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阴道B超与腹部B超诊断异位妊娠价值的对比研究

    作者:张美娇;易江莲;张鹏

    目的 探讨经腹部B超检查与经阴道B超检查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78例异位妊娠患者分别采用腹部B超与阴道B超检查.结果 经腹部B超检查阳性确诊率为76.92%,经阴道B超检查阳性确诊率为93.5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B超检查对附件包块、胚芽、心血管搏动、宫内假孕囊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经腹部B超检查的检出率(P<0.05).结论 经阴道B超检查诊断异位妊娠具有快速、安全、无痛等优点,且诊断阳性率较经腹部B超检查更优越.

  • B超、X线对泌尿系结石诊断价值的对比分析

    作者:朱素华

    目的评价B超和X线对泌尿系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68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B超、X线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B超、X线对泌尿系结石均有较高的诊断率,分别为80.8%和88.0%,分析认为,B超对输尿管中、下段的小结石显示有一定困难(但其简单、无创),X线可补充其不足.结论 B超应为首选方法,二者酌情联合,可提高泌尿系结石的诊断率.

  • 超声引导下穿刺硬化治疗肾囊肿39例疗效观察

    作者:张鹏飞;岳金龙;张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硬化治疗肾囊肿的疗效.方法:2001~2003年在B超引导下采用无水乙醇行细针穿刺硬化治疗肾囊肿39例.结果:术后3个月随访,有效率为100%.结论:在超声引导下对肾囊肿行穿刺硬化治疗简单易行,并发症少,疗效确切,是肾囊肿的佳治疗方法之一.

  • 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胆囊病变B型超声检查分析

    作者:赵溶

    目的:本文将对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胆囊病变B型超声检查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胆囊壁形态、胆总管内径、胆囊内透声等进行B型超声检查;另外设置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胆囊病变情况.结果:慢性乙型肝炎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检查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囊壁厚度检查对照组与两组患者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胆总管内径三组检查结果并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胆囊异常情况,慢性乙型肝炎异常检出率为(56.6%),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异常检出率为(93.3%),对照组异常检出率为25%.结论:针对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对其进行B型超声检查,能够有效观察患者胆囊病变情况,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阑尾黏液囊肿20例诊治分析

    作者:陈纯白;郑旭东;葛体池;潘光华

    目的 探讨提高阑尾黏液囊肿的术前诊断及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方法 20例患者中,12例行常规阑尾切除术,5例行盲肠部分切除术,3例行升结肠、回盲部、部分回肠切除,结肠回肠吻合术.结果 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无手术并发症.经随访,均无复发.结论 本病是一种少见病,但以右下腹疼痛及包块为主诉的患者应警惕本病.B型超声检查是较为简便经济的有效的诊断方法.避免外渗出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闭合性腹部损伤的首诊处理

    作者:倪勇;王成友;穆涟沙

    目的总结闭合性腹部损伤(Blunt abdominal injury,BAI)的首诊处理经验.方法对我院急诊处置的257例BAI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腹腔穿刺、B型超声和CT诊断阳性率分别为91.4%、92.2%、85.4%;抢救无效死亡19例,直接送手术室行剖腹探查术21例,收住院治疗182例,门诊观察18例,对症处理17例.结论对危重患者做到边抢救边诊断或先抢救后诊断,诊断性腹腔穿刺、B型超声和CT是BAI可靠的诊断手段.应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决定BAI患者的后续处理.

  •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及治疗(附83例报告)

    作者:杨福全;戴显伟;赵海鹰;马凯

    目的总结分析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83例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的年龄、临床表现、病理类型、B型超声及CT检查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首发症状及体征多数为腹痛及腹部肿块.小儿良性腹膜后肿瘤以畸胎瘤多见;恶性以神经母细胞瘤多见.成人良性肿瘤以神经纤维瘤多见,恶性以脂肪肉瘤多见.B型超声及CT的诊断率分别为71%及77%.肿瘤手术切除率65.0%,其中良性为89.2%,恶性为45.6%.结论对不明原因的腹痛患者应提高警惕,以利于对腹膜后肿瘤早期确诊.B型超声和CT是诊断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重要手段,肿瘤与周围脏器及大血管的关系是影响手术切除率的主要因素.治疗应尽可能切除肿瘤,术后辅以化疗、放疗有助于改善生存质量和提高生存率.

