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武汉市江岸区温度在大气颗粒物短期暴露对居民死亡影响的修饰效应

    作者:朱耀辉;吴然;钟佩瑢;朱慈华;马露

    目的:分析温度在大气颗粒物短期暴露对居民死亡影响的修饰效应。方法2002—2010年间武汉市江岸区户籍居民非意外死亡、呼吸系统死亡、循环系统死亡资料来源于武汉市江岸区CDC,PM10浓度来源于武汉市环境监测中心,温、湿度数据来源于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的中国地面国际交换站。将日均温度进行分层,建立分层的时间序列模型,分析武汉市江岸区2002—2010年不同温度区间下大气污染对死亡的影响,并比较不同年龄、性别、教育水平人群的差异。结果研究期间每日非意外死亡、循环系统死亡、呼吸系统死亡人数P50分别为11.0、5.0和1.0例,PM10浓度的P50为108.0μg/m3,日均温度P50为19.0℃。极端高温(日均气温≥33.4℃)可增强PM10对人群死亡的影响,PM10每增加10μg/m3,非意外、循环系统及呼吸系统死亡分别增加2.95%(95%CI:1.68%~4.24%)、3.58%(95%CI:1.72%~5.49%)、5.07%(95%CI:2.03%~9.51%)。而极端低温天气(日均气温<-0.21℃)增强了PM10对呼吸系统死亡的影响,PM10每增加10μg/m3,人群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增加3.31%(95%CI:0.07%~6.64%)。高温时,PM10短期暴露对女性、≥65岁人群以及高教育水平人群的非意外死亡影响明显,PM10每增加10μg/m3,非意外死亡分别增加4.27%(95%CI:2.45%~6.12%)、3.38%(95%CI:1.93%~4.86%)和3.47%(95%CI:1.79%~5.18%)。而低教育水平人群对低温更敏感,PM10每增加10μg/m3,人群非意外死亡增加2.11%(95%CI:0.20%~4.04%)。结论温度对PM10与死亡的关系存在修饰效应,且在不同年龄、性别及教育水平下有所不同。

  • 2009-2013年南京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污染与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关系的病例交叉研究

    作者:路凤;周连;陈晓东;李成橙;王灏晨;徐燕;郑晓瑛

    目的:探讨2009—2013年南京市大气PM10污染对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急性影响,以及季节因素在PM10暴露与循环系统死亡之间关系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南京市2009—2013年逐日大气污染物资料、气象资料以及循环系统疾病死亡资料,应用时间分层病例交叉设计的方法分析PM10日均浓度与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之间的关系,计算OR(95%CI)值,并通过分层分析的方式对不同季节PM10暴露对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效应进行探讨。结果2009—2013年南京市大气PM10、NO2、SO2年平均浓度分别为109.1、51.5、35.4μg/m3。研究期间共记录78299条常住人口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病例,平均每天43例,其中,每日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及脑血管死亡病例分别为19、10、24例。在控制了气温、相对湿度及气压等气象因素的影响后,PM10浓度每上升10μg/m3,南京市居民所有循环系统疾病、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以及脑血管病死亡风险均增加,其OR(95%CI)值分别为1.0024(1.0001~1.0048)、1.0048(1.0013~1.0083)、1.0073(1.0024~1.0123)与1.0005(0.9985~1.0024)。温暖季节居民所有循环系统疾病、脑血管病死亡发生的OR(95%CI)值分别为1.0080(1.0039~1.0122)与1.0057(1.0020~1.0094),寒冷季节的OR(95%CI)值分别为1.0014(0.9985~1.0042)与0.9988(0.9964~1.0012),且暖季的OR值高于冷季。结论南京市大气中PM10浓度的升高可能引起人群循环系统疾病死亡风险的增加,且季节因素可能会对PM10暴露与循环系统死亡之间的关系产生修饰作用。

