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体外心脏震波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

    作者:凡孝琴;章春艳;邱春;李梓香;谢华强;曹政;杨勇

    目的 探讨体外心脏震波(CSWT)治疗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 regulatory T-cells,Tregs)的影响.方法 选取诊断为冠心病CHF、LVEF<50%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4例(给予震波能量0.09 mJ/mm2治疗,3个月1个疗程,共9次震波治疗)和对照组34例(治疗同试验组,但不予震波能量).入选者在治疗前后行加拿大心绞痛及纽约心功能分级,并行核素显像评价存活/缺血心肌.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Tregs数目,细胞增殖试验检测Tregs功能.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的纽约心功能分级、加拿大心绞痛分级较治疗前均减低(P<0.05),左心室灌注总分和代谢总分降低(P<0.05),Tregs数目[(6.25±1.86)%vs(3.43±1.75)%]和Tregs功能较治疗前增加(P<0.05),上清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和白细胞介素10浓度升高,干扰素7分泌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上述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SWT治疗可提高CHF患者Tregs数目及功能,调控CHF时的炎性反应,缓解心绞痛、改善心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及运动耐量.

  • 体外心脏震波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作者:刘保逸;李文婵;张瑞生;陈聪霞;姚稚明;何青

    目的 探讨体外心脏震波系统(CSWT)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11例顽固性心绞痛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根据心肌核素显像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确定缺血心肌靶目标,行CSWT治疗.疗程为3个月,共治疗9次.疗效评价分别采用临床症状描述、加拿大心血管学会心绞痛(CCS)分级、6 min步行试验、纽约心功能心脏病学会心功能(NYHA)分级、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硝酸甘油使用量、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心肌核素显像评价治疗前后心肌缺血改善情况;观察患者治疗过程中症状、心电监测、血压和氧饱和度变化、治疗后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酐、脑钠肽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评价其安全性. 结果 CCS分级、NYHA分级、6 min步行试验和硝酸甘油用量在治疗第4个月和1年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P<0.05).心绞痛稳定状态和疾病认识程度有明显改善,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治疗21个节段,治疗后静息状态心肌缺血的改善率为46.2%(6/13),其中有效率为38.5% (5/13),明显有效率为7.8%(1/13);负荷状态心肌缺血的改善率为57.1%(12/21),其中有效率为47.6%(10/21),明显有效率为9.5%(2/21).与治疗前比较,CK、CK-MB、肌钙蛋白、ALT、肌酐、脑钠肽和HsCRP均无明显改变,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和氧饱和度亦无明显变化. 结论 CSWT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方法,并能保持疗效至少1年.

  • 体外心脏震波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的初步观察

    作者:彭云珠;郭涛;杨萍;杨洪文;周平;王钰;骆志玲;顾云;潘家华

    目的 探讨体外心脏震波(CSWT)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心衰)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诊断为冠心病缺血性心衰、左室射血分数<50%的患者50例.随机将患者分人:试验组,予震波能量(0.09 mJ/mm2)治疗;对照组,相同程序不予震波能量治疗;各25例.治疗程序为:3个月一疗程,共9次震波治疗.治疗前后行99锝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Tcm-MIBI)/18氟-脱氧葡萄糖(18 F-FDG)双核素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心肌断层显像或者99Tcm-MIBI-单核素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心肌断层显像定位并评价存活/缺血心肌,同时行彩色心脏超声、肌钙蛋白Ⅰ、6 min步行距离等检查,治疗前后评价西雅图心绞痛量表、加拿大心绞痛分级、纽约心脏功能分级,临床随访不少于4个月.结果 所有患者均依方案完成研究.两组患者均无心绞痛加剧、无心肌损伤、出血、栓塞、无恶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试验组震波治疗后的纽约心脏功能分级、加拿大心绞痛分级、硝酸甘油用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灌注总分和左室代谢总分较治疗前减低(均为P<0.05),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左室射血分数以及6 min步行距离较治疗前增高(均为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差异均改变不明显(均为P >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CSWT是以上各临床指标、超声指标、左室灌注指标改变的影响因素(均为P <0.05).结论 CSWT治疗是对冠心病缺血性心衰的一项无创、安全、有效的新疗法,可缓解患者心绞痛、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及运动耐量.

  • 急性心肌梗死后猪血清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体外低能震波物理能量的影响途径

    作者:孙帅;郭涛

    背景:体外心脏震波治疗通过体外导入心肌的低能震波物理能量,使活体内血管再生因子及其受体表达上调,促进缺血组织的血管新生和加速侧支循环建立,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目的:观察体外心脏震波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后猪血清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水平的影响.方法:以冠脉左前降至远端栓塞法制作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造模后以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于术后1,3,5 d接受3次体外心脏震波治疗,200击,点,共12点,能量为0.09 mJ/mm~2.以单纯心肌梗死为对照组.于术前,术后即刻、1 d、3 d、5 d、1周、2周、3周、4周采用酶联免疫反应方法检测血清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水平.结果与结论:实验组及对照组术后即刻血清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减少.实验组术后1 d接受体外心脏震波治疗后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开始升高,而对照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呈下降趋势,说明实验组导入体内的超声波能量在心肌缺血局部产生了正性作用.第3次接受体外心脏震波治疗治疗后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达高峰,可持续两三周,第4周下降.对照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少,两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果说明体外心脏震波可通过效地促进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 体外心脏震波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凋亡的影响

