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先天性巨结肠术前增加回流灌肠液量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作者:胡丽君;陈秀容;徐利霞;邓世容;莫春容;陈希容;莫霖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结肠术前回流灌肠量增加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58例常见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根据灌肠量不同分为试验组(28例,每次灌肠量为200ml/kg体重)和对照组(30例,每次灌肠量为100ml/kg体重),观测两组患儿灌肠前后血电解质、血浆渗透压和灌肠液中大便菌落计数的变化,术中评价灌肠效果,术后观察有无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的长短,并对各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灌肠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儿住院时间缩短(P<0.05);试验组灌肠前后血电解质和血浆渗透压无明显变化(P>0.05),灌肠后粪便中大肠菌落计数明显减少(P<0.05). 结论增加回流灌肠量到每次200ml/kg体重,可有效缩短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灌肠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且不会导致患儿水、电解质及血渗透压的变化,安全性较高.

  • 回流灌肠法治疗高位粪便性肠梗阻8例护理体会

    作者:陈玉琼;梁文婷;高珠英;白瑞球;张维燕;王景平

    目的 观察采用回流灌肠法治疗高位粪便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探讨新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8例确诊为高位粪便性肠梗阻的患者患者采取用胃管从肛肠插入高位结肠近干硬粪便处,应用回流灌肠浸泡软化干结粪块成糊状抽出,观察这种方法的疗效.结果 8例患者梗阻症状全部消除,无一例出现相关并发症.结论 回流灌肠简单有效,安全而无创伤性,应用于高位结肠粪便性肠梗阻,避免了开腹手术,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应用.

  • 先天性巨结肠的术前准备回流灌肠的操作方法及步骤

    作者:王琼琳;罗玉玲;黄静

    回流灌肠是先天性巨结肠的首要治疗措施[1],其目的是尽快清除肠腔内的粪便和积气.应用这种针对性的灌肠方法,即可逐渐清除其扩张段结肠内的积粪,排出气体,解除便秘,减轻腹胀,维持其排便功能,达到进食及营养吸收的目的.并为医生施行根治手术做好充分的肠道准备.

  • 标准化回流灌肠在新生儿巨结肠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朱玉燕;金丽虹;彭学耀

    目的 观察标准化回流灌肠在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儿外科行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120例,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术前予以传统的回流灌肠,观察组患儿术前予以标准化回流灌肠.观察两组患儿术前灌肠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肠道准备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术前灌肠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肠道准备效果优良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83.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准化回流灌肠用于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效果确切,可缩短术前灌肠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灌肠效率.

  • 先天性巨结肠回流灌肠的护理

    作者:江丽丽;杨春

    目的 探讨先天性巨结肠行回流灌肠的正确护理措施.方法 通过60例患儿行回流灌肠的护理观察,总结临床护理体会.结果 加强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及时解决灌肠时遇到的问题.密切观察灌肠过程中及灌肠后患儿的表现,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正确的护理措施可保证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减轻患儿痛苦和降低并发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应用改良灌肠法的效果观察

    作者:方妙娟;杨艳芳

    目的 改良先天性巨结肠术前回流灌肠方法,提高灌肠效果.方法 将204例需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患儿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02例采用改良的回流灌肠法进行灌肠;对照组102例按传统方法进行灌肠,比较两组平均灌肠时间、灌肠液的入出量、肛管重插次数、肠粘膜损伤及肛周皮肤发红情况.结果 两组平均灌肠时间、灌肠液的入出量、肛管重插次数、肛周皮肤发红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1).结论 改良后的回流灌肠法灌肠速度快,液体入出量基本平衡,灌肠效果好,省时省力,减轻患儿的痛苦,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 结肠途径治疗机行回流灌肠的护理体会

    作者:胡丽君;陈秀荣;邓世容;莫春容;郑琼

    目的:探讨结肠途径治疗机行回流灌肠的正确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62例患儿175次经结肠途径治疗机行回流灌肠的护理观察,总结临床护理体会.结果:加强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及时解决灌肠时遇到的问题,密切观察灌肠过程中及灌肠后患儿的表现,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正确的护理措施可保证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减轻患儿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并发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回流灌肠的护理进展

    作者:李晓凤

    先天性巨结肠是以便秘为主要表现的一种消化道发育畸形[1].回流灌肠既是一项有效的治疗措施,也是巨结肠根治术前必不可少的肠道准备[2],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手术成效.为提高回流灌肠的质量,近年来,国内护理界同仁对回流灌肠用物的选择、灌肠的方法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现综述如下.