  • 上海市空气质量健康指数的构建及其应用

    作者:陈仁杰;陈秉衡;阚海东

    目的 构建上海市空气质量健康指数( Shanghai air quality health index,SAQHI),对上海市空气质量进行分级.方法 2001-2008年上海市中心城区S02、N02、可吸入颗粒物(PM1o)的日均浓度数据来自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同时期上海市日均温度和日均相对湿度资料来自上海市气象局;上海市中心城区户籍居民人口非意外死亡数据来自上海市CDC.对上海市中心城区空气污染与人群非意外死亡的关系进行时间序列分析,构建SAQHI并对上海市空气质量进行分级.结果 2001-2008年,上海市中心城区居民日均非意外死亡122例,PM1o、S02、N02的日均浓度分别为(97.3 ±59.5)、(50.1±27.8)和(64.7±23.9)μg/m3,日均温度为(17.7±8.8)℃,日均相对湿度为(71.4±11.8)%.经时间序列分析,构建得到SAQHI公式为:SAQHI=10/17×[exp(0.000 153×PM10)-1+ exp(0.000 662 ×N02) -1]×100.依据SAQHI,将上海市空气质量分级为:低健康风险(SAQHI:0 ~3)、中健康风险(SAQHI:4 ~6)、高健康风险(SAQHI:7~10)和极高健康风险(SAQHI:>10).结论 SAQHI可用于对上海市空气质量进行分级,能较好地反映上海市空气质量对居民健康的影响.

  • 2013—2015年太原市大气臭氧浓度与新生儿早产关系的时间序列分析

    作者:孙志颖;陈晨;王彦文;李湉湉

    目的 探讨太原市大气污染物臭氧与新生儿早产的相关性.方法 从中国环境监测网站以及中国数据气象网收集太原市2013—2015年大气污染物臭氧逐日平均浓度和逐日8 h大浓度、PM2.5的逐日平均浓度、气象因素(包括日平均气温和相对湿度)及每日新生儿早产数,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使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新生儿出生前4周暴露于大气污染物臭氧与新生儿每日早产数的关系,并对新生儿的性别进行亚组分析.使用双污染物模型(臭氧和PM2.5)以及改变模型自由度的方法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 太原市2013—2015年大气污染物臭氧逐日平均浓度和8 h大浓度均值分别为45.35、71.33 μg/m3.不同的暴露窗口期对新生儿早产的效应不同,出生前3周、出生前4周大气污染物臭氧逐日平均浓度每增加10 μg/m3,新生儿早产的风险增大,RR值分别为1.090(95%CI :1.042~1.139)、1.095(95%CI : 1.032~1.163).男婴更容易受到大气污染物臭氧的影响,出生当天臭氧逐日平均浓度每增加10 μg/m3,男婴、女婴早产的风险RR值分别为1.013(95%CI : 0.997~1.029)、0.996(95%CI : 0.983~1.010);出生当天臭氧逐日平均浓度与臭氧逐日8 h大浓度每增加10 μg/m3,新生儿产的风险RR值分别为1.006(95%CI : 0.994~1.017)、0.997(95%CI : 0.988~1.005).结论 出生前暴露于大气污染物臭氧可能会增加新生儿早产的风险,不同的暴露期新生儿早产的风险会存在差异,且这种风险在男婴中更加显著.

    关键词: 空气污染 臭氧 早产
  • 武汉市江岸区大气污染与脑卒中死亡关系的时间序列分析

    作者:张云权;吴凯;朱慈华;冯仁杰;李存禄;马露

    目的:分析2003—2010年武汉市江岸区大气污染物的短期暴露对人群脑卒中死亡的影响。方法收集武汉市江岸区CDC自2003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的脑卒中死亡监测资料和同期环境监测中心大气污染物数据,应用基于广义相加模型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定量评价大气污染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SO2和NO2与人群脑卒中死亡的关系。结果2003—2010年PM10、SO2和NO2日均浓度分别为(115.0±60.0)、(50.2±33.7)和(57.6±25.3)μg/m3,脑卒中总死亡人数为9204例,其中女性4495例,≥65岁人群占7628例。PM10、SO2和NO2滞后1 d的浓度每升高10μg/m3,人群脑卒中死亡率分别增加0.67%(95%CI:0.25%~1.10%)、0.87%(95%CI:0.13%~1.63%)和2.07%(95%CI:1.08%~3.07%)。在调整了其他污染物后的多污染物模型中,仅NO2与脑卒中死亡仍存在统计学关联(β=2.07,95%CI:1.08~3.07,P<0.001)。其中,调整了PM10、SO2、PM10+SO2后,NO2浓度每升高10μg/m3,在滞后1 d的情况下,人群脑卒中死亡率分别增加1.77%(95%CI:0.54%~3.01%)、2.27%(95%CI:0.98%~3.57%)和2.00%(95%CI:0.59%~3.43%)。对不同性别、年龄组人群的分层分析发现,大气污染对女性和≥65岁人群脑卒中死亡的影响较大[滞后1 d时,PM10、SO2、NO2对女性脑卒中死亡率增加的β(95%CI)值分别为0.97%(0.37%~1.57%)、1.73%(0.69%~2.78%)、2.98%(1.59%~4.39%),对年龄≥65岁老人的死亡率增加的β(95%CI)值分别为0.94%(0.47%~1.42%)、1.06%(0.23%~1.90%)、2.50%(1.40%~3.62%)]。结论大气污染物的短期暴露与人群脑卒中死亡有关,且不同性别和年龄组人群的敏感性可能存在一定差异。

