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皮肤定量扩张法在耳廓再造中的应用及并发症的处理

    作者:潘博;蒋海越;庄洪兴;赵延勇;杨庆华;何乐人;韩娟;王淑杰;林琳

    目的 探讨皮肤扩张器的定量扩张法在在耳廓再造中的应用,并对所发生的并发症进行处理.方法 选择50 ml肾形扩张器埋置于残耳后乳突区无毛发皮下,术后3 d拔除引流管,10d拆除缝线.术后7 d进行常规注水,每周3次,每次注水约5 ml,注水总量为60 ml左右.注水完毕后维持扩张1个月.结果 1992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5 248例,完成50ml肾形扩张器埋置6 252只.扩张器维持扩张完毕后可见扩张皮肤质薄、血管丰富.并发症有血肿、扩张器外露、创口裂开、感染等,发生率较低,约为7.79%.结论 皮肤定量扩张法操作简单、并发症较少,为耳廓再造提供了良好的无毛发、质薄、血供丰富可靠的皮肤.

  • 先天性小耳畸形的残耳组织在再造耳廓修整术中的应用

    作者:于丽;杨庆华;蒋海越;潘博;庄洪兴

    目的 总结先天性小耳畸形的残耳组织在再造耳廓修整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2000年10月至2006年7月,对1 823例已完成自体肋软骨支架移植耳廓再造术的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在再造耳廓修整手术中应用残耳组织形成残耳皮瓣,用以再造耳屏、对耳屏、耳轮脚和耳甲腔.或向上方旋转松解耳廓上极与颅侧壁的粘连;形成残耳软骨瓣转移至支架下方重塑颅耳角或转移至耳前皮下充填面部凹陷;通过皮下蒂转移耳前残存皮赘至再造后的耳垂用以丰满后者.结果 在1 823例患者中,再造耳廓修整术中应用残耳组织形成残耳皮瓣再造耳屏、对耳屏、耳甲腔1180例;形成残耳皮瓣向上方旋转松解耳廓上极与颅侧壁的粘连68例;应用残耳组织形成耳轮脚皮瓣或皮肤软骨复合组织瓣修复耳轮脚743例;形成残耳皮瓣丰满耳垂37例;形成残耳皮下组织软骨瓣95例,其中转移至耳软骨支架基底重塑颅耳角77例,转移至耳前皮下充填面部凹陷18例.上述组织瓣完全成活.无一例发生血运障碍.对273例患者进行远期随访,随访1~6年,平均2.5年.修整后的再造耳廓各微细结构清晰,与健侧更加接近,患者及家属均满意.结论 应用残耳组织可形成各种残耳组织瓣,进行再造耳廓的修整效果满意;残耳组织是再造耳廓修整手术中好的材料来源,在耳廓再造手术中不能轻易切除,应尽量保留以备修整术时充分应用.

  • 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肋软骨钙化特点的临床分析

    作者:郭凤凤;于晓波;潘博;林琳;蒋海越

    目的 探讨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肋软骨的钙化特点,为临床上进行耳再造时肋软骨的采取、耳支架的雕刻提供参考.方法 2013年6月至2014年11月共收治383例小耳畸形患者,年龄6 ~45岁,排除11例患有骨骼疾病或胸部外伤史者,其余372例按年龄分为4组,即6~15岁、16 ~ 25岁、26~ 35岁和36 ~45岁组,根据患者编号从每个年龄组中选出20例,共80例,每组男性和女性各10例,对其胸部CT扫描所获得的肋软骨三维重建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研究第6、7、8肋软骨的钙化率、钙化程度及形式.采用SPSS 19.0软件统计数据,以x2检验分析各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 80例480根肋软骨总体钙化率为40.4%(194/480);女性患者钙化率为47.5%(114/240),男性为33.3%(80/24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5).6~15岁、16 ~ 25岁、26~35岁和36 ~45岁组肋软骨总体钙化率分别为1.7% (2/120)、46.7% (56/120)、49.2%(59/120)和64.2% (77/120),6~15岁组肋软骨总体钙化率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5),而其余3组间总体钙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 ~15岁组第6、7、8肋软骨钙化率相似,其余各组第6、7肋软骨的钙化率高于第8肋软骨,随着年龄的增长,第6、7、8肋软骨的钙化率显著增加.4个年龄组男、女肋软骨钙化率分别为3.3%(2/60)和0.0%(0/60)、33.3% (20/60)和60.0%(36/60)、40.0%(24/60)和58.3%(35/60)、56.7%(34/60)和71.2% (43/60),6~15岁组男、女肋软骨钙化率相似,其余3组女性肋软骨的钙化率均高于男性.男、女均以颗粒型钙化为主,分别为70.0%(56/80)和63.2% (72/114).结论 在采取肋软骨时,16岁及以上的女性患者均需注意肋软骨发生中、重度钙化的可能,必要时可选择性施行CT检查以指导临床治疗;对于再次手术或有外伤史、怀疑肋软骨和脊柱畸形等的患者可选择性地施行CT检查.