  • 先天性巨结肠术前改进灌肠方法的效果评价

    作者:蔡家娣;刘瑞英;邓颖红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结肠术前改进灌肠方法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0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采用回流灌肠、清洁灌肠与石蜡油保留灌肠相结合;对照组采用单一的回流灌肠.观察实验组患儿灌肠前后电解质、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术中评价两组灌肠效果,术后观察两组有无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的长短.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灌肠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儿住院时间缩短(P<0.05);实验组灌肠前后血电解质和血浆渗透压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回流灌肠、清洁灌肠与石蜡油保留灌肠相结合,可有效缩短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住院天数,减少灌肠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且不会导致患儿水电解质及血浆渗透压的变化,安全性较高.

  • 先天性巨结肠回流灌肠失败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作者:李晓凤

    回流灌肠是先天性巨结肠的首要治疗措施[1].其目的是逐渐清除扩张段结肠内积粪、排出积气,维持其排便功能,并为手术治疗做好充分的肠道准备.在临床工作中,时有回流灌肠失败,即灌肠后患儿腹胀未减轻或无粪渣排出.我科自2007年1月-2008年12月共收治先天性巨结肠患儿10例,回流灌肠140人次.针对12次灌肠失败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回流灌肠护理的心得体会

    作者:侯小莉;何凤

    先天性巨结肠是常见的结肠发育畸形疾病,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中,回流灌肠不仅是保守治疗中解除患儿排便困难、减轻腹胀、改善营养的主要治疗手段,也是手术治疗前的重要准备环节,关系着手术的成败.

  • 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前回流灌肠的护理

    作者:刘月泉;吴莲香;李莉辉;叶新英

    先天性巨结肠(Congenital megacolon)又称无神经节细胞症(aganglionosis)或赫希施斯普龙病(Hirschsprung's disease).因结肠肠壁神经丛内神经节细胞缺如、减少或发育不良,致使肠管持续痉挛不能正常蠕动而引起的肠梗阻,是消化道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男女之比约为4:1.对先天性巨结肠一旦确诊,经过1-2周肠道准备即可施行根治手术,任何年龄病儿均可手术[1],而手术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肠道准备是否充分,因此术前回流灌肠起着关键作用.我科自2008年至今,先天性巨结肠患儿采取术前回流灌肠7-14天后行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为彻底解决术前肠道准备工作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 两种干预对先天性巨结肠新生儿腹胀的影响

    作者:郑洪女

    目的:探讨两种干预对先天性巨结肠新生儿腹胀的影响,促进患儿早日康复.方法:将56例先天性巨结肠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按常规的回流灌肠,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予腹部按摩、变换体位、轻轻摇晃腹部.观察两组患儿腹胀情况,对比两组患儿腹胀症状改善、平均灌肠时间、灌肠天数、肠道清洁度.结果:实验组患儿腹胀症状改善、平均灌肠时间(<20min)、灌肠天数(<14d)、肠道清洁度优于对照组(均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传统的回流灌肠加腹部按摩、变换体位、轻轻摇晃震荡腹部,有利于促进患儿腹胀的消退,提高灌肠质量,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家庭经济费用.

  • 两种先天性巨结肠回流灌肠法的临床效果比较

    作者:杨艳芳;Chen Yihua

    回流灌肠是先天性巨结肠的首要治疗措施,其目的是尽快清除腹腔内的粪便和积气.传统回流灌肠法采用大注射器抽吸灌肠液反复多次注入肠腔并抽出,护士操作费时费力,达不到尽快清除肠腔内粪便的目的,由于注液时用力不均匀.