  • 北京奥运会期间大气质量与人群心率变异性关系的定组研究

    作者:贾予平;郭玉明;王振宇;谢永珍;唐孝炎;朱彤;王生;潘小川

    目的 观察北京市奥运会期间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情况,及其与人群心率变异性(HRV)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定组研究设计,筛选26例患有冠心病、心绞痛或具有至少1年以上心肌缺血症状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2008年6-9月进行5个周期的随访,测量其HRV指标及其他相关指标;收集同时期北京市环保局和气象局公布的每日大气污染物资料和气象资料,利用混合效应模型分析大气污染物浓度与人群HRV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通过单污染物线性混合效应发现HRV中总功率和高频功率与污染物大气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和二氧化氮(SO2)浓度均呈负相关关系,PM10、SO2和NO2的浓度每下降10μg/m3总功率分别上升2.51%(95%CI值:-3.80%~-1.22%,t=-1.99,P=0.0497)、31.39%(95%CI值:-52.24%~-10.53%,t=-1.99,P=0.0497)和42.72%(95%CI值:-75.06%~-10.38%,t=-1.99,P=0.0497);高频功率分别上升3.46%(95%CI值:-5.14%~-1.77%,t=-2.11,P=0.0378)、40.63%(95%CI值:-68.70%~-12.56%,t=-2.11,P=0.0378)和53.76%(95%CI值:-97.97%~-9.56%,t=-2.11,P=0.0378).结论 大气污染物浓度的降低可改善易感人群的心血管功能.

  • 基因多态性与室内污染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中的交互作用

    作者:孙喜文;马玉彦;王波

    目的 探讨肺癌微粒体环氧化物水解酶(mEH)基因多态性与环境污染因素的交互作用对肺癌发生的形响.方法 采用PCR扩增、凝胶电泳对222例肺癌病例和222例健康对照进行基因型分析,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估计比值比并计算交互作用系数.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mEH-exon3突变型和杂合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46,P=0.030),而两组间mEH-exort4非野生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674,P=0.263),mEH-exon3突变型增加肺癌危险性(OR=1.99;95%CI:1.21~3.25).在调整混杂因素后,mEH-exon3和exon4非野生型基因与冬季煤炉火墙取暖在肺癌发生中存在明显交互作用,交互作用系数随煤炉火墙取暖使用年限和终生用煤量增加而增加;非野生型 exon3 和 exon4 与暴露煤烟或油烟的交互作用均属超相乘模型,交互作用系数分别为2.75和7.34;而与做饭时经常有眼睛或咽喉有刺激感不存在交互作用.结论 非野生型 mEH 基因与室内空气污染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在肺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 空气污染物暴露相关出行行为调查方法一致性研究

