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后纵韧带切除与漂浮在颈椎减压术中的疗效比较

    作者:何洪波;李康华;胡建中;张宏其;雷光华;王锡阳

    目的比较后纵韧带切除与漂浮在颈椎前路减压术中的疗效.方法对81例行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的单间隙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伴后纵韧带明显压迫脊髓28例(A组),后纵韧带无脊髓压迫53例(B组).根据JOA评分分别比较两组行后纵韧带切除与漂浮术后症状的改善率.结果平均随访12个月.A组中行后纵韧带切除或漂浮者平均改善率分别为75%和66%;B组分别为74%和72%.行后纵韧带切除者中术后症状一过性加重5例,瘫痪1例.结论对于伴后纵韧带明显压迫脊髓者,韧带切除术疗效优于漂浮术;而对于无脊髓压迫者,两者疗效无明显差异.

  • 颈椎病前路手术切除后纵韧带的适应证及意义

    作者:尹飞;朱庆三;赵东旭;巩固;李然;赵昆池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中后纵韧带切除的适应证及意义. 方法:2000年6月~2010年6月我院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500例,其中213例患者切除后纵韧带,男153例,女60例,年龄30~74岁,平均49.96岁. 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效果.结果:术中切除后纵韧带的213例中,178例术前影像学有相应的后纵切带或椎间盘钙化:30例术中探查后纵韧带弹性差、有韧或硬感;1例术前MRI显示椎间盘突出到硬膜内,周围有脑脊液信号;4例术中发现后纵韧带上有破损,切除后纵韧带后发现椎间盘突出到后纵韧带后方、硬膜囊前方.术后并发脑脊液漏患者3例,经保守治疗后治愈;早期出现硬膜外而肿致神经症状加重2例,均及时发现,手术清除血肿,神经功能在1个月内恢复;术后并发食管损伤者2例,经保守治疗,均在4~6周愈合.随访6~70个月,平均36.7个月,JOA评分由术前4~14分,平均8.71±3.36分,提高到随访时的5~17分,平均13.50±3.50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改善率为7.69%~100%,平均60.0%.结论:根据术前影像学及术中探查时后纵韧带的弹性可以决定颈椎病前路手术是否需要切除后纵韧带,切除后纵韧带时会发生一些并发症,应严格把握适应证,术中谨慎操作.

  • 伴交感神经症状的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中切除后纵韧带的早期疗效研究

    作者:徐成;张立岩;王济纬;刘斌;甘维;崔国鹏;梁伟

    目的:分析研究伴交感神经症状的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中切除后纵韧带的早期疗效。方法选取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00例伴交感神经症状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根据患者术中后纵韧带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去除组(52例)和保留组(48例)。应用20分评分法评估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6、9个月的交感神经症状改善情况;并选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JOA)系统分析患者术后脊髓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选用X线片观察患者植骨融合情况。结果去除组术前及术后3、6、9个月的交感神经症状评分分别为(7.4±0.3)、(1.9±0.4)、(2.0±0.6)、(2.1±0.7)分,保留组为(7.8±0.5)、(2.8±1.1)、(3.2±1.4)、(4.1±1.8)分。去除组术前及术后3、6、9个月的JOA评分分别为(10.2±1.4)、(12.5±1.3)、(14.3±0.9)、(14.9±1.1)分,保留组为(10.5±1.3)、(10.9±0.6)、(11.2±1.1)、(12.5±0.8)分。两组患者术前交感神经症状评分、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去除组患者术后交感神经症状评分、JOA评分均优于保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此外,去除组患者X线检测显示植骨融合优28例,良14例,优良率为80.7%;保留组患者植骨融合优27例,良11例,优良率为79.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去除组有1例伴咽部不适、1例多痰及1例吞咽疼痛,无饮水咳呛;保留组有2例伴多痰、1例吞咽疼痛、1例吞咽困难及1例饮水咳呛。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可有效治疗伴交感神经症状的脊髓型颈椎病,如患者术中行后纵韧带切除操作,患者交感神经症状可显著改善,早期疗效更优。

  • 颈椎体次全切并后纵韧带切除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中期疗效

    作者:李爱民;孔祥清;高峰

    目的:观察颈椎体次全切除并后纵韧带切除减压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中期治疗效果.方法:51例颈椎病患者,病变累及2节段者45例,3个节段者6例.经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及后纵韧带切除减压,取自体髂骨或钛网支撑植骨结合钛板内固定.根据JOA评分判定脊髓功能恢复程度及改善率,分别摄术前、术后3天、3个月、6个月、12个月和末次随访颈椎正侧位X线片,测量颈椎曲度并以Cobb角测量融合节段的前凸(或后凸).结果:随访60~92个月,平均72个月,植骨于术后3~6个月骨性愈合,术后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无内固定并发症,手术有效率100%,优良率88.2%;JOA评分术前(9.5±1.6)分,术后(15.1±1.2)分(P<0.01);颈椎曲度术前15.1-±3.3,术后18.4±3.1(P<0.01);Cobb角术前(4.8±1.9).,术后(25.2±3.0)°(P<0.01).结论:颈椎体次全切除并后纵韧带切除是一种切实有效的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式,具有良好的恢复、维持颈椎生理曲度和植骨融合率高的优点.

