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残胃病变患者胆汁反流及幽门螺杆菌感染调查分析

    作者:俞高峰

    目的 调查残胃病变患者胆汁反流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6月于医院进行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残胃病变的3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35例胃大部切除术后,未发生残胃病变的患者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胆汁反流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进行统汁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胆汁反流占51.4%,幽门螺杆菌感染发生率为37.1%,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毕Ⅱ式幽门螺杆菌占41.7%及胆汁反流占54.2%,发生率高于毕Ⅰ式,手术时间长者发生率高于手术时间短者,残胃病变中残胃癌发生率高于其他疾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残胃病变的发生与胆汁反流及幽门 螺杆菌感染等有较大的相关性,在胃大部切除术后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 残胃病变与胆汁反流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临床分析

    作者:伍小青;刘慧燕;陈晓君

    目的 探讨胆汁反流及幽门螺杆菌感染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普外科行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残胃病变患者42例临床资料,分析患者胆汁反流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结果 残胃病变中胆汁反流占57.1%;幽门螺杆菌阳性占40.5%,胃癌、胃溃疡和残胃炎各组之间胆汁反流和幽门螺杆菌感染发生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毕Ⅱ式胆汁反流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毕Ⅰ式(P<0.05),而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显著低于毕Ⅰ式(P<0.05);术后1年内胆汁反流和幽门螺杆菌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1.8%和27.3%,显著低于1年后的85.0%和55.0% (P<0.05).结论 合理选择术式避免胆汁反流,积极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是预防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残胃病变的有效方法.

  • 86例残胃病变内镜检查特征分析

    作者:金光润;窦云霞

    目的:对86例残胃病变内镜检查以及临床特征进行探讨及分析。方法抽取在我院2011年至2012年接受检查的残胃病变患者86例,分为2组,每组各43例,一组为患者进行毕罗氏-Ⅰ式术后,而另一组患者则采用毕罗氏-Ⅱ式术后,然后将得到的两组残胃病变的术后临床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86例患者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后进行检查,发现毕一组43例患者中残胃炎及吻合口炎的有16例,占37.2%,残胃癌的有4例,占9.3%,残胃炎及吻合溃疡的有9例,占20.9%;而毕二组43例患者中残胃炎及吻合口炎的有21例,占48.8%,残胃癌的有7例,占16.3%,残胃炎及吻合溃疡的有12例,占27.9%,可以看出毕一组患者在这些临床特征方面的比例明显低于毕二组患者,两组的数据有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分析发现进行毕罗氏-Ⅰ式术后检查的患者的残胃病变的比例明显低于进行毕罗氏-Ⅱ式术后的检查比例,说明毕罗氏-Ⅰ式术后对残胃病变进行内镜检查的临床效果较好,有着较高的临床检查价值。

  • 56例残胃病变的内镜检查特征分析

    作者:纪红梅

    目的:探究残胃病变的内镜检查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6例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的内镜及病理检查结果及临床资料。结果:残胃及吻合口炎者29例,占51.8%,残胃及吻合口溃疡者16例,占28.6%,不典型增生者8例,占14.3%,残胃癌者3例,占5.4%。其中存在胆汁反流者23例,占41.1%。结论:残胃病变在内镜下呈现不同的特征,有利于疾病的鉴别,以尽早的制定治疗措施,改善患者预后。

  • 残胃病变的护理干预

    作者:仲高娟

    总结了89例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残胃病变患者的护理干预,包括认识干预、生活干预、饮食干预、社会支持、情绪干预、服药护理等。认为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实施全面的护理干预,可增加患者的舒适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残胃黏膜病变与胃切除术式的关系

    作者:龙春梅;殷国建;呼闯营

    目的 分析残胃黏膜病变与胃切除术式的关系.方法 回顾566例[毕Ⅰ式224例(A组)、毕Ⅱ式207例(B组)和胃食管吻合术135例(C组)]患者的胃镜、幽门螺旋杆菌、吻合口及残胃黏膜组织病理学等检查资料,分析残胃病变与胃切除术式的关系.结果 566例残胃黏膜病变中,吻合口炎占44.0%,残胃炎占72.1%,吻合口溃疡占11.7%,残胃癌占7.1%,反流性食管炎占9.5%,胆汁反流占38.7%.其中,B组中残胃炎、吻合口溃疡、残胃癌、胆汁反流等的发生率均高于A组.C组中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吻合口炎的发生在三组中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残胃黏膜病变与胃切除术式密切相关.