    作者:李娜;刘喆;李韵谱;李宁;王秦;吴亚西;杨一兵;徐春雨;徐东群

    目的 为提高空气污染暴露评估的准确性,开展出行信息调查,比较日志记录与全球定位系统(GPS)法调查人群出行信息的一致性,探讨造成两种方法 调查结果 不一致的原因.方法于2015年7—9月及11—12月,以南京市江宁区33名退休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采用日志法及GPS法进行为期5 d的出行行为调查.使用Google Earth进行GPS数据的提取和展示,计算数据的完整性,并依据时间和位置与日志记录进行匹配分析,计算两种方法一致率;采用χ2检验分析不同行程特征对方法漏报、误报率的影响.结果两种方法共监测到1087条出行记录(GPS法912条,日志法909条),其中7.3%(79/1087)的行程仅被GPS记录,11.8%(128/1087)的行程仅被日志法记录.而在两种方法同时监测到的行程记录(880/1087)中,86.7%(763/880)匹配,13.3%(117/880)不匹配;对匹配的行程单独分析发现,日志法记录的行程持续时间大于GPS法(P<0.001),差值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2.0(6.0)min,与GPS法相比,日志法高估了25.0%的行程持续时间;日志法和GPS法的行程准确率分别为84.8%(903/1065)和86.9%(925/1065),两种方法均倾向于漏报误报持续时间≤5 min的行程,其中日志法对≤5 min的行程漏报误报率(21.7%)远高于>30 min行程(3.2%)的漏报误报率.不同交通方式的出行监测准确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日志法对机动车出行监测准确率低(69.3%,133/192),而GPS法对骑车(91.9%,136/148)和机动车(89.6%,172/192)出行监测的准确性均较高.造成日志法漏报、误报的主要原因为忘记记录、主观上不愿意报告和没有将采用不同交通方式的行程分别记录;而造成GPS法漏报、误报的主要原因为未携带GPS设备、GPS信号质量不良和因搜索信号造成的时间延迟.结论 日志法及GPS法总体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均存在一定的漏报和误报等问题,将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将有助于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 1990与2013年中国归因于室内空气污染的疾病负担分析

    作者:殷鹏;蔡玥;刘江美;刘韫宁;齐金蕾;王黎君;由金玲;周脉耕

    目的:分析比较1990与2013年中国各省归因于室内空气污染的疾病负担。方法利用2013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 2013)中国研究数据,计算人群归因分值,分析2013年中国(不包括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室内空气污染导致各类疾病的疾病负担,比较1990与2013年中国各省室内空气污染导致的PAF、死亡例数、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以及死亡率和DALY率,同时比较了1990与2013年中国各年龄组的人群归因疾病负担。以2000—2025年世界平均人口结构为标准,对死亡率和DALY率进行标化。结果2013年,我国5岁以下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中有14.9%是由室内空气污染造成的。32.5%的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12.0%的缺血性卒中、14.2%的出血性卒中、10.9%的缺血性心脏病和13.7%的肺癌归因于室内空气污染。2013年,室内空气污染导致的死亡为80.7万例,其中COPD为29.6万例,出血性卒中16.9万例,缺血性心脏病15.2万例,缺血性卒中8.8万例,肺癌7.5万例,5岁以下儿童下呼吸道感染2.8万例。与1990年(158.8/10万)相比,2013年(64.6/10万)中国归因于室内空气污染的标化死亡率下降59.3%,所有省份的归因于室内空气污染的标化死亡率均有下降,上海的下降幅度大(96.3%),新疆的下降幅度小(39.9%)。2013年我国归因于室内空气污染的标化DALY率高的省份为贵州(2233.0/10万),低的为上海(27.0/10万)。2013年70岁以上年龄组的DALY率高(7006.0/10万),与1990年相比,不同年龄组归因于室内空气污染的死亡率和DALY率均出现明显下降,下降幅度大的为5岁以下年龄组(分别下降91.9%和91.8%)。结论与1990年相比,2013年我国室内空气污染导致的疾病负担明显下降,但在部分西部省份,室内空气污染仍然造成较大的死亡和DALY损失。

