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百合安眠汤的药效学试验

    作者:骆佑娣;蔡威黔;曾冬雪

    目的 探讨百合安眠汤的镇静、催眠、镇痛效果.方法 运用光电管法评价百合安眠汤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应用戊巴比妥钠诱发小鼠入睡的方法,探讨百合安眠汤的催眠作用;采用热板法及醋酸扭体法观察百合安眠汤的镇痛作用.结果 0.25 g/kg、0.50 g/kg、1.00 g/kg的百合安眠汤均能明显减少小鼠自发活动次数,高、中剂量的百合安眠汤均能增强戊巴比妥钠对自主活动的兴奋作用,1.00 g/kg的百合安眠汤可明显延长戊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且与10 ml/kg安神补脑液效果相当;1.00 g/kg及0.50 g/kg的百合安眠汤具有较强的镇痛效果.结论 百合安眠汤具有明显的镇静、催眠、镇痛作用.

  • 顺铂对人骨肉瘤SaOS-2细胞核苷酸结合寡聚域1和2表达的影响

    作者:林晓;罗冬娇;王恩智

    目的 通过观察顺铂对人骨肉瘤SaOS-2细胞核苷酸结合寡聚域1( NOD1)和NOD2表达的影响,探讨顺铂治疗骨肉瘤的作用机制.方法 SaOS-2 细胞加入顺铂,浓度依次为 0 μmol/L、5 μmol/L、10 μmol/L、20 μmol/L,命名为S0组、S5组、S10组、S20组,培养24 h、48 h、72 h,分别采用CCK8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和免疫荧光法测定细胞生长活率、NOD1和NOD2的表达.结果 在细胞培养48 h、72 h,S5组细胞存活率显著低于S0组(65. 53%比100. 00% ;46. 43%比100. 00% ,χ2=8. 64、73. 97,均P<0. 01).在细胞培养24 h、48 h、72 h,S10组、S20组细胞存活率显著低于S0组(80. 60%比100. 00% 、42. 94%比100. 00% 、27. 90%比100. 00% ;62. 54%比100. 00% 、33. 09%比100. 00% 、22. 95%比100. 00% ,χ2=20. 99、79. 72、112. 50;45. 40、67. 56、125. 20,均P<0. 01),且S20 组骨肉瘤细胞存活率显著低于S5 组(62. 54%比93. 78% 、33. 09%比65. 53% 、22. 95%比46. 43% ,χ2=28. 47、21. 78、11. 71,均 P <0. 01). S5 组 NOD1 和NOD2 mRNA的表达量在骨肉瘤细胞培养48 h、72 h显著高于培养24 h且高于S0组[(3. 64 ± 0. 44)比(4. 47 ± 1. 22)比(1. 79 ± 0. 44)比(1. 00 ± 0. 00);(6. 88 ± 2. 79)比(6. 86 ± 2. 40)比(2. 29 ± 0. 70)比(1. 00 ± 0. 00),F=29. 12、24. 11,均P<0. 01].顺铂作用细胞48 h和72 h,NOD1蛋白表达较S0组有升高趋势. NOD1和NOD2 mRNA的表达量呈现显著直线正相关(n=36,r=0. 92,P<0. 01).结论 顺铂对骨肉瘤细胞的功能有提升作用,呈现时间、浓度依赖性,顺铂可能是治疗骨肉瘤有效的药物,其机制可能是通过NOD1和NOD2途径.

  • 临床药物治疗评价与生存质量测定

    作者:魏文树;陈志军;杜文霞;刘锡钧

    生存质量测定在医药研究领域受到高度重视,应用广泛,已成为评价药物治疗的重要指标与方法之一.它不仅可以评价药物治疗的效果,而且可根据存在质量测定结果确定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对提高合理用药有重要作用.生存质量研究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主要是标准化的量表测定.因此,量表是存在质量测定的重要工具.医学领域生存质量研究好采用普适性量表如简表-36(SF-36)结合疾病专用量表进行评价,以便能更全面地反映病人的生存质量.本文后简要介绍生存质量测定在一些有关临床药物治疗评价中应用的例子,说明生存质量测定对评价临床药物治疗的重要性.

  • 糖尿病冠心病调脂药物干预结果评价

    作者:方芳;彭永德

    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证明,调脂治疗在糖尿病冠心病患者中有较大获益。调脂治疗的终目的是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降低终点事件。近年来各大权威指南推荐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血脂干预的首要目标。目前临床上供选用的调脂药物有他汀类、贝特类、烟酸类、树脂类、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等。其中,他汀类药物在糖尿病冠心病调脂治疗中的领导地位基本确立。在LDL-C达标后,若仍存在高三酰甘油血症或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可合并使用贝特类或烟酸类调脂药。

  • 生物技术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中的免疫原性问题

    作者:钱伯初;吕燕萍;宣尧仙

    由于生物技术药物具有结构和生物学性质的专一性和多样性,包括种属特异性、免疫原性和无法预料的多种组织亲和性等特性,常规的化学药和中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方法不一定适合生物药物.生物技术药物的高度种属特异性及其可能产生的免疫原性与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外加在临床广泛应用中的多因性,对其临床前安全评价尚有较大的难度,研究很不充分.现有的临床前安全评价方法还很不完善,如未能选择相关动物种属和有针对性且灵敏的观察指标,给药方式与给药量的合理性也均有待探索,甚至还不能判定其在动物体内反应的临床意义,因此规范的评价方案有待在大量的实践中逐步完善.

