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冠脉CTA自由呼吸扫描与屏息扫描的辐射剂量对比研究

    作者:原媛;钟朝辉;王振常;张婷婷;张景东

    目的 探讨自由呼吸与屏息两种不同方式下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oronary CT Angiography,CCTA)扫描对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新的高时间分辨率宽体探测器CT,对102位行CCTA扫描的患者分别在自由呼吸和屏息时进行自动门控心率测试,比较同一名患者自由呼吸和屏息下的心率、扫描期相及相对应的预估辐射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结果 高心率患者(HR>75 bpm,n=16)屏息后少数患者(n=4)辐射剂量上升(屏息后与自由呼吸下DLP之比为156.26%±1.97%),其余患者的扫描期相无变化.中等心率患者(HR为65~75 bpm,n=35)中,超过半数(n=19)屏息状态下扫描期相缩短,辐射剂量降低(期相由40%~80%降低为75%或者70%~80%时,DLP分别为自由呼吸下的42.48%±2.46%和54.35%±1.66%),其余患者期相无变化.中低心率患者(HR为60~65 bpm,n=35)中,多数(n=19,54.3%)在屏息状态下辐射剂量降低(74.02%±6.82%),但有个别中低心率的患者(n=4,11.4%)辐射剂量有大幅度的上升(177.31%±16.06%).低心率(<60 bpm)的患者扫描期相和剂量无变化.结论 应当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自由呼吸或屏息的冠脉CTA可以优化扫描期相,降低辐射剂量.

  • 冠脉CT血管造影对疑难胸痛患者的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豆长超;陈高峰;郭星

    目的:分析冠脉CT血管造影对疑难胸痛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3月因不明原因胸痛到本院就诊的80例疑诊冠心病患者,入院积极完善相关检查后,所有患者均先行冠脉CT血管造影检查,再行选择性冠脉造影检查确诊.对比两种检查手段的检查结果差异.结果:冠脉CT血管造影在诊断疑难胸痛患者时有极高的冠脉病变检出率,狭窄冠脉检出率(94.41%),血管内斑块检出率(94.21%).结论:冠脉CT血管造影检查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既往病史,可以更好用于临床对冠心病的筛查,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基于体表面积和体重的个体化对比剂方案在冠脉CT血管造影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琴;何其舟;余飞;张艳丽;斯光晏

    目的 探讨基于体表面积(BSA)和体重(BW)调节个体化对比剂注射方案对冠状动脉强化程度及强化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门诊疑似冠心病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固定注射体积及流速组)、BSA调节组和BW调节组,每组各100例.三组患者均行冠脉CT血管造影(CTA),对比分析三组冠状动脉强化程度、冠脉CTA成像质量、对比剂剂量及流速,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 BSA调节组与BW调节组冠状动脉强化值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而BSA调节组冠状动脉强化值明显大于BW调节组(P<0.05),且其标准差明显小于BW调节组(P<0.05).BSA调节组冠脉CT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BSA调节组与BW调节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W调节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BW调节组和BSA调节组对比剂剂量、流速均明显下降(p<0.05),且BW调节组与BSA调节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安全性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BSA设计个体化对比剂注射方案,既可减少冠脉成像对比剂用量和流速,又能提高冠脉强化程度及强化效果.

  • 冠脉CT血管造影对疑难胸痛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熊永芳

    目的 冠脉CT血管造影对疑难胸痛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64例疑难胸痛患者共129支狭窄冠脉作为研究对象,先采用冠脉CT血管造影检查,再通过选择性冠状造影确诊,对比两种检测方式的结果.结果冠脉狭窄结果:冠脉造影显示I级29例,Ⅱ级39例,Ⅲ级36例,Ⅳ级25例;冠脉CT造影显示I级29例,Ⅱ级38例,Ⅲ级35例,Ⅳ级24例,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冠脉内斑块结果:冠脉造影显示148例钙化斑块,128例非钙化斑块;冠脉CT造影显示143例钙化斑块,118例非钙化斑块,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冠脉CT血管造影对疑难胸痛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有利于临床对冠心病的筛查,值得推广应用.

  • 冠脉CT血管造影对冠脉临界病变血管狭窄程度的评价

    作者:陈同生;张慎和;张纯燕;张立华;王红梅;陈子徍

    目的:评价冠脉CT血管造影( CTA)在诊断冠脉临界病变血管狭窄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CAG)诊断入组,证实至少有1支或多支冠脉某一阶段狭窄50%~70%的患者72例,其中34例为前降支单支病变,38例为多支病变。所有病例2~3周内进行冠脉CTA检查,CTA和CAG检查结果分别由2名高年资质医生进行测量。以CAG为金标准,测量CTA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阴性预测值,并统计分析。结果以CAG结论为标准,冠脉CTA诊断冠脉临界病变血管狭窄程度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度及血管狭窄程度的特异度分别为87?.3%、93.9%、90.9%、89.3%,两种检查方法在诊断冠脉临界病变狭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冠脉CTA与CAG在测量冠脉临界病变血管狭窄的相关性强,可较准确测量临界病变的狭窄程度,并对斑块作出定量分析,对斑块定性也有一定价值,因此冠脉CTA可作为冠脉临界病变常规诊断、治疗后随访的首选方法。

