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添加壳聚糖的藻酸盐印模材料抗菌性能研究

    作者:赵红梅;孙桂兰;苗大刚

    目的:对添加壳聚糖的藻酸盐印模材料的抗菌性进行测试,为口腔抗茵印模材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分别以不同的添加比将不同分子量和脱乙酰度的壳聚糖加入藻酸盐印模材料中,采用薄膜密着法分别测试添加抗菌成分后印模材料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茵活性.结果:壳聚糖分别以1%和1.4%的添加比添加到藻酸盐印模材料中,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好的抗菌性.随着脱乙酰度的提高,抑菌率均可达到100%.结论:添加壳聚糖的藻酸盐印模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茵效果.

  • PICC穿刺点两种不同压迫止血方法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萍

    目的:探讨PICC穿刺点分别应用藻酸盐敷料和无菌纱布块两种不同止血方法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在穿刺针眼处用3.5cm×2cm无菌纱布块按压;实验组患者在穿刺针眼处用3.5cm×2cm藻酸盐敷料按压.比较两组患者穿刺后平均出血持续时间和穿刺点渗血分级.结果:对照组患者穿刺点渗血持续时间为(14.4±4.15)h,实验组患者穿刺点渗血持续时间为(7.8±6.31)h;两组患者渗血持续时间和渗血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藻酸盐敷料按压PICC穿刺点的止血效果优于无菌纱布块.

    关键词: 藻酸盐 PICC 止血技术
  • 两种无机抗菌剂对藻酸盐印模材料物理性能的影响

    作者:王丹;丁元欣;尉荣翠;王冬霞;侯范义

    目的:研究在藻酸盐印模材料中添加纳米载银磷酸锆、四针状氧化锌晶须后其物理性能的影响.方法:将2%、5%、10%比例的纳米载银磷酸锆、四针状氧化锌晶须添加到藻酸盐印模材料中,参照相关标准检测其结固时间,压应变等物理性能的变化.结果:在一定地浓度范围内,载银磷酸锆、四针状氧化锌晶须这两种无机抗菌剂对藻酸盐印模材料地物理性能均起到一定地增强作用.在相同质量比下四针状氧化锌晶须对藻酸盐印模材料物理性能的影响优于纳米载银磷酸锆.结论:纳米载银磷酸锆、四针状氧化锌晶须的添加量为5%时,对藻酸盐印模材料的性能佳,且在此用量下,对藻酸盐印模材料物理性能的增强作用,四针状氧化锌晶须明显地优于纳米载银磷酸锆.

  • 藻酸盐填充料在妇产科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应用及护理

    作者:单斌;伍秧田;黄辉

    目的 探讨藻酸盐填充料治疗妇产科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效果.方法 将50例妇产科腹部手术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藻酸盐填充料引流,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纱条引流,观察伤口愈合时间和疼痛程度.结果 所有患者切口全部治愈,治疗组引流时间和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组换药时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藻酸盐填充料治疗术后切口脂肪液化能有效的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减轻疼痛,疗效可靠.

  • 椎间盘体外培养方法及其初步应用的研究

    作者:杨进波;杨磊;姬文婕;易桂林;周宏元;王辉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椎间盘藻酸盐体外培养方法。同时将这种培养方法初步应用于椎间盘退变的研究,以进一步了解退变的表现和可能的机制。[方法]取大鼠椎间盘分置于藻酸盐和对照培养基进行培养,应用不同剂量的萘啶酸退变剂对藻酸盐培养方法培养的椎间盘进行处理,分别测定上述两个实验过程中相关生化指标的改变。[结果]藻酸盐方法培养的椎间盘其胶原含量、含水率、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活性随培养时间延长无明显变化(P>0.05);而在对照组,以上指标出现了明显降低(P<0.01)。随退变剂浓度的升高,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升高。[结论]藻酸盐培养方法有利于维持椎间盘正常的代谢和功能。HYP的增加可能是椎间盘退变的表现之一,而NO和GSH-Px在椎间盘退变中可能起到某些重要作用。

