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右美托咪定辅助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腹股沟斜疝老年患者术后VAS评分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海波;李坤;胡小冬;张小林;袁文涛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辅助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对腹股沟斜疝老年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56例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8例.对照组予以静吸复合喉罩全麻,试验组予以右美托咪定+超声引导TAP阻滞.统计并比较两组生命体征[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术后VAS评分、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Ramsay镇静评分.结果:于麻醉前(T0)、切皮时(T1)、手术开始30 min时(T2)、手术结束后(T3)时,两组RR、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24,48 h时,试验组Ramsay镇静评分、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POC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3 d,两组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试验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辅助超声引导TAP阻滞可有效降低腹股沟斜疝老年患者VAS评分,提高认知功能,减少POCD发生情况.

  • 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剖宫产手术后镇痛的影响

    作者:谢海;李艳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腋前线入路和肋下入路腹横肌平面阻滞在纵切口剖宫产手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实施单次蛛网膜下腔麻醉下纵切口剖宫产单胎足月孕初产妇144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腋前线入路组)和B组(肋下入路组)(n=72).两组均在手术结束后在超声引导下行腹横肌平面阻滞,超声确定到达腹横肌平面后,双侧各注入0.25%罗哌卡因30mL.观察术后6、12、24、48 h时点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情况、两组镇痛强度达峰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患者对术后镇痛方式的满意度.结果 术后6、12h、24、48 h时点,两组的疼痛VA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镇痛强度达峰时间为(2.9±1.8)h;B组镇痛强度达峰时间为(2.6±1.4)h.两组的镇痛强度达峰时间和平均下床活动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镇痛满意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腋前线入路或肋下入路腹横肌平面阻滞均可提供24 h内纵切口下剖宫产手术镇痛,两种方法的术后镇痛效果无区别.

  • 单纯喉罩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麻醉中的效果

    作者:曾伟;张春元;饶祖华

    目的:探讨单纯喉罩全身麻醉联用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麻醉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我院的12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择期行疝囊高位结扎术。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喉罩全身麻醉,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对两组患儿不同时间点血压、心率的变化情况、手术时间、苏醒时间、瑞芬太尼用量、12h小儿疼痛量表(FLACC)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综合比较。结果插入喉罩后3min、手术切皮时、拔除喉罩时,研究组患儿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苏醒时间、瑞芬太尼用量、12hFLACC评分较对照组优(P<0.05);研究组出现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较对照组的18.3%低(P<0.05)。结论单纯喉罩全麻联用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应用于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中麻醉效果确切,患儿血流动力学稳定,疼痛轻微,不良反应少。

  • 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患者腹股沟疝修补术术中及术后的镇痛效果

    作者:肖甄男;商丽华;龙波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复合右美托咪定(DEX)用于老年患者腹股沟斜疝修补术麻醉的安全性、有效性及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拟行单侧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的75岁以上男性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T组在TAPB(1%罗哌卡因10 mL+DEX 20 μg+生理盐水10 mL)前15 min开始静脉泵注Dex 0.5 μg/kg,随后以0.4 μg· kg-1·h-1持续静脉泵注,直至手术结束前15 min停止;C组行腰硬联合麻醉并控制平面在T10.2组均监测术中生命体征,比较2组在入室(T0)、阻滞后15 min(T1)、切皮(T2)、结扎疝囊(T3)及手术结束(T4)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记录2组术后2、4、8、12、24和48 h的疼痛评分、镇静评分和运动评分,以及术后额外使用镇痛药次数、尿潴留、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T组麻醉效果满意18例,阻滞不全2例,C组腰硬联合阻滞成功17例,2例腰麻针未能置入蛛网膜下腔,1例置入腰麻针时有异感而放弃给药.与C组及术前相比,T组的心率偏慢(P<0.05),但仍在安全范围内.2组术后4、8、12、24 h的疼痛评分及术后镇痛药使用次数有统计学差异(P<0.05),2和4 h的运动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T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 DEX-辅助TAPB操作简单可行,麻醉效果满意,术后镇痛效果较好,可作为老年患者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的一种新的麻醉方式.

