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微创入路腹膜后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治疗感染性胰腺坏死的近期疗效

    作者:申鼎成;刘志勇;黄耿文;纪连栋;赵春光;魏伟;陆晔斌

    目的 探讨微创入路腹膜后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minimal access retroperitoneal pancreatic necrosectomy, MARPN)治疗感染性胰腺坏死(infected pancreatic necrosis,IPN)的近期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6年12月28例采用MARPN治疗的IPN的临床资料.24例采取升阶梯策略,即经皮穿刺引流+MARPN,4例采取降阶梯策略,即开放手术+MARPN. 结果 4例住院期死亡.24例出院病人中21例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14个月(6~35个月),死亡2例.全组起病1年内死亡率21.4%(6/28),其中重症胰腺炎1年内死亡率37.5%(6/16),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者1年内死亡率41.7%(5/12).获随访的21例中,再入院率47.6%(10/21),其中非计划再入院率38.1%(8/21),胰周引流管中位带管时间4个月(1~12个月).52.4%(11/21)的患者出现新发糖尿病(7/21,33.3%)或糖尿病加重(4/21,19.0%),33.3%(7/21)的患者出现慢性腹泻等胰腺外分泌功能受损表现. 结论 MARPN治疗IPN可以获得较好的近期疗效.

  • 腹腔镜微创技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干预时机若干问题

    作者:李非;刘建

    腹腔镜微创技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不同时期均发挥重要作用.病程早期,可用于降低腹腔室隔综合征患者的腹腔压力.合并胆囊结石时,可在本次住院期间、处理局部并发症时或二次住院期间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合并感染性胰腺坏死时,可通过腹膜后入路、经腹腔前入路实施完全腹腔镜或腹腔镜辅助下坏死组织清除术,应遵循延期手术原则.病程晚期,也用于晚期局部并发症的处理,包括胰腺假性囊肿及包裹性坏死.

  • 感染性胰腺坏死清创引流术后脓腔不灌洗的临床效果

    作者:高崇崇;曹锋;刘殿刚;梁阔;李嘉;李昂;王晓辉;王淳秀;王喆;段宁;武玉多;李非

    目的 探讨感染性胰腺坏死清创引流术后脓腔不灌洗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7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外科接受微创清创引流术且术后采用脓腔不灌洗及大口径-宽通道引流方式治疗的89例感染性胰腺坏死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估该技术的有效性.男性57例,女性32例,年龄(49.5±14.4)岁(范围:23~84岁).体重指数为(25.4±3.8) kg/m2(范围:17.6~36.7 kg/m2).病因:胆源性37例(41.6%),酒精性10例(11.2%),高脂血症性16例(18.0%),其他26例(29.2%).结果 89例患者中,6例(6.7%)接受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后好转出院,80例(89.9%)接受视频辅助微创清创术,3例(3.4%)接受全腹腔镜微创清创术,无中转开腹患者.手术次数(2.3±1.7)次,手术时间(56.5±31.7)min,出血量10 ml(范围:0~600 ml),总住院时间34 d(范围:6~172 d).并发症(Clavien-DindoⅢ级及以上)发生率为9.0%(8/89),主要包括腹腔出血5例、消化道瘘3例.总体病死率为6.7%(6/89),其中死于腹腔感染、菌血症和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死于肺部感染及菌血症2例,死于真菌感染1例.结论 清创引流术后脓腔不灌洗可以较安全有效地治疗感染性胰腺坏死.

  • 小切口微创入路治疗感染性胰腺坏死的临床研究

    作者:吕新建;孙备;李乐;陈华;孔瑞

    目的 探讨小切口微创入路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治疗感染性胰腺坏死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胰胆外科收治的164例因感染性胰腺坏死实施小切口微创入路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的患者资料,男性102例,女性62例;中位年龄46岁(范围:19~79岁).重症急性胰腺炎101例(61.6%),中重症急性胰腺炎63例(38.4%),遵循step-up approach原则首先行经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PCD)治疗后行小切口微创入路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治疗者131例(79.9%),未行PCD而直接行小切口微创入路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治疗者33例(20.1%).依据术前CT影像确定病灶位置,于PCD穿刺点或脓腔距离体表近处逐层切开进入脓腔,行小切口微创入路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结果 所有患者从发病至首次手术的中位时间为32 d(范围:23~45 d),住院时间46 d(范围:29~103 d),术中平均放置引流管中位数为4枚(范围:2~8枚).微创腹膜后入路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者92例(56.0%),微创小网膜囊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者36例(22.0%),微创腹膜后入路联合微创小网膜囊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者36例(22.0%).微创手术治愈者148例(90.2%),转为常规开放手术治愈者8例(4.9%),治愈率为95.1%(156/164).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术后胰瘘(25例)、腹腔内出血(10例)、胃瘘(2例)、十二指肠瘘(4例)、结肠瘘(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6.8% (44/164).院内死亡8例,病死率为4.9%(8/164).结论 针对感染性胰腺坏死患者,小切口微创入路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是清除坏死组织、通畅引流、降低并发症的有效治疗手段.

