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某汽车制造厂听力防护用品使用情况调查

    作者:胡在方;周国伟;张晓晖;张志旭

    为掌握某汽车制造厂听力防护用品的管理和使用现状,以便日后为听力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提供依据,北京市顺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8年11月对北京市顺义区某汽车制造厂企业听力防护用品的管理和噪声作业工人听力防护用品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 SARS的警告及医学工程对策

    作者:张可骢

    SARS灾祸冲击我国决非偶然.本文从医学工程的角度,阐明疫情防治是全社会的系统工程,疾病疫情的爆发与防治不仅是医学界的问题,也是全社会的系统工程问题.城市规划建设、医院建设等建筑工程,汽车制造等机械工程,公交管理、卫生防疫管理等各项管理工程,都必须结合医学工程原理,通盘设计,全面考虑.并总结出三条教训和八条对策.

  • 高温作业与高血压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张琴;吴家兵

    目的:探讨汽车生产中高温作业与高血压的关系,为制定高血压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以某工厂体检发现的高血压患者(488例)作为病例组,在未患高血压的人群中(排除糖尿病、心脏病等严重慢性疾病),按一定的比例随机抽取一部分工人作为对照组(788例)。分别用卡方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探讨高温与高血压的关系。结果卡方检验表明病例组高温接触率要高于对照组(χ2=12.122, P<0.001),高温暴露使工人患高血压风险增加,其OR值及95%CI1.69(1.25,2.2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控制个体因素后,高温作业的OR值为1.31(0.94,1.83)。结论汽车生产中高温作业与高血压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 某汽车制造厂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对工人健康状况的影响

    作者:舒友梅;刘移民;麦剑平;廖阳;岑子博;杜伟佳

    目的:了解广州某汽车制造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和工人的健康状况,以便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使用流行病学现况研究方法于2008年11月对某汽车制造企业进行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和工人健康体检。结果该企业的主要职业有害因素是噪声、电焊烟尘、其它有毒化合物等,作业场所噪声强度和空气中其它粉尘浓度合格率分别为57%、86%,其余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人慢性咽炎、心电图异常、慢性鼻炎和脂肪肝患病率分别为37.7%、25.7%、11.3%和10.9%。噪声接触工人较非接触工人听力明显下降(x2=13.409, P<0.001),接触粉尘工人慢性鼻炎患病率显著高于非接触工人(x2=3.905, P=0.048);电焊作业工人尿锰明显高于非电焊工人(x2=47.477, P<0.001)。结论噪声是该企业严重的职业危害因素,对接触工人造成了听力受损,该指标和工龄的增长呈正比,存在着剂量-反应的关系,值得重视,同时应加强对粉尘和电焊烟尘接触工人的健康体检。

  • 广州市某汽车制造集团职业卫生状况调查

    作者:曾文锋;谭强;刘移民

    目的 对某汽车制造集团主要职业性危害因素暴露水平进行调查,为职业危害的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检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性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调查一般劳动卫生状况,卫生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情况等,并对相关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该汽车制造企业职业卫生工作开展良好,卫生防护设施齐全,运行正常,个人防护用品配备齐全.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有噪声、粉尘和苯、甲苯、二甲苯、丙酮、二氧化锰等因素,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中噪声超标率为35.3%,其他物理因素超标率为9.2%;粉尘超标率为1.4%,化学因素超标率为1.2%.4505名劳动者中,未见异常的人数为2817名(62.5%),一般复查人数为698名(15.5%),其他疾病或异常者973名(21.6%),职业性复查人数有16名(0.4%),此外还有1例职业禁忌证者.结论 该汽车制造企业重要职业危害因素为噪声、粉尘,且不易控制,均有不同程度超标现象,应采取预防措施加强预防.

  • 2008至2010年某市部分企业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作者:徐胜贵;陈丽;钱芳;李艳;周俊生

    我们于2008至2010年对某市部分企业接触职业性危害因素的在岗工人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现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某市2008至2010年接触职业性危害因素的在岗工人,分别来自于汽车制造、化工、橡塑、医药、印刷、畜牧业及高温、噪声或高空作业的工作场所.体检总数为11 603人,其中,男性8354人,女性3249人;年龄18 ~62岁,平均36.2岁;接触职业性危害因素工龄3个月至33年,平均5.2年.2.方法:根据BGZ 188-200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中的规定进行.3.统计学分析:用Excel建立数据库,对体检资料以SAS9.1软件进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噪声对汽车制造工人听力的影响

    作者:李继猛;孔学云;官玉红;李娟萍;丁申清

    目的 了解噪声对汽车制造工人听力的影响,旨在探讨听力保护措施与筛查重点防护人群.方法 依据相关规范标准对393名汽车制造企业接触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伤进行调查分析,并与不接触噪声的对照组工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接触平均噪声89.8dB(A)工人听力损伤(耳)检出率为35.1%,显著高于对照组,检出率随工龄增长而增加,并且脉冲噪声接触工人听力损伤(耳)检出率高达57.1%,高于稳态噪声接触组.结论 该人群听力损伤检出率较高,噪声危害应采取治理、个体防护、加强监护的综合措施,调试工因工作原因不能佩戴耳塞防护,是噪声监护的重点人群.