  • 小耳畸形患者胸廓畸形的临床初步研究

    作者:吴荣薇;潘博;蒋海越;赵延勇;林琳;杨庆华;何乐人

    目的 探讨小耳畸形患者胸廓畸形的发生情况和特点.方法 收集2013年3月至2014年10月行外耳再造术的小耳畸形患者300例,术前常规行胸部CT扫描和三维重建,回顾性分析其肋骨及脊柱畸形的发病率,应用x2检验分析小耳畸形与肋骨和脊柱畸形的关系.结果 300例小耳患者中合并肋骨畸形78例(26.0%),合并脊柱畸形26例(8.7%),同时合并二者畸形17例(5.7%).Ⅰ、Ⅱ、Ⅲ度小耳患者肋骨畸形的发病率分别为7.1% (2/28)、26.7% (62/232)和35.0%(14/40),脊柱畸形的发病率分别为3.6%(1/28)、6.5% (15/232)和25.0%(10/40).肋骨畸形和脊柱畸形在Ⅲ度小耳患者中的发病率均高于Ⅱ度患者,在Ⅱ度患者中二者畸形的发病率均高于Ⅰ度患者(P<0.05).结论 小耳畸形患者中肋骨和脊柱畸形的发病率较高,耳廓发育程度越差者伴发胸廓畸形的几率越大.

  • 三维自体肋软骨耳廓支架的构建和应用

    作者:潘博;蒋海越;庄洪兴;赵延勇;杨庆华;何乐人;韩娟;王淑杰;林琳

    目的 探讨应用自体肋软骨构建三维耳廓支架的方法.方法 三维自体肋软骨支架由位于不同层面的耳轮、主体和基座组成,其构建过程包括肋软骨的采集、雕刻和组装.根据肋软骨的发育情况和拟制作耳廓的大小和高度,确定肋软骨采集的根数和雕刻的方法,并进行组装.结果 1992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5 248例,形成耳廓6 252只,形态逼真、立体感强.经1~5年的随访,耳廓支架稳定,无变形和吸收.结论 本文所介绍的三维自体肋软骨耳廓支架制作简单,形态逼真、立体感强,大限度保留了肋软骨的完整性.

  • Klippel-Feil综合征性小耳畸形的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杨锦秀;何乐人;蒋海越;王永振;张晔

    目的 总结Klippel-Feil综合征性小耳畸形的诊疗经验,避免漏诊和误诊.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5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6例Klippel-Feil综合征性小耳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发现患者存在脊柱和肋骨发育异常,遂追踪以下检查:纯音测听,胸部、颈椎及颞部CT,肾输尿管及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查.针对小耳畸形行耳廓再造,术前评估麻醉风险,选择扩张皮瓣法耳廓再造术(三期法)重塑外耳.结果 6例患者颈、胸椎多节段不同程度融合,合并肋骨畸形、脊柱侧弯、肾脏发育异常等.一期术后耳后皮肤扩张良好,无扩张器渗漏或溃破.二期术后1个月复查,再造耳位置及形态与对侧相比无明显差异,术后均获随访,时间为8~20个月,中位时间12个月,其中1例耳前瘢痕增生稍明显,未见神经损伤.6例中有5例行三期手术,术后1个月复查切口愈合良好,无软骨外露,其中3例随访3 ~11个月,再造耳廓皮瓣色泽红润、柔软,与周围组织近似,再造耳廓位置、形态、大小与对侧较一致,颅耳角基本对称.结论 正确诊断是Klippel-Feil 综合征性小耳畸形综合治疗的第一步,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可有效降低耳廓再造术风险,远期随访应警惕神经损伤等.