  • 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姜宏伟;叶虹

    目的研究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4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单独应用单磷酸阿糖腺苷及联合胸腺肽;苦参素;和三药联用四组并以免疫核糖核酸作对照组,评估各组肝功能和HBV复制的近,远期疗效.结果单独应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仅在3个月后HBeAg转阴率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余均无差异.而且远期疗效不稳定,部分病人出现反跳.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胸腺肽治疗在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HBeAg、HBVDNA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远抖期疗效稳定,未出现反跳.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苦参素及三药联用治疗在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ALT复常率、HBeAg、HBVDNA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在12个月后HBVDNA转阴率均高于单独应用单磷酸阿糖腺苷,统计学处理差异亦有非常显著性(P<0.01),而且远期疗效稳定,未出现反跳,随着观察时间延长转阴率呈上升趋势.结论肯定了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降酶、抗乙肝病毒的效果,联合应用优于单用.

  • 细胞色素P450研究概况及其应用

    作者:任彭;刘兆平

    目的 介绍细胞色素P450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毒理学和药物评价方面的应用.方法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结果 目前国内外对细胞色素P450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利用该酶系从分子水平研究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药理、毒理,探寻目标物.结论 细胞色素P450在药物筛选、药物毒性监测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 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简介

    作者:张百红;岳红云

    随着靶向治疗时代的到来,新的实体瘤评价标准如改良的实体瘤反应评价标准、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反应标准、Choi 标准和免疫相关反应标准相继出现。血清标志物和循环肿瘤细胞等也用于临床反应的评价。这些指标为肿瘤疗效评价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作者:闫芳;刘志业

    为了达到药物在临床上的使用安全、合理和有效,人们越来越希望获得或要求了解和提供药物在体内的更多信息.通过体内药物分析的现代分离、分析定量手段,获得药物在体内的各种药物动力学参数及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信息等.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是20世纪60年代末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分离技术.

  • 人胃癌原代细胞培养化疗药物敏感性评价

    作者:许洪伟;秦成勇;刘吉勇;王春霞;杨崇美;朱菊人

    目的:评价人胃癌原代细胞对7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取59例手术切除的新鲜胃癌组织标本,应用人胃癌原代细胞短期培养(混杂非肿瘤细胞)与纯化培养MTT法体外药敏试验,测定每种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结果:药敏试验测定7种化疗药物抑制率除氨甲蝶呤(MTX)外纯化法均高于短期法,表明纯化法较敏感;两种方法测定药物敏感性顺序一致,由高至低依次为顺铂(DDP)、丝裂霉素(MMC)、阿霉素(ADM)、依托泊甙(VP-16)、5-氟尿嘧啶(5-FU)、羟基喜树碱(HCPT)、MTX.结论:7种化疗药物以DDP、MMC、ADM较敏感,VP-16、5-FU次之,HCPT、MTX差.

  • 低分子肝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胡昭;吴岭;宿志梅;王玲;裴斐;彭涛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24 h尿白蛋白或蛋白定量分为早期糖尿病肾病(30例)和临床期糖尿病肾病(34例),再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降糖降压治疗,治疗组再予以低分子肝素治疗,疗程8周,观察血脂、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标准化比率、肝肾功能、内生肌酐清除率、24 h尿白蛋白或蛋白定量变化及副作用.结果:两期治疗组治疗后血脂、纤维蛋白原、24 h尿白蛋白或蛋白定量下降,临床期糖尿病肾病治疗组血尿素氮、肌酐降低,内生肌酐清除率升高,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l,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糖尿病肾病安全有效.

  •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细菌感染的临床评价

    作者:胡昭;李玉;李爱菊;王爱华;董亮;肖伟;张茂宏

    评价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31例患者随机分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组67例和特美汀组64例。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组每日8~12g,疗程7~14d;特美汀组每日9.6~12.8g,疗程7~14d。结果: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特美汀治疗组细菌感染痊愈率为62.7%和60.9%,有效率为89.6%和84.4%,细菌清除率为91.5%和89.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和6.2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感染药物。

  • 索他洛尔的合成及其抗心律失常活性

    作者:赵桂森;袁玉梅;刘伟;郭秀丽

    目的:化学合成索他洛尔并测定其抗心律失常活性。方法:以苯胺为原料,经甲磺酰化、Friedel-Crafts酰化反应、胺化、氢化等四步反应制备索他洛尔;采用肾上腺素诱发清醒家兔心律失常和结扎冠状动脉造成麻醉大鼠心律失常模型进行药理试验。结果: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及元素分析结果证实了所合成索他洛尔的化学结构;索他洛尔显著降低肾上腺素诱发和结扎冠状动脉造成大鼠vT、vF的发生率,明显延迟VT的发生时间,缩短VT的持续时间。结论:合成方法原料易得、操作简便、收率高;索他洛尔具有显著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 口服顺铂微晶在小鼠体内的分布研究