  • 某汽车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

    作者:张晓玲;叶明宪

    目的 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确定重点治理目标,使搬迁后的企业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符合职业卫生要求,降低职业病发病率.方法 对生产工艺、已采取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等进行职业卫生学现场调查,粉尘、毒物,噪声、高频等采用检验检测法,并进行作业岗位危害分级.结果 噪声测试岗位47.6%存在不同程度的噪声危害.检测22种毒物在作业岗位中的空气浓度,不合格毒物是苯和溶剂汽油.80个毒物作业点中2个不合格.1个粉尘作业岗位粉尘浓度不合格.高频都合格.结论 搬迁后的企业噪声危害仍然十分严重,其次是毒物,排气罩不符合卫生要求比例高.

  • 某汽车制造企业工人自感健康评分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张莉;张文勇;杨跃林;王静;杨屹;余登来

    目的 了解汽车制造工人自感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刻度尺百分制法自感健康调查问卷方法,选择某汽车制造企业4生产车间2个工作班,其中1个班的全体工人进行自填问卷调查.结果 共收回有效问卷550份.调查对象自感健康评分为65.64±19.78.男性工人的自感健康评分为66.29±19.26,高于女性工人的59.76±23.41(P<0.05);工作时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工人自感健康水平为66.58±18.96,高于不穿戴组的59.32±23.84(P<0.01).对目前工作满意工人的自感健康水平高于不满意组,总装车间工人自感健康评分低(57.08 ±22.41).多因素分析显示,近期身体异常、总装车间工作、对目前工作不满意、接触振动和粉尘是汽车制造工人自感健康的危险因素.结论 汽车制造企业工人自感健康水平较低,自感健康水平与工人工龄、性别、文化程度、工作满意度、工作车间、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和个人防护等有关.

  • 某汽车制造厂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工人健康的影响

    作者:杜伟佳;黄敏之

    目的 了解广州市某汽车制造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工人的健康状况,以便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 对2011年该汽车制造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工人健康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该企业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噪声、电焊烟尘、锰及其化合物等,作业场所噪声强度和空气中锰及其化合物浓度合格率分别为59.6%、87.5%,电焊烟尘、其他粉尘合格率分别为87.5%、88.9%,其余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人慢性咽炎、心电图异常、脂肪肝和慢性鼻炎患病率分别为35.5%、24.2%、11.2%和10.4%.噪声接触工人较非接触工人听力明显下降(x2=13.409,P<0.01),接触粉尘工人慢性鼻炎患病率显著高于非接触工人(x2=3.905,P=0.048);电焊作业工人尿锰含量明显高于非电焊工人(x2=47.477,P<0.01).结论噪声是该企业严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接触工人造成了听力损伤,听力损伤发生率随接触工龄延长而增加,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值得重视,同时应加强对粉尘和电焊烟尘接触工人的健康检查.

  • 十堰市某汽车制造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职业健康现状

    作者:姚艳萍;陈卫红

    目的 了解某汽车制造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及接触有害因素工人的健康状况.方法 对某汽车制造企业进行作业场所职业卫生学调查并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现场检测,对接触职业有害因素的在岗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该企业现场环境噪声的检测合格率为53.3%,接触噪声作业人员共721人,听力异常检出率37.2%,噪声作业人员听力受损检出率明显高于非噪声作业人员(P<0.05),且噪声作业人员听力异常检出率随着工龄的延长而增加(P<0.05);现场环境粉尘检测合格率87.5%,181名粉尘作业工人胸片检查未检出疑似尘肺病改变,肺功能异常检出率6.1%,与非粉尘作业工人肺功能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毒物检测合格率为100%,31名苯作业工人血常规检查未发现白细胞、血小板或中性细胞数降低.结论 该企业目前主要和严重的职业危害因素是噪声,且噪声作业人员听力受损严重,应加强对噪声危害的控制和噪声作业人员的健康监护.