  • 左回旋支心肌桥CTA表现特点分析

    作者:袁明远;李荣先;贾雷;刑忠莹;宁忠平;李新明

    目的:通过比较与左前降支心肌桥形态学差别来总结冠脉左回旋支心肌桥CTA表现特点.方法:研究49例左回旋支心肌桥病例的CTA资料,50例左前降支心肌桥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心肌桥的形态、分布、类型、壁冠状动脉长度、收缩期直径及合并冠心病发生率的区别.结果:左回旋支心肌桥发生率为3.36%.平均年龄为55.00±0.87岁,分布在回旋支近、中、远段的例数分别为9例(18.36%)、10例(20.40%)和30例(61.24%);其中浅表型39例(79.60%),深埋型10例(20.40%).平均壁冠状动脉长度31.30±2.06mm,收缩期平均直径为2.19±3.05mm,心肌桥平均厚度1.23±2.16mm,合并冠心病5例(10.20%).两组在肌桥类型、分布特点和合并冠心病例数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心肌桥厚度、长度和直径方面差异不显著.结论:左回旋支心肌桥罕见,肌桥类型以浅表型多见且跨度较长,好发于回旋支远段,较少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 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总负荷与冠脉CT血管造影检查相关性的探讨

    作者:卞力勇;郑炜平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总负荷(total ischemia burden,TIB)与冠脉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检查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4例有胸痛症状或有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患者行TIB和冠脉CTA检查。比较冠脉CTA检查阳性组和阴性组TIB的阳性率差异;以冠脉病变数目和TIB值行Spearman相关性检验。结果与冠脉CTA阴性组比较,冠脉CTA阳性组TIB阳性率明显增高(P<0.01);冠脉病变数目与TIB值之间相关系数r=0.532(P<0.01),表明冠脉病变数目和TIB值呈正相关。结论 TIB和冠脉CTA检查存在明显相关性,二者从心肌缺血定量和冠脉解剖狭窄程度两个不同侧面反映冠心病病变,联合使用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心理疏导对老年冠脉CT血管造影检查的效果评价

    作者:潘迎燕

    目的:探讨心理疏导对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100例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操作,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疏导,比较两组患者检查前10min心率、血压、呼吸情况、以及CT血管造影成像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呼吸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完成检查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图像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为冠脉CT血管造影检查患者提供心理疏导能提高老年冠脉CT血管造影检查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 颈动脉病变与冠状动脉病变关系的探讨

    作者:杨佳;刘增长

    目的:通过分析超声检查颈动脉病变和冠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冠脉病变之间的联系,并以颈动脉超声参数预测冠状动脉疾病.方法:对598例临床疑诊CHD患者行颈动脉超声和冠脉CTA检查.分析比较颈动脉IMT、斑块与冠脉病变程度、数量的关系,并通过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冠脉血管病变的预测因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示性别、年龄、高密度脂蛋白、糖尿病、高血压、吸烟、颈动脉斑块、颈动脉IMT≥1 mm在有、无冠脉病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狭窄组、多支病变组颈动脉IMT均显著高于无病变组(P<0.05).冠脉无狭窄、狭窄程度为0%~25%、25%~50%、50%~75%、75%~100%时各组间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分别为56.8%、64.3%、80.7%、83.5%、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支、1~2支、3支及4支冠脉病变各组间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分别为56.8%、75.3%、89.6%、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男性、老年、高血压、颈动脉斑块、颈动脉IMT≥1 mm和结合颈动脉斑块与颈动脉IMT≥1 mm二指标来预测冠脉血管病变的OR分别为2.037、3.074、1.968、1.615、1.829及2.258.结论:颈动脉斑块和增加的颈动脉IMT与冠脉病变的存在、严重程度及其病变数量相关.颈动脉斑块、颈动脉IMT≥1 mm为独立于性别、年龄及高血压的冠脉血管病变的预测因子;并且两者结合起来预测冠脉病变更有意义.

  • 冠脉CTA在评估糖尿病患者冠脉临界病变管腔狭窄程度中的应用

    作者:王国良;马光;滕伟;惠学志

    目的 探究冠脉CT血管造影(CTA)在评估糖尿病患者冠脉临界病变管腔狭窄程度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经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确诊为冠脉病变临界病变的62例2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行CTA检查,对患者血管狭窄率进行评价,以CAG所测的狭窄率作为金标准,以50%作为判断血管狭窄程度的边界值,计算CTA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并比较CTA与CAG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CTA评估冠脉临界病变的灵敏度为90.80%,特异度为88.89%,阳性预测值为79.79%,阴性预测值为95.23%,准确率为89.51%,CTA与CAG在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的诊断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769).结论 CTA在评估糖尿病患者冠脉临界病变管腔狭窄程度时有较高的特异度、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临床上可用于糖尿病患者冠脉临界病变管腔狭窄程度检查.

