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HBV ccc DNA的检测方法及研究进展

    作者:王甜;秦波

    共价闭合环状 DNA(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ccc DNA)作为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的转录模板,是一种独特的复制中间体,长期聚集于宿主细胞核内,在HBV生命周期及持续感染中起着关键作用。由于目前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均不能清除ccc DNA,其监测对于评价抗病毒治疗疗效、判断停药时间、预测治疗后再发等方面具有着重要作用。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HBV ccc DNA的检测方法得到不断的建立和完善,其临床应用价值也逐渐得到探究。本文就近年来研究报道的ccc DNA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等作一综述。

  • 18F-FDG-PET成像技术在肿瘤诊疗方面的应用

    作者:张建东;于金明;王仁本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 )是核医学高水平的标志,PET技术是可显示生物物质相应活动的空间分布、数量及其随时间的变化,故又称生物现象或分子显像,其常用的显像剂为带正电子的放射性核素,如11C、13N、15O、18F等,以18F-FDG 为示踪剂的PET影像以广泛应用于肿瘤临床,使肿瘤的诊断、分期和治疗方案的选择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大量的研究表明,在肿瘤原发疾病的诊断、转移灶显示、肿瘤分期、疗效监测及肿瘤复发与瘢痕鉴别方面的临床价值较大[1].18F-FDG 是葡萄糖的同分异构体,它进入肿瘤细胞内在己糖激酶作用下分解为18F-FDG-6-PO4, 无法继续完成糖代谢同时也难以回到细胞内,形成肿瘤细胞内的大量集聚.肿瘤细胞内糖酵解增强,葡萄糖代谢活性显著高于正常细胞,因而对18F-FDG摄取增高.PET能提供生理信息,使恶性肿瘤的诊断依靠改变组织的新陈代谢.计算FDG的利用率,常用suv 值定性肿瘤及表示恶性程度,阈值suv>2.5常作为恶性病变的判定标准.

  • ERCC1、RRM1和TS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培;康晓征;陈克能

    肺癌为临床常见恶性肿瘤,2014年肺癌约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率的1/4,约占所有新发肿瘤的14%[1],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约80%[2]。目前临床对NSCLC广泛采纳以解剖为基础的TNM(tumor-node-metastasis)分期及组织病理学作为治疗及预后判断的标准,但近年来出现许多指导NSCLC治疗策略的新观念,典型例子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突变与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kinase inhibitor, TKI)治疗, ALK基因重排与克唑替尼治疗的故事等。此外生物标志物对肺癌的经典治疗--化疗疗效的预测研究也不断被报道,如目前认为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ing 1, ERCC1)、核苷酸还原酶M1(ribonucleotide reductase subunit 1, RRM1)、胸苷酸合成酶(thymidylate synthase, TS)表达水平与NSCLC治疗与预后密切相关,其中ERCC1与肺癌铂类治疗耐药及预后相关,RRM1与吉西他滨治疗耐药及预后相关,TS与培美曲塞耐药及预后相关。2009年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推荐ERCC1和RRM1蛋白表达与EGFR基因突变一起,作为评估肺癌化疗后预后与预测治疗的标记物。本文就 ERCC1、RRM1及TS在NSCLC中的意义尤其是生存意义做一简要综述。

  • 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拔牙或非拔牙矫治后长期面形变换

    作者:

    通常认为Ⅱ1错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后,面形会变平或凹陷,但有些研究不支持这种观点.本实验目的就是评价拔牙与非拔牙治疗后和长期保持期间的面部软组织变化.材料和方法63名美国白人,23名拔牙者(男11,女12),平均年龄12.6岁,40名非拔牙者(男19,女21),平均年龄11.3岁,牙列完整,均采用方丝弓矫治器治疗.开始时采用颈牵引抑制上颌生长,内收切牙.拍摄治疗前(T1)、治疗后(T2)和长期保持后(T3)13~14年期间的颅颌定位X线侧位片,进行有关测量比较各个时期治疗和生长的关系、切牙和唇的变化、拔牙与否的影响.结果治疗前拔牙与非拔牙组LI-APg、LI-NB(mm)、LI-NB、NAPg有显著差异,显示拔牙组下切牙位置更靠前,颏部更突出.治疗期间以关节点位置变化表示的下颌生长,T1-T2期间6.24 mm,T2-T3期间4.62 mm.矫治前后拔牙与非拔牙组比较,LI-APg、LI-NB(mm)、LI-NB、LL-E、LL-S等指标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说明拔牙组治疗期间下唇及下切牙更向后移动,而上唇后移、下颌及鼻部生长、颏部向前,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矫治保持阶段,拔牙与非拔牙组均显示上下唇位置后移,软组织颏部更向前,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鼻部生长、下颌生长两组间测量也无差异.结论经拔牙或不拔牙成功治疗的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治疗后及保持期间面形持续变平,面部软组织突度进一步减小,这是由于下颌和鼻部生长所致,而不是拔牙与否的影响.长期保持后,唇的位置比Ricketts等倡导的理想位更后移,但与未治疗的同年龄组成人相似,治疗前下唇位置和厚度及上下颌骨关系可作为预测治疗后及长期保持期间下唇位置的因素.[蔡留意摘 丁寅校]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