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栗锦迁教授治疗胸痹用药规律研究

    作者:李树茂;荣晓婷;裘东;王颖;何璇

    [目的]挖掘栗锦迁教授治疗胸痹的学术思想及其用药规律.[方法]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分析栗锦迁教授治疗胸痹用药的频次、四气、五味、归经、用药模式、关联性,并得到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分析新处方.[结果]通过分析栗锦迁教授治疗胸痹用药规律得到胸痹病机关键为心脉痹阻,病位在心,并涉及其余四脏,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虚者多见气虚、阳虚,实者多为气滞、寒凝、痰浊、血瘀,并多以相互搏结为患,常用治法为行气止痛、化痰除痹、活血化瘀、补气生血等,得到常用药对及11个新处方.[结论]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能进一步为研究胸痹常见证型的用药规律及新药研究提供有益的线索和启示,也为临床或基础研究提供了依据.

  • 基于改进Apriori算法对丁书文治疗心房颤动用药规律的研究

    作者:季永刚;高冲

    目的;探讨丁书文教授治疗心房颤动的用药规律.方法:应用中医门诊电子病历收集丁书文教授心房颤动医案123份,其他疾病医案1 077份,并通过验案分析系统采用改进的Apriori算法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在小置信度分别为0.2、0.1得到的处方模型中当归、黄芪、麦冬、五味子、三七粉、黄连、青蒿均出现.结论:丁书文教授治疗心房颤动,喜用当归、黄芪、麦冬、五味子、三七粉、黄连、青蒿.

  • 基于改进Apriori算法对丁书文治疗期前收缩用药规律的研究

    作者:高冲;郭琳;蒲雪梅;陈守强

    目的;探讨丁书文教授治疗期前收缩的用药规律.方法:应用中医门诊电子病历收集丁书文教授期前收缩医案210份,其他疾病医案990份,并通过验案分析系统采用改进的Apriori算法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在小置信度分别为0.2、0.1得到的处方模型中黄连、青蒿、当归、丹参、黄芪、麦冬、三七粉、五味子、延胡索均出现.结论:丁书文教授治疗高血压病,喜用黄连、青蒿、当归、丹参、黄芪、麦冬、三七粉、五味子、延胡索.

  • 冠心病蒙医分型用药规律研究初探

    作者:其合力嘎;奥·乌力吉

    冠心痛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是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死亡率占全世界疾病死亡率的首位.蒙医学在冠心病的治疗上使用辩证分型的基础上,灵活用药的原则进行治疗.研究其用药规律,有助于研究冠心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而发生各分型分布及治疗用药规律的改变,因此探讨冠心病蒙医分型用药规律的研究,对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具有长远的临床意义.

  • 基于敦煌《辅行诀》方剂中四气理论用药配伍思路探析

    作者:郭江;李廷保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方法对敦煌《辅行诀》方药中四气理论在脏腑病证用药配伍思路进行探析,以期为临床传承敦煌方药辨治疾病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将敦煌遗书《辅行诀》治疗疾病的中医方剂录入计算机,使用MicrooftOffice Excel2003软件,建立敦煌《辅行诀》方药数据库,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敦煌《辅行诀》方药中药性在脏腑病证用药的配伍规律.结果:整理敦煌遗书《辅行诀》中药方剂61首,涉及中药66味,总用药次数为336次.药性以寒、温、平为主,累计频率达87.95%.其中,寒性药22味分为9类,频率高为清热燥湿药黄芩(3.87%)和补血药白芍药(6.55%);温性药24味分为9类,频率高为补气药大枣(3.57%)、敛肺涩肠药五味子(3.27%)和发散风寒药生姜(4.17%);平性药14味分为4类,频率高为补气药甘草(10.12%).结论:敦煌《辅行诀》方药四气配伍规律体系:①主要以寒、温、平为为主.②体现药物四气的核心药以补气药甘草、大枣、白芍药;发散风寒药生姜;敛肺涩肠药五味子和清热燥湿药黄芩为主,恰好组成敦煌医方小阴旦汤.

  • 基于数据挖掘对古医籍中龙胆泻肝汤用药规律的研究

    作者:李廷保

    自清以前古医籍中,仅宋、元、明、清四代共29部出现过龙胆泻肝汤方剂.其中22部出现正名龙胆泻肝汤26首,7部出现异名龙胆泻肝汤7首.其26首复方中作用于三焦共36次.方中共涉及中药46种,分为10类,单味用药总次数226次.通过分析研究,频率大于35%的12种药,除知母、黄连外均和清·汪昂《医方集解》所载龙胆泻肝汤的方剂组成相同.