  • Medpor和刃厚头皮片在Nagata法耳廓再造耳颅沟成形中的应用

    作者:王美水;王彪;郑厚兵;吴杉英;单秀英;刘照亮;庄福连

    目的 探讨Medpor和刃厚头皮片在先天性小耳畸形Nagata法耳廓再造耳颅沟成形中的应用方法及疗效.方法 参照Nagata二期法耳廓再造程序完成一期手术,即肋软骨耳廓支架成型和移植,一期术后6个月后行二期耳颅沟成形:于患侧颞枕部获取与再造耳上部皮肤连续的刃厚皮片,翻起皮片,在再造耳外耳轮外5 mm切开达皮下层,向耳甲腔方向分离并掀起软骨支架;以C形Medpor支架支撑于再造耳支架后方,再造耳支架背面和Medpor表面行带颞浅血管的颞浅筋膜瓣覆盖,后将刃厚头皮片覆盖于筋膜瓣表面缝合固定,湿纱卷加压固定.结果 2010年7月至2012年8月,于临床应用20例22侧,1例二期术后发现颞浅筋膜瓣部分坏死、支架外露,采用耳后筋膜瓣覆盖及刃厚头皮片移植修复.其余患者均顺利完成二期手术.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平均13个月,20例22只再造耳术后耳颅沟形状均满意.结论 应用刃厚头皮片和Medpor材料可以获得稳定满意的耳颅沟,且既可避免切取全厚或中厚皮片在供区所遗留的明显瘢痕,又可减少因切取过多的肋软骨对胸廓的创伤.

  • 扩张耳后皮瓣联合自体肋软骨移植矫正耳甲腔型小耳畸形

    作者:于晓波;蒋海越;潘博;赵延勇;林琳

    目的 探讨应用耳后扩张皮瓣联合自体肋软骨支架移植矫正先天性耳甲腔型小耳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手术分3期:一期制备耳后扩张皮瓣,二期扩张器取出、扩张皮瓣转移、自体肋软骨支架移植、中厚皮片移植术,三期再造耳修整,耳甲腔成形术.结果 2008年8月至2011年8月,应用上述方法修复先天性耳甲腔型小耳畸形108例113只耳,术后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均获随访6个月至3年,平均12个月.患者术后再造耳廓形态良好,外耳解剖结构清晰,颅耳角位置、大小、形态与健侧基本一致.结论 扩张耳后皮瓣法联合肋软骨支架移植是修复耳甲腔型小耳畸形的一种较理想可靠的方法.

  • 小耳畸形患者肋软骨发育异常的临床初步研究

    作者:杨美蓉;潘博;蒋海越;陈威威;李青松;张晔;李川

    目的 探讨小耳畸形患者肋软骨发育异常的特点及构成比.方法 对2014年11月至2015年9月行外耳再造术的230例小耳畸形患者,常规进行术前胸部CT扫描和三维重建,回顾性分析其肋软骨异常的特点及构成比.应用x2检验和Spearman分析小耳畸形和肋软骨发育异常的关系.结果 230例小耳畸形患者中合并肋软骨发育异常75例(32.6%),其中肋软骨数量异常4例(1.7%),结构异常16例(7.0%),连接异常63例(27.4%),同时合并2种类型的肋软骨异常8例(3.5%).肋软骨连接异常主要表现为第8肋软骨直接与胸骨连接(22.6%),其次为第7肋软骨未连接至胸骨(4.3%).Ⅰ、Ⅱ、Ⅲ度小耳畸形患者肋软骨发育异常的构成比分别为11.5%(3/26)、32.8 %(58/177)、51.9% (14/27).肋软骨发育异常在Ⅲ度小耳畸形中的构成比高于Ⅱ度患者,在Ⅱ度小耳畸形中的构成比高于Ⅰ度患者(P =0.007).结论 肋软骨发育异常在小耳畸形患者中构成比较高,且构成比与小耳畸形的严重程度相关,耳廓发育程度越差者伴发肋软骨发育异常的几率越大.

