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癌症杂志

癌症

癌症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암증(영문판)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 影响因子: 0.76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000-467X
  • 国内刊号: 44-1195/R
  • 发行周期:
  • 邮发: 46-21
  • 曾用名: 癌症
  • 创刊时间: 198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癌症》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曾益新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肝癌组织中TGF-β1表达与Treg浸润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林国和;王俊;李书红;王谨;徐立;李升平

    背景与目的:调节性T细胞(Treg)在肿瘤组织局部浸润增多,而对其来源报道较少.体外研究表明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能诱导Treg的产生,而肝癌组织中TGF-β1表达与Treg浸润的关系尚未阐明.本研究旨在检测肝癌组织中TGF-β1表达,并分析其与Treg浸润的关系,探讨TGF-β1表达,Treg浸润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102例肝癌组织、癌旁肝组织中TGF-β1和Foxp3表达(Foxp3+).结果:肝癌组织中TGF-β1低表达组4l例,高表达组6l例,高表达阳性率为59.8%;癌旁组织中TGF-β1低表达组22例,高表达组80例,高表达阳性率为78.4%,癌组织和癌旁高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肝癌组织中Foxp3+细胞平均密度为2.98个/HP,癌旁极少见或未见.肝癌组织中TGF-β1与Foxp3表达呈正相关(r=0.228,P=0.021).肝癌组织中TGF-β1表达在术前血浆AFP浓度高水平组高于低水平组(P=0.023),而与肿瘤直径、肿瘤包膜、肝硬化等临床病理资料无关;肝癌组织中Foxp3表达与肿瘤直径、肿瘤包膜、肝硬化等临床病理资料无关.肝癌组织中TGF-β1表达高低水平组患者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0);肝癌组织中Treg高水平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低于低水平组(25%vs.44%,P<0.005).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Foxp3+细胞数量、肿瘤包膜是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分别为0.021、0.001).结论:肝癌组织中Treg浸润可能与TGF-β1表达有关,两者的关系需进一步研究;肝癌组织中Treg数量可作为预测患者术后预后的免疫学指标.

    关键词: 肝肿瘤 Treg TGF-β1
  • 雷公藤红素对U937细胞Notch 1、NF-κB信号蛋白通路的调控作用

    作者:王晓南;吴青;杨旭;张连生;吴一品;卢聪

    背景与目的:白血病是高度依赖NF-κB的恶性肿瘤,NF-κB与肿瘤的发生和转移以及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耐药相关,现已证实NF-κB家族是Notch信号通路的一个靶基因.本研究探讨雷公藤红素对白血病U937细胞凋亡和细胞中Notch 1、NF-κB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雷公藤红素(0.25~16.0 μmol/L)分别作用于U937细胞12~60 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透射电子显微镜、流式细胞术观察雷公藤红素对U937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RT-PCR法分别检测雷公藤红素对U937细胞内Notch 1通路蛋白、基因表达水平的调控作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时NF-κB的核浆分布变化.结果:雷公藤红素能明显抑制U937细胞增殖,具有浓度依赖和时间依赖性.此外,雷公藤红素以浓度依赖性方式诱导U937细胞凋亡,并伴随明显的凋亡细胞形态学改变,而雷公藤红素的凋亡诱导效应可能与其将细胞阻滞于G0/G1期有关.雷公藤红素对Notch 1通路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该抑制作用呈明显的量效关系.NF-κB在胞核表达减少,胞浆表达增多.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红素明显抑制U937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抗白血病效应可能与下调Notch 1信号通路以及NF-κB蛋白表达有关.