  • 清代医籍《医学传灯》临床用药配伍规律的文献研究

    作者:乔勇;李廷保

    目的:对清代名医陈德求所撰《医学传灯》中医药治疗内科杂病用药配伍规律进行文献研究。方法:将清代名医陈德求撰《医学传灯》治疗疾病的中医内服方药录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整理中药复方135首,涉及中药131种,总用药次数1306次。结论:临床治疗核心单味药依次为甘草、黄芩、陈皮、半夏、柴胡、茯苓、白芍药、枳壳、桔梗、当归、人参等。药类以补虚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理气药、利水渗湿药、解表药等为主。

  • 基于清代医籍《眼科金镜》辨治眼科疾病用药规律研究

    作者:李廷保;杨鹏斐

    古医籍《眼科金镜》[1]是清末民初名医刘耀先在1911年所撰治疗著作.共载方315首,使用中药226味,总用药达2647次.根据《中药学》[2]和《中药大辞典》[3]分类标准对药类性味归经进行统计,利用数据挖掘分析其药物药类性味频数频率及使用居前25味的药物功效,为临床治疗眼科病总结出具有临床医学宝贵价值的用药配伍规律体系.

  • 补肾化痰祛瘀法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用药规律

    作者:王辉;韩涛;郭炜;张婷;贾一青

    目的:探讨补肾化痰祛瘀法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用药规律.方法:在Meta-分析确定补肾化痰祛瘀法治疗VCI有效性的基础上,建立合格文献方药数据库,运用聚类分析对复方进行统计.结果:在补肾化痰祛瘀法治疗VCI 84个方剂中,涉及94味药物,使用频次为896次;使用频次多的前10位的药物可聚为五类.结论:从药物频次来看,补肾化痰祛瘀为VCI的治疗大法;活血、补肾益精、化痰三法并举,其中活血为治疗所必需;补肾活血相辅相成.

  •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全国名老中医吴寿善治疗肝硬变用药规律

    作者:卢晨霞;吴辉坤;吴寿善

    目的:探讨全国名老中医吴寿善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肝硬变的用药规律.方法:全部病例均为2012年7月-2015年8月吴教授门诊收治的肝硬变患者,共1 253例,其中894例有中药处方数据.中药数据直接来源于湖北省中医院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HIS系统),中医药药材均由华润三九医药股份医药公司出产.运用HIS系统对用药数据进行采集,应用结构化电子病历模板,以中医标准术语录入病例临床资料,通过大数据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总体用药频次上,排在前五位的药物分别是茯苓、白术、甘草、茵陈蒿、丹参;通过关联规则分析,以茵陈、陈皮、丹参、茯苓之间相互配伍关系为密切;从核心处方总结出,解毒可用蒿芩清胆汤加减,活血可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化痰可用半夏白术汤等加减,补虚可用健脾丸等加减.结论: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发现,吴寿善教授治疗肝硬变主要从毒、痰、瘀、虚进行辨治.

  • 基于复杂网络熵聚类方法的《活幼心书》治疗儿科疾病 用药配伍规律探讨

    作者:王斌;邵亚卓;李廷保

    目的:运用复杂网络熵聚类方法探讨《活幼心书》治疗儿科疾病的用药配伍规律.方法:医籍《活幼心书》是元代名医曾世荣在1294年所撰的一部儿科临床专著,对该医籍治疗儿科疾病方剂进行校对整理,共计230首,对其方剂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的关联规则分析算法及复杂网络熵聚类等方法进行挖掘分析.结果:通过统计分析可知,229首内服方所涉及中药221味,使用频数>10次的有43味,频数高药物依次为甘草片、生姜、人参、半夏、陈皮、川芎、枳壳、大黄、茯苓、当归等;在设支持度个数为15及置信度为0.8的条件下,频数在15次以上的药物组合共31个,关联规则为14个;在设相关度为8、惩罚度为2的条件下,演化出3~4味药的核心组合Ⅰ和Ⅱ分别为19个,在以上核心组合提取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类得到23个新处方.结论:《活幼心书》组方用药配伍规律体系,以及曾氏临证治疗儿科疾病常用经典方二陈汤加减,为辨治儿科疾病用药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 清代名医黄元御治疗内科疾病用药规律研究

    作者:何汝强;李蒙霞;李廷保

    目的:基于清代名医黄元御采用中医药治疗内科疾病临床用药配伍规律的分析研究。方法:将清代名医黄元御撰《四圣心源》治疗内科疾病的中医内服方药录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整理治疗内科疾病中药内服方130首,涉及中药87味,总用药次数为831次。结论:临床治疗内科疾病核心单味药主要为甘草、茯苓、桂枝、白芍药、牡丹皮、干姜、半夏、生姜等;主要药类为补虚药、解表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温里药等。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