  • 鱼腥草素钠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藻酸盐合成的影响

    作者:程惠娟;张昌峰;汪长中;王海霞;蒋石;许亮;韦忠红

    目的 研究鱼腥草素钠对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生物被膜藻酸盐合成及相关基因的影响.方法 倍比稀释法测定鱼腥草素钠对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的小抑菌浓度(MIC),对羟基联苯溶液显色法测定鱼腥草素钠干扰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生物被膜生长过程中藻酸盐的产生量;扫描电镜观察生物被膜形态变化;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膜分散后死活细菌;RT-PCR测定经鱼腥草素钠干预后的3日龄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菌藻酸盐合成基因algD、al-gG,调节基因algZ、algR的表达情况.结果 经2×MIC鱼腥草素钠干预后藻酸盐产生量明显下降,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镜下观察到细菌死亡数增多,未观察到生物被膜;藻酸盐调节基因algZ、algR与合成基因algD、algG表达水平下降,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 鱼腥草素钠通过下调藻酸盐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抑制藻酸盐产生,进而干扰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形成.

  • 红霉素对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菌株生物被膜的影响

    作者:李惠萍;余慧;何国钧;诸海青;张颉;赵兰;孙兵

    目的:用红霉素抑制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PA)感染患者PA菌株生物被膜的合成,增强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患者37例,随机分为红霉素干预组(红组,n=22)和常规治疗组(非红组,n=15).红组在2种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红霉素1.0 g/d,其他治疗两组基本相似.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0 d)培养细菌藻酸盐含量的变化、电镜观察细菌形态学变化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红组在红霉素治疗后,PA 藻酸盐含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前为22.5±6.72 μg/ml;治疗后为(16.8±6.21) μg/ml,P<0.01],而非红组则反而升高[治疗前为(25.48±20.76) μg/ml;治疗后为(51.97±43.41) μg/ml],说明红霉素在体内可以减少PA藻酸盐的合成.电镜观察表明, 经红霉素配合敏感抗生素治疗后,菌体明显肿胀、胞质疏松,核质变淡;菌毛、鞭毛消失,菌体结板成块;而非红组变化则没有红组明显,细菌变形轻微,损伤不似红组明显.结论:红霉素在人体下呼吸道PA感染的治疗中,作为敏感抗生素的辅助用药,可抑制PA藻酸盐的合成,减少其生物被膜的形成,帮助药物渗入菌体内,增强杀菌能力.

  • 克拉霉素对细菌生物被膜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祝敏芳;瞿介明;何礼贤

    细菌生物被膜,又称菌膜(bacterial biofilm)是单一或多种细菌在不利于其生长的环境下,产生藻酸盐多糖使细菌相互黏连形成膜状物附于病灶的表面或导管内.这是细菌为适应环境维持自身生命所发生的形态学的变化,从而增强了细菌对外环境的抵抗力.这也成为一些细菌对抗生素产生广泛耐药的重要原因.临床上许多顽固性,难治性感染可能均与形成细菌生物被膜有关.

  • 黏液型和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及藻酸盐基因的表达差异

    作者:田德英;倪明;余冰;陈红云;朱旭慧;宋佩辉

    目的研究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PA17和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PA01的生物被膜形成及藻酸盐合成基因algD的表达,并对藻酸盐合成调节基因mucA进行序列分析.方法采用改良平板培养法建立PA17和PA01的生物被膜模型;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浮游状态及生物被膜形成不同时间点藻酸盐合成基因algD的表达情况,并进行软件分析;PCR方法扩增藻酸盐合成调节基因mtcA并测序.结果PA17和PA01分别于第6天和第3天形成成熟生物被膜,均为薄膜状.浮游状态时,PA17的algD表达较PA01高7倍.生物被膜形成前期,PA17和PA01的algD表达水平相近;algD在成熟生物被膜形成时表达水平高,PA17的algD表达稍高于PA01.PA17的mucA基因第166~333位核苷酸缺失,第342位A→G;PA01的mucA基因序列与基因库中公布的序列完全相同.结论PA17含新型mucA基因突变,可能是造成生物被膜形成时PA17与PA01的藻酸盐合成基因algD的表达差异较浮游状态时低,进而造成两者生物被膜形态相似的原因.