  • 沈阳室内空气污染对儿童哮喘及相关症状的影响

    作者:马亚楠;赵洋;刘玉芹;刘苗苗;王达;任万辉;高峰;董光辉;何钦成

    目的 探讨沈阳市室内空气污染及个体易感性对儿童哮喘及相关症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于2007年4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沈阳市内5个行政区,在每个行政区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1所小学和2所幼儿园,对小于12周岁,在沈阳居住时间大于2年的汉族儿童进行调查,共调查了8733名儿童.采用美国胸科学会的调查表,对儿童的一般情况、哮喘和相关症状(包括喘鸣、喘鸣样症状、持续咳嗽、持续咯痰)、室内空气污染状况、儿童易感史等方面进行调查.应用x2检验分析室内空气污染状况对哮喘及相关症状的影响,并使用logistic回归探讨各危险因素对易感、非易感儿童哮喘及相关症状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在调查的8733名儿童中,男性4420名(50.6%),女性4313名(49.4%),年龄为(8.08±2.88)岁.儿童哮喘、哮喘现患、咳嗽、持续咯痰、喘鸣及喘鸣样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6.4%(559例)、2.5%(215例)、9.6%(836例)、4.4%(386例)、17.5%(1524例)、2.6%(229例).其中哮喘、喘鸣样症状的发生率性别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女儿童哮喘的发生率分别为7.1%(313例)、5.7%(246例)(x2 =6.916,P<0.05);喘鸣的发生率分别为19.2%(850例)、15.6%(674例)(x2=19.678,P<0.05).不同环境因素影响儿童哮喘发生率,其中2岁前被动吸烟、暴露于室内装修环境、家养皮毛宠物的儿童哮喘发生率分别为9.5%(159/1669)、8.0% (270/3367)、9.0%(114/1269),非暴露组发生率分别为5.7%(400/7064)、5.4%(289/5366)、6.0% (445/7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3.646、23.944、16.527,P值均<0.05).家族易感史及易感体质对儿童哮喘具有影响,其中具有家庭哮喘史、家庭过敏史和过敏体质史的儿童哮喘发生率分别为17.3%(106/613)、13.1% (85/647)、22.0%(147/668),非暴露组发生率为5.5%(453/8120)、5.9%(474/8086)、5.1% (412/8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30.522、59.929、293.997,P值均<0.05).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在非易感儿童中2岁前被动吸烟(OR=1.7,95% CI:1.2 ~ 2.4)、室内装修(OR=1.5,95%CI:1.1~1.9)和家养皮毛动物(OR =1.6,95% CI:1.1 ~2.3)可增加哮喘的患病风险.在易感儿童中仅有室内装修(OR=1.4,95% CI:1.1 ~1.7)和2岁前被动吸烟(OR=1.3,95% CI:1.O ~ 1.7)两个因素可增加哮喘患病风险.结论 室内空气污染是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具有家族哮喘史和体质易感的儿童发生哮喘的危险性更高,并且易感儿童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 北京市2013年冬季极端天气时室内细颗粒物浓度水平及其特征研究

    作者:马彦;魏建荣;陶晶;王春梅;张锐;曹文婧

    目的 研究极端天气条件下室内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浓度水平及其特征.方法 选择2013年1月份连续雾霾及2月份春节燃放烟花爆竹期间,在北京市CDC,考虑空间垂直和水平距离,以及窗户密封性和室内人为活动量,分别在室内和室外各设置3个监测点.采用膜采样和实验室重量法,连续监测室内外空气中PM2.5质量浓度,同时收集气象资料.结果 室内总体PM2.5浓度中位数(四分位数)为87.76(52.05 ~ 174.48) μg/m3,低于室外[128.79(95.14 ~ 221.88) μg/m3,Z=-4.126,P<0.01].室内3个监测点间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09,P<0.01),窗户密封差的监测点B浓度高[94.05(63.46~ 189.17) μg/m3],其次是有人员活动的监测点A[87.76 (43.54~159.86) μg/m3],密封好及人员活动少的监测点C浓度低[77.89(51.19 ~ 144.40)μg/m3].雾霾期间室内PM2.5浓度[273.22 (223.44~ 308.47) μg/m3]高于室内总体浓度水平(Z=-5.20,P<0.01);燃放鞭炮期间PM25浓度[167.90(129.15 ~ 187.90) μg/m3]高于春节期间(7 d)室内浓度水平[72.76(36.97~ 145.30) μg/m3,Z=-2.34,P<0.05],同时高于室内总体水平(Z=-1.98,P<0.05),但低于雾霾天气浓度水平(Z=-3.43,P<0.01).所有室内质量浓度与室外质量浓度的比值(I/O比值)中除4个值在1.00~1.09外,其余都小于1.00,其中监测点B的I/O比值(0.69 ±0.21)>监测点A(0.64±0.23)>监测点C(0.58 ±0.18) (F =22.85,P<0.01),而且雾霾期间I/O比值(0.87±0.14)>燃放鞭炮(0.68±0.08)>日平均浓度小于75μg/m3的晴好天气(0.51±0.18) (F =29.88,P <0.05).降雪或刮3级以上风可以使大气中PM2.5浓度降至谷值,而I/O比值在连日刮3级以上风时才会达到谷底值.当雾霾天气缓解或消失后,室外带入室内的PM2.5会滞留1~2d.结论 室内空气中PM2.5浓度随室外浓度增加而增加,雾霾和燃放鞭炮会导致室内空气质量严重下降,并随室外空气质量的改善具有滞后性.

