维库溴铵的维持时间,增强术中和术后镇痛效应.

  • 连续波针刺辅助麻醉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王晓红;王秀芳;焦洪峰;张伟玲;薛庆丽

    目的:探讨连续波针刺辅助麻醉(针麻)在甲状腺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20例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按麻醉方式(依患者意愿选择)分为3组,每组40例。 A组采用针麻+局麻,B组采用颈丛阻滞,C组采用针麻+颈丛阻滞,分别记录3组在麻醉前、诱导后切皮前、术中分离甲状腺上下极、术毕4个时点的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 SpO2)的变化,并评价镇痛效果,记录术中辅助用药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分离甲状腺上下极时,B组血压、心率较麻醉前显著升高(P<0.05),与A、C两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点3组血压、心率变化不明显(P>0.05);3组各时点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A、C组镇痛效果显著优于B组(P<0.05)。 B组术中芬太尼用量显著高于A、C组(P<0.05)。术后B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A、C两组(P<0.05)。结论针麻联合局麻或颈丛阻滞用于甲状腺手术具有止痛完全、对循环影响小、用药量少、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甲状腺手术较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 电针麻醉在妇科门诊手术中临床疗效

    作者:雷剑

    目的:对电针麻醉在妇科门诊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进行观察。方法:选取妇科门诊手术中无手术禁忌症的180例患者,按患者意愿,分为电针麻醉组(电针双侧合谷、内关穴后行常规妇科门诊手术)和静脉麻醉组(静脉注射0.05mg芬太尼及2mg/kg丙泊酚后行常规妇科门诊手术),每组90例,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并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的镇痛有效率均达到100%。其中电针麻醉组患者镇痛优良率为90%,静脉麻醉组患者镇痛优良率为92.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麻醉组术中检测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均在正常范围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痛苦少、恢复快,无不良反应发生。静脉麻醉组患者术中检测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均在正常范围内者77例,占85.6%,其中发生呼吸心率、血压或血氧饱和度异常者13例,占14.4%,其中呼吸困难需托下颌者7例,占7.8%。结论:电针麻醉用于妇科门诊手术镇痛操作简单可行,安全有效且无不良反应。

  • 电针麻醉在妇科门诊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吴学磊;王晓惠

    目的:观察电针麻醉在妇科门诊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总结电针麻醉用于妇科门诊手术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及无副作用的治疗方案.方法:随机将200例除外手术禁忌症的妇科门诊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电针麻醉组)、对照组(静脉麻醉组)各100例;实验组(电针麻醉组):取双侧合谷、内关穴电针麻醉后行常规妇科门诊手术;对照组(静脉麻醉组):静脉注射0.05 mg芬太尼及2 mg/kg丙泊酚后行常规妇科门诊手术.结果:对照组:镇痛优良率88%,镇痛不全率12%,镇痛有效率100%;发生副作用率0%.对照组:镇痛优良率94%,镇痛不全6%,镇痛有效率100%;发生副作用率11%.结论:电针麻醉用于妇科门诊手术,效果确切、无药物毒副作用,且操作简单,安全,费用低.

  • 电针经穴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单肺通气期间气道阻力和氧合功能的影响

    作者:彭学强;李兰芳;刘鉴;刘志群;吴论;朱小兵

    目的:观察电针经穴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单肺通气期间气道阻力和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择期行胸科手术需单肺通气的COPD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各30例,电针经穴组(EA组)取穴选择双侧合谷、内关、足三里;电针非经穴组(EN组)选择每个经穴所在经脉与外侧相邻经脉连线的中点,与经穴相平处,2组均于术前3天开始行双侧经穴电针刺激,每次持续时间15 min,选择当天9:00和17:00,每天2次;对照组(C组)不行任何预处理.分别于单肺通气前(T1)、单肺通气30 min、60 min、90 min时(T2~T4)、术毕(T5)时取桡动脉血样2mL,行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OI)、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 (A-a) O2]、呼吸指数(RI);记录各项呼吸动力学指标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气道阻力(Raw)及动态肺顺应性(Cd).结果:与C组比较,EA组T2~T4时点OI升高、RI降低,Ppeak、Pplat及Raw降低,Cd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EN组各时点OI、P(A-a) O2、RI、Ppeak、Pplat、Raw及Cd,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EN组比较,EA组T2~T4时点OI升高,P(A-a)O2、RI降低,Ppeak、Pplat及Raw降低,Cd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经穴可降低COPD患者单肺通气期间气道阻力,提高氧合功能,提示其具有保护作用.