  • 后纵韧带切除在颈椎前路减压中的疗效分析

    作者:吴东永;武文杰;黄德征;陈海;谢硕胜

    目的:探讨后纵韧带切除在颈椎前路减压术中的疗效.方法:回顾45例行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后纵韧带切除、取自体骨移植后行前路钢板内固定.术后根据JOA评分,观察患者症状的改善率.结果:40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住院12 d,住院期间没有死亡病例发生,随访时间1~5年,平均2.6年.神经功能恢复率68.4%.结论:颈椎退变增生的后纵韧带是脊髓型颈椎病中脊髓受压的重要因素之一,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后后纵韧带向前漂浮有限,行增生的后纵韧带切除可使病变节段减压更加彻底,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脊髓功能.

  • 脊髓型颈椎病颈前路手术后纵韧带切除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宇卫

    目的 观察后纵韧带切除在颈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CSM行颈前路减压术患者32例,分为两组:A组12例,行颈椎后纵韧带切除术;B组20例,未行后纵韧带切除.用MRI技术测量脊髓矢状径,用JOA评分系统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 随访3-24个月.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标准进行评分,A组术后与术前评分差值大于B组[(5.50±0.90)分vs.(2.40±0.89)分](P<0.01):MRI显示,A组术后与术前脊髓矢状径差值大干B组[(3.363±0.258)mm vs,(2.637±0.412)mm](P<0.05).结论 颈椎前路切骨减压时行增生后纵韧带切除可使病变节段减压更加彻底,有利于CSM患者脊髓形态的恢复.

  • 后纵韧带切除及潜行减压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中的价值

    作者:秦入结;李垠;宋波;史东平;厉雷明

    目的 评价退变增厚的后纵韧带切除及潜行切除椎体后缘骨赘减压埘脊髓型颈椎病(CSM)前路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同时伴有椎体后缘骨赘增生和后纵韧带退变增厚的脊髓型颈椎病40例.予前路切除退变后纵韧带、潜行骨赘减压.并植骨融合内固定.随访6~36个月.平均14.5月.据JOA评分系统对脊髓功能恢复进行评定比较.结果 术前JOA评分:3~13分,平均10.3分.术后6月:11.5~17分,平均15.7分.RIS:32%~100%(76%±20%).术前与术后6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切除退变增厚的后纵韧带及潜行切除椎体后缘骨赘减压可使受压脊髓得到大限度的减压,可显著提高CSM前路手术的疗效.

  • 颈前路减压并后纵韧带切除治疗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作者:戴福全;骆林祥;殷武;鲍伟

    近年来,随着人们户外活动频繁,外伤病人越来越多,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也越来越常见[1],此类患者多数需要手术治疗.我院自2010年6月至2015年5月共收治此类患者34例,均行颈前路减压植骨加钛板内固定术,并对术中随机切除或保留后纵韧带两组进行对比分析,观察其疗效.现报道如下:

  • 脊髓型颈椎病后纵韧带切除减压的疗效观察

    作者:荣树;马兆钦;吴铮;陈国平

    目的 观察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手术中后纵韧带切除的疗效.方法 按治疗方法将41例行颈椎前路减压患者分为2组:后纵韧带切除者20例(切除组),未切除者21例(保留组),同时行前路钢板内固定融合,比较两种方式的疗效.结果 41例均获随访,时间13~32(18.0±1.6)个月.两组术前JOA评分、失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恢复率切除组76.2%±21.6%,保留组63.7%±2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椎前路减压后行增生后纵韧带切除使病变节段减压更加彻底,有利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 超薄枪钳结合带槽神经钩切除脊髓型颈椎病变后纵韧带的安全性探讨

    作者:吴国保;吴蔚华;李健;王龙真;余海林;刘修池

    目的探讨应用超薄枪钳结合带槽神经钩切除脊髓型颈椎病变后纵韧带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脊髓型颈椎病变患者资料, 均采用超薄枪钳结合带槽神经沟切除后纵韧带.结果术后JOA评分平均16.2(13~17),JOA评分改善率平均83%(48%~9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超薄枪钳结合带槽神经钩可安全切除脊髓型颈椎病变后纵韧带.

  • 后纵韧带切除在颈椎前路减压中有效性的评价

    作者:廖智辉;吕国华

    观察颈前路减压切除与不切除后纵韧带患者的术后功能恢复以及MRI影像的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颈前路减压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情况及MRI检查资料,其中行后纵韧带切除者10例,未切除者8例,测量脊髓矢状经,并进行比较.结果:随访12~32个月,MRI显示后韧带切除组术后与术前脊髓矢状经差值大于未行后纵韧节切除组(P<0.01).结论:颈前路减压时行增生后纵韧带切除可使病变节段减压更加彻底,有利于患者脊髓功能的恢复.

  • 颈椎前路手术中后纵韧带切除与否的临床探讨

    作者:杨兴强

    目的:临床探讨颈椎前路手术中后纵韧带切除与否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所收治的48例颈椎病退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所有患者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实施颈椎前路手术治疗,充分了解患者的具体病情变化,科学判断手术中后纵韧带切除与否,给予患者人工椎间置换术治疗以及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等.结果:本组探究中,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颈椎前路手术治疗,后纵韧带切除组、后纵韧带保留组患者例数分别是30例、18例,给予所有患者3个月至24个月随访后临床症状均获得了不同程度改善且X线复查结果提示内固定位置良好,对比分析后纵韧带切除组和后纵韧带保留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发现存在显著性差异,明显后纵韧带保留组患者更佳,组间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在颈椎前路手术中将患者后纵韧带保留,临床效果较为理想.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