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单硝酸异山梨酯静滴治疗老年冠心病观察

    作者:周涛

    目的:观察研究单硝酸异山梨酯(Isosorbide Mononitrate,IM)静滴治疗老年冠心病效果.方法:2012年2月到2013年2月,经我院临床诊治确诊为冠心病老年患者共计90例患者.以数字法随机性分成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用药IM静滴.对比治疗后两组疗效情况以及心电图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28(62.3%),显著高于对照组17(37.8%),观察组总有效率43(95.6%),明显高于对照组37(82.2%).观察组心电图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19(42.2%)和34(75.6%),显著优于对照组相应数据9(20.0%)和30(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M用于治疗老年性冠心病,用药合理,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荐.

  • EBV感染引发IM与CAEBV患儿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功能分析

    作者:陈晨;王海军;王檬;王紫;成怡冰

    目的 探讨EBV感染引发IM与CAEBV患儿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功能之间的差异,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方法 回顾分析郑州市儿童医院儿科40例EBV患儿临床资料,IM患儿21例,CAEBV患儿19例;选择同期健康儿童20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血常规及淋巴细胞亚群;使用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观察比较3组外周血血常规及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结果 三组外周血血常规及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IM组患儿的外周血血常规检测结果及淋巴细胞亚群检测中的CD+3T、CD+ 4T、CD+8T计数高于CAEBV组、正常组(P<0.05);CAEBV组B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计数低于IM组、正常组(P<0.05).IM组与CAEBV组Ig A、Ig G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但血清IgM水平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8T淋巴细胞计数差异是区分IM与CAEBV主要因素.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有利于临床对IM、CAEBV鉴别与诊治.

  • 解毒清火饮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疗效观察

    作者:夏玲飞;吴永林

    [目的]观察解毒清火饮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n mononucleosis,IM)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IM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予更昔洛韦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解毒清火饮治疗,疗程1周后比较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19%,对照组为55.5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临床退热、颈淋巴结消退、咽峡炎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解毒清火饮对小儿IM有较好的疗效。

  • 姜黄素衍生物C085对K562细胞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作者:吴莺;陈瑞家;吴丽贤;许建华

    目的:研究姜黄素衍生物C085对K562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 MTT 法观察C085对细胞增殖的影响;Annexin V-FITC/PI双荧光染色后流式细胞仪检测C085对细胞凋亡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迹探讨C085引发K562细胞凋亡的机制,检测其对BCR-ABL及其下游信号转导通路蛋白的磷酸化及对其他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JC-1荧光染色法检测C085对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结果 C085在低浓度下抑制K562细胞,IC50只有其母体姜黄素的1/5甚至更低;在24h即对K62细胞有较强的诱导凋亡作用,主要是中、晚期凋亡。与阳性对照药IM相比,诱导凋亡作用明显。对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C085可下调BCR-ABL的自磷酸化和下游信号转导通路蛋白Stat 5和Crkl的磷酸化水平,作用均强于IM。 JC-1荧光染色法结果表明,C085通过直接作用于线粒体的PT孔使其开放,下调Bcl-2、上调Bax,诱导细胞凋亡,促凋亡作用强于IM。结论 C085可抑制 BCR-ABL+ K562细胞的生长,与其抑制BCR-ABL蛋白激酶活性,下调相关信号通路;直接作用于线粒体的PT孔使其开放,激活凋亡相关蛋白,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 EB病毒感染128例临床及治疗分析

    作者:杜曾庆;刘晓梅;杨红雁

    EB病毒(EBV)感染是小儿长期发热的病因之一.现将我院1998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EBV感染100例报道如下:

  • EBV DNA定量检测对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作者:廖楚舒;曹友德;叶剑荣;陆建国;周杰英