  • 姜黄素可溶性制剂对小鼠结肠癌C26细胞在体诱导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

    作者:李剑明;杨和平;白中红;许软成;闫辉;王方聚

    目的:观察姜黄素(curcumin,Cur)水溶性制剂对藻酸盐包被小鼠结肠癌细胞C26在体诱导肿瘤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以羟丙基-β-环糊精(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HP-β-CD)为包合剂制备姜黄素的水溶性制剂:姜黄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curcumin with 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C-HP-β-CD);采用小鼠结肠腺癌C26细胞的藻酸盐包被珠皮下植入制备荷瘤BALB/c鼠动物模型.以C-HP-β-CD腹腔注射荷瘤模型鼠,以烟曲霉素醇(TNF-70)腹腔注射为阳性药物对照,以HP-β-CD注射为阴性对照;采用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藻酸盐包被珠内新生血管的形态;采用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fluorescein isothiacyanate-dextran,FITC-Dextran)示踪技术观测C-HP-β-CD对藻酸盐包被C26细胞诱发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结果:成功制备C-HP-β-CD和C26细胞藻酸盐包被珠鼠荷瘤模型,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包被珠内的肿瘤细胞团中可见血管腔形成,部分管腔的周围含有棒状体的内皮细胞.光学显微镜及荧光显微镜观察表明,姜黄素组及阳性对照组的包被珠内新生血管密度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但3组包被珠内的新生血管形态无明显区别;荧光定量分析表明,姜黄素组及阳性对照组包被珠的荧光强度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0.01),表明前两者的血管生成受到明显抑制,但姜黄素组与阳性对照组之间相差不明显.结论:采用环糊精包合法制备的姜黄素水溶性制剂便于注射给药,其抗肿瘤新生血管作用明显,可望开发成为一种新型的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对三维培养兔关节软骨细胞增殖和表型的影响

    作者:吴剑宏;王秋根;张秋林;陆晴友;王万宗;张素贞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对藻酸盐凝胶三维培养条件下兔关节软骨细胞的影响.方法:利用机械与酶消化的方法获得均一性的兔关节软骨细胞,在单层培养条件下增殖至P2代;将P2代细胞高密度条件下转入藻酸盐凝胶培养介质,进行三维培养,另一组在进行三维培养的同时,在培养液中加入IGF-Ⅰ 50 ng/ml,绘制各组细胞生长曲线,并与单层培养对照组细胞进行比较.将培养细胞行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检测,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进行不同浓度IGF-Ⅰ作用下的三维培养软骨细胞MTT检测,观察0、25、50、75、100 ng/ml IGF-Ⅰ对三维培养软骨细胞各时间点的促增殖作用.结果:IGF-Ⅰ可明显刺激三维培养条件下关节软骨细胞增殖及集落形成;不同浓度的IGF-Ⅰ均可促进关节软骨细胞增殖,以50 ng/ml浓度时D490值高.培养6周后从凝胶体系中收获细胞的软骨特异性Ⅱ型胶原表达水平较转入三维体系前未见降低.结论:IGF-Ⅰ可明显刺激藻酸盐三维培养条件下的关节软骨细胞增殖及集落形成,且细胞表型稳定.

