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挂线治疗坐骨直肠间隙脓肿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作者:丁婷;李师

    [目的]观察挂线治疗坐骨直肠间隙脓肿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方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超声定位脓腔中心点切开脓腔,排出脓液,分离脓腔纤维隔,清除坏死组织,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冲洗后填塞无痛生肌散凡士林纱条引流,塔形敷料压迫,丁字带外固定,无处理内口动作.治疗组30例挂线:取膀胱截石位,彩超、指诊等确定脓肿范围,以脓腔中心位置在臀部垂直投影为形成肛瘘外口位置,索罗门定律寻找内口,即经过肛门两侧坐骨结节画一横线,外口在横线前方,距肛门5cm内,则内口在齿线上与外口相对应;外口在距肛门5cm外或在横线后方,则内口多在肛管后部齿线处;术者左手食指放入肛内协助,右手持球头探针沿切口轻轻探入,在相应齿线附近探查原发感染内口;以食指伸入肛内作引导,另一手持探针经脓腔寻找内口;内口已溃破,探针可顺利引出;内口寻找困难,在针指间薄弱处穿出,引入橡皮筋将切口与肛门间皮肤切开,橡皮筋松紧适度后结扎,同时结扎原发内口两侧肛腺组织,填塞无痛生肌散凡士林纱条引流,塔形敷料压迫,丁字带外固定.治疗1次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1次),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20例,好转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6.67%;对照组治愈5例,好转6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36.67%.[结论]挂线治疗坐骨直肠间隙脓肿,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手术室个性化护理应用于膀胱截石位手术的临床分析

    作者:刘海妹

    目的:探究与分析手术室个性化护理在膀胱截石位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收治的178例采用膀胱截石位进行手术的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8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室个性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肢体麻木疼痛程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通过卡方检验,是否应用手术室个性化护理对术后双下肢疼痛(X2=46.20,P1 <0.01)、麻木(X2=12.32,P2 <0.01)及并发症的产生(X2=6.05,P3 <0.05)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说明应用个性化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双下肢疼痛、麻木的产生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手术室个性化护理可以减少术后患者的肢体不适,并有效降低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下肢神经损伤、臂丛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改良式膀胱截石位在腔镜全子宫中的护理应用

    作者:鲍小霞

    目的:探讨对于妇科腹腔镜全子宫手术的受术者而言,采用改良式膀胱截石位是否能对手术效果起到助益.方法:选取201615年1月至201716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妇科手术病患中,须采用腹腔镜手术的病患12060例,平均分配为6030人一组的改良组以及常规组.常规组采用传统膀胱截石位施以受术,而改良组采用改良式膀胱截石位,比对两组病患的术体摆放所需时间与人力投入、术后舒适度评级、满意度等结果.结果:改良组术体摆放时间为(2±0.5)分,要远低于常规组的(8±1.1)分;改良组人力投入为(1±0.4)人,少于常规组的人力投入(2±0.8)人;改良组术后舒适度与满意度评级均高于常规组,且具有明显差异.结论:采用改良式膀胱截石位,不但有助于减轻医护人员的人力投入与时间投入,同时也能减轻病患痛苦,提高病患对医护人员及其工作的满意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业内同仁借鉴与推广.

  • 大字形体位在经大腿皮下间隙腔镜下行腹股沟 淋巴结清扫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陈敏;郑丽芳;胡梅娇;刘芳;张娟;李珍;杨琼

    目的 研究大字形体位在经大腿皮下间隙腔镜下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7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外阴癌患者16例,根据手术体位不同分为研究组(n=8)与对照组(n=8).两组均行经大腿皮下间隙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手术及广泛外阴切除术治疗,对照组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手术过程中采取改良膀胱截石位,研究组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手术过程中采取大字型体位,两组广泛外阴切除术过程中均采取膀胱截石位.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医师对手术操作空间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2.50%(1/8)较对照组37.50%(3/8)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医师对研究组手术操作空间满意度为100.00%(8/8),高于对照组75.00%(6/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大腿皮下间隙腔镜下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手术治疗外阴癌患者时采用大字形体位,能有效缩短引流管放置及住院时间,且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医师对手术操作空间满意度.

  • 比较分析膀胱截石位与四肢着床位处理肩难产的效果

    作者:帕提曼祖农;杨爽

    目的 对四肢着床与膀胱截石位处理肩难产的效果进行对比,探究适合的肩难产助产方式.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选择阴道试产并可能发生肩难产初产妇50例,根据产妇入住顺序分作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观察两组中产中、产后数据.结果 试验组从胎头至胎肩娩出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的新生儿低Apgar评分率、新生儿产伤率、产道裂伤以及出血率都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运用四肢着床位方式处理肩难产能缩短胎肩娩出时间.