  • 某汽车制造集团公司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员工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作者:周俊生;方四新;刘胜萍;杨永坚;徐胜贵;陈丽;徐辉

    目的 了解汽车制造业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以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方法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合肥市某汽车制造集团下属的13个企业177个作业现场监测点进行现场职业卫生检测,对1895名一线员工和部分管理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作业现场环境噪声检测合格率仅为19.5%,劳动者听力损伤的总检出率高达16.7%;粉尘的检测合格率为84.4%,高千伏全胸片和肺功能检查的总阳性率分别为5.4%和8.8%;苯系物检测合格率为97.3%,苯作业工人血常规异常阳性检出率为8.9%.粉尘作业工人肺功能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粉尘作业工人的肺功能损伤发生率(0.9%),苯作业工人血常规异常检查率明显高于非苯作业工人的血常规异常检出率(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噪声是该集团目前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而粉尘和苯的职业危害也不能忽视.应加强监控和实施有效的防护措施.

  • 广州市某汽车制造企业噪声危害的特点

    作者:廖阳;刘移民;邓颖聪;梁嘉斌;岑子博;舒友梅;陈琳

    目的 深入了解汽车制造企业的噪声危害程度及其对工人健康产生的影响,探讨对噪声强度产生影响的因素.方法 采用多次横断面调查,分析某汽车制造企业2008-2012年的噪声强度监测数据及接触噪声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结果 不同工种所接触到的噪声强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098,P<0.01),冲压工的电测听异常率高(9.8%),单纯接触噪声和接触毒物联合噪声的工人电测听异常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车间中噪声的强度除了与设备、工艺有关外,还与生产岗位的布局有关;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具有累积性和延迟性.

  • 2015-2017年重庆市大型汽车制造企业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

    作者:陈凤琼;冉瑞红;邓华欣

    目的 分析重庆市大型汽车制造企业2015-2017年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提出防护措施建议.方法 收集重庆市大型汽车制造企业2015-2017年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分析不同年份监测结果的差异性.结果 职业病危害因素总超标率为20.8%,且随年份推移有降低趋势(P<0.01);矽尘、噪声、锰及其化合物、电焊烟尘、其他粉尘、一氧化碳和苯超标率依次为70.0%、34.7%、7.1%、5.7%、3.3%、1.9%和1.0%;矽尘、锰及其化合物、电焊烟尘、一氧化碳和苯超标率不同年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噪声超标率高为43.6%,且随年份推移呈降低趋势(P<0.01);其他粉尘超标率随年份呈升高趋势(P<0.01).结论 噪声、矽尘、锰及其化合物和电焊烟尘等仍是大型汽车制造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大型汽车制造企业应加大对尘毒危害控制,加强噪声作业场所防控技术升级,合理布局,减少噪声对作业人员健康危害.

  • 南昌市某大型汽车制造企业岗中职业健康检查

    作者:金燕;闻卫东;张文俊

    目的 分析南昌市某大型汽车制造企业职业危害岗位作业人员健康状况,提出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的措施.方法 依据GBZ 188-201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内容和方法进行,粉尘作业岗中检查周期为2年1次,不在本年度检查范围内.所有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录入,使用SPSS 19.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将资料进行x2检验/秩和检验/Fisher确切概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①噪声岗位:高血压检出率显著高于其他岗位(P<0.01).听力损失检出率为18.61%,其中高频(含双频)听力损失检出率为82.82%;听力损失随接害工龄增长成正比(P<0.01);听力损失在厂部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异常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车身厂、铸造厂、动力开发部、发动机厂、车架厂、总装厂、设备动力厂和冲压厂,均高于10%.②苯及苯系物岗位:血常规异常率女性显著高于男性(P<0.01),在接害工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厂部分布间比较为质管部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检查出职业相关疾病或异常261人占12.33%、职业禁忌症3人(噪声作业2人、苯作业1人).结论 结合近两年检查资料显示,南昌市某大型汽车制造企业有害因素以噪声、苯及苯系物和粉尘为主,尤其是噪声广泛存在且危害严重,应引起企业、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 碳纳米管在药物缓控释中的研究