  • 兔椎间盘纤维环细胞单层和立体培养条件下细胞表型的比较

    作者:夏庆;费琴明;陈统一;张光健;JUN Li;WILLIAM C.Hutton

    目的 观察单层培养和藻酸盐立体培养对兔椎间盘纤维环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10只新西兰大白兔腰椎椎间盘纤维环细胞经体外单层培养扩增后取第一代细胞分别同时行单层培养和藻酸盐立体培养1周,通过实时RT-PCR检测细胞Ⅰ型胶原、Ⅱ型胶原和蛋白聚糖基因不同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相差显微镜下,单层培养的椎间盘纤维环细胞呈贴壁生长的梭形或多角形细胞,其Ⅰ型胶原基因表达高,Ⅱ型胶原基因表达其次,蛋白聚糖基因表达低,符合成纤维细胞的细胞表型.而在藻酸盐凝胶珠内,同样的纤维环细胞呈圆形,被一层藻酸盐凝胶膜囿于凝胶珠内,其Ⅰ型胶原,Ⅱ型胶原基因表达明显下降,而蛋白聚糖基因明显升高,成为该培养条件下纤维环细胞表达高的基因.结论 藻酸盐立体培养对兔椎间盘纤维环细胞维持软骨样细胞基因表型具有一定作用.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藻酸盐凝胶支架修复兔退变椎间盘的效果

    作者:赵鑫;张海龙;黄师;严宁;侯铁胜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复合藻酸盐凝胶支架修复兔退变椎间盘的效果.方法 建立兔腰椎间盘退变模型,并将其分为对照组、空白组和治疗组.体外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于椎间隙注射BMSC复合藻酸盐凝胶支架,对照组注射藻酸盐凝胶,空白组不予处理.应用MRI,免疫组织化学和生化分析的方法,观察椎间盘退变修复效果.结果 术后2、4、8和12周,3组腰椎间盘均发生不同程度退变,术后12周治疗组的退变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值均<0.05).12周后,空白组、对照组及治疗组椎间盘髓核蛋白多糖的含量分别为(4.982±0.458)、(5.318±0.602)和(6.487±0.609)mg/100mg组织.治疗组显著高于空白组和对照组(P值均<0.05);空白组、对照组及治疗组的椎间盘细胞外间质灰度值分别为150.669±2.387、149.849±2.481和141.680±1.618,治疗组Ⅱ型胶原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值均<0.05).结论 BMSC复合藻酸盐凝胶支架具有修复腰椎间盘退变的能力,可以做为修复椎间盘退变的生物学方法.

  • 红霉素治疗前后下呼吸道绿脓杆菌藻酸盐含量的变化

    作者:余慧;李惠萍;张颉;唐亮

    目的比较红霉素治疗前后绿脓杆菌菌落中藻酸盐含量的变化,了解红霉素对绿脓杆菌生物被膜的作用.方法利用藻酸盐经强酸处理后生成的糠醛或其衍生物,再与酚类、胺类化合物作用生成有色物质的原理,采用比色法测定红霉素治疗前后绿脓杆菌菌落中的藻酸盐含量,并测定比色法的准确性和重复性.结果菌落中的藻酸盐含量与反应物的吸光度值(A)呈正相关(r=0.98,P<0.01);比色法的回收率为98.18%,变异系数小于5%;红霉素治疗前后绿脓杆菌菌落的藻酸盐含量分别为23.54和18.02μg/ml,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比色法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均较高;采用比色法可测得红霉素治疗后绿脓杆菌菌落中的藻酸盐含量降低.

  • 藻酸盐及其作为生物大分子载体的理化特性

    作者:李庚;吴进

    当前,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在药学领域的应用发展很快,但这类药物的稳定性比化学药物差,因此,开发适于递送该类药物的载体便成为当前药剂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藻酸盐(alginate)是一类由褐藻中提取的天然化合物,过去多用于纺织业作为轻纱上浆和印花浆料的助剂,医药上用于制造血浆的代用品、止血剂等,在制剂工业中则用作助悬剂、增稠剂、乳化剂、微囊材料、崩解剂、粘合剂、包衣材料及涂膜剂等的成膜材料,是一类应用广泛的药用辅料.

  •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藻酸盐敷料治疗老年人慢性溃疡创面

    作者:陈千益;欧敬民;忻卫平;毕玉瑛

    目的:观察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联合藻酸盐敷料治疗老年人慢性溃疡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有慢性溃疡创面的老年患者按收治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联合组(采用rb-bFGF联合藻酸盐敷料治疗)、bFGF组(采用rb-bFGF治疗)和常规组,每组30例.比较3组治疗第1、7、14、21天创面渗液量、色泽及愈合率,在第1、7天时行创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PS),第1、14天时行生活质量(QOL)评分,第14天患者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1)3组间创面渗液量、色泽、愈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改变为显著,其后依次是bFGF组和常规组;(2)3组间创面疼痛VAP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疼痛减轻较bFGF组和常规组显著;(3)第14天,3组间患者QOL评分以及对治疗的自身效果评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优于bFGF组,而常规组则较差.结论:rb-bFGF联合藻酸盐敷料对减少创面渗液量、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再上皮化具有明显协同作用;同时可有效减轻创面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两者联合可作为老年人慢性溃疡创面的治疗手段之一.