  • 兰州市大气PM2.5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作者:魏巧珍;李盛;贾清;罗斌;苏利民;刘琼;原晓蓉;王宇红;阮烨;牛静萍

    目的 了解兰州市两个不同功能区大气PM2.5中重金属元素的污染水平及其对人群造成的健康风险.方法 根据兰州市空气污染的区域特征和工业企业分布特征,以兰州市城关区和西固区为采样点.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对两区进行PM2.5逐月连续采样,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PM2.5中12种金属元素Sb、Al、As、Be、Cd、Cr、Hg、Pb、Mn、Ni、Se和Tl的浓度,并应用富集因子、地累积指数法分析其污染特征,采用美国环境保护署(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估模型评价其所致健康风险,以非致癌风险商(HQ)评价单种污染物的非致癌风险,HQ<1非致癌风险较低,HQ>1.0为存在非致癌健康风险;并评价单种污染物的致癌健康风险,10-6~10-4为可接受风险水平.结果 采样期间兰州市城关区和西固区PM2.5浓度中位数分别为83.0、77.0μg/m3.检测到的7种金属元素(Al、Pb、Mn、As、Sb/Cd、Tl)中,除Al、Mn元素主要受自然因素影响外,其余5种元素均为典型的人为污染元素,以Cd元素在冬季的污染程度强(地累积指数>5).非致癌风险均以Mn元素高(HQ>1),且对儿童造成的健康风险大,城关区HQ高达2.44,西固区HQ亦达1.79.Pb、As、Sb、Cd对各类人群的非致癌风险商HQ均小于1,健康风险较小;As、Cd元素的致癌风险范围为6.33×10-6~6.46×10-5,介于可接受风险水平(10-6~10-4)之间,具有潜在的致癌风险.结论 兰州市大气PM2.5及其中重金属的污染形势依然严峻,多种重金属联合作用对儿童造成的非致癌健康风险应引起高度重视,重金属As、Cd元素的致癌风险虽介于可接受风险水平10-6~10-4之间,但对其造成的可能致癌风险仍不可忽视.

  • 2014年南京市三类场所三手烟污染现况研究

    作者:张书星;乔善磊;陈敏健;夏彦恺;杭渤;成森平

    目的 分析南京市部分场所的三手烟污染状况及其分布特点.方法 于2014年3-5月,选取南京市建邺、雨花、江宁、玄武、鼓楼和浦口区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3类场所(住宅、公共场所和交通工具)为研究场所,每类场所均分为吸烟和无烟(禁烟)两种环境,每类场所于每种环境下分别选2~3个采样地点,共51个采样地点,每个采样点分别采集9~10个样品,共采集样品477份.采用表面擦拭取样法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采样点三手烟标志物尼古丁进行定量检测,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对不同吸烟环境的3类场所尼古丁浓度进行比较.结果 477份样品中,来自住宅场所者占27.0%(129/477),公共场所者占61.0%(291/477),交通工具者占11.9%(57/477).吸烟环境的住宅、公共场所、交通工具尼古丁浓度分别为(214±55)、(1 408 ±177)、(1 511 ±785) μg/m2,均高于无烟(禁烟)环境的同类场所[(23 ±9)、(62±11)、(46±15) μg/m2](f值分别为13.79、13.15、3.45,P值分别为<0.001、<0.001、0.006).吸烟环境的场所内,墙面、桌子、沙发、柜子、门背面和空调通风处表面尼古丁浓度分别为(171 ±62)、(232±38)、(373±151)、(903±239)、(978±212)、(1 721±517) μg/m2(F=7.06,P=0.009).吸烟环境下,公共场所尼古丁浓度较高(F =9.25,P=0.024);无烟(禁烟)环境下,住宅尼古丁浓度较低(F=7.88,P<0.001).结论南京市的公共场所、住宅和交通工具均普遍存在三手烟污染情况,吸烟环境的污染程度高于无烟(禁烟)环境;无烟(禁烟)的私人住宅污染程度较低;吸烟环境下,场所内接近通风口、门背面及柜子的尼古丁浓度较高.