  • 维甲酸联合曲古抑素对甲状腺癌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

    作者:袁耿彪;匡安仁;范群;于丽菠;米彦霞

    背景与目的:维甲酸诱导甲状腺癌分化的有效率约30%,但其毒副作用限制了临床应用.两种以上诱导剂联合应用于肿瘤的分化,临床已开展了Ⅰ~Ⅲ期试验.但对维甲酸和组蛋白脱乙酰基酶的抑制剂的联合应用,未有报道.本试验初步研究全反式维甲酸(retinoic acid,RA)联合曲古抑素(trichostain A,TSA)诱导人乳头状甲状腺癌细胞株(K1)和人滤泡状甲状腺癌细胞株(FTC-133)的分化,增强诱导作用的效果,同时降低单一药物的毒副作用,为临床前期试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RA联合TSA,分为4种浓度,分别为1组RA1×10-4mol/L+TSA 1.65×10-7mol/L、2组RA1×10-4mol/L+TSA 3.31×10-7mol/L、3组RA1×10-5mol/L+TSA 1.65 ×10-7mol/L、4组RA 1×10-5mol/L+TSA 3.31×10-7mol/L,在3个时间点(12、24、48 h)处理两种细胞后.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观察细胞生长的数量、形态;采用氮蓝四唑盐法(methythiazolyltetrazolium,MTT)计算细胞生存率(survival rate,SR),研究联合药物对细胞的增殖、抑制和毒性作用;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两种细胞株培养液中,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的水平,研究联合药物对肿瘤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结果:联合药物作用K1和FFC-133后,细胞形态趋于规则,细胞间隔增大,细胞核明显缩小.4种浓度、3个时间点SR的方差分析,K1的F值分别为:23.52、170.14,FTC-133的F值分别为:57.09、224.35(P=0.000,均<0.01),有统计学意义.SNK分析,SR由低到高的排列分别为:2组<1组<4组<3组.4种浓度、3个时间点Tg方差分析,K1的F值分别为:69.63、101.07,FTC-133的F值分别为:79.77、81.72(P=0.000,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SD两两比较:K1和FTC-133的1组与3组比较,P分别为:0.06、0.2,>0.05,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组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浓度RA联合低浓度TSA,既可以抑制K1和FFC-133增殖,降低药物毒性作用.又可以增强对肿瘤细胞的诱导分化.其可能的机制是,TSA作用于转录步骤的DNA前调节,RA可能作用于转录步骤的信号后续调节,两种作用可能形成增强作用.通过转录后的传导系统,达到了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增强诱导分化的作用.

  • Elf-1和survivin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微血管生成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杨东霞;李乃娥;马云;韩艳春;时彦

    背景与目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转录因子Elf-1与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的表达均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有关,且二者均是和细胞周期有关的因子.因此本研究检测NSCLC组织中Elf-1、survivin和CD105标记的瘤内微血管密度(Intra-tumor microvessel density,IMVD)的表达,探讨三者在NSCLC中表达的意义及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owerVisionTM-9000法检测60例NSCLC组织的组织芯片及9例正常肺组织中Elf-1、survivin和IMVD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17例NSCLC组织及5例正常肺组织中Elf-1、survivin的蛋白表达.结果:在正常肺组织中各见1例有Elf-1和survivin弱阳性表达,余为阴性,在NSCLC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0.0%和65.0%,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和术后生存期有关(全部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二者的过表达均与患者的生存率有关,阳性表达的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者(P<0.01).Kendell相关分析显示,在NSCLC组织中,二者的表达呈正相关(r=0.769,P<0.01);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CD105标记的IMVD与Elf-1、survivin的表达均呈正相关(r=0.446,P<0.01;r=0.435,P<0.01).结论:Elf-1、survivin在NSCLC组织中的过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转移和预后均有关,联合检测其表达水平可作为判定NSCLC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参考指标;二者的表达均与IMVD有关,阻断其作用或可成为抗肿瘤血管生成的新途径.

  • 利用18F-FDG PET-CT显像监测裸鼠鼻咽癌移植瘤早期放疗疗效的研究

    作者:袁建伟;冯彦林;冼伟均;贺小红;袁白虹;叶秋莲

    背景与目的:早期监测和判断鼻咽癌放疗疗效,并提供个体化治疗是提高鼻咽癌患者生存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拟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裸鼠鼻咽癌移植瘤早期放疗疗效评价中的价值,为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所有10只裸鼠鼻咽癌移植瘤动物模型于放疗前均先行18F-FDG PET-CT显像,并于分组前对其中7只裸鼠分别行早期和3 h延迟PET-CT显像.而后将10只裸鼠鼻咽癌移植瘤动物模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放疗组.对照组的5只动物在显像完毕后即刻处死并取瘤体标本行病理学检查;放疗组的5只动物在接受12 Gy放疗后的第2天、第4天、第6天再次行18F-FDG PET-CT显像,显像结束后即刻取瘤体标本行病理学检查.应用ROI技术测定瘤体T/NT比值和放疗前、后的瘤体积.结果:早期显像和延迟显像T/NT比值分别为1.806±0.532、1.777±0.597,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组在放疗前与放疗后第2天、第4天、第6天的T/NT比值分别为1.735±0.466、1.818±0.396、1.096±0.101和0.604±0.108;瘤体积分别为(1.48±0.27)cm3、(1.57±0.31)cm3、(1.59±0.31)cm3和(1.60±0.29)cm3.放疗后第6天与其他时间点瘤体T/NT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放疗6天后瘤体死亡细胞比例为(93.00±7.42)%.结论:18F-FDG PET-CT显像在裸鼠鼻咽癌移植瘤早期放疗疗效评价中具有重要价值.且放疗后第6天可能是合适的时间选择点.放疗前18F-FDG PET-CT延迟显像的T/NT比值测定对鼻咽癌诊断可能没有意义.