  • PCT与LPS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后期感染性胰腺坏死的预测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杨丽;王志强;袁伟华;吴畅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入院第一周血压联合降钙素原(PCT)、脂肪酶(LPS)检测对后期感染性胰腺坏死的预测价值,并分析后期感染性胰腺坏死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300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后期是否发生感染性胰腺坏死,分为感染组101例和非感染组199例.两组均采用AP常规治疗方案,分析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病因、合并症等)、入院时临床检查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血淀粉酶(AMS)、血脂肪酶(LPS)、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及入院第一周低血压的发生率等,归纳后期感染性胰腺坏死的影响因素,并采用ROC曲线分析第一周低血压联合LPS、PCT检测对后期感染性胰腺坏死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后的LPS、PCT、第一周低血压发生率及APACHE 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PS、PCT、第一周发生低血压及APACHE Ⅱ是AP患者后期发生感染性胰腺坏死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第一周低血压+LPS+ PCT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902、0.860高于第一周低血压+ PCT检测、第一周低血压+LPS检测及LPS、PCT单项检测.结论 第一周低血压、PCT、LPS可作为预测AP患者发生后期感染性胰腺坏死的重要指标,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预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同时第一周低血压、LPS、PCT及APACHE Ⅱ评分也是发生后期感染性胰腺坏死的影响因素.

  •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徐益萍;骆方军;郑军;江克翔;陈铁炯;刘学成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性胰腺坏死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测定的临床价值,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性胰腺坏死的临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6年8月在医院住院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根据是否合并感染性胰腺坏死,将60例患者分为感染组21例,非感染组39例,分别于入院第1、4、7、14天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并选择50例同期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各时间点血清PCT和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和CRP水平在第4天均达到顶峰,之后逐渐下降;感染组各时间点血清PCT和CRP水平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0.05),血清PCT和CRP水平在第4天均显著升高,在第7、14天较第4天均显著下降.结论 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的联合动态监测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性胰腺坏死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并有助于对病情的判断及疾病预后的评估.

  • 急性胰腺炎后期发生感染性胰腺坏死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刘秋霞;杨莹;杨淑晴;谢小培;范展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后期发生感染性胰腺坏死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7月医院收治的13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发生感染性胰腺坏死的69例患者分为A组,将未发生感染性胰腺坏死的69例患者分为B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并将其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通过 ROC曲线分析评价其对急性胰腺炎后期发生感染性胰腺坏死的预测价值。结果 A组入院 APACHE Ⅱ评分(15.93±3.48)分,C‐反应蛋白(280.08±59.13)mg/L ,降钙素原(4.47±1.32)μg/L ,均显著高于B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入院APACHEⅡ评分的敏感度为88.3%,特异度为69.1%;C‐反应蛋白的敏感度为82.1%,特异度为78.2%;降钙素原的敏感度为80.5%,特异度为71.5%(P均<0.05)。结论 APACHEⅡ评分、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与急性胰腺炎后期发生感染性胰腺坏死密切相关,重视上述指标的评估有助于早期诊断感染性胰腺坏死。

  • 血清炎症介质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后期感染性胰腺坏死的预估价值

    作者:张亭;周雅箐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8(IL-8)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后期感染性胰腺坏死的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比较和评估两组后期发生感染性胰腺坏死的有统计学意义的检测指标的预估价值.进一步构建和绘制相关指标的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其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96例经入院后7d上腹部CT检查确诊,发生感染性胰腺坏死27例(28.1%),感染组PCT、hs-CRP及IL-8水平分别为(7.2±2.3)μg/L、(23.6±3.9) mg/L和(185.8±25.5)pg/mL,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的(2.5±0.5)μg/L、(13.1±1.9) mg/L和(80.2±7.9) pg/mL(均P<0.05);PCT的AUC为0.849,诊断界值为6.1 μg/L;hs-CRP的AUC为0.861,诊断界值为18.5 mg/L;IL-8的AUC为0.785,诊断界值为138.9 pg/mL;进一步以感染性胰腺坏死诊断结果为金标准,上述指标的敏感度分别为88.9%、85.2%和77.8%,特异度分别为85.5%、82.6%和78.3%.结论:早期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PCT、hs-CRP和IL-8,对后期感染性胰腺坏死的诊断具有较好的预估价值.

