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慢性缺氧性脑病与体感诱发电位的研究

    作者:马宏杰

    目的:慢性缺氧性脑病与体感诱发电位的研究.方法:采用上海海神医疗仪器公司NDI-092型诱发电位仪,方波脉冲刺激正中神经,记录电极分别置于对侧C3 C4处,记录P1、N1、P2、N2、P3、N3波.结果:慢性缺氧性脑病患者SEP各波潜伏时及波幅与本试验室正常值比较,潜伏时延长,波幅减低(P<0.05),尤以N3波潜伏时延迟明显.结论:N3波可能是反映大脑皮层损伤的较为敏感的指标,SEP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慢性缺氧性脑病的手段之一.

  • 手掌混合神经电位潜伏时差诊断轻度腕管综合征的价值

    作者:党静霞

    目的:分析正中及尺神经手掌-腕混合神经电位潜伏时差在诊断轻度腕管综合征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新加坡国家脑神经科学院神经内科门诊神经内科医生临床确诊且临床症状符合腕管综合征的62例患者的正中及尺神经掌-腕混合神经电位潜伏时差,并与同期52例正常对照组的各项神经传导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对照组与腕管综合征组患者均检测正中神经、尺神经运动及感觉传导.采用片状表面电极记录运动传导末端潜伏时;采用反向法检测正中神经腕-示指感觉神经电位,主要观察感觉神经电位潜伏时;用顺向法检测正中及尺神经手掌混合神经传导,观察正中神经及尺神经混合神经电位潜伏时差.正中神经运动传导末端潜伏时、腕-示指感觉神经传导电位潜伏时、手掌正中及尺神经混合神经电位混合神经电位潜伏时差大于本实验室同期所做的52例对照组的正常参考值-x±1.96s为延长.结果:腕管综合征患者62例及对照组52人均采集到各项指标,全部进人结果分析.①腕管综合征组患者正中神经运动传导末端潜伏时、腕-示指感觉神经电位潜伏时均与对照组接近,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值分别为0.494和0.144).②腕管综合征组患者正中及尺神经手掌-腕混合神经电位潜伏时差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延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078±0.316),(1.706±0.121)ms,t=8.998,P=0.000].③当正中及尺神经手掌-腕混合神经电位潜伏时差大于对照组-x±1.96s时为延长,可得到正常值上限为0.398 ms,腕管综合征组患者中此潜伏时差>0.398 ms者55例,占88.7%,即采用正中及尺神经手掌-腕混合神经电位潜伏时差明显的提高了腕管综合征的诊断率,但仍有7例(11.3%)腕管综合征患者其正中及尺神经手掌-腕混合神经电位潜伏时差在0.4 ms以内.结论:正中及尺神经手掌-腕混合神经电位潜伏时差在诊断轻度腕管综合征时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PVEP的A/LT比值对球后视神经炎的诊断价值

    作者:朱继志;袁莉莉

    目的分析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的振幅/潜伏时(A/LT)比值在球后视神经炎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用VETS-Ⅲ视觉电生理系统检测球后视神经炎患者29例(44眼,组Ⅰ),压迫性或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32例(50眼,组Ⅱ)及正常对照58人(116眼,组Ⅲ)PVEP的A/LT比值.结果组Ⅰ、组Ⅱ、组Ⅲ的A/LT比值各为1.15、1.26和1.32.组Ⅰ与组Ⅱ间的差异性非常显著(P《0.01);组Ⅱ与组Ⅲ间差异性尚不显著(P》0.05).结论PVEP的A/LT比值分析,在球后视神经炎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一定的价值.

  •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全视野视网膜电图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分析