  • 老年直肠癌患者膀胱截石位术后下肢不同摆放法的护理体会

    作者:蓝闹群

    目的:探讨老年直肠癌患者膀胱截石位术后下肢不同摆放法对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本院诊治的84例老年直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术后单腿慢放)和对照组(两腿同时慢放),每组各42例,观察比较两组术前、术后血流动力学参数(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中心静脉压CVP)变化,以及体位改为膀胱截石位后1、3、5、10 min,两组上述参数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术后的HR、SBP、DBP、CVP变化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对照组HR明显增高,SBP、DBP、CVP均明显减少(P<0.05),且两组术后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体位改为膀胱截石位后1、3、5、10 min时,两组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直肠癌患者膀胱截石位术后下肢单腿慢放能够明显减少血压和心率的波动幅度,确保围术期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 直膝截石位预防腔镜膀胱截石位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分析

    作者:凌丽娟

    目的:探讨手术中采取直膝截石位预防腔镜膀胱截石位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在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100例妇科腔镜膀胱截石位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膀胱截石位进行手术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取直膝截石位进行手术,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血压下降的程度比较小,而对照组患者血压下降的程度比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直膝截石位的观察组患者,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只占6%,而对照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占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治疗中,采取直膝截石位有利于降低腔镜膀胱截石位手术患者的血压,使血压的变化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并且对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还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非常大的医疗价值,值得在临床医学界推广运用。

  • 趴位分娩对促进自然分娩的临床研究

    作者:武长芬;范红芳

    目的 探讨趴位分娩在促进自然分娩顺利进行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并分娩的孕妇160例,随机分为趴位分娩的研究组及膀胱截石位分娩的对照组,每组各8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500 ml)、产后舒适度以及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7分)情况.结果 研究组第二产程时间明显短于采取膀胱截石位分娩的对照组,且产后出血(2.5%与7.5%;x2=3.247,P=0.034)、宫颈裂伤(3.75%与21.25%;x2=4.657,P=0.047)及产后不适发生率(16.25%与50.00%;x2=18.357,P=0.008)均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胎儿宫内窘迫(2.50%与8.75%;x2=4.672,P=0.030)、新生儿窒息发生率(1.25%与7.50%;x2=4.142,P=0.03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产妇分娩产程中采取趴位,可有效缩短产程,降低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 阴肛指诊辅助腹腔镜治疗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

    作者:张迺岩;曹保利;毛雪梅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异位子宫内膜累及盆腔腹膜或/和盆腔内生殖器官的病变.重症异位病变往往侵及宫骶韧带、肠管、膀胱、子宫直肠隔、盆腔腹膜,造成广泛粘连,封闭子宫直肠陷凹,引起各系统临床不适.2005年6月~2006年11月,笔者应用电视腹腔镜技术,创新取膀胱截石位,在台下助手阴肛指诊指引下手术治疗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69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膀胱截石位与四肢着床位处理肩难产的效果观察

    作者:向爱宝

    目的 观察膀胱截石位与四肢着床位处理肩难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镇卫生院收治的可能会出现肩难产产妇63例,随机分为A组31例和B组32例.A组采用膀胱截石位处理肩难产,B组采用四肢着床位处理肩难产,比较2组产妇分娩情况和母婴结局.结果 B组胎头至胎肩娩出时间为(75.25±7.43)s,短于A组的(93.69±12.32) s(P<0.01);B组产后出血、新生儿产伤、产道撕裂、新生儿窒息发生率(3.13%、0、0、6.25%)低于A组(25.81%、22.58%、19.35%、29.03%,P均<0.05).结论 肩难产产妇实施四肢着床位处理能够缩短胎儿胎头到胎肩娩出时间,改善妊娠结局,值得推广应用.

  • 膀胱截石位在腔境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

    作者:韩燕;冯小燕

    目的:探究膀胱截石位在腔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进行腔镜手术的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依据,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在手术中保持仰卧位,观察组患者在手术中保持截石位,对两组的应用效果及护理进行探究。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所需时间(92.9±7.15)m i n、首次下床活动时间(17.65±1.32)h、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6.25%)均少于对照组手术所需时间(134.3±8.55)m i n、首次下床活动时间(25.70±1.75)h、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33.75%),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腔镜手术中,采用膀胱截石位的手术效果较好,为医生提供清晰的手术视野,有利于手术的操作,可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值得推广应用。

  • 膀胱截石位并发症与护理研究的进展

    作者:周玲

    综述膀胱截石位并发症发生原因、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探讨手术室截石位手术病人佳的护理方案,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探讨两种手术体位对阴式全子宫切除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曾建英;郭桂红

    目的:探讨采用双下肢水平展开位代替传统膀胱截石位方法对阴式全子宫切除患者术中、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通过对80例妇科阴式全子宫切除患者,按手术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用传统的膀胱截石位摆置方法,将托腿架支托患者小腿,上肢外展位;实验组采用双下肢呈水平位向外展开,测血压的一侧上肢用自身床单固定于身体旁,另一侧静脉输液的上肢用插手板固定,插手板与手术床成30°~60°角.结果:通过术中观察及术后随访表明,双下肢水平展开位的观察组患者术中、术后的血压、心率的改变及术后下肢疼痛、麻木等不良反应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双下肢水平展开位的摆置方法有利于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 趴位与截石位分娩的临床研究