  • 2013年广东省居民家庭烧香情况调查分析

    作者:古羽舟;许燕君;林华亮;许晓君;刘涛;肖建鹏;曾韦霖;马文军

    近年来家庭烧香已被认为是室内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香燃烧的过程会产生大量的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以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进而影响人体健康[1]。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家庭烧香会增加人群患鼻咽癌、肺癌等呼吸系统恶性肿瘤的风险[2-5],增加人群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2],还与儿童白血病和脑瘤的发生有关[3-4]。毒理学研究也发现香的烟雾冷凝液对哺乳类动物细胞具有致突变作用和遗传毒性[5]。

  • 雾霾天气空气污染对机体呼吸系统的急性损伤效应研究

    作者:李海斌;罗翼新;宋承谕;李文扬;王燕;张志永;刘影影;姚三巧;吴卫东

    20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峻,大气污染已经成为受人们关注的环境卫生问题。我国2011年10月底,沈阳、北京、石家庄、太原、郑州、长沙、武汉、重庆等地区都被雾霾天气笼罩。中国各地持续雾霾天气引起社会广泛关注[1]。有研究表明,高浓度的细颗粒物(粒径≤2.5μm的颗粒物,PM2.5)是造成空气污染的根本原因[2]。如今,PM2.5已经是我国大多数城市的首要污染物,并呈现污染程度重、范围广、时间长的特点。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空气状态下调查对象的主观感受、痰液炎性因子等急性效应指标的差异,旨在评价雾霾对呼吸道急性损伤效应,为大气污染对呼吸系统急性损伤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 兰新高铁车厢空气污染状况调查

    作者:郭强;方泽萍;王少华;许沛尧;徐鹏;薛红丽

    高铁车厢属于封闭式的公共场所,旅客密集且在车厢内较长时间停留,空气污染物浓度随时间升高,直接影响乘客和乘务人员的身心健康[1-3].车厢内主要空气污染物包括CO2、CO、甲醛和PM10等[4].本研究根据《旅客列车卫生及检测技术规定》进行达标状况评价,分析高铁客车存在的主要空气质量问题及影响因素.

  • 中国31个城市2014与2015年空气质量对比分析

    作者:王未来;李明艳;过伟军;黄江;应锡钧

    近年来,空气污染问题受到广泛关注。研究表明,随空气污染物暴露水平的增高,肺癌和心血管系统等疾病发病风险及死亡率增加[1-4],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水平,给社会带来极大负担[5-7]。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在2013年将室外空气污染物归类为人类致癌物[8],空气污染已成为亟待解决的世界性问题。目前,我国采用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AQI)来评价空气质量[9],并在环境保护部数据中心实时公布该指数。本研究通过比较我国31个城市近两年AQI的变化情况,为合理预防和控制空气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 我国交通来源大气污染现状及其健康危害

    作者:孟夏;陈仁杰;阚海东

    随着产业革命的兴起和现代工业的发展,化石燃料的燃烧导致大气污染日益严重.而大气污染与许多健康效应直接或者间接相关,可以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功能等产生危害[1],成为影响人群健康的一大重要冈素.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市机动车数量迅速增加,使得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城市大气污染的贡献率逐年增加,一些大城市城区大气污染正由煤烟型污染向机动车型污染发展[1].因此,交通相关的空气污染及其健康效应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 时间-活动模式调查方法及其在空气污染物暴露评价中的应用

    作者:莫杨;李娜;徐春雨;徐东群

    时间-活动模式是指人们在不同地点进行各种活动的时间和行为.当人们处于不同环境或进行各种行为活动时对污染的暴露水平不同,因此,在空气污染暴露评价中,当不能进行直接的个体暴露测量时,将研究对象的时间-活动模式信息应用于暴露评价中将有助于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将就人群时间-活动模式的调查方法及其在空气污染物暴露评价中的应用进行综述,通过对问卷调查法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法进行介绍与比较,认为问卷调查法可以获得更为全面和详细的行为活动以及环境信息,而GPS法在记录调查对象时间、位置和交通出行方面更加准确可靠.同时,空气污染物暴露评价模型按照评估的对象可分为人群水平模型和个体水平模型,两类模型所需的时间-活动模式信息、微环境浓度信息及具体的获取方法都存在较大的差别.

  • 大气污染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蛟男;王情;李湉湉;施小明

    认知功能障碍是影响老年人生活大的因素之一.认知功能受损造成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对我国老年人造成严重的社会、心理和经济负担.本文通过对大气污染与老年人认知障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文献检索和回顾,探讨大气主要污染物(SO2、NO2、CO、PM2.5、PM10、黑炭)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发现暴露于空气污染尤其是颗粒物的污染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存在一定关联,但这种相关性的存在还需要合理的生理机制支持,未来的研究也需要大量的纵向队列来加强大气污染与认知功能的因果关系论证.

1541 条记录 8/78 页 « 12...567891011...77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