    关键词: 残胃病变 胃切除术
  • 1195例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病变临床与内镜检查分析

    作者:邢飞;王庄梅;王义秋

    目的 通过分析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病变的临床特点及内镜表现,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病变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1984年4月至2008年10月检出的1195例残胃患者按毕Ⅰ式和毕Ⅱ式进行分组,对其临床症状、内镜表现、病理结果及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病变发生率高达98.08%,毕Ⅱ式术后残胃及吻合口炎(90.77%)、胆汁反流(71.59%)、残胃原发癌(4.55%)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毕Ⅰ式(51.15%、34.48%、1.72%),P<0.01,残胃及吻合口溃疡发生率则是毕Ⅰ式(28.45%)明显高于毕Ⅱ式(16.73%),P<0.01,其余残胃病变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大部切除术是治疗胃恶性肿瘤、消化性溃疡及其严重并发症的主要方法,毕Ⅱ式较毕Ⅰ式术后更易发生并发症;近年来,残胃病变发病率有下降趋势;定期复查内镜及病理是防治残胃病变尤其是残胃癌的重要措施.

  • 145例老年残胃病变的胃镜分析

    作者:袁学荣

    目的 总结老年残胃病变的临床特点及胃镜表现.方法 对145例老年残胃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45例患者均行胃镜检查,同时行病理检查.结果 145例患者中,经胃镜和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残胃癌14例(9.7%),吻合口及残胃溃疡检出溃疡15例(10.3%),吻合口及残胃炎116例(80.0%).合并胃息肉13例(9.0%).BⅡ式术后胆汁反流、残胃吻合口溃疡、残胃癌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BⅠ式(P<0.05或P<0.01 ).结论 BⅡ式较BⅠ式术后更易发生并发症,老年残胃病变的溃疡病和癌变发生率高,应定期随防胃镜及病理检查.

  • 达克普隆治疗残胃病变39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钢锋;卢艺涛;郑永明

    自1995年8月~1997年7月,经我院胃镜检查确诊为残胃病变者,有39例经我们治疗观察.经达克普隆治疗者20例,其他药物治疗19例.治疗后胃镜复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老年人术后残胃病变24例临床分析

    作者:

    目的 总结老年人术后残胃病变状况.方法 通过胃镜检查、病理检验、B超检查,对发现残胃癌、残胃再发癌、胆汁反流、吻合口炎及溃疡等病变并作分析.结果残胃癌与残胃再发癌8例,发生肝转移5例,肺转移2例,死亡7例,存活1例.息肉2例再次手术切除.非癌症病变经药物治疗均有好转.结论 胆汁反流是残胃病变的重要原因.残胃再发癌与术前胃癌程度、手术不彻底、癌细胞脱落等有关.残胃癌与吻合口炎症、溃疡、糜烂等反复发作,使上皮化生等致癌有关.非癌性病变,以药物与饮食等治疗为宜.

  • 105例老年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病变的回顾分析

    作者:施剑兵;仲恒高;黄锦;范志宁

    目的 回顾分析老年残胃病变的临床特点及胃镜表现.方法 对105例老年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05例患者中,34例(32.38%)采用毕Ⅰ(BI)式手术,71例(67.62%)采用毕Ⅱ(BⅡ)式手术,所有患者均行胃镜及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所有患者中残胃癌15例(14.29%),吻合口及残胃溃疡14例(11.43%),胆汁反流42例(40.O%),吻合口及残胃炎34例(32.38%).并发息肉13例(12.38%),幽门螺杆菌阳性33例(31.43%).统计分析显示,BⅡ式术后残胃癌、吻合口及残胃炎、胆汁反流的发生率高于(BⅠ)式(P<0.05),而BⅡ幽门螺杆菌阳性率较BⅠ低(P<0.05).结论BⅡ式较BⅠ式术后更易发生并发症,老年残胃癌变、炎症和胆汁反流发生率均较高,应定期随防胃镜及病理检查.

  • 残胃病变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的探讨

    作者:蔡联英;梁荣新;左国文;覃柳

    目的:探讨残胃病变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快速尿素酶、HE染色法对148例胃部分切除术后的患者进行幽门螺杆菌(HP)的检测.结果:术后存在胆汁反流组(77例)的HP感染率与无胆汁反流组(59例)HP感染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毕罗Ⅱ式术后(88例)与比罗Ⅰ式术后(48例)残胃HP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胃大部切除术后时间越长,HP感染率越高.结论:残胃病变与HP感染有关.故术后定期行胃镜检查及HP测定,根除HP感染,减少残胃病变的发生.

  • 浅析残胃病变与胆汁反流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作者:党叶川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残胃病变同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胆汁反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期间本院普外科收治的行胃大部分切除术患者56例,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残胃病变,对其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胆汁反流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胃癌患者胆汁反流与Hp感染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胃溃疡、残胃炎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胃溃疡患者胆汁反流、Hp感染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残胃炎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毕I式患者Hp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毕Ⅱ式,毕Ⅱ式患者胆汁反流发生率明显高于毕I式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胆汁反流同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残胃病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中毕I式由于胃体切除部分较少,同毕Ⅱ式相比患者术后面临着更高的幽门螺杆菌感染风险,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准确把握适应症,合理选择术式,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胆汁反流进行有效治疗,从而有效预防残胃病变,促进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