    作者:李育珍;王美璐;张三元

    碳纳米管(CNTs)又称纳米碳管,是一种具有石墨结晶的管状纳米碳材料。是1991年由日本科学家Iijima[1]首先发现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碳纳米管是由石墨烯层片绕中心轴按一定的螺旋角卷曲而成的直径为纳米级的无缝、中空的管体,根据石墨烯层数分为单壁碳纳米管和多壁碳纳米管,其直径为数纳米到数十纳米,具有优良的光学、力学、化学和电学等特性[2,3]。其径向尺寸较小,外径一般在数纳米至数十纳米之间;管的内径更小,小的只有1 nm左右。CN T s独特的结构决定了其具备良好的力学、电学、光学、热学等性能,可广泛应用于轮胎、平板显示器和汽车制造等领域[4]。CN T s已成为当今受关注的纳米材料之一,其中,将CN T s作为新型的药物载体材料用于药物递送系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5]。然而,作为药物载体材料,碳纳米管因其生物相容性差导致细胞存活率降低、抑制细胞增殖以及降低细胞黏附力等问题,限制了它在药物载体领域的应用,而经表面修饰后的碳纳米管用于药物传递未显示出毒性[6]。且可以改善其水分散性,而且可提高碳纳米管的生物相容性[7],使碳纳米管作为药物传输系统的运送载体得以应用[8]。

  • 移动式烟尘净化器对CO2气体保护焊作业危害的防护效果

    作者:隋少峰;杜英林;王德军;李仁波;高衍新

    为了解汽车改装厂CO2气体保护焊作业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在焊接作业场所安装移动式烟尘净化器的防护效果。通过对汽车改装厂车桥焊装车间移动式烟尘净化器安装前后及使用过程中的不同时间的CO2气体保护焊作业过程产生的电焊烟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的浓度进行检测,并对移动式烟尘净化器的净化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安装移动式烟尘净化装置前,焊接岗位电焊烟尘浓度是职业接触限值的1.25~6.10倍。安装净化装置后,焊接岗位烟尘浓度均低于国家职业接触限值。安装移动式烟尘净化装置前,4个焊接岗位中有3个岗位的锰及其无机化合物浓度超标,是职业接触限值的1.2~11.7倍。安装净化装置后,4个焊接岗位有2个岗位的浓度超标,是职业接触限值的1.6~1.9倍。锰及其无机化合物的浓度在净化装置运行第2天达到0.149 mg/m3,接近国家职业接触限值0.15 mg/m3,第3天的浓度为0.184 mg/m3,超出了职业接触限值。提示,采用移动式烟尘净化器能有效控制汽车改装厂 CO2气体保护焊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电焊烟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浓度,值得推广应用。移动式烟尘净化器使用2d后,净化效果明显下降,需要及时对滤料进行清洗和更换。

  • 某汽车制造企业男性噪声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作者:李飞辉;唐玉樵;罗东;刘星灿;程淑群

    分析某汽车制造企业男性噪声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资料,探讨汽车制造企业噪声对男性作业人员健康影响的新特点.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2014年某汽车制造企业男性噪声作业人员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显示,不同年龄组纯音听阈测试异常率(2.94%、4.55%、7.75%)、血压异常率(11.94%、18.41%、27.6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不同工龄组纯音听阈测试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异常率工龄≤5 a组(16.49%)较工龄>5 a组(21.19%)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员纯音听阈测试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汽车制造行业噪声对男性作业人员健康有一定危害,企业应重视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准确记录劳动者职业史,加强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 某汽车制造企业苯接触工人职业健康状况分析

    作者:杨红艳;董彦;周沁晔;王如刚;蔡卫红;罗虎;梁婧

    了解北京市某汽车制造企业苯接触工人的健康状况,为实施职业健康管理和干预提供依据.对北京市某大型汽车制造企业苯作业场所中的苯、甲苯和二甲苯浓度进行检测,以该厂696名苯作业工人为接苯组,对其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按性别相同、年龄±3岁作为匹配条件选择同期在该单位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不接触苯及苯系物的734名工人作为对照组,用SPSS19.0软件对两组的健康检查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该企业苯作业场所中的苯、甲苯和二甲苯均未超标.苯接触组未查出慢性苯中毒和苯中毒性白血病;查出白细胞降低者13例,中性粒细胞降低者17例.两组的高血压检出率,腹部B超、心电图、丙氨酸转氨酶、尿常规和血常规的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性粒细胞计数苯接触组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该汽车制造企业作业场所中苯、甲苯和二甲苯均未超标,未发现低剂量苯接触对工人的健康有明显危害,然而中性粒细胞降低.

  • 2015-2017年某大型汽车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陈凤琼;黄进;张华东;曹磊

    收集并分析某汽车制造企业2015-2017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职业病危害因素总超标率为6.42%,有降低趋势(P<0.01);电焊烟尘、噪声、甲醛、锰及其化合物、二甲苯超标率依次为12.50%、10.04%、8.33%、6.78%、4.88%;噪声超标率2015年高,为26.26%.应加强工程防护,督促工人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

45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