  • B超引导下Ⅰ期经皮输尿管取石术

    作者:严共全;王行环;王穗青;黄海涛

    目的:提高输尿管结石的取石成功率.方法:患者取健侧卧位,在B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造瘘,并将通道扩张到F16~18,从通道插入输尿管镜到结石部位,将结石击碎后取出.用此方法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20例.结果:本组20例中,1例因出血较多改行Ⅱ期取石术,其余19例均Ⅰ期取石成功.结论:该手术创伤小、恢复快,适宜于输尿管上段结石伴有不同程度的肾积水患者.

  • B超诊断输尿管结石的价值

    作者:邹亚红

    目的:评价B超在输尿管结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0例患者进行B超及X线检查诊断.结果:110例均经手术取石、体外震波碎石和综合疗法排石证实,B超确诊率为88.18%.结论:对疑有输尿管结石者,应对输尿管全程作B超观察;B超可清晰显示X线阴性结石,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硬化治疗肾囊肿疗效观察(附216例报告)

    作者:毛向明;郑少斌;韦安阳;谭万龙;白寒;陈彤;齐恒;周华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硬化治疗肾囊肿的疗效.方法:1991~1998年在B超引导下分别采用无水乙醇、四环素针剂、酸化维生素C行细针穿刺硬化治疗肾囊肿216例.结果:术后3个月随访,无水乙醇有效率为95.74%(90/94),四环素针剂有效率为89.74%(35/39),酸化维生素C有效率为93.98%(78/83),三者经χ2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超声引导下对肾囊肿行细针穿刺硬化治疗简单易行,并发症少,疗效确切,是肾囊肿的佳治疗方法之一.

  • 睾丸表皮样囊肿10例报告

    作者:王国良;陈忠新;高麟韬

    目的:提高对睾丸表皮样囊肿的认识和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0例睾丸表皮样囊肿的临床资料,其中8例采用肿瘤剜除术,2例采用睾丸切除术.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19年,无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睾丸表皮样囊肿是少见的睾丸良性肿瘤,病史、体检及超声检查对本病的诊断有较大意义,主张采用保存患侧睾丸的肿瘤剜除术.

  • 医源性尿道假道的诊断与治疗(附8例报告)

    作者:张炯;徐佑璋;乔勇;陈曾德

    目的:探讨后尿道狭窄并发医源性尿道假道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8例后尿道狭窄并发尿道假道患者均采用尿道造影及尿道B超检查;除1例行直视下尿道内切开加TUR术外,余7例均行开放性手术治疗.结果:7例为强行尿道扩张所致,1例为不正规膀胱镜操作所致.8例经开放性手术或腔内治疗均获成功.结论:经尿道B超诊断尿道假道优于尿道造影,而开放性手术治疗更多的是选择旷置假道的手术方式.

  • 肾损伤的诊断与治疗(附146例报告)

    作者:宋武;程文;胡佩玉;梅杰

    目的:探讨肾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报告肾损伤146例,其中闭合性损伤140例(95.9%),开放性损伤6例(4.1%);合并伤33例(22.6%).B超检查68例,CT检查16例,IVU检查13例.非手术治疗114例(78.1%),手术治疗32例(21.9%).结果:B超阳性率86.8%,CT阳性率100%,IVU阳性率69.2%;非手术治愈114例,手术治愈30例.结论:B超检查便捷,可初步判断肾脏伤情.CT检查准确快速,增强后可观察双肾功能状况,对治疗有重要帮助.其治疗主要取决于肾脏伤情,保守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方法.

  •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3例报告

    作者:谢克基;陆灿辉;张甘雄;刘建平;曾格瓦;谢文琪;王东辉

    目的: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病因病理、临床症状及诊断治疗.方法:报告3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资料,2例经右11肋间切口行右肾上腺切除术,1例经腹行左肾根治性切除术.结果:术后生存良好,分别随访89、48和10个月,均未发现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多数临床症状不明显,B超显示实质性包块,回声均匀,回声强度与肝脾实质相似;CT显示圆形或类圆形实质性包块,密度低于肌肉,增强后有轻度强化,并可有轻度的非均质性;手术切除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多数预后良好.