  • 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感染性胰腺坏死患者细胞间黏附分子-1、降钙素原、血清C反应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党晓燕;丁新爱;孙媛

    目的 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降钙素原(PCT)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感染性胰腺坏死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诊的9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感染性胰腺坏死分为感染组46例和非感染组52例.分析ICAM-1、PCT、CRP在继发感染性胰腺坏死中的变化及诊断价值.结果 感染组ICAM-1、PCT、CRP及Ranson评分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ICAM-1、PCT、CRP与Ranson评分均呈正相关(r=0.251、0.223、0.270,P<0.05).联合检测诊断效能高于ICAM-1、PCT、CRP单独检测(P<0.05),联合检测特异度、准确度显著高于ICAM-1、PCT、CRP单独检测(P<0.05).结论 ICAM-1、PCT、CRP在继发感染性胰腺坏死患者中均升高,均与Ranson水平密切相关,且三者联合检测诊断准确度显著增高,可作为诊断继发感染性胰腺坏死的重要指标.

  • 微创腹膜后入路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治疗感染性胰腺坏死18例疗效分析

    作者:黄耿文;申鼎成;亢浩;周书毅

    目的:观察微创腹膜后入路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MARPN)治疗感染性胰腺坏死(IPN)的临床疗效并总结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6年7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的18例采用MARPN治疗的IPN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15例行经皮穿刺引流术+MARPN,3例为开放手术+MARPN。结果18例病人胰周引流液培养结果均为多重病原菌感染。15例(83.3%)行MARPN后脓毒症完全逆转痊愈出院,1例因并发出血和肠瘘中转开放手术。术后发生胰瘘7例(38.9%)、肠瘘5例(27.8%)、出血2例(11.1%)。3例(16.7%)病人因继发出血或肠瘘,终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采用以MARPN为重要方式的升阶梯或降阶梯治疗方案是治疗IPN的有效策略。

  • 急性胰腺炎后期感染性胰腺坏死影响因素分析(附153例报告)

    作者:沈骁;杨栋梁;邹磊;柯路;李刚;童智慧;叶向红;李维勤;李宁;黎介寿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后期(发病2周后)发生感染性胰腺坏死(IPN)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153例AP病人临床资料。根据病人后期是否出现IPN分为非感染组(123例)和感染组(30例),比较两组病人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并分析AP后期发生IPN的影响因素。结果感染组病人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系统(APACHEⅡ)评分、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淋巴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例、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白蛋白、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与非感染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和淋巴细胞计数是AP后期发生IPN的独立影响因素。淋巴细胞计数预测IPN的临界值为0.7×109/L,敏感度为83.7%,特异度为66.2%。结论淋巴细胞计数和APACHEⅡ评分为AP后期发生IPN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早期监测淋巴细胞计数可能成为预测AP病人后期发生IPN的有效方法。

  • 腹腔镜辅助经网膜囊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治疗感染性胰腺坏死疗效分析

    作者:曹锋;李昂;刘殿刚;段宁;高崇崇;武玉多;丁乙轩;王喆;李非

    目的 评价“一步法”腹腔镜辅助经网膜囊胰腺坏死组织清除(LATLSD)治疗胰周感染性胰腺坏死(IPN)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通外科实施LATLSD治疗的35例IPN病人资料,所有病例坏死积液均集中于胰周区域.观察术后24 h及术后1周生命体征及炎症指标.结果 35例病人均成功进行手术,初次手术时间为(78.9±25.3)min,出血量为20(10~600)ml,初次手术引流管数量为(3.8±1.0)根.平均手术次数(2.3±1.6)次.平均住院时间为(44.8±32.2)d.34例(97.1%)病人脓液细菌培养结果阳性.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7.1%(6/35),其中新发器官功能障碍4例(1例同时发生腹腔出血),胃漏、结肠漏各1例;发生Clavien-DindoⅢ级及以上并发症5例(14.3%).病死率为5.7%(2/35),治疗成功率为94.3%.病人术后24 h白细胞水平较术前显著下降[(10.6±6.6)×109/L vs.(12.6±6.3)×109/L,P<0.01],而各项生命体征及炎症指标(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介素-6)在术后1周显著好转.结论 “一步法”LATLSD治疗胰周IPN安全、有效.