  • Akt通路在热化疗联合诱导人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作者:王琳;刘新奎;师秀琴

    背景与目的:Akt通路是细胞内一条重要的信号通路,与细胞生长、凋亡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Akt通路在热化疗诱导人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进而探讨热疗抑制肺部肿瘤细胞增殖可能的机制.方法:参考临床常用剂量,采用43℃加热联合120μg/L紫杉醇(热化联合组)、43℃加热联合120μg/L紫杉醇并加入1 μmol/L Akt特异抑制剂Wortmannin(Wortmannin组)、43%加热联合120μg/L紫杉醇并加入30 μmol/L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特异抑制剂NAC(NAC组)、单纯使用120μg/L紫杉醇(单纯化疗组)处理H446细胞,以未处理的H446细胞作为对照组,应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法)检测各处理方式下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率,荧光法检测细胞内ROS,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Akt磷酸化水平和caspase-3的表达,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热化联合组细胞增殖率(59.83±3.36)%低于对照组(100.00±0.00)%和单纯化疗组(69.16±2.95)%(P<0.05);热化联合组的细胞凋亡率高(27.59±5.47)%(P<0.05);热化联合组的ROS表达增高(102.14±18.34)(P<0.05),NAC可抑制其表达(28.01±1.19),Wortmannin对其无影响(99.87±8.35);Akt磷酸化水平在热化联合组降低(0.69±0.03)(P<0.05),Wortmannin可抑制其磷酸化(0.00±0.00),NAC使其磷酸化水平升高(1.05±0.29)(P<0.05);热化联合组的caspase-3表达(1.07±0.08)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热化疗联合应用可以明显抑制H446细胞的生长,这种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诱导ROS的产生,继而抑制Akt通路活化,并通过caspase途径导致细胞凋亡.

  • 不同亚型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生存分析

    作者:白冰;袁中玉;刘冬耕;滕小玉;王树森

    背景与目的:脑是乳腺癌常见转移部位之一,乳腺癌脑转移发生率在10%~15%,伴脑转移的乳腺癌患者预后较差.本研究目的在于分析4种不同亚型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997年10月至2008年7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89例脑转移患者的资料,包括导管A型30例,导管B型20例,HER-2型16例,三阴型14例,另9例免疫组化结果不详.分析4种乳腺癌脑转移患者初诊时的临床病理特征、复发特点、影响复发后患者预后的因素等,并进一步对导管型乳腺癌患者的内分泌治疗进行研究.结果:全组患者中位年龄46岁(28~74岁),出现脑转移的时间与初诊时的病理分期密切相关,Ⅰ期患者长(P<0.001).中位随访时间41.0个月(6.0~141.0个月),全组中位生存时间8.0个月(0~80.0个月),1年生存率32.0%,5年生存率4.0%.多因素分析显示,PS评分大于1分、多发转移灶、未进行全脑放疗联合化疗均是不良预后因素.与导管A型乳腺癌相比,HER-2型和三阴型乳腺癌脑转移具有发生时间早、一线治疗后进展快(8.0个月 vs.11.0个月)、总生存期短(25.0个月vs.63.0个月)等特点,导管A型具有进展缓慢、预后好的倾向,他莫昔芬能改善导管A型和导管B型患者的生存(中位生存时间24.0个月vs.7.0个月,P=0.002).结论:乳腺癌脑转移生存期较短,其中HER-2型和三阴型预后更差.治疗以全脑放疗联合化疗为主.导管型患者接受他莫昔芬治疗有生存获益.