    作者:杨文慧;郭涛;杨莉;华宝桐;杨萍;王钰

    目的 研究体外心脏震波治疗(CSWT)对大鼠心肌梗死后(MI)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蛋白的影响.方法 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n=10)、MI组(n=10)及 CSWT 组(n=10).CSWT 治疗4 w 后,取各组心肌样本进行TUNEL检测观察心肌细胞凋亡,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纤维化,Western 印迹检测 Bax、Bcl-2和 Caspase-3 蛋白表达.结果 与 Sham 组相比,MI 和CSWT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及纤维化程度均增高,Bax和Caspase-3表达显著上调,Bcl-2表达明显下调(P<0.05);而CSWT组较MI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及纤维化程度均降低,Bax和Caspase-3表达下调,Bcl-2则表达上调(P<0.05).结论 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凋亡明显增加,体外心脏震波可抑制大鼠心肌梗死后细胞凋亡,减轻左心室纤维化.

  • 体外心脏震波治疗顽固性心绞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刘伟静;沈建颖;朱梦云;张毅;范雪华;徐亚伟

    目的 探讨体外心脏震波治疗(CSWT)顽固性心绞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入选顽固性心绞痛患者45例,按4∶1的比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9例).治疗前经心肌灌注显像(静息+运动负荷)检查明确存在可逆性心肌缺血节段,并定位为治疗节段.以12周为1个疗程,第1、5、9周的周一、周三、周五应用震波治疗仪对患者行CSWT,治疗组给予能量0.09 mJ/mm2,对照组不予震波能量.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加拿大心血管病学会(CCS)心绞痛分级、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6 min步行距离(6MWT)和每周硝酸甘油使用次数,并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的CCS心绞痛分级显著降低(P<0.05),每周硝酸甘油使用次数显著减少(P<0.05),SAQ评分、6MWT均显著增加(P值均<0.05).对照组治疗前后CCS心绞痛分级、SAQ评分、6MWT和每周硝酸甘油使用次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所有患者均完成9次CSWT,无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CSWT作为一种无创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改善顽固性心绞痛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和运动耐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体外心脏震波对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IL -8的影响及疗效评价

    作者:马一铭;李丽;郭涛;肖践明;胡钊;蔡红雁

    目的:体外心脏震波( CSWT )能够促进缺血心肌血管新生,改善心功能,但其机制尚未明确。文中旨在探讨CSWT对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IL-8的影响及其对缓解患者心绞痛效果的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2007年9月至2010年12月住院冠心病患者25例,应用震波治疗仪行CSWT,治疗前使用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和基础及负荷状态下99m 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 Tc-MIBI)心肌灌注显像识别并定位缺血/存活心肌。以3个月为1个震波治疗周期,共行9次CSWT治疗。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后采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成EPCs,观察其形态和数量。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EPCs;流式细胞术直接检测外周血EPCs数量; 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细胞因子VEGF、IL-8的表达水平。另外,在治疗前后行6 min步行距离、NYHA心功能分级、CCS心绞痛分级、SAQ评分、硝酸甘油用量临床指标评估;测量左室舒张末内径( LVDD)和左室射血分数( LVEF);采用静息及负荷状态下收缩期峰值应变率( PSSR)和心肌灌注显像( MPI)评价局部心肌收缩功能和血流灌注。结果 CSWT治疗后,体外培养的EPCs数量(34.52±6.58)和细胞集落形成数(12.44±2.66)分别较治疗前(19.56±4.28、5.04±1.90)明显增多(P<0.001)。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循环中EPCs数量较治疗前亦明显增多[(904.73±94.77)/mL vs (815.68±101.08)/mL, P<0.05]。治疗后外周血细胞因子VEGF[(155.29±23.6)pg/mL]、IL-8[(149.37±46.51)pg/mL]均较治疗前(122.26±18.85、21.86±5.96)pg/mL明显增加( P<0.0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6 min步行距离、NYHA心功能分级、CCS心绞痛分级、SAQ评分、硝酸甘油用量均得到明显改善(P<0.01),LVDD和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MPI在静息(2.16±0.16)和负荷(1.40±0.16)状态下分别较治疗前(1.04±0.19、0.80±0.16)明显增加(P<0.01)。 PSSR基础状态下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负荷状态下明显增强[(2.02±1.00) vs (1.35±0.66), P<0.01]。结论 CSWT能够提高冠心病患者外周血VEGF、IL-8的表达,促进EPCs的功能,在缓解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心功能、提高运动耐量等方面可起到重要作用。

  • 体外心脏震波治疗难治性冠心病的现状与进展

    作者:羊超;王钰;郭涛;潘家华

    近20年来,体外震波治疗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已不断拓展应用于矫形及创伤外科,现今人们又在积极探索其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作用.因为,冠心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之一,虽然优化的药物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及冠脉旁路移植术已使冠心病治疗大为改观,但仍有许多病人疗效不佳,失去治疗时机,不适合或经济上不能承受.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