  • 电针麻醉在老年患者大肠宽基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雷剑;许宏亮

    目的:探讨电针麻醉在老年患者大肠宽基息肉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确诊为大肠宽基息肉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静脉给药麻醉,实验组采用静脉给药麻醉联合复合电针麻醉,比较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Ramsay镇静评分、恶心评分、呕吐评分)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价2种麻醉方式在老年患者大肠宽基息肉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术后,实验组VAS评分、呕吐评分、恶心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手术过程中应用电针麻醉可有效缓解老年患者的术后疼痛、烦躁及恶心、呕吐等症状,改善术后精神状态,促进患者全身机能及胃肠功能的恢复,安全性较高.

  • 电针配合颈丛麻醉施甲状腺手术的疗效观察

    作者:袁庆明;王名南

    目的 探讨电针配合颈丛神经阻滞实施甲状腺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甲状腺手术116例,随机选用电针麻醉为主2 7例,颈丛神经阻滞为主36例,电针配合颈丛神经阻滞53例,观察心率,平均动脉压,麻醉效果.结果 电针配合颈丛神经阻滞心率,平均动脉压平稳,麻醉效果满意,与术前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显著性意义.电针麻醉组无并发症发生,但麻醉效果不理想,肌松效果欠佳.颈丛神经阻滞组喉返神经阻滞6例,占16.7%,膈神经阻滞4例.占11.1%.电针配合颈丛神经阻滞组,喉返神经阻滞3例,占5.6%,肌松,镇痛效果佳,并发症少.结论 采用电针配合颈丛神经阻滞实施甲状腺手术麻醉效果较为理想.

  • 电针麻醉方法对大白鼠外伤疼痛IL-2、sIL-2R、IFN-γ的影响

    作者:胡啸玲;周忠群;周志刚;汤恢焕

    [目的] 观察电针麻醉方法对切口疼痛模型大鼠IL-2、sIL-2R、IFN-γ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3组,正常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正常组不造模,不电针.模型组大鼠切口疼痛模型制备,不电针,电针组大鼠切口疼痛模型制备基础上采用电针麻醉.观察IL-2、siL-2R、IFN-γ表达的情况.[结果] 研究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IL-2、slL-2R、IFN-γ的表达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IL-2、sIL-2R、IFN-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与电针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γ电针麻醉可以下调IL-2、sIL-2R、IFN-γ的表达,改善免疫抑制状态,促进创伤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

  • 丘脑中央下核内的阿片受体在介导大鼠电针镇痛中的作用

    作者:朱娟霞;唐超;肖丹秦

    目的:观察丘脑中央下核(Sm)内的阿片受体是否参与介导电针(EA)的镇痛作用. 方法: 以辐射热诱发甩尾(TF)反射的潜伏期(TFL)作为伤害性反应指标, 观察Sm内微量注射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对强(5.0 mA)、弱(0.5 mA) EA"足三里"穴 (St.36) 抑制大鼠TF反射的效应. 结果:Sm内微量注射纳洛酮(1.0 μg, 0.5 μL)阻断高强度EA对TF反射的抑制效应,但对低强度EA诱发的TF反射抑制无明显影响.当纳洛酮注射到Sm以外的部位时, 对强、弱EA诱发TF反射的抑制均无明显影响. 结论:Sm内的阿片受体参与介导强EA兴奋细传入纤维(Aδ和 C类)产生的镇痛作用.

  • 电针麻醉用于妇科手术效果观察

    作者:王晓惠;吴学磊;金平林;匡贵榕;赵志恩;秦学玉;何旻;张志燕

    目的:观察电针麻醉用于妇科手术的镇痛效果.方法:80例取双侧合谷、内关穴用电针麻醉后行妇科手术.结果:镇痛优良率82.5%,镇痛不全率17.5%,镇痛有效率100%.结论:电针麻醉用于妇科手术效果确切、且操作简单.

  • 电针麻醉行甲状腺包块切除术50例观察

    作者:戴金;汪以琴

    甲状腺包块(甲状腺腺瘤、甲状腺囊肿)切除术常需患者发声配合.笔者用电针麻醉行甲状腺包块切除效果确切,并发症少,现报道如下.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