  • 外耳再造与轻度半侧颜面短小症同期修复术

    作者:刘嘉锋;孙家明;李小丹

    目的 探讨外耳再造术的同时行真皮脂肪组织填充纠正轻度颜面短小症的新方法,评价其优缺点.方法 对28例小耳畸形合并轻度半侧颜面短小症的患者,采用一期耳后乳突区埋植扩张器,二期行自体肋软骨支架移植耳再造术,在耳再造的同时,利用供皮区剩余的真皮脂肪组织进行患侧面部填充纠正颜面部软组织发育不良,并与20例采用传统扩张法耳再造术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所有采用同期手术的患者在完成耳再造的同时,面部外观也得到明显改善,感染及支架外露各1例,发生率为7%(2/28),与传统组(5%,1/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手术组患者对术后整体效果的满意率为93%(26/28),明显较传统组高(80%,16/20,P<0.05),患者及家属对手术效果均较满意.结论 在外耳再造的同时,利用废弃的真皮脂肪组织进行面部轻度畸形的矫正,效果良好.

  • 双扩张器重叠扩张无需植皮的全耳成形术

    作者:刘嘉锋;孙家明;张一鸣

    目的 探讨一期采用双扩张器重叠扩张,二期无需植皮进行全耳成形术的方法,并总结其优缺点及适应证.方法 对6例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采用一期在耳后区上、下重叠各埋置1个扩张器,常规注水扩张.二期取出扩张器,以自体肋软骨或Medpor材料作为支架,筋膜瓣包裹支架,设计上部扩张皮瓣,覆盖支架前侧及后侧上部;下部扩张皮瓣覆盖支架后侧下部;残余扩张皮瓣,向下推进转移后覆盖耳后颅侧壁创面.同时采用传统扩张法行全耳成形术13例作为对照.结果 所有患者术中均无需另取皮片移植,术后所造外耳轮廓清晰,形状逼真,无感染及支架外露等并发症发生,仅1例耳后皮瓣远端约0.5 cm×0.5 cm表皮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3~6个月,采用双扩张器重叠扩张组患者,利用胸部切取肋软骨切口作为皮片的供区切口瘢痕明显较单扩张器传统扩张法为小(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单扩张器传统扩张法组(P<0.01),患者的满意率也高于单扩张器传统扩张法组(P<0.05),但在成形的外耳耳轮上后部可见少许毛发生长.结论 双扩张器重叠扩张法可以扩张出足够的皮肤组织,在二期耳成形术时,通过精心合理设计扩张皮瓣覆盖耳后创面,无需植皮,切取软骨部的供区瘢痕明显减小,支架外露及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降低.

  • 先天性小耳畸形EYA1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初步研究

    作者:林琳;潘博;蒋海越;庄洪兴;赵延勇;杨庆华;何乐人;韩娟;王淑杰

    目的 探讨先天性小耳畸形EYA1基因启动子区域CpG岛甲基化状态.方法 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技术,检测了64例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和36例健康对照的EYA1基因启动子区域CpG岛甲基化情况.结果 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EYA1基因的CpG_Unit3和CpG_Unit5甲基化程度分别为0.092 58±0.033 846和0.092 2±0.023 79,与健康对照相比明显降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和0.019).结论 先天性小耳畸形存在EYA1基因低甲基化情况,可能与该病的发生发展相关.

  • 双侧外耳缺失伴发外耳道闭锁猪动物模型的鉴定及其应用

    作者:潘博;乔瑞敏;杨美蓉;王长琛;张晔;李川;蒋海越

    目的 对双侧外耳缺失伴发外耳道闭锁的猪进行鉴定,探讨其作为动物模型在整形外科的应用.方法 以1头二花脸公猪和1头沙子岭母猪为祖代个体,构建F2近交群体.对患病和表型正常个体的外耳形态进行检查.选取1头正常个体和1头它的全同胞双侧外耳缺失的患病个体,行颞部CT扫描,并对HOXA1基因突变进行检测.结果 二花脸×沙子岭F2近交群体中,75头F2个体中有57头表型正常个体和18头患病个体.患病个体为双侧外耳缺失伴发外耳道闭锁,颞部CT显示为双侧外耳道闭锁、中耳结构发育不良;基因检测结果为HOXA1纯合突变.结论 HOXA1基因纯合突变的猪动物模型,符合人类双侧小耳畸形特征,为其进一步在小耳畸形病理机制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 完全应用扩张皮瓣包裹再造耳软骨支架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张振宇;刘睿奇;唐军;陈俊杰;岑瑛;李正勇