  • 术后放疗对1~3个腋淋巴结阳性的T1~T2期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乔学英;宋玉芝;耿翠芝;高威;李春晓;周志国

    背景与目的:对于伴有1~3个腋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行改良根治术后应用放疗与否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3个腋淋巴结转移的T1~T2期乳腺癌患者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或不放疗对其生存的影响.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6年9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有1~3个腋淋巴结转移的T1~T2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34例患者中238例术后未接受放疗(未放疗组);196例接受术后放疗(放疗组),放疗范围为胸壁+间侧锁骨上野照射,总剂量为46~50 Gy/23~25次.比较两组患者3年及5年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局部控制(local control,LC)率和无病生存(disease-free survival,DFS)率.结果:全组病例的3年和5年OS率分别为94.7%和85.7%,3年和5年LC率分别为96.5%和95.6%,3年和5年DFS率分别为89.3%和82.3%.未放疗组和放疗组的3年OS率分别为92.7%和97.1%,5年OS率分别为82.4%和8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3年LC率分别为94.8%和98.4%,5年LC率分别为93.6%和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3年DFS率分别为87.8%和91.3%,5年DFS率分别为78.5%和8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结论:术后放疗可提高1~3个腋淋巴结阳性的T1~T2期乳腺癌患者的局控率、总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

  • 两种射频消融模式联合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疗效分析

    作者:梁惠宏;彭振维;陈敏山;彭和平;薛平;张耀军;张亚奇;李锦清

    背景与目的:单一射频消融模式普遍存在消融范围不够的缺点.本研究通过联合温度与功率控制模式治疗肝脏恶性肿瘤,探讨其疗效及优点.方法:2008年4月至2008年8月,58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了射频消融治疗.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温度控制模式联合功率控制模式组(联合组)与单纯功率控制模式组(对照组).结果:58例接受射频消融的病例中,3例失随访,有效病例55例,其中25例患者(29个肿瘤)接受了联合模式射频消融,治疗后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为93.1%(27/29);30例患者(32个肿瘤)接受了单纯功率模式射频消融,治疗后有效率为90.6%(29/32).联合组1例患者术中出现心率下降,对照组未见严重并发症.联合组的消融时间与单纯组相近[(13.3±1.3)min vs.(10.2±2.3)min.P=0.459],进针次数略少于对照组(1.3次 vs.2.4次,P=0.57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温度与功率控制模式治疗肝脏恶性肿瘤是安全、有效的,与单纯功率控制模式相比联合模式所需进针次数略少.

  • ⅠB~ⅡB期宫颈癌髂总淋巴结转移高危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黄龙;郑敏;刘继红;熊樱;丁慧;唐莉;王辉云

    背景与目的:盆腔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宫颈癌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髂总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预后更差,但目前单独对髂总淋巴结转移的系统研究少见.本研究旨在系统探讨宫颈癌髂总淋巴结转移特征、相关危险因素、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5年1月至2005年12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经根治术治疗的960例ⅠB~ⅡB期宫颈癌患者的髂总淋巴结转移特征、相关危险因素、治疗及预后.结果:288例患者有盆腔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30.0%,其中45例有髂总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4.7%.合并有髂总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46.1%,而合并其它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为67.5%(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治疗前SCC-Ag>4μg/L、宫颈浸润深度>2/3、宫旁切缘阳性与髂总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盆腔淋巴结阳性组数(除髂总淋巴结)≥3组、术后复发髂总淋巴结转移患者的预后差(P<0.05);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治疗前SCC-Ag>4μg/L(P=0.026,OR=2.303)、宫旁切缘阳性(P=0.045,OR=2.634)为髂总淋巴结转移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合并有髂总淋巴结转移的官颈癌患者预后较合并其它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差;治疗前SCC-Ag>4μg/L、宫旁切缘阳性为髂总淋巴结转移独立的危险因素;盆腔淋巴结阳性组数(除髂总淋巴结)≥3组、术后复发髂总淋巴结转移患者的预后更差.