  • 超声引导下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肋缘下入路腹横肌平面阻滞在上腹部手术中的效果

    作者:代元强;文平山;陈君;戴柠宇;马宇;许涛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肋缘下入路腹横肌平面(oblique subcostal 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OSTAP)阻滞在上腹部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上腹部手术患者147例,男85例,女62例,年龄18~80岁,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成四组.四组术前双侧肋缘下入路,A组(n=41)、B组(n=55)、C组(n=37)分别给予0.375%、0.5%、0.75%罗哌卡因共2.5mg/kg,D组(n=14)双侧各给予生理盐水20 ml.术中静-吸复合麻醉,七氟醚0.8~1.0MAC维持,右美托咪定0.5 μg/kg,并瑞芬太尼0.1ug·kg-1·min-1持续微泵.术后使用酒石酸布托啡诺与氟比洛芬酯静脉镇痛48 h.观察患者舒芬太尼、瑞芬太尼用量、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出血量.并记录患者术后12、24 h VAS评分、术后12 h芬太尼用量、术后肠道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A、B、C组舒芬太尼用量分别为(30.5±9.4)、(27.4±7.4)和(30.9±8.8)μg,均明显少于D组的(47.1±9.3)μg(P<0.05).四组术中瑞芬太尼、血管活性药物用量、术中出血量、术后12、24 h VAS评分、术后12 h芬太尼用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静-吸复合麻醉下,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OSTAP阻滞可以明显减少术中阿片类药物的应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阻滞效果无明显差异.

  •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对亲属活体肾移植供肾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作者:翟明玉;李娟;谷海;音樱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对亲属活体肾移植供肾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及早期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亲属活体肾移植供肾患者40例,男15例,女25例,年龄20~60岁,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罗哌卡因组(D 组)和单纯罗哌卡因组(C 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术毕在超声引导下行手术侧 TAP 阻滞。D 组给予右美托咪定1μg/kg+0.375%罗哌卡因20 ml,C 组给予0.375%罗哌卡因20 ml。记录术后2、4、8、24、48 h 静息、活动时 VAS 评分和 Ramsay 评分,记录手术时间、感觉阻滞维持时间、术后首次镇痛泵按压时间、术后24 h 内有效按压次数、需使用氟比洛芬酯或咪达唑仑例数、患者术后第1天和第2天的尿量、首次排气时间。测定患者术前、术后第2天和术后第5天血清中尿素氮(BUN)和肌酐(Cr)的浓度。结果术后4、8 h 静息和活动时 D 组 VAS 评分明显低于 C 组(P <0.05);两组 Ramsay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 组术后感觉阻滞维持时间明显长于 C 组、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明显长于 C 组、术后24 h 内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少于 C 组(P <0.05);D 组使用氟比洛芬酯、咪达唑仑例数少于 C 组。术后第1天 D 组尿量明显多于 C 组、首次排气时间明显短于 C 组(P <0.05)。术后第2天 D 组BUN、Cr 浓度明显低于 C 组(P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 TAP 阻滞能增强罗哌卡因的阻滞效果,延长阻滞时间,促进术后恢复。

  • 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阻滞对下腹部手术患者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

    作者:程伟;殷琴;张世坤;贾梦醒;王光磊;刘金东

    目的 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 hydrochloride)复合罗哌卡因(ropivacaine)应用于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al plane,TAP)阻滞对下腹部手术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下腹部手术患者6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分为3组(n=20):0.75%罗哌卡因20 ml+生理盐水20 ml(R组)、0.75%罗哌卡因20 ml+右美托咪定20 μg+生理盐水20 ml(R+D20组)、0.75%罗哌卡因20 ml+右美托咪定40 μg+生理盐水20 ml(R+D40组).术后在麻醉恢复室内实施双侧TAP阻滞,每侧20 ml.持续监测无创血压、心电图、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记录术后Ramsay评分、VAS评分、术后额外镇痛药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各组间心率、血压、脉搏氧饱和度和Ramsay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R+D20组和R+D40组的VAS评分和额外镇痛药使用次数低于R组(P<0.05);3组间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呼吸抑制等)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TAP阻滞对下腹部手术患者镇痛效果好,且右美托咪定能延长罗哌卡因镇痛时间.