    目的 探讨完全使用扩张耳后皮瓣对再造耳软骨支架进行包裹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组织扩张器法行全耳再造术治疗53例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一期手术于耳后置入50 ml肾形扩张器,超量扩张至70 ml并静置4周.二期手术完全使用扩张后皮瓣包裹耳后筋膜瓣及再造的耳软骨支架,完成耳廓再造术,术后随访并观察疗效.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耳后皮瓣血运良好,软骨支架完全存活,无感染发生.患者均获1~12个月随访,再造的外耳轮廓清晰、耳支架挺立无塌陷,耳高度满意,双侧耳基本对称,颅耳角锐利平整.再造耳前后皮肤颜色一致,各切口无明显瘢痕增生.结论完全应用扩张耳后皮瓣包裹耳软骨支架,可操作性强,避免耳后植皮,可以较好地治疗小耳畸形.

  • 耳屏再造术中应用自体残耳软骨组织复合瓣矫正耳前凹陷

    作者:宋宇鹏;蒋海越;何乐人;潘博;林琳;杨庆华

    目的 总结先天性小耳畸形的残耳软骨组织复合瓣在外耳再造术中矫正耳前凹陷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对523例进行耳屏再造术的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在术中应用残耳软骨组织复合瓣转移至耳前皮下充填凹陷.结果 残耳软骨组织复合瓣完全成活,无一例发生血运障碍,未见明显吸收及挛缩.术后随访6 ~14个月,平均10个月,修整后的再造耳屏立体感较强,耳前凹陷得到矫正,与健侧接近,患者及家属均满意.结论 应用残耳组织可形成残耳软骨组织复合瓣,进行耳前凹陷充填的效果满意,且不易吸收;残耳组织是耳前凹陷充填的好材料来源,在耳廓再造手术中不能轻易切除,应尽量保留以备耳屏再造术时充分应用.

  • 先天性小耳外中耳畸形断面影像解剖学分析

    作者:韩娟;卢九星;邢宁;林琳;蒋海越;庄洪兴

    目的 通过对先天性小耳患者外、中耳的畸形断面影像解剖学特征的系统研究,比较其与正常解剖之间的差异,总结重要解剖结构的变异规律及相互关系,以利于临床分型及手术治疗.方法 选取2009年6月至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外耳整形中心住院诊断为小耳畸形的36例患者,采用自身对照研究.研究组50只耳,其中单侧畸形22例22只,双侧畸形14例28只;对照组为单侧畸形之健侧耳22例22只.行螺旋CT颞骨高分辨扫描,应用Mimics软件,生成冠状位、矢状位图像及三维重建图像,进行距离和角度的测量.结果 小耳畸形患者以Max分型,鼓室前后径Ⅰ、Ⅱ、Ⅲ型分别为(7.75±1.92)mm、(6.17±2.56)mm、(6.31±3.40)mm(F=5.777,P=0.001);鼓室上下径Ⅰ、Ⅱ、Ⅲ型分别为(14.66±4.75)mm、(14.35±5.12)mm、(9.97±4.36)mm(F=6.601,P=0.001);3型小耳畸形乳突气化程度分别为硬化型13.33%、13.64%、30.77%,板障型13.33%、18.18%、7.69%,混合型0、9.09%、38.46%,气化型73.33%、59.09%、23.08%(x2=24.11,P=0.002);面神经遮盖前庭窗的发生率分别为21.43%、47.62%、54.55%(x2=23.44,P=0.002).研究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耳畸形根据Max分型,具有随耳廓畸形程度增加,中耳畸形程度亦增加的趋势,其中Ⅱ型小耳的解剖结构变异复杂,可进行亚分型.