  • 影响先天性巨结肠回流灌肠效果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谢立新

    目的 探讨先天性巨结肠回流灌肠不畅的因素,为提高灌肠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对68例回流灌肠的效果进行分析,所得数据应用SPSS1.0软件包进行检验和分析.结果 影响回流灌肠效果的相关因素有年龄、肛管润滑剂的选择、肠道狭窄段的长短、肠腔有无粪石积聚,灌肠期间有无饮食配合,回流灌肠前有无保留灌肠,保留灌肠液的选择、保留灌肠的时间及灌肠时有无配合腹部按摩等.结论 应针对影响回流灌肠的不同因素,在操作中要注意避免其对灌肠效果的不利影响.

  • 品管圈对降低患儿回流灌肠中感冒发生率的效果评价

    作者:田莎莎;刘瑾;谢凌燕;吴珊;胡丽君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患儿回流灌肠中感冒发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立“降低儿童回流灌肠中感冒发生率”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把握、目标设定、对策拟定、对策实施.结果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制订回流灌肠标准,使感冒发生率由25.0%(7/28)降低至3.6%(1/28),参与的护理人员的技术操作、沟通能力等显著提高.结论 在患儿回流灌肠中开展品管圈活动是切实可行的,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参与管理意识和护理管理制度执行力,通过制订回流灌肠标准,可以提高回流灌肠质量,提升灌肠效果,保证护理质量与安全.

  • 回流灌肠的方法与技巧

    作者:贺亚娟;余婉芬;陈薇

    回流灌肠是先天性巨结肠的首要治疗措施,应用这种针对性的灌肠方法,即可逐渐清除其扩张段结肠内的积粪,排出气体,解除便秘,减轻腹胀,维持其排便功能,达到进食及营养吸收的目的.并为医生施行根治手术做好充分的肠道准备.

  • 新生儿回流灌肠的临床观察

    作者:罗丽红;李瑞琼

    目的 探讨回流灌肠对鉴别不同新生儿低位肠梗阻疾病的意义.方法 根据新生儿生理及肠梗阻疾病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灌肠管、灌肠液,对216例低位肠梗阻新生儿进行回流灌肠;对比分析灌洗出大便的性状、灌肠管的插入深度、灌肠前后腹胀的改善状况,总结不同肠梗阻疾病患儿在灌肠中的临床表现特点.结果 发现不同肠道疾病在回流灌肠过程中的表现有一定特异性.结论 回流灌肠时的临床表现是明确诊断、观察疗效的重要依据.

  • 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应用改良灌肠法的效果观察

    作者:杨艳芳

    目的 对先天性巨结肠术前回流灌肠方法进行改良,以提高灌肠效果.方法 将204例需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2例.观察组采用改良的回流灌肠法进行灌肠;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灌肠,比较2组平均灌肠时间、灌肠液的出入量、肛管重插次数、肠黏膜损伤及肛周皮肤发红情况.进行x2检验和t检验.结果 2组平均灌肠时间、灌肠液的出入量、肠黏膜损伤及肛管重插次数、肛周皮肤发红情况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改良后的回流灌肠法灌肠速度快,液体出入量基本平衡,灌肠效果好,省时省力,减轻了患儿的痛苦,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 改良回流灌肠法在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中的应用

    作者:罗秀娟;黄少娅;詹若燕;罗雪玉

    目的 总结改良回流灌肠法在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中应用的效果,克服传统回流灌肠法存在的缺点,提高回流灌肠质量.方法 将2001年6月-2006年6月在小儿外科住院的需回流灌肠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80例随机分成2组,各40例.观察组(改良组)采用负压引流瓶加肛管扶托固定,配合手法按摩下腹部进行回流灌肠;对照组(传统组)采用注射器进行回流灌肠.比较2组的灌肠时间,灌肠液的出入量、残留液量及2组患儿的灌肠合作程度及肛周皮肤状况.结果 2组灌肠时间、灌肠液的人量、出量及残留液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儿合作程度及肛周皮肤发红例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改良回流灌肠方法具有洗肠时间短,灌肠液入、出量平衡,残留液量少,患儿合作率提高,肛周皮肤发红例数减少,提高灌肠质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48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