  • 淋巴脉管间隙浸润对早期宫颈鳞癌预后的影响

    作者:严鸣;张彦娜;何洁华;孙学明;孙晋瑞

    背景与目的:近10年来,虽然宫颈癌治疗方法有所改进,但5年生存率无明显变化.本文通过回顾性研究来探讨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ymph 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对早期宫颈鳞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995年1月至2002年12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初治为手术治疗的Ⅰ B+ⅡA期宫颈鳞状细胞癌病例111例,重新评价LVSI、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等因素,分析LVSI对早期官颈鳞癌预后的影响.LVSI是指在光学显微镜下在扁平的内皮细胞围绕成的间隙中看到至少一簇肿瘤细胞.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1例病例中LVSI阳性者为62例(55.9%).单因素分析表明LVSI阳性(P=0.019)和淋巴结转移(P=0.002)是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的危险因素;LVSI阳性(P=0.029)、淋巴结转移(P=0.002)、SccAg(P=0.018)、浸润深度(P=0.022)和手术切缘阳性(P=0.002)是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淋巴结转移是O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15);淋巴结转移和手术切缘阳性是PF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6,P=0.006).LVSI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1).结论:尚不能确定LVSI是早期宫颈鳞癌的独立预后因素.LVSI是转移和复发的危险因素.

  • 18例骨外Ewing肉瘤的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作者:谢春芳;刘孟忠;习勉

    背景与目的:骨外Ewing肉瘤是指原发于骨组织外的尤文氏肉瘤,发病率低.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骨外Ewing肉瘤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1995年1月~2007年7月确诊并接受治疗的18例骨外Ewing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结合文献加以讨论.结果:18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5例;年龄8个月~60岁,中位年龄17岁,其中12例患者(66.7%)年龄为5~25岁.肿瘤原发于下肢8例(44.4%),椎旁5例(27.8%),胸壁2例(11.1%).临床症状表现为肿块16例(88.9%).16例患者接受了综合治疗,2例接受了非综合治疗.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4%、64.2%和32.1%.单因素分析显示有无远处转移及治疗模式与预后相关.结论:该肿瘤好发于青少年,主要表现为局部肿块,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疗方案是主要治疗方法,预后与有无远处转移及治疗模式相关.

  • CXCR7与肿瘤的发生、发展

    作者:候恺林;郝旻罡;薄隽杰;王建华

    趋化因子属于分泌型细胞因子超家族,早被认为前炎症性细胞因子,用来调节细胞的转运与黏附.但现今,趋化因子逐渐引起研究者的兴趣,因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它们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CXCR7作为七次跨膜G蛋白偶联CXC亚型趋化因子受体,近被证实与趋化因子CXCL11(I-TAC)及CXCL12(SDF-1)有高亲和力.这篇综述中,我们将着重阐述目前对于CXCR7在肿瘤牛物学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涉及到肿瘤的生长、存活、黏附、侵袭、转移、血管形成及肿瘤发展等过程.目前看来,运用多肽、小分子蛋白、抗体或siRNA技术针对CXCR7的靶向措施在不久的将来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途径.

  • 肿瘤细胞铁代谢及其调节研究进展

    作者:王淑君;高冲;陈宝安

    铁是一切生命体不可缺少的元素,广泛参与重要的生命代谢过程,在DNA的合成、电子传递、氧运送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铁代谢包括吸收、转运和利用是严格受控的.机体储存铁与某些肿瘤的风险正相关,其中包括直肠癌、肝癌、肾癌、肺癌及胃癌.在肿瘤细胞中,铁代谢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如转铁蛋白能够调节肿瘤细胞生长;肿瘤细胞中转铁蛋白受体1水平高于正常细胞,摄取铁的速率更快;转铁蛋白受体2在正常细胞中不表达,但常常在肿瘤细胞中表达;许多实体性恶性肿瘤细胞可以合成或分泌铁蛋白;肿瘤患者常表现为高水平铁凋素.通过对肿瘤细胞铁代谢的研究,在诊断和治疗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如转铁蛋白-多聚乙烯亚胺针对恶性肿瘤细胞的转染效率和靶向性,β-藤黄素通过TfR1间接引起细胞凋亡作用.