  • 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行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

    作者:蒋志平;张蕾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行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4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罗哌卡因组(DR组)和罗哌卡因组(R组),每组20例.手术结束后两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DR组给予右美托咪定1 μg/kg+0.25%罗哌卡因40 mL,每侧20 mL;R组给予0.25%罗哌卡因40 mL,每侧20 mL.术后均使用曲马多镇痛,比较两组术后2、6、12、24、48 h静息及活动时VAS疼痛评分、舒适状态VAS评分,首次追加镇痛药时间,术后48 h内镇痛药物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术后6h静息疼痛评分及术后2h、6h和12 h活动疼痛评分DR组低于R组(P<0.05),首次追加镇痛药物的时间DR组大于R组(P<0.05),曲马多的用量DR组少于R组(P<0.05),术后6h、12h舒适状态VAS评分DR组高于R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联合使用右美托咪定和罗哌卡因行腹横肌平面阻滞可以延长阻滞的时间,增强阻滞的效果,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加快术后恢复.

  • 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地佐辛对妇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作者:叶太财;周良军;卫才权;曹强;朱永安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联合地佐辛对妇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ASA Ⅰ~Ⅱ级)择期行妇科手术患者分为3组:对照组(C组)、地佐辛组(D组)和地佐辛联合TAPB组(DT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相同麻醉诱导及维持的全麻方法,术后均采用芬太尼静脉患者自控镇痛.在常规麻醉的基础上,D组切皮前10 min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术后予以静脉自控镇痛;DT组切皮前10 min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并于手术结束即刻行TAP阻滞(双侧给予0.375%罗哌卡因各20 mL)+静脉自控镇痛;C组术后仅用静脉自控镇痛.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表(VAS评分)评估患者术后2、4、8、16、24h的疼痛程度,并观察患者术后24h的不良反应.结果 与C组比较,D组和DT组患者术后4、8 hVAS评分降低,与D组比较,DT组患者术后4、8、16 h VAS评分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D组和DT组患者术后24h内恶心呕吐和嗜睡发生率降低(P<0.05);DT组患者综合满意度(100%)明显比D组(85%)和C组(70%)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PB穿刺部位无一例出现脏器损伤和腹壁血肿等并发症.结论 围术期在地佐辛超前镇痛的基础上,联合TAPB可改善PCA镇痛效果,有效缓解妇科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降低患者术后的疼痛评分,符合多模式联合镇痛要求,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快速康复,可在临床选用.

  • 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地佐辛用于胃癌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对热休克蛋白70水平的影响

    作者:钟妤;谢玉波;姜雅各;刘敬臣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联合地佐辛应用于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对血浆热休克蛋白70(HSP70)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 11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按术后镇痛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地佐辛组,TAPB联合地佐辛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术后疼痛程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患者血浆中HSP70的含量,并观察患者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地佐辛组和TAPB联合地佐辛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及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且TAPB联合地佐辛组VAS评分低于地佐辛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地佐辛组和TAPB联合地佐辛组患者术后血浆HSP70含量明显升高(P<0.05),且TAPB联合地佐辛组HSP70含量明显高于地佐辛组(P<0.05).结论:TAPB联合地佐辛可有效缓解胃癌根治术患者的术后疼痛,并诱导HSP70表达的增加,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 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麻醉对小儿腹部手术患者应激反应与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惠艳;李敏;周洪权;王志广;董慧领;陈庆国;王倩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麻醉(TAP)对小儿腹部手术患者应激反应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5月在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择期行腹部手术患儿60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儿给予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后在超声引导下TAP阻滞,对照组患儿仅给予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不予TAP阻滞,观察两组患儿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情况、术后疼痛程度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前及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皮质醇浓度、外周血免疫细胞比例变化.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在T1时点MA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T2、T3、T4时点MAP、HR均较观察组有明显增高(P<0.05);术后4 h、8 h、12 h,观察组患儿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两组患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喉痉挛、术后躁动、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皮质醇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升高,CD4+CD25+T细胞亚群比例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TAP阻滞麻醉应用于小儿腹部手术中可以改善患儿免疫功能,可能与其减轻围手术期疼痛和机体应激反应有关.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