  • 藻酸盐与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及耐药关系

    作者:梁歌宏;祁伟

    藻酸盐作为生物被膜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在生物被膜的形成中及耐药性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此文就近年来关于藻酸盐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海藻酸钠凝胶治疗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作者:史晨悦;阮玲琴;冯依慧;方嘉霖;宋晨骄;袁张根;丁悦敏

    目的:研究不同方法配制的海藻酸钠凝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其作为生物相容性载体在脊髓损伤后干细胞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分别以去离子水和生理盐水为溶剂,采用固态高压蒸汽灭菌和液态高压蒸汽灭菌两种方法,配制浓度为1%和5%及10%的海藻酸钠凝胶;原代分离培养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MSCs),用海藻酸钠凝胶孵育,在不同时间点用MTT法检测细胞的活性;建立小鼠脊髓全横断模型,将包被有mMSCs的海藻酸钠凝胶填充断端,术后2周内进行后肢运动功能评分(Basso Mouse Scale,BMS);术后第14天取损伤段脊髓组织进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神经丝( NF-200)的表达与分布情况.结果:用去离子水配制的海藻酸钠凝胶较之生理盐水组有更好的溶解度;MTT实验显示,固态高压蒸汽灭菌法配制的浓度为10%的海藻酸钠凝胶能显著提高mMSCs的细胞活性,用该方法配制的凝胶包被mMSCs填充小鼠损伤脊髓断端,发现该组小鼠从第3天起2周内的BM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其断端组织的NF-200表达高于对照组.结论:用固态高压蒸汽灭菌法制备的海藻酸钠凝胶促进mMSCs的活性,是脊髓损伤干细胞移植治疗中的良好载体.

  • 藻酸盐联合琼脂印模法制取全冠类义齿印模效果观察

    作者:穆明

    目的 探讨藻酸盐联合琼脂印模法制取全冠类义齿印模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8例全冠类义齿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93颗基牙)采用琼脂和藻酸盐联合印模法制取印模;对照组43例(80颗基牙)采用藻酸盐印模法制取印模.用放大镜观察两组印模,记录基牙数目、印模缺陷类型与数目.结果 观察组93颗基牙中,63牙印模理想(67.8%),30牙(32.2%)存在印模缺陷,其中前牙5颗,后牙25颗;对照组80颗基牙中,33牙印模理想(41.2%),47牙(58.8%)存在印模缺陷,其中前牙8颗,后牙38颗.两种印模法存在的缺陷都主要集中在后牙部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印模间基牙缺陷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36、19.28,均P<0.05).从缺陷类型及分布情况看,在颈缘处的撕裂或缺损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颈缘气泡、龈沟及肩台不清晰、两个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0.46、11.25,均P<0.05).结论 藻酸盐联合琼脂印模法制取全冠类义齿印模减少了缺陷,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印模 藻酸盐 全冠
  • 藻酸盐敷料治疗股前外侧供皮区脂肪液化的临床应用

    作者:季邦菊;孙国芳

    目的 探讨藻酸盐敷料在中厚、全厚供皮区脂肪液化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50例供皮区出现脂肪液化的患者,以手术日期单双日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两组均给予预防性抗生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换药次数、换药时疼痛、愈合时间等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换药次数(11.23±2.36)次、愈合时间(32.75±9.65)d均优于对照组(P<0.01);而且在换药时疼痛轻.结论 使用藻酸盐敷料有利于供皮区脂肪液化伤口渗液及疼痛的管理,能显著缩短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

205 条记录 6/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