  • 利用B超选择输尿管结石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明;赵永学;张继来;殷志平;蒙庆远;程伟;陈斌

    近5年来,我们应用B超检查,特别是利尿B超的反复动态检查,对37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治疗方法的选择,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7例,男25例,女12例,年龄19~71岁,平均35岁.结石位于左侧输尿管21例,右侧16例;输尿管上段19例,中段5例,下段1 3例.结石大小0.7 ch×1.0 cm~1.6 cm×2.5 cm.并中度积水15例,重度积水22例.病程3个月~5年.接受过ESWL治疗13例.全部患者均行腹部平片、尿路造影或膀胱镜检查,并均经手术证实.

  • 中山市小榄镇肝癌高发现场筛查评估及问题分析

    作者:俞霞;季明芳;程伟民;吴标华

    目的 通过对高发区肝癌筛查现场的评估,了解筛查对象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人群分布特征,并进一步分析筛查检出肝癌患者情况.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HBsAg和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B型超声进行腹部脏器检查.结果 (1)筛查人群HBsAg阳性率为15.7%(2 889/18 460),其中男性阳性率高于女性(P=0.000).男女人群HBsAg阳性率均随年龄的增长呈降低趋势(P<0.01).(2)HBsAg阳性(肝癌高危)人群中初筛和随访分别检出肝癌11例和5例,早诊率分别为27.3% (3/11)和40%(2/5).整个筛查队列两年共漏诊肝癌11例,其中4例源于高危人群自行退出随访,7例出自HBsAg阴性人群,漏诊的肝癌分别占相应人群总肝癌的20%(4/20)和25.9%(7/27).(3)高危人群和一般人群组肝癌发病率分别为346.1/10万(20/5 778)和49.9/10万(37/74 084),前者发病率高于后者(P< 0.05).高危人群组和一般人群组肝癌早诊率分别为30.0%(6/20)和8.1% (3/37),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人群组肝癌患者半年、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高于一般人群组中肝癌患者(P<0.05).结论 在肝癌高发区进行筛查,了解人群HBsAg分布特征,筛选出高危人群,能及时发现肝癌患者,提高近期生存率.然而,HBsAg阴性人群和依从性差的高危人群中有一定的漏诊率,肝癌筛查的早诊率和生存率仍有待提高.

  • 老年人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二尖瓣前后叶夹角大小与临床心功能的关系研究

    作者:李小晶

    目的:评价老年人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二尖瓣前后叶夹角大小与临床心功能的关系.材料和方法:对心衰组、心功能代偿组、正常组各30例在B超左心长轴标准切面上测量前后叶夹角、左房左室大小,用统计学t值检验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心衰组二尖瓣前后叶夹角93.35%大于90°,其差异有显著性(P<0.001),并与左房左室大小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二尖瓣前后叶夹角大小可能给临床提供一个心功能失代偿的客观指标,及具有鉴别诊断的参考价值.

  • 86例维和人员异常腹部B超结果分析

    作者:薛卫霞;李勇年

    中国驻刚果(金)维和二级医院B超室于2005-11至2006-07间,共完成腹部B超检查162例(男性 144人,女性18 人),其中有阳性表现者86例,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 B超诊断胎儿骶尾部畸胎瘤1例

    作者:陈钥

    患者,28岁,孕1产0,孕24周.该孕妇早孕反应不明显,孕早期无病毒接触史,无药物、射线接触史,无明显遗传病及家族病史,孕期未诉不适.以前未行正规产前检查.

  • B超监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情况540例观察

    作者:董旭东;江江;焦存仙

    目的监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的愈合情况.方法采用B超及观察体温、血象,系统监测54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的愈合情况.结果 B超提示子宫切口异常者,均有程度不同的体温、血象异常.结论 B超及临床监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的愈合情况,对及时发现和诊断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等并发症有指导意义.

499 条记录 19/25 页 « 12...16171819202122...242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