  •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感染处理的争议与对策

    作者:孙备;冀亮

    现代外科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感染以创伤递升式分阶段治疗理念为指导,呈现微创化、阶段化、多学科化、专业化和多元化5大新特点.创伤递升式分阶段治疗SAP并发感染遵循3D原则:外科干预应相对延迟至SAP发病后4周左右;首选引流;若引流效果不佳,则干预升级为清创.早期判断或筛选感染及疑似感染者应注重准确读片、综合分析,并考虑到其他系统感染的可能.对于确诊或疑似感染者,若病情稳定、无明显脓毒症或器官功能衰竭征象,可单纯予以抗生素治疗.影像学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PCD)作为微创化的干预方式,可相对较早地开展.多器官功能衰竭及囊实混合性病灶是相对明确的外科清创必要性的独立危险因素.创伤递升式分阶段治疗SAP并发感染应根据病变位置及分布、术者的特长与偏好选择具体实施方案,其底线是尽量避免出血及肠瘘.创伤递升式分阶段治疗序列中的开放性清创应在合理的指征及时机下开展,其安全有效,也无法取代.当前SAP并发感染的治疗中凸显外科干预相对不足的问题,外科医师在多学科团队中应主动树立自身的主导性地位,勇于担当、敢于出手,努力为SAP并发感染病人争取良好预后.

  • 重症急性胰腺炎感染性胰腺坏死经皮肾镜微创治疗进展

    作者:冯健;蔡守旺

    当前,微创手术已逐步成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性胰腺坏死外科治疗的标准化手术方式.经皮肾镜腹膜后入路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是其中的一种微创技术,该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可重复性高、不干扰腹腔脏器等特点,本文就这一手术方式的技术演变及进展做一综述.

  • 超声内镜引导下支架置入引流术治疗感染性胰腺坏死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金金;刘鑫钰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支架置入引流术治疗感染性胰腺坏死(IPN)的临床价值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胰腺炎合并IPN患者57例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开腹组和内镜组,开腹组采取开腹手术引流治疗,共23例,内镜组行超声内镜下支架置入引流术治疗,共34例,依据术后患者临床体征及CT复查结果评价临床疗效;手术前后检测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尿淀粉酶、血淀粉酶、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治疗前后采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术后1d、1周、2周时,两组患者PCT、CRP、WBC及血淀粉酶、尿淀粉酶等实验室指标显著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1周、2周时,内镜组的PCT、CRP、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水平显著低于同期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治疗总有效率79.4%,开腹组8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时,两组患者SF-36量表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的精神健康、社会功能、活力、情感职能、总体健康5个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9%和34.8%,x2=6.05,P=0.014),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2.9%和13.0%,x2=0.88,P=0.349).结论 超声内镜引导下支架置入引流术治疗IPN临床疗效确切,且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安全可行,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基于新亚特兰大分类标准研究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在急性胰腺炎早期病情评估中的价值

    作者:何文华;陈鹏;祝荫;夏亮;朱勇;曾皓;刘丕;吕农华

    目的 基于新修订的亚特兰大分类标准评估CRP和降钙素原早期预测重度急性胰腺炎(SAP)、感染性胰腺坏死(IPN)、器官衰竭和死亡风险的准确性.方法 纳入2011年3月至2013年12月入院且起病至入院<3 d的连续性急性胰腺炎(AP)患者975例,按新亚特兰大分类标准判断其AP严重程度,分成轻度急性胰腺炎(MAP)组、中度急性胰腺炎(MSAP)组和SAP组.采用秩和检验比较3组患者入院后24 h的CRP和降钙素原水平,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CRP和降钙素原与AP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采用AUC值分析CRP和降钙素原预测器官衰竭、SAP、IPN和死亡风险的准确性.结果 975例AP患者中,器官衰竭401例(41.13%),IPN78例(8.00%),死亡5例(0.51%).MAP组、MSAP组和SAP组的中位CRP水平(下四分位数,上四分位数)分别为26.00 mg/L(12.95 mg/L,88.50 mg/L)、96.80 mg/L(26.00 mg/L,177.50 mg/L)和165.00 mg/L(73.70 mg/L,259.50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27.58,P<0.01);CRP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41,P<0.01).MAP组、MSAP组和SAP组的中位降钙素原水平(下四分位数,上四分位数)分别为0.26 μg/L(0.18 μg/L,0.60 μg/L)、0.54 μg/L(0.26 μg/L,1.70 μg/L)和1.42 μg/L(0.50 μg/L,4.82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69.99,P<0.01);降钙素原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35,P<0.01).CRP和降钙素原预测器官衰竭的AUC值均为0.65,预测IPN、SAP和死亡风险的AUC值分别为0.74和0.85,0.71和0.70,0.48和0.79.结论 在新亚特兰大分类标准下,CRP与降钙素原预测器官衰竭准确性较低,CRP预测SAP的准确性稍高于降钙素原,降钙素原预测IPN和死亡风险的准确性均高于CRP.