    作者:包力;王晓悦;杜采凤;孟丹;刘陇黔

    目的 通过对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RP)患者进行全视野视网膜电图(F-ERG)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分析其在F-ERG及OCT上的特异性表现.方法 对2013年9月-2014年10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门诊就诊并确诊为RP的患者37例(74只眼)及正常志愿者38例(76只眼)分别行F-ERG及OCT检查,分析其在F-ERG及OCT检查中的差异.结果 RP患者F-ERG中暗适应0.01 ERG b波潜伏时为(73.24±6.42) ms、b波振幅为(22.87±22.48) μV;暗适应3.0 ERG a波潜伏时为(24.57±6.30)ms,a波振幅为(35.45±25.54)μV,b波潜伏时为(48.19±8.18) ms,b波振幅为(119.47±50.89) μV;明适应3.0 ERG a波潜伏时为(21.01±4.86)ms,a波振幅为(12.59±13.43) μV,b波潜伏时为(38.43±5.00) ms,b波振幅为(27.19±38.12) μV.正常志愿者F-ERG中暗适应0.01 ERG b波潜伏时为(72.63±3.49) ms、b波振幅为(86.36±21.57) μV;暗适应3.0 ERG a波潜伏时为(22.88±1.62) ms,a波振幅为(210.74±43.57) μV,b波潜伏时为(42.59±2.60)ms,b波振幅为(398.29±62.42) μV;明适应3.0 ERGa波潜伏时为(16.61±0.87)ms,a波振幅为(54.26± 19.64) μV,b波潜伏时为(33.29±1.11) ms,b波振幅为(176.98±63.44) μV.两组之间除了暗适应0.01 ERG b波潜伏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48),其余各种反应之间a、b波的潜伏时及振幅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P患者OCT所示以黄斑中心凹为圆点直径1mm范围视网膜厚度为(218.66±74.14) mm,3mm范围为(275.03±47.85)mm,6mm范围为(247.37±46.44)mm;正常志愿者OCT所示以黄斑中心凹为圆点直径1mm范围视网膜厚度为(250.38±15.79)mm,3mm范围为(323.64±17.26)mm,6 mm范围为(283.44±12.50)mm;两组之间的差异在各个范围内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RP患者在F-ERG上表现出各个反应的潜伏时延迟振幅降低,OCT上表现出视网膜黄斑中心凹的厚度变薄.因此,F-ERG和OCT可以有效地评价RP患者黄斑区及周边视网膜的功能,可作为诊断RP疾病的有效方法.

  • 多发性硬化患者不同空间频率图形视觉诱发电位分析

    作者:王晓悦;刘陇黔;杜彩凤

    目的 比较多发性硬化症(MS)患者不同空间频率下的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与正常者是否有差别.方法 将2011年9月-2012年4月就诊并确诊为MS患者18例(36只眼)及正常志愿者20例(40只眼)分别进行高(15 ′)、低(60′)空间频率下P-VEP检查,比较在2种不同空间频率下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MS患者P-VEP在高空间频率下P100波潜伏时为(120.50±13.04)ms,比正常者(109.21±5.38) ms延迟(P<0.05),在低空间频率下P100波潜伏时为(109.57±12.87)ms,比正常者(103.31±5.45) ms延迟(P<0.05).MS患者在高空间频率下P100波振幅为(9.17±5.69) μV,比正常者(15.69±8.45) μ.V降低(P<0.05),在低空间频率下P100波振幅为(11.93±16.75) μV,与正常者振幅(13.47±9.24)μV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MS患者组按照矫正视力的不同分为视力≥1.0组和<1.0组,其中矫正视力≥1.0组在高空间频率下潜伏时为(113.43±8.28) ms,振幅为(12.94±5.46) μV;低空间频率下潜伏时为(111.13±11.50) ms,振幅为(11.57±5.60)μV.矫正视力<1.0组在高空间频率下潜伏时为(126.69±13.49) ms,振幅为(5.87±3.43) μV;低空间频率下潜伏时为(108.26±14.11) ms,振幅为(12.24±5.82) μV.矫正视力不同的两组在低空间频率下潜伏时和振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正常者相比,MS患者的P-VEP表现为潜伏时的延迟及振幅的降低,其中高空间频率下的视觉诱发电位更为敏感.在临床应用中,高空间频率下的视觉诱发电位可能能作为评价MS患者视功能的重要依据.

  • 球后视神经炎与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图形视觉诱发电位分析

    作者:包力;王晓悦;杜彩凤;刘陇黔

    目的 研究球后视神经炎与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在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P-VEP)上的改变.方法 对临床上确诊为球后视神经炎的患者34例共41只眼、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患者30例共38只眼以及无任何眼部疾病的正常者25例共50只眼进行P-VEP检查,比较分析球后视神经炎与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正常者相比P-VEP的P100波潜伏时及振幅的改变.结果 球后视神经炎组患者P-VEP的P100波潜伏时为(111.93±9.16) ms,振幅为(10.69±7.29) μV;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组患者P100波潜伏时为(115.11±11.91) ms,振幅为(8.29±4.96) μV;正常组P100波潜伏时为(100.61±4.14)ms,振幅为(13.74±4.78) μV.球后视神经炎组患者与正常组相比P-VEP的P100波潜伏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振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1);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组患者与正常组相比P-VEP的P100波潜伏时与振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组患者与球后视神经炎组患者相比P-VEP的P100波潜伏时与振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9).结论 球后视神经炎与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P-VEP均有所改变,球后视神经炎患者主要表现为潜伏时的改变,而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在潜伏时与振幅上均有所改变,但两组患者间P-VEP的差别不明显.因此,P-VEP可以作为诊断球后视神经炎与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重要依据,但是P-VEP的改变不能作为鉴别诊断视神经炎与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指标,若要鉴别这两种疾病还需要联合其他检查手段才能完成.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