  • “组织工程耳”离我们还有多远?——3例组织工程软骨支架耳廓再造术的临床报告

    作者:蒋海越团队

    利用组织工程技术进行耳廓再造一直是我们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1997年曹谊林教授等报道了将人耳形组织工程软骨移植于裸鼠皮下的研究,之后科学家们在支架材料的制备和种子细胞的选择和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我们根据大量自体肋软骨耳廓再造的临床经验分析移植到受区后耳支架的营养环境及受力特征,并提出残耳软骨做种子细胞的可能性,与曹谊林基础研究团队合作,制备以残耳来源的种子细胞和PCL-PGA-PLA复合材料为支架的个性化组织T程软骨耳支架,于2014年完成了国际首例组织工程软骨支架耳廓再造手术,手术方法采用经典的皮肤扩张法耳再造技术.之后又相继实施了2例同类手术,以组织工程软骨支架植入时间为准,随访至今,第1例43个月,第2例28个月,第3例14个月.本文将详细报告3例患者的治疗过程及临床观察结果,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 外耳再造术后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及家属心理状况变化的自身对照研究

    作者:薛峰;庄洪兴;杨庆华

    目的 探讨外耳再造术后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及其家属心理行为状况的变化,以及外耳再造术在改善患儿及家属心理状况方面的作用.方法 选取2004年9月至2007年3月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共72例,于术前及第二期手术6 ~ 12个月后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Achenbach's 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对患儿的心理及行为状况进行测评,同时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对患儿家属的心理状况进行测评,比较手术前后测评指标的改变.于第二期手术6~12个月后对患者家属进行手术满意度测评.结果 手术后测评的大部分指标较术前有所降低.①患者CBCL测试显示:手术后患者的活动能力、社交能力评分均较术前提高,行为问题总粗分及检出率均较术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后行为问题中各项因子分及检出率均较术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手术后患者家属SCL-90测评的总分及阳性总分、阳性项目数均较术前明显降低,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CL-90各因子得分评定结果均较术前降低(P<0.05).结论 外耳再造术使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 改良的肋软骨雕刻拼接技术在全耳再造术中的应用

    作者:赵静霞;唐鸿波;吴敏;曹玮;余晶;邓裴

    目的 探讨不对称切削技术雕刻拼接肋软骨支架在改善耳再造临床效果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间,应用传统肋软骨雕刻方法(平衡切削法)和不对称切削雕刻拼接技术(不对称切削法)治疗的35例病例,分为A组和B组进行对照研究.其中A组19例,B组16例.通过对比2组支架雕刻时间、术后再造耳的外观情况(评价指标包括精细结构显现的清晰度、形状、大小、局部皮瓣颜色及凸出度),以及2组手术并发症的情况,探讨不对称切削法在耳再造术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 2组支架雕刻时间均约为40 min左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观情况方面,B组病例术后再造耳精细程度、形状、大小、颜色及凸出度方面平均值均优于A组,除大小方面,其余几项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情况比较,A组皮片部分坏死2例,并伴有软骨外露,其中1例继发软骨部分坏死,经积极处理后病情得以控制,局部皮瓣转移治疗后治愈,其余病例未出现明显的支架变形、扭曲、塌陷;B组未发生皮片坏死、软骨外露、感染、支架扭曲、变形、塌陷等并发症.结论 2种雕刻方式的支架均安全、可靠.不对称切削法不会增加支架雕刻时间.在外观情况方面,不对称切削法明显优于平衡切削法.

  • 三期法功能及耳再造技术在先天性小耳畸形伴耳道狭窄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李辰龙;谢友舟;朱雅颖;张天宇

    目的 探讨三期功能耳再造技术在先天性耳廓畸形伴耳道狭窄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07年9月至2017年6月,对53例先天性耳廓畸形伴耳道狭窄患者完成三期功能耳再造手术;同期,对445例先天性耳廓畸形患者行常规二期全耳廓再造手术,未行外耳道成形.在三期功能耳再造手术中,一期采用改良的植埋技术,植入耳廓支架,并为二期外耳道成形预留一定的耳甲腔空间;二期在耳甲腔内创新性应用耳内耳甲切口技术,完成外耳道成形以形成新的健康外耳道,根据鼓室内情况开展鼓室成型及听骨链重建;三期采用改良的立耳技术,完成全耳廓再造.若患者表现为外耳道胆脂瘤或感染,可一期行外耳道成形术,若患者已完成全耳廓再造并立耳,可三期行外耳道成形术.结果 三期功能耳再造术后53例患者中听力提高到实用水平者41例(77.4%);外耳道成形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9%;耳廓再造并发症发生率为5.66%.二期全耳廓再造手术的445例患者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43%,与三期功能耳再造中耳廓再造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随访结果显示经三期功能耳再造后患者可获得良好的耳廓外形和健康外耳道,多数听力恢复达到实用水平.

180 条记录 2/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