  • RT-PCR技术检测尿液中survivin mRNA对膀胱癌诊断价值的系统评价

    作者:夏艳;刘雅莉;杨克虎;陈卫

    背景与目的:Survivin基因逐渐成为肿瘤诊断、判断预后和治疗的靶点.用RT-PCR技术检测尿液中survivin mRNA作为一种无创性手段用于膀胱癌的诊断,国内外相关研究较多,但其结果不一.本研究旨在应用系统评价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客观评价,以评估RT-PCR技术检测尿液中survivin mRNA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方法:以膀胱肿瘤、生存素、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敏感度、特异度、诊断等为主要检索词检索PubMed、EMBASE、SCI、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SJD)、中华医学会数字化期刊等数据库,并结合Goosle Scholar等搜索引擎全面搜集1997年到2009年4月关于RT-PCR检测尿液survivin mRNA诊断膀胱癌的研究.根据QuADAS(quality assessment of diagnostic accuracy studies)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文献质量,用Meta-Disc软件对结果指标进行分析.结果:终纳入26个研究,共241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RT-PCR技术检测尿液中survivin mRNA诊断膀胱癌与病理检查相比准确度指标合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及S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8%、94%、14.56、0.13、0.9736;巢式RT-PCR技术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及SROC曲线下面积高,分别为91%、95%、0.9805;普通RT-PCR技术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次之,分别为87%和94%;定量RT-PCR技术检测的敏感度为80%,特异度为93%.结论:与病理检查相比,RT-PCR技术检测尿液中survivin mRNA诊断膀胱癌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作为膀胱镜检查的主要辅助手段之一,用于膀胱癌的筛查及术后监测.

  • 射频消融治疗复发性腹膜后巨大神经鞘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赵明;吴沛宏;潘长穿;张亮;李旺;黄子林

    神经鞘瘤包括良、恶性施旺细胞瘤和神经纤维瘤.好发人群为20~45岁的中青年,发生部位主要位于颅内神经根(多数为听神经瘤)、脊神经根,亦见于头、颈、面、胃、纵隔、颅内、椎管等.

  • 卵巢恶性黑色素瘤并腹盆腔广泛转移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高嵘;刘乃富;盛修贵

    卵巢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较罕见,多由卵巢成熟性畸胎瘤恶变而来[1,2].卵巢成熟性畸胎瘤中各种成分均可发生恶变,其中常见的恶变为鳞癌,约占80%;其次为腺癌;恶变为黑色素瘤极为罕见[3].

  • 无远处转移的Ⅳ期胃癌手术、病理特征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薛英威;魏玉哲

    背景与目的:Ⅳ期胃癌在中国整体胃癌患者中仍占有较高比例,本文回顾性分析中国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手术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无远处转移的Ⅳ期胃癌患者手术、病理特点与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993年1月至2004年8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手术治疗、病理确诊以及随访资料齐全的无远处转移的Ⅳ期胃癌病例630例.根治性手术338例,非根治手术292例.采用单因素和Cox回归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630例患者总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3.8%、31.4%和14.3%.单因素分析显示:1年预后的影响因素为Borrmann分型、淋巴结转移、脏器侵犯、肿瘤部位、肿瘤大小、病理分型、是否根治和联合脏器切除(P<0.05);Borrmann分型、淋巴结转移、脏器侵犯、病理分型和是否根治与3年预后显著相关(P<0.05);Borrmann分型、脏器侵犯和病理分型与5年预后相关(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仅病理分型是无远处转移的Ⅳ期胃癌患者5年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对于无远处转移的Ⅳ期胃癌患者行根治和联合脏器切除可延长其患者生存期,但还应结合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等,制订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 胃癌外科治疗中的若干问题

    作者:王晓娜;梁寒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外科手术是胃癌治疗重要的手段,根据患者不同的分期,采用不同的治疗措施,能够大限度地提高胃癌患者的生存率,提高其生活质量.本文就胃癌外科治疗中的若干问题进行综述,以期为胃癌的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 胃癌 外科治疗
  • 术前腹腔注射沙培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洋;黄允宁;杨勇;徐远义;杨世杰;杜鹏

    背景与目的:沙培林是一种生物反应调节剂.作为癌症晚期综合治疗的方法之一,其临床疗效已得到肯定.本研究主要评价术前腹腔注射沙培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9例临床评估可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沙培林+丝裂霉素C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丝裂霉素C治疗组39例).研究组术前48 h向患者腹腔内注入沙培林5 KE(1KE相当于0.1 mg的干链球菌+2700 U的青霉素),手术关腹前腹腔内注入4 mg丝裂霉素C;对照组于手术关腹前腹腔内注入4 mg丝裂霉素C.结果:两组患者均无手术死亡,均未发生十二指肠残端瘘.研究组中发生吻合口瘘和切口裂开的各1例,对照组仅1例发生切口裂开.两组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为76.5%,对照组为49.4%,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48 h腹腔注射沙培林能显著提高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的3年生存率,且不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MAGE-3多肽纳米疫苗对小鼠胃癌种植瘤抑瘤效应研究