    作者:范红芳;蔡银素;武长芬;马文格

    目的:比较趴位与膀胱截石位分娩方式对产妇与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在我院分娩的产妇分为两组,实验组100例取趴位分娩,对照组100例取常规截石位分娩,对两组产妇剖宫产率、肩难产率、阴道助产率、宫颈裂伤率及会阴侧切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肩难产率、阴道助产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产后宫颈裂伤率、侧切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趴位分娩方式不仅能够有效的降低剖宫产率并且降低肩难产率、阴道助产率,并能提高自然分娩率,所以趴位分娩是值得推广应用的分娩体位。

  • 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膀胱截石位的安置及护理

    作者:梁黎;杨莉芹;左灵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膀胱截石位的安置方法.方法:收集112例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护理配合体会,总结术中正确体位的安置和护理方法.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1例患者因体位安置不当而出现并发症.结论:正确、合理的体位安置能有效预防和减少与体位有关的并发症,是手术顺利进行的保证.

  • 膀胱截石位与四肢着床位处理肩难产的效果

    作者:吴梁姣;冯少涓;吴冬琼

    目的:比较膀胱截石位与四肢着床位处理肩难产的效果,探究有效的肩难产助产方式.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阴道试产并发生肩难产的初产妇68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肩难产采取膀胱截石位进行处理,观察组肩难产采取四肢着床位进行处理,对比两组的分娩进程及分娩结局.结果:在总产程时间及第二产程时间上,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胎头至胎肩娩出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产后出血率、新生儿产伤率、产道裂伤率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肢着床位处理肩难产较膀胱截石位能有效缩短胎头至胎肩娩出的时间,降低产后出血率、产道裂伤率、新生儿产伤率,改善分娩结局,提高产科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膀胱截石位与站立位臀大肌肌内注射部位的定位

    作者:阎仿;葛文利;韩思文;郑育飞

    目的:研究膀胱截石位和站立位臀大肌位置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探讨膀胱截石位臀大肌肌内注射的精确定位方法.方法:门诊手术患者639例,按10岁年龄段分为20~29岁组、30~39岁组、40~49岁组和50~59岁组,按体质量指数(BMI)≤18.5-、18. 5-22.9、23-24.9、25-29.9、≥30分为5组,采用超声技术分别测量患者站立位、膀胱截石位时同侧同部位的臀大肌位置变化,并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在膀胱截石位下同侧同部位的臀大肌位置与站立位相比,改变存在明显差异,统计学计算平均垂直下降3.39 cm±1.56 cm.并随着患者年龄、BMI的增大,臀大肌下降数值越大,有正相关关系.结论:在膀胱截石位下进行臀大肌注射定位时,可根据患者年龄、BMI等因素,考虑酌情在传统定位区域内,垂直下移1~3.9 cm.

  • 膀胱截石位取脐下小切口行宫颈癌根治术的探讨

    作者:曲军卫;王金华;王秀芬;吴裕中;邓斐

    [目的]探讨膀胱截石位时取脐下正中小切口行宫颈癌根治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结果.[方法] 150例Ⅰa2~Ⅱa期宫颈癌患者,均开腹行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术.其中67例行膀胱截石位,切口位于脐下,称为截石位手术(lithotomy position operation,LPO)组,83例行水平仰卧位,切口绕脐左上,称为仰卧位手术(supine position operation,SPO)组,进行临床相关指标的对比分析.[结果]LPO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和SPO组相当,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明显少于SPO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 LPO组与SPO组术后相比,肛门排气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早,有显著性差异(P<0.05).LPO组没有发现膀胱截石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膀胱截石位时行脐下正中小切口完全能够满足包括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术在内的宫颈癌根治术的要求,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行,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仰卧位手术,对早期宫颈癌手术的近期疗效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 不同分娩体位在第二产程应用效果研究

    作者:余燕维;龚璐琼;郑小燕

    大量研究表明[1-2]:在第二产程中应用合适体位,可有效提高阴道自然分娩率,促进胎儿顺利娩出.同时,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在《新产程标准及处理的专家共识(2014)》中也明确指出,在保障母儿安全的前提下,适时选用合理的舒适体位,对促进胎儿娩出,减少母婴并发症,均有着积极的作用.鉴于此,本研究68例产妇(观察组)在第二产程中采用自主半卧式结合适时膀胱截石位(下称舒适体位),并与对照组68例采用膀胱截石位(下称传统体位)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除术体位固定方法改良的应用效果

    作者:涂瑾

    目的 为了减少膀胱截石位对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除术(TURBT)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膀胱截石位的传统支架进行改良.方法 选择行TURBT患者60例,随机分为改良组与对照组各30例,术前术中测量下肢血氧饱和度及二氧化碳分压,术后观察患者小腿皮肤颜色及术后随访.结果 对照组手术中下肢随时间延长血氧饱和度明显低于改良组(P<0.05),二氧化碳分压明显高于改良组(P<0.05);术后对照组小腿皮肤均有紫绀,改良组术前术后皮肤颜色无明显改变.结论 改良支腿架可有效减少截石位导致的肢体缺氧度,改善血氧饱和度,减少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减轻患者出现术后酸胀感,减少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3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