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药物性缺血后处理及远程缺血后处理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作者:樊雅玲

    近年来,关于缺血后处理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不断深入,发展了药物性缺血后处理和远程缺血后处理的概念.药物性缺血后处理和远程缺血后处理均有明确的心肌保护效应,在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应用价值.而两者联合应用的心肌保护效应尚不十分明确.现回顾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药物性缺血后处理和远程缺血后处理心肌保护的研究进展和应用.

  • SDF-1在远程缺血后处理心肌保护中的作用

    作者:徐荣荣;杨国杰

    目的 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在远程缺血后处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60例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0例为常规治疗组,30例为远程缺血后处理组,测定其PCI术前及术后24 h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SDF-1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两组在PCI术后血清hsCRP水平均较术前升高,SDF-1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PCI术后远程缺血后处理组血清hs-CRP水平降低,血清SDF-1水平升高(P均<0.05).PCI术前(r=-0.348,P<0.05)及术后24h(r=-0.382,P<0.05)血清hs-CRP及SDF-1的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SDF-1可能通过抗炎作用参与远程缺血后处理的心肌保护.

  • 阿片受体在肢体远程缺血后处理对脊髓保护中的作用

    作者:赵姣妹;欧册华;周军;李刚

    目的 研究肢体远程缺血后处理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阿片受体在此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缺血组(SCⅡ组):阻断肾下腹主动脉25 min后再灌注;远程缺血后处理组(RIP组):脊髓缺血操作同SCⅡ组,在开放腹主动脉前2 min予3个循环双下肢缺血后处理;吗啡组(MOR组)及纳洛酮组(NAL组):脊髓缺血前经耳缘静脉分别给予吗啡、纳洛酮1 mg/kg,余操作同RIP组.分别于再灌注4、12、24、48 h对所有动物行后肢运动功能评分;再灌注48 h后行脊髓组织病理学观察并计数脊髓前角正常运动神经元;行再灌注48 h神经功能评分与脊髓前角正常运动神经元计数之间相关性分析.结果 RIP组再灌注4、12、24、48 h神经功能评分及脊髓前角正常运动神经元计数均明显高于SCⅡ组(P<0.05);再灌注4 h MOR组神经功能评分高于RIP组(P<0.05),而再灌注12、24、48 h神经功能评分及脊髓前角正常运动神经元计数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AL组再灌后4、12、24、48 h神经功能评分及脊髓前角正常运动神经元计数均明显低于RIP组(P<0.05);再灌注48 h神经功能评分与脊髓前角正常神经元计数之间等级相关系数 rS=0.882(P<0.001),二者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 肢体远程缺血后处理对兔脊髓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该保护作用可被纳洛酮阻断,提示阿片受体参与肢体远程缺血后处理的脊髓保护作用机制.

  • 远程缺血后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作者:梁蓉;王政;陈烨鋆;胡静;冯璐;李帅;陈兵;胡晓松

    目的:探讨远程缺血后处理( RIP)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及其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MCAO),并将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MCAO组、RIP组。 Sham组不进行线栓阻断血流,MCAO组仅造模,RIP组在MCAO模型再灌注开始时,用橡皮筋扎紧大鼠双下肢10 min/次,放开10 min,共3次。造模1、7 d后处死大鼠并取材。通过伊文思兰检测血脑屏障通透性,免疫组化检测MMP-9、TIMP-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MCAO组比较,再灌注1 d及7 d,RIP组脑组织伊文思蓝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再灌注1 d,RIP组TIMP-1的阳性细胞数较MCAO组明显增多(P<0.05),而MMP-9的阳性细胞数则明显减少( P<0.05)。再灌注7 d,与MCAO组比较,RIP组MMP-9、TIMP-1阳性细胞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RIP可抑制脑缺血后早期MMP-9的表达,提高TIMP-1水平,从而减轻血脑屏障的损害。

  • 右美托咪定联合远程缺血后处理增强脑保护效应的研究

    作者:李刚;王袁;赵娇妹;吴刚明;欧册华;魏继承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DEX)联合肢体远程缺血后处理对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健康雄性成年 SD 大鼠分为4组:对照组(C 组)、远程缺血后处理组(R 组)、DEX 后处理组(D 组)和联合处理组(R/D 组)。采用大脑中动脉阻断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C 组作大脑中动脉阻闭模型,分离左股动脉但不予阻断;R 组脑缺血120 min ,恢复再灌注前予以左股动脉钳夹10 min 、再灌注10 min 共3个循环;D 组恢复再灌注前15 min 腹腔注射盐酸右美托咪定3μg/kg ;R/D 组联合上述两种处理方法。各组于再灌注24 h 作 Longa 神经功能评分,再灌注48 h 处死大鼠,测定脑梗死容积。结果再灌注24 h D 、R 、R/D 组神经功能评分均优于 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再灌注48 h 大鼠脑梗死容积百分比 D 、R 、R/D 组均较 C 组显著降低(均 P<0.01);R/D 组与 R 组比较,梗死区体积百分比显著降低(P<0.01);R/D 组与 D 组比较,梗死区体积百分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和肢体远程缺血后处理都可以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二者联合应用能更显著地减小脑梗死容积,具有协同保护效应。

  • 联合应用远程缺血后处理和药物性缺血后处理的脑保护作用研究现状

    作者:王袁

    近年来,随着对缺血后处理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不断深入,更多的人认识到多种缺血后处理方法的联合应用可能为卒中患者的治疗带来新的曙光.一些关于多种缺血后处理联合应用的动物实验数据表明,多种缺血后处理的联合应用较之单一的缺血后处理更为有效.本文就目前联合应用远程缺血后处理和药物性缺血后处理的脑保护作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 远程缺血后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贾京陶

    大量实验研究及初步临床观察表明,远程缺血后处理可以产生确切的心肌保护作用.通过对远程组织反复、短暂的缺血再灌注即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坏死与功能障碍,缩小心肌梗塞面积,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远程缺血后处理在心肌保护作用及其临床应用方面的进展.

  • 远程缺血预处理和远程缺血后处理在兔肺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中的比较

    作者:姜涛;魏琴;刘媛媛;马嵋;张春;伊力亚尔·夏合丁;朱辉

    目的 比较远程缺血预处理和远程缺血后处理这两种方法对新西兰大白兔肺移植术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对48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异体兔肺移植模型,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IR组)、远程缺血预处理组(RIPC组)、远程缺血后处理组(RIPOST组).监测移植再灌注后60、120 min氧分压(PaO2)的变化,观察各组动物肺组织病理改变,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和肺湿/干重比(W/D).结果 成功建立了兔肺移植模型,IR组和RIPOST组成模率为75%,RIPC成模率达87.5%;PaO2改变RIPC组高;病理变化、SOD、MDA、NO、TNF-α和W/D比较得出RIPC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较好.结论 远程缺血预处理对兔肺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较明显.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