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硅凝胶乳房假体辐射接枝水凝胶的实验研究

    作者:展望;朱飞;方月娥;汪春兰;宁金龙

    目的研究减轻硅凝胶乳房假体置入体内后纤维囊壁形成的方法.方法利用60Co共辐射的方法把亲水性单体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接枝到硅凝胶乳房假体表面.选用日本兔10只,将乳房假体置入兔的背部两侧,一侧为改性后假体作为实验组,另一侧为未经改性的假体作为对照组,隔一定时间后通过大体观察及组织切片研究假体周围纤维囊壁的形成情况.结果改性后假体周围的炎症反应较轻,而且形成的纤维囊壁在各个时间段均薄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在硅凝胶乳房假体表面接枝NVP后可以有效地改善假体表面的组织相容性,减少周围纤维囊壁的形成.

  • 硅胶乳房假体表面接枝N-VP改善表面生物组织相容性的CT评价

    作者:展望;朱飞;方月娥;宁金龙

    目的硅胶乳房假体的组织相容性不佳,植入体内后易形成纤维囊壁影响手术效果,观察改性后的乳房假体植入体内后纤维囊壁形成情况,并进行 CT评价.方法通过辐射的方法把亲水性化学单体 N-乙烯基吡咯烷酮 (N- VP)接枝到硅胶乳房假体表面,改变假体的表面特性并植入兔的背部皮下组织;将未经接枝改性的正常假体作为对照组,术后 8及 32周,通过 CT扫描观察假体周围纤维囊壁的形成.结果 CT扫描显示术后 8及 32周,改性组的硅胶假体外形无明显改变,而未改性组外形显著改变.结论在硅胶乳房假体表面接枝 N- VP后可以有效地改善假体表面的组织相容性,减少周围纤维囊壁的形成.

  • 阿尼西坦改善脑性继发性癫痫患者智能障碍28例报告

    作者:陈旭

    继发性癫痫伴发智能障碍患者28例,在服用抗癫痫药的同时,加服阿尼西坦治疗,剂量200mg,3次/d,口服,疗程2个月.观察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临床记忆量表、简明精神状态(MMSE)行为量表和评分变化.疗效为总有效率83.3%.治疗后记忆商均值和MMSE均值较治疗前明显提高.提示阿尼西坦对癫痫患者的智能障碍有效.

  • 奥拉西坦对急性轻型脑损伤患者脑电图的影响

    作者:但炜;孙晓川;刘福英;唐文渊

    目的观察奥拉西坦对急性轻型脑损伤患者脑功能的改善作用,并与吡拉西坦进行比较.方法选择2003-12/2004-03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急性轻型脑损伤患者48例,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12~15分.48例随机分为奥拉西坦组和吡拉西坦组各24例,应用奥拉西坦或吡拉西坦4g+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使用21 d.治疗前后测脑电图,观察用药前脑电图特点、用药后脑电图变化,并进行定量脑电图分析.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48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用药前异常脑电图特点:背景脑电活动波幅降低,α节律解体或频率变慢甚至广泛性慢波.②用药后奥拉西坦组所有病例α指数增加,波幅提高,广泛性θ活动减少.吡拉西坦组有3例改变不显著.③定量脑电图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α相对功率值均明显提高,θ相对功率值减少(P<0.01),但奥拉西坦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奥拉西坦能显著改善急性轻型脑损伤患者脑功能,其作用强于吡拉西坦.

  • 奥拉西坦联合脑循环治疗仪治疗脑梗死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作者:梁飞宇;郝天袍;杜晓红

    目的 观察奥拉西坦联合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治疗轻中度脑梗死后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脑梗死后痴呆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治疗组应用奥拉西坦,每次静滴4.0 g,1次/d,连续用药1月,联合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治疗,每次为30 min,2次/d,共1月.对照组应用吡拉西坦,每次静滴10.0 g,1次/d,联合曲克芦丁,每次静滴0.6 g,1次/d,连续用药1月.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 评定智力障碍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Barthel指数) 判定日常生活能力,比较两组治疗前后MMSE和ADL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MMSE和ADL评分(21.2±5.2、52.8±8.8)明显高于同组治疗前(17.4±3.5、41.8±7.1)及对照组治疗后(18.1±4.3、46.0±8.7)(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75% ,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拉西坦联合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治疗脑梗死后痴呆能够减轻患者的痴呆程度,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 HPLC法测定阿尼西坦颗粒剂的含量及有关物质

    作者:李福良;曹晓群;李东吉;石艳萍;逄书明

    阿尼西坦是吡咯烷酮类脑功能改善药.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能促进和增强大脑记忆功能,增强记忆力.本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阿尼西坦颗粒剂的含量及有关物质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

  • 细胞间粘附分子-1在急性角膜炎大鼠角膜组织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陈国玲;吴欣怡

    目的:观察角膜炎大鼠动物模型的组织特征和眼部表现,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ICAM)-1在绿脓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急性角膜炎大鼠角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角膜炎动物模型制作前30 min,分别在大鼠球结膜下注射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PDTC预处理组)和生理盐水(炎症组).LPS刺激后1、3、6、12、24 h时,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大鼠的眼部表现并评分;抽取大鼠房水立即涂片,光镜观察房水细胞变化;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角膜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角膜组织内ICAM-1蛋白的表达.结果:预先用PDTC处理后再给予LPS刺激,可明显改善大鼠角膜炎症状、减轻角膜及房水混浊的程度.PDTC预处理组大鼠房水的细胞改变及角膜的超微结构变化较炎症组均有明显改善,角膜组织中ICAM-1的表达在各个时段较炎症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1).结论:绿脓杆菌LPS参与了大鼠急性角膜炎的病理过程:PDTC可下调角膜组织ICAM-1的表达,有效减轻了LPS引起的角膜炎症.

  • 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对绿脓杆菌性角膜炎的抗炎作用

    作者:

    目的:建立大鼠绿脓杆菌性角膜炎模型,探讨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对绿脓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ride,LPS)诱导产生的大鼠角膜炎模型的抗炎作用.方法:建立角膜炎动物模型,模型制作前30 min于大鼠球结膜下分别注射生理盐水(炎症组)和PDTC(治疗组),模型制作后1、3、6、12 h观察大鼠表现,角膜的组织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的活化情况.结果:LPS刺激后大鼠角膜组织中NF-κB早期活化.治疗组大鼠角膜中的NF-κB p65核染色阳性细胞明显少于炎症组;鼠眼表现和角膜组织学改变较炎症组改善显著.结论:成功建立了绿脓杆菌性角膜炎动物模型.NF-κB活化在绿脓杆菌性角膜炎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PDTC可有效减轻角膜炎症.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