  • 冠脉CT血管造影对疑难胸痛患者的诊断价值体会

    作者:赵群海

    目的 探索冠脉CT血管造影对疑难胸痛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在2016年12月13日至2017年12月13日期间选取120例疑似因冠心病引起的疑难胸痛患者为此次试验对象,且均进行冠脉CT造影检查,并以冠脉造影的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冠脉CT造影诊断正确率、特异性、敏感性、误诊率、漏诊率.结果 冠脉CT血管造影对I级的诊断正确率为97.06%,对II级诊断正确率为95.24%,对III级的诊断正确率为96.55%,对IV级诊断正确率为93.75%,其诊断结果与确诊结果无差异性(P﹥0.05).同时冠脉CT血管造影对疑难胸痛患者的敏感性、特异性、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96.00%、90.00%、4.00%、10.00%.结论 对疑难胸痛患者实施冠脉CT造影诊断价值性较高,能够为治疗方案拟定提供依据.

  • 颈动脉超声联合CT冠脉造影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情相关性分析

    作者:李莉;邢丽娜;赵艳君;王晓丽;张京霞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特点与颈动脉超声联合CT冠脉造影对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性判断及二者一致性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诊断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取同期单纯冠心病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生化检验结果以及冠脉造影、颈动脉超声影像.追踪随访1年,比较2组患者不稳定心绞痛发作次数、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急诊PCI率、冠脉搭桥手术、EF正常心衰发生率、EF减低心衰发生率.比较2组患者颈动脉超声内-中膜厚度(IM T)、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Crouse)、冠脉CT(Censini)积分、冠脉病变支数、狭窄程度>75% 部位.Pearson相关性分析IM T、Crouse积分与Censini积分之间相关性.结果:在临床病程相同情况下,观察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不稳定心绞痛发作次数、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急诊PCI率、冠脉搭桥手术、EF正常心衰发生率、EF减低心衰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IM T、Crouse、Censini、冠脉病变支数、狭窄程度>75% 部位高于对照组(P<0.05).IM T、Crouse积分与Censini积分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769;0.803,P<0.05).结论:糖尿病加重了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更加显著.颈动脉斑块超声检查结果与冠脉CT造影结果存在高度相关,通过颈动脉超声斑块检查结果有助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判断.

  • 冠脉CTA对冠状动脉斑块性质的评估价值及其与血小板功能、血清生化指标的相关性

    作者:杨金霞

    目的:分析冠脉CT血管造影(CTA)对冠状动脉斑块性质的评估价值及其与血小板功能、血清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450例冠心病患者经CTA分为钙化斑块组(CT值≥130 HU)117例、软斑块组(CT值≤60 HU) 150例、混合斑块组(CT值60~130 HU)183例,另取同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人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4组研究对象的血小板功能、血清生化指标差异,分析CTA检测所得粥样斑块CT值与冠心病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价值.结果:软斑块组患者外周血血小板功能参数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栓大坚固度(TEG-MA)、P选择素(P-selectin)、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血清炎症因子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12(IL-12)、白介素-18(IL-18)、白介素-23(IL-23)含量、血清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趋化因子CXCL16、趋化因子Fractalkine、T细胞趋化因子(RANTES)含量、血清脂肪细胞因子瘦素(Leptin)、视黄醇结合单核蛋白4(RBP4)含量均高于其余3组(P<0.05).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FRP5)含量低于其余3组(P<0.05).冠心病患者粥样斑块CT值与血小板功能、血清生化指标含量存在直接相关关系.结论:冠脉CTA可准确评估冠脉粥样斑块性质,同时可作为判断冠心病病情严重程度、治疗预后等的可靠无创手段.

  • 心理护理干预对冠脉造影与冠脉CT血管造影患者心理状况的对比研究

    作者:吴炳球

    目的:调查行冠脉造影检查及64排128层冠脉CT血管造影(CTA)患者检查前后心理状态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探讨相应的护理于预措施对焦虑及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冠脉造影及冠脉CTA患者120例分成冠脉造影组(60例)和冠脉CTA组(60例),在检查前后,采用国际ZUNG量表(SAS、SDS)及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确定影响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的因素。实施针对性的、系统的心理护理和术前指导及知识宣教,对比给予心理护理与单纯常规护理对患者焦虑及抑郁状态的影响。结果冠脉造影组检查前后患者的焦虑、抑郁发生率均高于冠脉 CTA组,SAS及SDS评分明显升高;心理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及抑郁情况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多种因素可导致择期行冠脉造影及冠脉CTA的患者出现焦虑及抑郁等表现,其中冠脉造影更加明显;检查前后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对减轻此类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具有积极的意义。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