  • 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的抗生素应用

    作者:苏磊;李悦

    急性胰腺炎各阶段均可合并感染,感染发生与胰腺坏死及其程度有关.感染性胰腺坏死是胰腺继发感染的常见类型,是影响急性重症胰腺炎预后的重要决定因素.抗感染药物是治疗的基本要素.虽然根据临床参数,急性胰腺炎患者继发感染的诊断困难,但影像学(气泡征)和影像学引导下细针穿刺是可靠的诊断手段.文中从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的病理生理及诊断进行阐述,并对抗生素的合理应用进行介绍.抗生素预防性使用不能改善患者结局,确诊感染是抗生素唯一明确的适应证,应选择胰腺组织渗透性高且可覆盖院内腹腔感染常见病原体的抗生素方案.真菌感染应当被重视,并选择恰当的方法尽早诊断和治疗.当感染灶得到充分控制时,治疗疗程为7~10d,但感染性坏死组织处理不理想时,需延长抗感染疗程.

  • 血清PCT及CRP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后期感染性胰腺坏死的临床预判价值

    作者:陈飞群;颜展;徐刚;李勇攀

    目的 探讨临床检测指标异常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后期发生感染性胰腺坏死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230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感染性胰腺坏死,分为非感染坏死组和感染坏死组,评估临床指标对其发生后期感染性胰腺坏死的临床价值,进一步构建ROC曲线,评价其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 230例SAP患者中有80例发生感染性胰腺坏死,发生率为34.8%.感染坏死组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APACHEⅡ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CT、CRP及APACHEⅡ评分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9、0.888和0.574,相应诊断临界值分别为7.9ng/ml、240.5mg/L和15.8分,敏感度分别为85.1%、85.6%和72.1%,特异度分别为78.7%、80.9%和55.9%.结论 PCT及CRP的异常升高对SAP发生后期感染性胰腺坏死有较大的临床预判价值.

  • 血清PCT CRP LPS检测对SAP后期感染性胰腺坏死的诊断价值

    作者:孙久庆;周峻;郑儒君;陈国伟

    目的 探讨血液炎性指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发生后期感染性胰腺坏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2年8月至2016年8月诊治的450例SAP患者临床资料,分为坏死组和非坏死组,比较两组患者各项血液检测指标及ROC曲线分析结果.结果 感染性胰腺坏死发生率为21.8%.坏死组患者血清PCT、CRP、LPS及脂肪酶含量明显高于非坏死组患者(P<0.05).坏死组患者与非坏死组患者血淀粉酶、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白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CT、CRP、LPS及脂肪酶对应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3、0.884、0.882、0.580,诊断临界值分别为7.0μg/L、229.0mg/L、3.5kEU/L、592U/L,敏感度分别为89.6%、87.5%、87.2%、65.9%,特异度分别为83.6%、81.4%、80.9%、58.7%.结论 血清PCT、CRP、LPS检测对SAP发生感染性胰腺坏死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 优化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王鹏飞;杨世忠;刘志伟;任为正;蔡守旺

    感染性胰腺坏死(infected pancreatic necrosis, IPN)是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患者病情便迅速恶化,其病死率可高达30%,是造成SAP患者"第二个死亡高峰"的主要原因之一[1-2].传统治疗IPN的方法是开腹坏死组织清创术附加术后持续灌洗引流,但是该手术创伤较大,给患者带来二次打击,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均较高[3].近些年来,多种微创治疗感染性胰腺坏死组织的清除术逐步应用于临床,取得良好疗效,改善了患者预后,因而被国内外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推荐优先应用于治疗IPN[4].然而常用的微创治疗手段如经皮肾镜、视频辅助小切口、腹腔镜等,都需要前期通过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catheter drainage,PCD)为后续手术建立操作通道[5].PCD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IPN的引流效果及病情转归,更关乎后续感染性坏死组织清除的效率.笔者从2008年起在国内率先使用经皮肾镜这项微创技术治疗SAP,至今累计成功治愈200余例患者,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体会到优化PCD对治疗SAP患者意义重大[6-7].

32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