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Tau蛋白病的蛋白质组研究

    作者:杨国锋;王鲁宁;纪建国;何思志;朱明伟;王青松

    目的对Tau蛋白病患者与4例正常老年人尸检脑标本进行蛋白质组学研究以期了解Tau蛋白病分子机制并寻找诊断治疗该疾病的蛋白质标记物.方法颞叶蛋白质以固相pH梯度等电聚焦为第一向,SDS-PAGE垂直电泳为第二向进行双向电泳(2-DE),分析电泳图谱,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MALDI-TOF)质谱或MALDI-TOF/TOF串联质谱鉴定蛋白质.结果18种蛋白质的表达量在Tau蛋白病患者与正常老年人显著不同.分别被鉴定为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尿嘧啶DNA糖苷水解酶、Cu-Zn超氧化物歧化酶、异柠檬酸脱氢酶亚单位、synaptotagmin I、Peroxiredoxin 2、胶质纤维酸性蛋白、p25α、烯酰辅酶A水合酶短链1、吡哆醇-5′-磷酸氧化酶、Mn超氧化物歧化酶、α-烯醇化酶、抗氧化蛋白2、铁蛋白H链、谷氨酸脱氢酶、肽基脯氨酸顺反异构酶A、血清白蛋白前体、二氢嘧啶酶相关蛋白2.结论上述差异蛋白有助于深入理解Tau蛋白病机制并有望在Tau蛋白病的早期诊断及新药开发上发挥作用.

  • 抗IgLON5抗体相关脑病三例分析

    作者:任海涛;关鸿志;范思远;王姝;徐晓璐;郝红琳;刘彩燕;崔丽英;黄颜

    目的 通过抗神经元抗体检测筛查抗IgLON家族蛋白5(IgLON5)抗体相关脑病患者,对抗IgLON5抗体阳性者进行临床观察,描述其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50例伴有明显睡眠障碍的帕金森综合征患者,或者多系统萎缩样表现的患者,对患者的血清和脑脊液进行抗IgLON5抗体检测,对抗体阳性者继续进行HLA-DRB1、HLA-DQB1基因检测,并进行临床评估、免疫治疗与随诊.结果 3例患者抗IgLON5抗体阳性,其中女性1例,男性2例,年龄61 ~64岁.神经系统临床表现:例1口唇不适伴不自主运动、行走不稳和失眠;例2失眠、睡眠行为异常和精神异常伴吞咽困难;例3失眠、睡眠行为异常、构音障碍、震颤伴有流涎.脑脊液细胞学检查:2例可见轻度淋巴细胞性炎症并可见浆细胞,1例未见异常.多导睡眠监测:例1和例2可见睡眠呼吸暂停,例2和例3严重失眠,例2可见睡眠行为异常.基因检测3例均HLA-DQB1* 0501阳性,2例伴HLA-DRB1 *1001阳性,1例HLA-DRB1* 1001阴性.3例均接受免疫治疗,1例有效.结论 抗IgLON5抗体相关脑病是一种少见的抗神经元抗体相关的自身免疫性脑病,具有较为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尽管本病具有tau蛋白相关神经变性疾病的病理改变,但免疫治疗仍具有潜在价值.

  • P301L突变tau蛋白转基因动物模型及其应用

    作者:马登磊;张如意;李林

    微管相关蛋白tau在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 disease,AD)等多个tau蛋白病 (tauopathies) 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且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tau蛋白病的研究 中,理想的tau蛋白病变模型对于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建立了多个tau蛋白转基因动物模型,其中过表达P301L突变tau蛋白的动物模型因具有明显的病理改变 而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P301L突变tau蛋白转基因动物模型的病理表现及在药理研究中应用的新进展.

  • 常见帕金森叠加综合征

    作者:赵萍;张本恕

    帕金森叠加综合征是一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可分为tau蛋白病和α-突触核蛋白病两大类疾病.临床上都表现为进行性运动功能障碍,如运动缓慢、肢体强直和少动等症状.对常规的抗帕金森病药物治疗反应不佳.仅凭临床症状误诊率很高,影像学及功能影像学尤其是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查对诊断有极大帮助.

  • P301S突变tau转基因动物模型及其应用

    作者:马登磊;张兰

    微管相关蛋白tau在细胞内形成的神经纤维缠结是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D)、连锁于17号染色体伴帕金森综合征的额颞叶痴呆(FTDP-17)等在内的多种tau蛋白病(tauopathies)的主要病理表现之一.国内外学者在FTDP-17患者中发现了tau基因存在多个位点的突变,并以此为基础制作了多种tau转基因动物模型.其中P301S突变tau蛋白转基因小鼠模型在国内外的tau相关疾病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P301S突变tau转基因小鼠的病理表现及应用的新进展.

  •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作者:魏霄瑾;肖夏;郑珊珊;李胜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rogressive supranuclear palsy,PSP)又称Steele-Richardson-Olszewski综合征,是一种临床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目前PSP的生前诊断仍缺乏客观的生物学检测指标,而临床诊断主要依靠其症状体征,包括姿势不稳、轴性肌张力障碍、垂直性核上性眼肌麻痹、假性球麻痹、痴呆等[1-3].但PSP的临床表现变异较大,早期极易被误诊和误治.PSP患者从症状首发到获得正确诊断平均需要3.6~4.9年[2].因此,为了增强神经科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提高PSP早期诊断的正确率,本文现就近年来有关PSP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