    目的 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检测发热患儿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DNA载量对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湖南省人民医院儿科2011年5月-2013年5月以发热为主诉的患儿82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其外周血EBV DNA载量进行检测,同时检测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及血清嗜异凝集反应,结合IM首发主要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 ①827例发热患儿中,外周血细胞EBV DNA阳性176例,阳性率21.3%;②与651例EBV DNA阴性发热患儿比较,EBVDNA阳性发热患儿异淋巴细胞检出率(>10%)及血清嗜异凝集反应阳性率明显高于EBV DNA阴性发热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3.57、106.10,P<0.01);③与EBV DNA阴性发热患儿比较,EBV DNA阳性发热患儿首发主要临床表现如咽峡炎、淋巴结肿大以及肝脾肿大的阳性率明显高于EBV DNA阴性患儿,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176例EBV DNA阳性发热患儿中终确诊为IM的96例,显著高于EBV DNA阴性组(x2=390.17,P<0.01). 结论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EBV DNA载量有助于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早期诊断,有助于较早明确发热原因,提高疾病治疗的针对性,对临床诊断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 重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吴菲;蒋利萍

    目的 探讨重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46例住院IM患儿的临床资料,对305例普通IM和21例重症IM的病例进行组间对照研究,重症IM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热(>40℃)、黄疸、血象中2~3系降低、心肌损害、EBV DNA载量大于5.0×106 copise/mL与重症IM有关(p<0.05或p<0.01),对上述5个因素进一步作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黄疸、EBV DNA载量大于5.0×106 copise/mL 与重症IM有关(p< 0.05或p<0.01),回归方程Logit(P)=-3.545+1.892x1 +3.039x2,方程敏感性57.1%、特异性85.8%.结论 EBV DNA载量大于5.0×106 copies/mL和黄疸可能与重症IM发生有关.

    关键词: IM 重症 危险因素
  • 即时通讯在图书馆实时参考咨询工作中的应用

    作者:冯佳洁

    即时通讯软件是融合了多种信息技术的Internet集大成者,图书馆利用其开展实时参考咨询具有现实性与可行性.即时通讯软件将图书馆、计算机系统、数据库、网络和读者融为一体,为图书馆的实时参考咨询插上飞翔的翅膀.

  • IM增录期刊探讨

    作者:谢锡增;杨鲁捷;赵慧君

    介绍IM增录期刊情况.

    关键词: IM 增录期刊
  • 纵观PubMed之成长历程及其现实意义

    作者:张稚鲲

    阐述世界著名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渊源及其与印刷版IM、电子版Medline的关. 系,从三者自身的发展历史探究各自特点、收录范围及在医学文献查检中的意义,以便于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为祖国医学走向世界创造条件.

  • EB病毒DNA检测对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断的研究进展

    作者:苏继洲;胡志东

    EB病毒(EBV)属疱疹病毒科,是引起人类感染性疾病的病毒之一.其抗体检测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诊断密切相关.长期以来,ELISA法一直是临床检测及诊断EBV感染的传统方法,因小儿体液免疫功能处于较低水平,发育尚不完善,因此抗EBV抗体测定其阳性率过低.据资料显示,EBV-DNA检测对儿童IM的早期诊断在临床上较为关注和重视,其对临床患儿的早期诊断,减小漏诊、误诊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作为判断疗效及监测病情的一种有效的手段.本文将近年来的EBV-DNA检测对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断研究做一综述报告.

  • 食管癌放射治疗技术的选择与应用

    作者:周红梅

    目的:对比常规放疗与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对食管癌(EC)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60例EC患者为研究对象,参考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放疗)和观察组(IMRT),每组30例。治疗后对二组的大体肿瘤体积(GTV)、临床靶体积(CTV)和计划靶体积(PTV)进行剂量学比较。结果:观察组的GTV、CTV、PTV等平均剂量及其V95、V90等剂量体积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EC时,应优先选择3D-CRT,可确保肿瘤靶区获得均匀剂量,毒副反应少,预后十分有利,具有显著的远期疗效。

    关键词: EC IM GTV CTV PTV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