    作者:刘丽娟;崔唏;金俊刚;王慧才

    目的:研究顺铂微晶口服后在小鼠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消除情况。方法: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顺铂灌胃后在小鼠血液及不同脏器组织中的铂含量。结果:顺铂在小鼠血液、肝、胃、肾组织中均有分布,胃组织中顺铂的吸收更为明显,肾组织中顺铂有明显的积蓄。结论:顺铂微晶口服可以在胃组织中维持较高药浓,对治疗胃癌有进一步研究的意义,但其肾毒性不容忽视。

    关键词: 顺铂 药物评价 小鼠
  • 盐酸左旋氧氟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研究

    作者:杨向东;胡昭;岳少姮;闫明;肖伟;张茂宏

    本试验采用国产盐酸左旋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简称左氟沙星)与氧氟沙星随机对照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多中心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病例为18~65岁中度以上(以中度为主)急性细菌感染,试验前48h内未接受有效抗菌药物治疗.

  • 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药物复律疗效研究

    作者:赵翠芬;夏伟;王玉玮;杨兴季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PSVT)是儿科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如不及时纠正,可致心力衰竭,甚至心源性休克或猝死.近年,随着导管射频消融术的开展,PSVT治疗手段亦不断完善,但药物复律仍是控制小儿室上速发作的重要方法[1].1995年1月至2000年1月,我院收治PSVT患儿52例,选择性静脉注射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复律治疗,观察了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药物治疗提供了依据.

  •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研究进展

    作者:崔广阳;张敬军

    脑血管病是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全球范围内每年有近500万人死于脑血管病[1],脑卒中每年的死亡率为12.7%27.2%[2].我国脑血管病患者约700万人,每年新发病例150万200万,死亡患者约100万[3].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在脑血管病防治中是经典老药,仍是目前国内外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就抗血小板药物分类、作用机理、适应症及安全性评价等进展进行综述.

  • 美沙拉秦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登欣;宋光莹;田强

    目的以SASP(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为对照,观察美沙拉秦治疗溃结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设计进行临床试验,将76例溃结患者随机分为美沙拉秦肠溶片试验组(38例,3g/d),和SASP对照组(38例,4.0g/d),疗程均为8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粪便和结肠镜检查的结果进行比较,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实际完成研究者74例(美沙拉秦组38例,SASP组36例),对照组2例因严重胃肠不良反应和肝功损害中途退出.美沙拉秦试验组和SASP组治疗溃结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10%和91.67%,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分别为10.53%和19.44%.结论美沙拉秦肠溶片治疗溃结总有效率与SASP相近,但对溃结的显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尼莫地平在老年人体内药动学与药效学相关性研究

    作者:宋力;张雪娟;金锐

    ①目的研究尼莫地平在老年人体内药动学与药效学的相关性.②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0名健康老年志愿受试者单剂量口服60 mg尼莫地平后的血浆药物浓度,并用GP-303血流动力学测定仪测量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每搏量(SV)、体循环阻力(TPR).③结果服药后51.36 min血药浓度达到高峰,60.00min药效达到高峰.平均药动学参数Ka、K、T1/2k、Tmax、Cmax、AUC分别为(0.046±0.019)min-1、(0.010±0.004)min1、(80.88±44.75)min、(51.36±16.47)min、(29.05±20.62)μg@L、(4 291.36士2 377.18)μg@min@L-1,以不同时间血药浓度分别对MAP、HR、SV、TPR进行回归分析,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71、0.746、0.635、0.465.④结论尼莫地平血药浓度与药效相关,临床应用尼莫地平应重点观察MAP、HR二指标.

  • 肺结核病人耐药性分析与评价

    作者:林存智;朱新红;牛娟娟;张新娜;刘加洪

    ①目的探讨住院肺结核病人耐药现状,评价和指导临床用药.②方法采用绝对浓度法对276例痰结核菌涂片阳性病人进行10种常用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检测.③结果276例病人总耐药率为62.31%,初治组和复治组耐药率分别为55.22%和81.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15.86,P<0.001).276例病人多药耐药率为19.92%,初治组和复治组耐2种或以上药物的耐药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y2=7.12~31.39,P<0.01、0.001).10种药物中,初治组异烟肼耐药率高,为14.93%;复治组盐酸乙胺丁醇耐药率高,为26.67%.两组同性别间耐药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y2=1 4.70.P<0.001;y2=7.01,P<0.01).④结论肺结核病人初始耐药率和获得性耐药率及多药耐药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必须进一步加强对结核病的监控.

498 条记录 19/25 页 « 12...16171819202122...242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