    作者:杨君;李志花;周嘉嘉;陈汝福;程良正;周泉波;杨立群

    背景与目的:纳米颗粒作为疫苗载体可保护抗原免受酶解,增强免疫原性,是一类极具开发潜力的新型疫苗载体.本实验制备负载CD4+CD8+T细胞表位MAGE-3多肽抗原的纳米疫苗,探讨其相关特性及抗肿瘤免疫.方法:利用自组装技术制备多肽/Chit-DC(壳聚糖-脱氧胆酸)载药纳米胶束,透射电镜观察纳米微观形态,荧光分光光度法计算负载率、载药量,并测定药物释放规律.流式细胞仪检测DC(树突状细胞)对药物的吞噬率,酶联免疫斑点实验(ELISPOT)和细胞毒性实验检测MAGE-3多肽纳米疫苗激活机体细胞免疫反应的状况.动物实验观察其体内抑瘤效应.结果:成功制备多肽/Chit-DC纳米胶束,药物包封率约为37%,载药量为17%.载药纳米颗粒中的多肽在pH7.4的PBS中释放缓慢,于48 h达释放平台;在2 mg/mL溶菌酶溶液中,药物有一定的突释现象,于24 h达释放平台.ELISPOT和细胞毒性实验显示MAGE-3多肽纳米疫苗可以激活体内免疫反应而产生针对MAGE-3的CTL,特异性杀伤表达MAGE-3的肿瘤细胞.体内抑瘤实验显示,多肽纳米疫苗组相对肿瘤抑制率为37.81%.结论:MAGE-3多肽/Chit-DC纳米疫苗能有效激活体内的抗肿瘤免疫效应,抑制MFC小鼠前胃癌细胞的生长.

  • 早期胃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切除术和传统开腹远端胃切除术的系统评价

    作者:彭俊生;宋虎;杨祖立;向军;刁德昌;刘中辉

    背景与目的:随着腹腔镜的应用,早期胃癌的腹腔镜手术已逐渐在临床推广,而腹腔镜辅助的远端胃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尚有待探索.本研究比较和评价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行腹腔镜手术或开腹手术治疗的早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从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及Cochrane试验注册中心检索近10年来发表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文献,评估文献质量并提取数据资料,应用Meta分析专用软件包RevMan(4.2.2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筛选有6个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共218例患者纳入系统评价.与开腹手术组相比,腹腔镜手术组的出血量少[加权均数差(weighted mean difference,WMD):-121.86;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95% CI):-145.61,-98.11;P<0.001]、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WMD:-0.95;95%CI:-1.09,-0.81;P<0.001)、住院时间短(WMD:-2.27;95%CI:-3.47,-1.06;P<0.001),但手术时间长(WMD:58.71;95%CI:52.69,64.74;P<0.001)、清扫淋巴结数量少(WMD:-3.64;95%CI:-5.80,-1.47;P=0.001);腹腔镜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开腹手术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57;95%CI:0.31,1.03:P=0.06).结论:腹腔镜手术是安全的,其治疗的患者术后早期恢复情况优于开腹手术治疗者,但远期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

  • 近五年PubMed收录的中国放射肿瘤学文献的分析

    作者:牛道立;甄俊杰;何芬

    背景与目的:PubMed数据库因其收录文献的科学性和文献检索的权威性得到医学界的公认,近年来我国作者在国内期刊外发表了大量放射肿瘤学方面的文献.本研究就近五年来中国放射肿瘤学领域被PubMed收录的文献进行分析.方法:应用相关检索词在PubMed数据库中检索五年来中国作者发表的放射肿瘤学论文,并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国作者自2004年至2008年以第一作者发表放射肿瘤学论文550篇,出自26个省市,这些文献发表于160种期刊,内容主要集中在"放疗剂量"和"计算机辅助的放疗"等方面.其中<癌症>是所有期刊中发表文献多的.发表的SCI文献中,以(IF值为4.29)多,收录期刊44篇.中国各省市中广东省发表文献多,共有116篇,占21.09%.结论:近五年来中国放射肿瘤学有了很大的发展.研究多的是临床放射肿瘤学方面,文献的地区分布不均匀.

癌症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Z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